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普通人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51

未閱讀文章 普通人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四 7月 13, 2023 4:16 am 原始佛經本是記載世尊開示大乘佛法,卻被執持小乘觀念,又著重於巴利文翻譯堆中找佛法的現代佛學研究者給搞得面目全非……
就是當年世尊座下的原始僧團比丘們,居然也會發生如此駭人且荒繆的自殺與殺人行為??可見修學佛法的正知正見有多重要!!!!
《善見律毘婆沙》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數觀不淨。因觀不淨故。心得離婬欲捨婬欲憎
婬欲。比丘。譬如雞毛與筋近火燋縮不能得伸。比丘亦數觀不淨。見欲穢污心不樂近
。佛語諸比丘。我樂入靜半月獨住。勿令餘人來至我所。唯聽一人送食。樂修福德者
少於語言。如是比丘。乃聽來往送食。餘一切比丘及白衣。悉斷不得入。何以故。如
來作如是勅。以天眼觀往昔。有五百獵師。共入阿蘭若處殺諸群鹿。以此為業。五百
獵師墮三惡道。於三惡道。受諸苦惱。經久得出。昔有微福得生人間。出家為道受具
足戒。五百比丘宿殃未盡。於半月中更相殺害。復教他殺。如來見已此惡業至。諸佛
所不能救。
====
這件事的主因, 是被殺比丘的"過去因" 佛也有一些考慮
再加上當時比丘的錯誤見解,和魔的煽動
簡言之, 就是佛陀觀見比丘過去殺生的果報已經要來了
比丘被殺已經是確定會發生的事, 佛也沒法改變 也不會因為
佛教了"不淨觀" 就不發生,反之 如果不教不淨觀的話
這五百位當中的凡夫比丘,沒有厭離愛慾就死了,比較有機會墮不善處
若因為先聽聞修持不淨觀,升起對愛欲的厭離,死後還有機會能生善處
所以佛陀見到這個未來 教授"不淨觀"
也因為此事佛陀後來說:「要修不淨觀,是更要珍惜生命,不可毀掉這個身體。如果毀掉身體,修法的法器不就毀壞了嗎?」就因為此事的緣故,佛陀於是制定了「不殺生戒」。
而且阿難尊者請法,也隨因緣而有安般念之法誕生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
普通人
文章: 201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52

未閱讀文章 普通人 »

也不是修說安般念法就能解脫
修習的前行引導不對
安般念也是會走偏差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
軟體之美
文章: 1603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53

未閱讀文章 軟體之美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四 7月 20, 2023 11:44 pm
軟體之美 寫: 週四 7月 20, 2023 9:00 pm 阿賴耶識(半分細微) 這是誰寫的?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四 7月 20, 2023 5:56 am 惟留阿賴耶識全,於莫那半分細微。
第七末那識僅內緣阿賴耶識(半分細微),
上面半分細微是講阿賴耶識???還是末那識????
你難道不知約定成俗
在某名詞後面括號 的意思?
軟體之美
文章: 1603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半分微細是六識比較合理

#54

未閱讀文章 軟體之美 »

洞宗三十四世丹霞沙門 圅昰天然 疏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諸礙即前身礙。身礙不銷。則一切礙不銷。言諸礙銷。則身礙銷也。此礙銷。而滅礙之心亦銷。於此不覺。則唯依賴耶。全於末那矣。賴耶之迷。迷於末那。故曰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即末那所緣六識之半分微細也。末那不能緣外境。止能緣六識之分別以為分別。此半分微細。羅漢始斷。然則既斷半分微細。則六識全斷。楞伽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亦許二乘涅槃同於如來耶。夫分別識滅。名為涅槃。此自藏識明白者言之。二乘不知八識。但滅六識所緣五識塵境。則外半分不行。內半分為末那所緣者亦滅。此半分滅。證人無我。而末那所緣八識根本未滅。是為法我之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壽四萬大劫無色界定 還沒達阿羅漢分別識滅。名為涅槃

所以半分微細是是六識比較合理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55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何謂為喜 。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為捨。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文殊師利又問。 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文殊師利 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 一切眾生。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又問。欲除煩惱當 何所行。答曰。當行正念。又問。云何行於正念。答曰。當行不生不滅。又問。何法 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 。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 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 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皆謂世尊同其語  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各各隨所解   普得受行獲其利  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  或有恐畏或歡喜 或生厭離或斷疑  斯則神力不共法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第七末那識的半分微細

#56

未閱讀文章 恆不住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通議卷第九
唐天竺沙門般[A1]剌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清河房融筆受
明南嶽沙門憨山釋德清述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
其中唯留阿賴耶識。
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議曰。此四空第二天乃厭空依識者也。諸礙既銷躡前空處也。無礙下名破空入識也。銷礙入無則不依色。無礙之無亦滅故不依空。唯觀於識故唯留賴耶。以末那為意根依內外門,轉緣色空識三。今六識已滅故,不緣色空。內緣八識見分為我,故半分微細,捨空依識,名為識處。

=========
回:
個人同意
這裡說的是:
半分微細是第七末那識的。
軟體之美
文章: 1603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57

未閱讀文章 軟體之美 »

今六識已滅故
那應該是楞伽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
至少4果阿羅漢
怎會還在四無色界境界?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半分微細是指第七末那識而言

#58

未閱讀文章 恆不住 »

洞宗三十四世丹霞沙門 圅昰天然 疏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諸礙即前身礙。身礙不銷。則一切礙不銷。言諸礙銷。則身礙銷也。此礙銷。而滅礙之心亦銷。於此不覺。則唯依賴耶。全於末那矣。賴耶之迷。迷於末那。故曰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即末那所緣六識之半分微細也。末那不能緣外境。止能緣六識之分別以為分別。此半分微細。羅漢始斷。然則既斷半分微細。則六識全斷。楞伽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亦許二乘涅槃同於如來耶。夫分別識滅。名為涅槃。

此自藏識明白者言之。二乘不知八識。但滅六識所緣五識塵境。則外半分不行。內半分為末那所緣者亦滅。此半分滅。證人無我。而末那所緣八識根本未滅。是為法我之障也。]


回:
這裡也說同意「半分微細」是指第七末那識而言。

怎說呢?
此疏結論:
這就是對明白阿賴耶藏識的人說的,二乘人不知八識論,但僅是滅第六意識所緣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色生香味觸五塵境緣影,
那麼第七末那識的[外半分]:對外緣六識緣影就不運行了。
因為第七末那識的[外半分]不運行了,
所以這第七末那識的[內半分微細]還運行,
是內緣第八阿賴耶識為我,這個境界就是識無邊處天。

反之,然則既斷半分微細。則六識全斷。
連這個第七末那識的[內半分微細]也滅掉了,這時是阿羅漢始斷。
此半分滅。證人無我。證二乘偏空涅槃了。

楞伽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
軟體之美
文章: 1603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半分微細者指第六識

#59

未閱讀文章 軟體之美 »

智旭蕅益大師 文句
第七識無始以來妄執第八識之見分為內自我今言全於末那正顯俱生我執全在分毫不曾伏斷也半分微細者指第六識


洞宗三十四世丹霞沙門 圅昰天然 疏
故曰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即末那所緣六識之半分微細也。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60

未閱讀文章 恆不住 »

若半分微細者指第六識

那麼就與【楞伽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亦許二乘涅槃同於如來耶。夫分別識滅。名為涅槃。】不合了。

第七末那識是染淨依,
要涅槃必須要滅第七識的汙染分。
絕非滅第六意識。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從《雜阿含經》第809經記載,發現小乘學離欲惡不善法的荒繆行徑

#61

未閱讀文章 恆不住 »

第七末那識是前六識的染淨依。
唯有第七識完全清淨
才能全斷第六識的雜染分,證涅槃。

三十四世丹霞洞宗沙門 圅昰天然 疏
[此半分微細。羅漢始斷。然則既斷半分微細。則六識全斷。楞伽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亦許二乘涅槃同於如來耶。夫分別識滅。名為涅槃。]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