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新老怪
文章: 365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1

未閱讀文章 新老怪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洞山三頓(明超《無門關夾注》)


洞山(洞山守初禪師)三頓(三次棒打)
守初禪師(909—990),宋代禪僧,俗姓傅,鳳翔良原(今陝西崇信縣)人。兒時聞鐘梵聲,輒不食危坐終日。年十六出家,後參雲門文偃大悟。後漢乾佑元年(948)年,受請住持湖北襄州洞山普樂寺四十年,道遍天下。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秋七月,無疾跏趺而化。

棒喝是禪師接引學人的特殊手段,因而特別有臨濟喝、德山棒之說。單就以棒打而使學人開悟而論,試想正在問答請教禪法之時,突然遭到師父一頓棍棒痛打的你,是否會突然頓歇情識分別,領會到自己本具的真心佛性,悟得離言絕思的宇宙真相呢?


雲門(雲門文偃禪師)因洞山(守初禪師)參次(參問禪法之時),門問曰:“近離甚處?(最近離開哪裡?意思是最近在哪裡學習,有什麼心得,等等。)”山雲:“査渡(江西查渡,未詳何地)。”門曰:“夏在甚處(在哪裡結夏安居)?”山雲:“湖南報慈(湖南衡山福嚴寺,南嶽懷讓禪師曾在此弘揚禪法)。”門曰:“幾時離彼?”山雲:“八月二十五。”門曰:“放汝三頓棒(放過你三頓棒打)!”山至明日,卻上問訊(走到雲門面前,合掌行禮):“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蒙受和尚的恩德,沒有給我三頓棒打),不知過在甚麼處(我錯在什麼地方)?”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你這個只知道吃飯的傢伙,江西湖南一路參學,就這麼胡裡胡塗,白白度過的嗎)!”山於此大悟。


無門曰:“雲門當時便與本分草料(如在田埂上牧牛,需防備它偷吃田裡的莊稼,只讓它吃田埂上的草。這田埂上的草 才是牛應該吃,所以叫做本分草料。禪宗講牧心如同牧牛,不得偷吃別人的莊稼,即時時處處 都要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去體會,不要迷惑於妄想知見煩惱執著,不貪戀於修行路途中的 文字語言、種種境界),使洞山別有生機一路(另外打開一條開悟的生路),家門(禪宗門庭)不致寂寥(不至於由於缺乏繼承之人 而顯得太過冷清)。一夜在是非海裡著到(一整夜在夢境的海洋裡 顛倒迷失於是非得失之間,譬喻人未悟之前的無明黑暗的人生狀態。著到,即陷於某種困境之意。),直待天明(夢醒,譬喻開悟),再來又與他注破(說破)。洞山直下(當下直接)悟去,未是性躁(不是性子急躁,意思是說他並不是隨隨便便地 就認為自己悟了,而是真正地大徹大悟了)。且問諸人:洞山三頓棒合吃不合吃(應不應該受到三頓棒打)?若道合吃(如果說應該被棒打),草木叢林皆合吃棒(那麼草木、樹林都是無心無知的,都像洞山未悟之前一樣 懵懵懂懂、渾渾噩噩,都應該被棒打)。若道不合吃,雲門又成誑語(那麼雲門文偃禪師 就成了一個誑騙眾生的人)。向者裡明得,方與洞山,出一口氣(同一個鼻孔出氣,都是大徹大悟的人,所悟所證沒有絲毫差別)。”

頌曰:獅子(譬喻已經悟道的禪師)教兒(譬喻未悟的禪宗學人)迷子訣(猜謎語的秘訣,譬喻指示明心見性的方法、要訣),擬前跳躑(如果照著前面所說的秘訣來跳越溝坎)早翻身(早就掉轉身體,回過頭來了。譬喻一念迴光返照,舍棄外求的妄想,認識到自己的本心本性)。無端(無緣無故,無事生非)再敘(重復再說一遍)當頭著(腦門中箭),前箭猶輕後箭深。


頌文大意:如同雄獅一般的悟者 教導學人 明心見性的禪門要訣,根性聰利的學人 當下就能脫離文字語言和思惟分別的窠臼,直接悟入自己本具的真如佛性 而快意自在。如果執著師父的話語,反復思量推敲,從文字語言上 去尋找答案,那就好像是腦門上又被射了一箭,沒有聽到師父的指示之前 雖然已經中了自己的煩惱之箭,現在又執著於師父開示的言教則是中毒更深,等於是到了無法醫治的地步。

  (明超《無門關夾注》)
新老怪
文章: 365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2

未閱讀文章 新老怪 »

洞山三頓(費隱通容《祖庭鉗錘錄》卷之下)


  襄州洞山守初宗慧禪師。初參雲門。門問。近離甚處。師曰。查渡。門曰。夏在甚處。師曰。湖南報慈。曰。幾時離彼。師曰。八月二十五。門曰。放汝三頓棒。師至明日。卻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師於言下大悟。遂曰。他後向無人煙處。不蓄一粒米。不種一莖菜。接待十方往來。盡與他抽釘拔楔。拈卻炙脂帽子。脫卻鶻臭布衫。教伊灑灑地。作個無事衲僧。豈不快哉。門曰。汝身如椰子大。開得如許大口。師便禮拜。


  通容曰。古人田地穩密。故能據定乾坤。把住要關。於接對次。自然令人開發。故雲門放守初三頓棒。直得疑聚不已。再與提持。便乃七通八達。今人於接對次。或有機用。唯恐人之不信。又復與他重新解說一遍。使人愈明白。而愈轉遠。縱有多般施設。亦唯清風過耳也。


  (費隱通容《祖庭鉗錘錄》卷之下)
新老怪
文章: 365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3

未閱讀文章 新老怪 »

再來看看佛經上論述‘彈指超無學’:
《楞嚴經》雲: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雲何立?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註:自心立自性的一部分為 小我,卻認著同是自性的另一部分為 外境,然後去生心取相,頓時無明妄起,遮蔽迷失不見真如自性。
一切都是你自性,你自己就是自性,妄也是你自性,你自性本來就不曾動,真本無生,何來的妄?
這是金剛王寶覺、如來不思議三昧、首楞嚴三昧、真如自性、妙覺明心。
彈指之間 就超越了阿羅漢‘無學’之位,一悟直達佛地。這是十方諸佛 一路涅槃門。】
看看,佛說,只要見地真,根本不在用工夫,彈指之間 就超越了阿羅漢‘無學’之位,一悟直達佛地。
這是十方諸佛一路涅槃門。
這彈指之間,豈有你修行用功夫 得個什麼處?
新老怪
文章: 365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4

未閱讀文章 新老怪 »

《永嘉大師證道歌》雲: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註:覺悟這個便了,不用工夫,不同有為修習。】
“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註:覺悟見性 是無為實相,頓入如來地。】
“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註:覺悟真心是了心,頓悟無生 靠的是知見之力。】
“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隻劫。”【註:覺悟自性,彈指間圓滿八萬法門,剎那滅卻三大劫。】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註:只要覺悟自性,一定會顯發佛通,一如《楞嚴經》說的:如淨琉璃內含寶月。這只靠‘解了’(理解)真法覺悟自性,這就是摩尼珠,能生萬法,圓滿一切功德。】
新老怪
文章: 365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5

未閱讀文章 新老怪 »

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

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
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mrgreen: 但淨本心,使六識 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
東正
文章: 934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6

未閱讀文章 東正 »

新老怪 寫: 週三 3月 09, 2022 8:53 am 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

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
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mrgreen: 但淨本心,使六識 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
善哉善知識!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黃竹
文章: 784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7

未閱讀文章 黃竹 »

公案難懂,祇因公案大部分都是證悟者以言說形容其所證悟之事,諸行者以說話來比對所證悟之深淺,故有究竟徹悟與未究竟之區分。

舉例六祖用言說表達自己證悟的程度,對五祖所呈上之偈句。便表示當時的六祖,猶未徹悟。遂五祖對其作開示引導。真實五祖當晚對六祖講了多少話,怕祇有他們兩者知道。而表述在壇經上的,祗是撮要。

若閣下不是禪門中人,不是禪修者,強行去懂他們互相較證彼此功夫淺深的公案,有點那個...。何善可哉?
新老怪
文章: 365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8

未閱讀文章 新老怪 »

地藏菩薩講實修三次地 和不同階段人適用修法,可以組合使用,但只有少數利根之人可以跳級。
此前我多次強調過,《楞嚴經》上觀音耳根圓通實修,實際上也已經集成 內含了這三種修法,在不同階段側重點不同。
根據學人自己的階段 和理解深淺都可以修行,即使理解最低用第一層次的法也不錯,最終會理解和修全面的。

1,攝心則心不散亂(唸佛、參禪、唸咒子、觀鼻息、觀耳根等,先都是如此攝心)。心不散亂,則穀神入谷。穀神在谷,則心中光明,初步入三摩地。
【註:(老子呂祖講的)“穀神”即自心,“穀神入谷”,識心不散亂,即《楞嚴經》上佛講的“棄生滅,守於真常”。
先守於自心得光明覺知,如日不移出山谷,山谷裡一下子亮堂起來了。
但這是入三摩地,還不是見性,因為只是一根暫不染著,六根沒有斷盡染著。
此時心境 仍有差別、染著。】

2,漸次修唯識空觀,觀一切相 唯心起幻本無所有,心不染著,乃得無漏。
【註:六根都斷了染著,這是染著漏盡,得證小果。但這還不是見性,雖不染著,但心境還有差別。
——阿羅漢小果單論功夫 與八地菩薩幾乎一樣。《楞嚴經》講五十陰魔 最後兩個,鈍根不回心阿羅漢可見光明寂滅之境,鈍根不回心辟支 佛可以見遍虛空光明。他們識陰都沒有斷盡,因為不開般若正法眼心境始終會分別,就斷不了識陰。
已經證小果的人 若有正法眼和平等性智,此時又會入了無生法忍,成八地菩薩。
《楞嚴經》佛說(入無生忍時)若識陰盡,則六根互用,見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內外明澈。
(我以前看《楞嚴經》講到這個地方,都誤以為這才是實證真如般若了、誤以為這就是如如來不思議境界了。)注意:這還不是實證 如來不思議境界、首楞嚴三昧,只是無生法忍。
首楞嚴三昧經 對此有明確說。】

3,漸次再修般若,心境無差別,皆是自性,乃得等覺,入佛境界。
【註:理上知般若第一義 是理上見性,廣般若,
若不退轉般若知見時時見性,已經是一種入於三昧、開始實修首楞嚴三昧了,深般若。
實證到等覺菩薩 才是實證見性,入深般若、如來不思議境界、實證首楞嚴三昧。
這時外面那一層淨琉璃也沒有,只見自心月輪形。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月輪品第三,佛說:我於菩提樹下 降魔成正覺,我於爾時 盡見心形盡見心理,我見心體月輪形。諸佛出現,即授印證。】
新老怪
文章: 365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9

未閱讀文章 新老怪 »

若閣下不是禪門中人,不是禪修者,強行去懂他們 互相較證彼此功夫淺深的公案,
有點那個...。何善可哉?
:mrgreen:
那個
何善可哉?
黃竹
文章: 784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40

未閱讀文章 黃竹 »

善知識,並不是指知識分子。或善用腦袋透解知識(學識)之分子。

知識,唯識前五六七八九等。

善知識,代表諸智者。
新老怪
文章: 365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41

未閱讀文章 新老怪 »

1,攝心 則心不散亂。心不散亂,則穀神入谷。穀神在谷,則心中光明,初步入三摩地。
2,漸次 修唯識空觀,觀一切相 唯心起幻本無所有,心不染著,乃得無漏。
3,漸次 再修般若,心境無差別,皆是自性,乃得等覺,入佛境界。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