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洞山三頓(明超《無門關夾注》)洞山(洞山守初禪師)三頓(三次棒打)
守初禪師(909—990),宋代禪僧,俗姓傅,鳳翔良原(今陝西崇信縣)人。兒時聞鐘梵聲,輒不食危坐終日。年十六出家,後參雲門文偃大悟。後漢乾佑元年(948)年,受請住持湖北襄州洞山普樂寺四十年,道遍天下。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秋七月,無疾跏趺而化。
棒喝是禪師接引學人的特殊手段,因而特別有臨濟喝、德山棒之說。單就以棒打而使學人開悟而論,試想正在問答請教禪法之時,突然遭到師父一頓棍棒痛打的你,是否會突然頓歇情識分別,領會到自己本具的真心佛性,悟得離言絕思的宇宙真相呢?
雲門(雲門文偃禪師)因洞山(守初禪師)參次(參問禪法之時),門問曰:“近離甚處?(最近離開哪裡?意思是最近在哪裡學習,有什麼心得,等等。)”山雲:“査渡(江西查渡,未詳何地)。”門曰:“夏在甚處(在哪裡結夏安居)?”山雲:“湖南報慈(湖南衡山福嚴寺,南嶽懷讓禪師曾在此弘揚禪法)。”門曰:“幾時離彼?”山雲:“八月二十五。”門曰:“放汝三頓棒(放過你三頓棒打)!”山至明日,卻上問訊(走到雲門面前,合掌行禮):“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蒙受和尚的恩德,沒有給我三頓棒打),不知過在甚麼處(我錯在什麼地方)?”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你這個只知道吃飯的傢伙,江西湖南一路參學,就這麼胡裡胡塗,白白度過的嗎)!”山於此大悟。
無門曰:“雲門當時便與本分草料(如在田埂上牧牛,需防備它偷吃田裡的莊稼,只讓它吃田埂上的草。這田埂上的草 才是牛應該吃,所以叫做本分草料。禪宗講牧心如同牧牛,不得偷吃別人的莊稼,即時時處處 都要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去體會,不要迷惑於妄想知見煩惱執著,不貪戀於修行路途中的 文字語言、種種境界),使洞山別有生機一路(另外打開一條開悟的生路),家門(禪宗門庭)不致寂寥(不至於由於缺乏繼承之人 而顯得太過冷清)。一夜在是非海裡著到(一整夜在夢境的海洋裡 顛倒迷失於是非得失之間,譬喻人未悟之前的無明黑暗的人生狀態。著到,即陷於某種困境之意。),直待天明(夢醒,譬喻開悟),再來又與他注破(說破)。洞山直下(當下直接)悟去,未是性躁(不是性子急躁,意思是說他並不是隨隨便便地 就認為自己悟了,而是真正地大徹大悟了)。且問諸人:洞山三頓棒合吃不合吃(應不應該受到三頓棒打)?若道合吃(如果說應該被棒打),草木叢林皆合吃棒(那麼草木、樹林都是無心無知的,都像洞山未悟之前一樣 懵懵懂懂、渾渾噩噩,都應該被棒打)。若道不合吃,雲門又成誑語(那麼雲門文偃禪師 就成了一個誑騙眾生的人)。向者裡明得,方與洞山,出一口氣(同一個鼻孔出氣,都是大徹大悟的人,所悟所證沒有絲毫差別)。”
頌曰:獅子(譬喻已經悟道的禪師)教兒(譬喻未悟的禪宗學人)迷子訣(猜謎語的秘訣,譬喻指示明心見性的方法、要訣),擬前跳躑(如果照著前面所說的秘訣來跳越溝坎)早翻身(早就掉轉身體,回過頭來了。譬喻一念迴光返照,舍棄外求的妄想,認識到自己的本心本性)。無端(無緣無故,無事生非)再敘(重復再說一遍)當頭著(腦門中箭),前箭猶輕後箭深。
頌文大意:如同雄獅一般的悟者 教導學人 明心見性的禪門要訣,根性聰利的學人 當下就能脫離文字語言和思惟分別的窠臼,直接悟入自己本具的真如佛性 而快意自在。如果執著師父的話語,反復思量推敲,從文字語言上 去尋找答案,那就好像是腦門上又被射了一箭,沒有聽到師父的指示之前 雖然已經中了自己的煩惱之箭,現在又執著於師父開示的言教則是中毒更深,等於是到了無法醫治的地步。
(明超《無門關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