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寂照世間
- 文章: 3094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61
未閱讀文章
由 寂照世間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我應該求什麼?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這句話,就是無上之法了
但你們都不相信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62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2:05 pm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我應該求什麼?
求別人聽從你不也是求?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63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55 pm
次草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53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46 pm
輕舟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43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41 pm
輕舟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33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16 pm
是啊,如須菩提問佛:應如何修行才能降伏自心?佛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所以。。。。
生哪個心應對無所住?
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面對所有人,我皆先發度對方之心,我皆先發幫助對方的善心。
而發幫助對方的善心,所以,見到所有人的討厭生氣怨恨,通通要停止,要先原諒所有人,
成為持戒修福之人,關心所有人,包容所有人。
不住對方的缺點錯誤,而住幫助對方的善心慈悲。
如果有人能作到這裏,那麼,已經可以降伏許多討厭、生氣、怨恨了。
已經可以在許多地方無所住了。
不住討厭、生氣、怨恨,而住布施幫助的善心中。
祖師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不知是無記,也不可擬向,擬向即錯。
一問一答無非生心應對無所住,無非是道,差別只是雜妄想與不雜妄想。
然後呢?
你可以無所住了嗎?
我住哪?
世人都住在八苦中
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
如果能無所住,而不受八苦之人,那麼已經是了悟般若波羅蜜之人了。
我問您六識
您不敢答
這是什麽苦
你又不想修學佛法
我為何要回答你?
您已否定六識是不是明鏡現諸相不是佛法
您膽子這麽大
我學不來
-
寂照世間
- 文章: 3094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64
未閱讀文章
由 寂照世間 »
次草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4:27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55 pm
次草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53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46 pm
輕舟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43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41 pm
輕舟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33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16 pm
是啊,如須菩提問佛:應如何修行才能降伏自心?佛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所以。。。。
生哪個心應對無所住?
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面對所有人,我皆先發度對方之心,我皆先發幫助對方的善心。
而發幫助對方的善心,所以,見到所有人的討厭生氣怨恨,通通要停止,要先原諒所有人,
成為持戒修福之人,關心所有人,包容所有人。
不住對方的缺點錯誤,而住幫助對方的善心慈悲。
如果有人能作到這裏,那麼,已經可以降伏許多討厭、生氣、怨恨了。
已經可以在許多地方無所住了。
不住討厭、生氣、怨恨,而住布施幫助的善心中。
祖師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不知是無記,也不可擬向,擬向即錯。
一問一答無非生心應對無所住,無非是道,差別只是雜妄想與不雜妄想。
然後呢?
你可以無所住了嗎?
我住哪?
世人都住在八苦中
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
如果能無所住,而不受八苦之人,那麼已經是了悟般若波羅蜜之人了。
我問您六識
您不敢答
這是什麽苦
你又不想修學佛法
我為何要回答你?
您已否定六識是不是明鏡現諸相不是佛法
您膽子這麽大
我學不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無上之法
你當然學不來
因為,你沒有學過佛法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接觸佛法,是為了什麼?
以金剛經來說,接觸佛法,就是為了要了悟般若波羅蜜。
就是需要照見五陰皆空,度一切苦厄,連結到心經。
但是,多數人的基礎太差,還不是持戒修福者,因此,根本不信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無上之法,就是解脫大法】。
如鏡照諸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執著諸像是真實之法,所以,你當然學不來。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65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5:34 pm
次草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4:27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55 pm
次草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53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46 pm
輕舟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43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41 pm
輕舟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33 pm
寂照世間 寫: ↑週五 2月 04, 2022 1:16 pm
是啊,如須菩提問佛:應如何修行才能降伏自心?佛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所以。。。。
生哪個心應對無所住?
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面對所有人,我皆先發度對方之心,我皆先發幫助對方的善心。
而發幫助對方的善心,所以,見到所有人的討厭生氣怨恨,通通要停止,要先原諒所有人,
成為持戒修福之人,關心所有人,包容所有人。
不住對方的缺點錯誤,而住幫助對方的善心慈悲。
如果有人能作到這裏,那麼,已經可以降伏許多討厭、生氣、怨恨了。
已經可以在許多地方無所住了。
不住討厭、生氣、怨恨,而住布施幫助的善心中。
祖師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不知是無記,也不可擬向,擬向即錯。
一問一答無非生心應對無所住,無非是道,差別只是雜妄想與不雜妄想。
然後呢?
你可以無所住了嗎?
我住哪?
世人都住在八苦中
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
如果能無所住,而不受八苦之人,那麼已經是了悟般若波羅蜜之人了。
我問您六識
您不敢答
這是什麽苦
你又不想修學佛法
我為何要回答你?
您已否定六識是不是明鏡現諸相不是佛法
您膽子這麽大
我學不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無上之法
你當然學不來
因為,你沒有學過佛法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接觸佛法,是為了什麼?
以金剛經來說,接觸佛法,就是為了要了悟般若波羅蜜。
就是需要照見五陰皆空,度一切苦厄,連結到心經。
但是,多數人的基礎太差,還不是持戒修福者,因此,根本不信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就是無上之法,就是解脫大法】。
如鏡照諸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執著諸像是真實之法,所以,你當然學不來。
這樣是贊同六識是如鏡現諸相
還是不是
連表達勇氣都沒
代表連一樓也沒開始
第一步都嚇得踏不出來
那也安捏
-
勿忘初心
- 文章: 413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66
未閱讀文章
由 勿忘初心 »
自己不受傷害
認識分別相對
人難免有分別心,其實分別心不是人自己製出來的,只要是人的世界,人與人之間關係到人與事,就會有所謂「相對的分別」,什麼是相對的分別?如:是與非,對與錯,美與醜,好與壞......,這種種都是相對的。
如果只是在相對上面分別是非,就會選擇是;善惡就會選擇善;美醜就會選擇美;好壞就會選擇好,那麼,非、惡、醜、不好......又是屬於誰的呢?結果,我們的分別,就變成好的我都要,不好的都歸別人。
舉個例來說:如果有個長得不怎樣的男人,娶了一個漂亮的太太,就有人說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我們不妨仔細去分辨、認識一下這句話其中的道理。「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請問這朵鮮花是誰插上去的?當插鮮花的人,明知是牛糞為什麼還要插上去?如果以鮮花比喻美女,牛糞就是不怎麼樣的男人,那麼,把鮮花插在牛糞上,到底是鮮花與牛糞的問題?還是你與鮮花、牛糞的問題?
人總是依於自我意識去分別,認為漂亮的女人就不該嫁給不怎樣的男人,或者一個帥氣的男人就不該娶一位不怎麼樣的女人,這都是人的自我,一堆牛糞很可能使那朵鮮花長得更好,如果插在鑽石上,很快就會死掉。
人往往只分別而不深入認識,這是很大的缺失。所以,一個學佛的人,雖然難免會有分別心,可是,只分別是不夠的,還要進一步去認識、瞭解,那麼,你就會發現:你的分別究竟好的在那裡?不好的在那裡?這樣分別之後,能得什麼利益?在這種條件之下,對你所起的分別進一步去認識,不僅可以完成一種知識、經驗,還可以幫助別人得到利益,自己也不會受到傷害。
白雲老禪師著作〜《白雲的話》
-
勿忘初心
- 文章: 413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67
未閱讀文章
由 勿忘初心 »
衲衣下的足跡 居之安──房間 /恕
〈 千佛山雜誌 〉
1、芥子納須彌
《維摩詰經》〈不思議品第六〉: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仁者遊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皆包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無所妨礙.......。
維摩詰居士問文殊菩薩:「你曾經到過十方佛土,無量世界,請問那一方佛土有最為莊嚴、最能成就種種功德的獅子座呢?」文殊菩薩答道:「居士,此向東越過三十六恒河沙數國度,有一個世界名叫“須彌相”,該世界佛之名號叫須彌燈王,其身高達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也高八萬四千由旬,最是莊嚴富麗。」
聽文殊菩薩這番話,維詰摩居士就用他的神通力,請那須彌燈王立即把三萬二千個子座送至維摩詰室中,這些獅子座之高大寬廣,都是在座的諸佛菩薩及眾大弟子前所未見,而維摩詰的居室也頓時變得十分寬敞,此三萬二千個師子座放房間裡,一點也不局促,也沒有使毗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變得窄小,整個世界一如原樣。
這就是佛法無邊,佛世界的廣闊,也是「芥子納須彌」,從有限的空間展現無限大的空間,橫超十方三際,展現佛國願土的不可思議!我們沒有這種修養與本事,房間就是實際大小的房間,就算「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坐在斗大的房間上網,開啟網路、電腦通向無限的時空,利用科技的串連與世界做交流活動,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龐大知識體系,可是房間猶然只是房間。外界的東西一點一滴的滲進房間,彷彿開啟一個虛擬的房間,房間之外尚有房間,世界變得天寬地闊。但坐擁無限的資訊的你怎麼利用它?有沒有過濾、整理、運用?否則只依賴網路與電腦,倘若停電了,百無聊賴的,這樣的房間還剩下什麼?
就算沒有網際網路,以前的人仍然可以飛翔世界,在房間裡隨著書本、繪畫、打開電視或與朋友互通電話作知性的交談,以求理解或啟迪,房間只是一個容器,但可以有豐富的生活意涵。一次次的自我對話瞬間把房間也變大了,房間含藏天地,雖然是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也可以延伸成為心靈的空間、思考的空間、創作的空間。人被分配到的一方土地,其實也僅是一個房間。房間中的房間──就像主人翁願意挖掘的話,可以體驗更深刻的生活意涵,呈現更多元的領悟。
雲老禪師的《禪的語絲》117頁:
每天,每一個時刻,人人都有調整自我的機會;當你面對人與事之時,透視了些什麼?發現了些什麼?無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
空間的體,時空的用,現實的相,自我溶入的境;像位彫塑者,無論是模仿、或者是創作,所完成的究竟表現了些什麼?!
你想擁有怎樣的一間房間?你能不能把握機會時時調整自我,以開顯一個完整的佛法,呈現房間微妙的“體、用、相、境”。
2、房間的時間隱喻──通達“過去、未來、現在”
房間的“時間隱喻”:譬如你與祖母、母親或姐妹曾經住在這房間,記憶通向過去、現在與未來,能開啟彼此的心靈對話。房間的流動,意味著你又換了另一種生活與身份,“角色”的轉變疊映出成長的印記。長大了必須出外就學或上班,展翅離巢,走出房間,雖然也許只是一間大家擠在一起的大通鋪。我自十八歲離家,回想曾經住過的房間,在時光的餘縫中,總能逡巡那些記憶的街巷、公寓、屋頂、學校與菜市場……。感覺房間的遷移可以轉換成“心”的四季嬗遞,你、我、他多有緣千里來相逢!我想要寫下來──我的房間故事的吉、光、片、羽:
△一個遊戲的房間──那是十來歲的年紀,興致一來就在頂樓蓋了一間遊戲之房,用被棄的木箱、塑膠浪板以及不知在哪撿到的窗框搭蓋而成,沒事就與弟妹在那裡嘻玩。沒想到無情的颱風吹垮了它。它應該算是我的房間,有個很雅的名字叫作“白鴿小築”,靈感來自一隻鴿子曾經來此造訪,它只棲息了一會,突出的胸肌隨著咕咕的叫聲起伏律動,站在我搭蓋的房間欄杆上,遠看彷彿一尊白色的雕像。可惜這房間的壽命不到兩星期,徹底見證了佛家所謂的「成住壞空」。
△爬上屋頂可以窺見一整條巷弄的房間--童年的家是一間透天厝,頂樓多了一層木頭蓋的小閣樓,白天鮮少人上去,因為它只有一扇窗,顯得封閉與悶熱,只有晚上睡覺時我們才會乖乖的臥躺。我因為個性木訥、孤僻,總是邀不到玩伴,不像活潑好動的弟妹,早已和一群童黨在巷弄跑跳戲鬧成片,閣樓就成了我的秘密基地,我可以從窗口爬到藍天下,坐在屋頂上,眼睛卻像盤旋在空中的老鷹,著追尋他們的身影,看他們開心的歡呼驚叫,充滿無限的樂趣。看他們有時玩跳房子、橡皮筋、丟沙包;有時玩跳繩、踢毽子、捉迷藏,那時陪伴我的就只這閣樓的小窗。
△向大自然借景的房間──某回在台北縣三芝鄉租房,因離家稍遠,就與另一位老師分租了一間傳統四合院。那是一間紅瓦厝,我住在西廂。房間裡有兩扇窗,賦予我視野的延伸,可開拓心思之所在。無論白晝藍天浮動的雲朵、夜晚翻飛的螢火蟲;無論涼風、細雨或搖曳的樹影都帶來一份怡然。最叫人憐愛的莫過於房外一角的茉莉花、吊鐘花、扶桑花與孤挺花...隨著四季嘟噥著可愛的“花語”,活像一座桃花源!在這鄉野轉角不遠就是宮廟、廣場、戲台,遇節慶酬神大拜拜,樹下還有許多攤販,最有古意的是賣楊桃汁的小攤,平時涼亭還有為路人準備的“奉茶”桶,茶桶旁邊掛著兩只杯子。
△水災為患的房間──那是一間中看不中住的房間,虧我還為它興奮,因為可坐在後陽台看海、看夕陽,數著木麻黃;或者一邊聽著布拉姆斯的交響曲,欣賞眼前如舞者款擺著腰軀的稻浪。可是快樂的時光短暫,一次令人驚怖的水患嚇了我,雨水直從樓梯衝灌,瞬間房間淹水,連心都溼漉了。房東阿婆只知聳肩,一副愛莫能助的表情,幾天後我連忙另覓他處。後來總感覺自己像個吉卜賽人到處“逐房”流浪,三兩個月搬一次家。只因三芝、淡水靠公路的地方空曠,怕海風強勁不適合人住;山間林下又怕蛇、蟲,且潮濕雨多,何處覓尋理想的房間?唉!一房難求,令人好生惆悵!
△位於溫泉鄉的房間──後來又搬到北投,住在一間從門前可通往洗溫泉的小路,位處地熱地帶常見溪流溝渠潺湲,還熱煙裊裊,空氣中時而夾著硫磺的味道。準備上山洗湯的阿公阿嬤,三三兩兩、嘰嘰喳喳的拎著衣物小包;如果想走得更遠,就在路邊排隊等小巴士上山。遊客悠閒、興奮的樣子,連我也被感染了,好想散步到陽明山公園看花鐘、看杜鵑、看剛長出嫩芽的小葉欖仁與幽靜自恬的山坡,還有脆亮的鳥叫聲。 走!上陽明山去!
這些都是從時間縫隙中掉出的往事,足見房間承載著許多記憶。遷進搬出就像花開花落、潮來潮去,敘說著光陰的流轉。許多歲月靜好的姿態,現在談起猶如「白頭宮女話當年」,已成為我難忘的珍藏。我可以經由年華逝水,使外在具體的房間串連出生命的座標,這也是房間於我的時間隱喻。
金剛經云:「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禪的語絲》七○頁,也可以作為「房間的時間隱喻」的詮釋:
「 走過昨天,於見聞中可曾留下些什麼?處在今天,見聞之餘擁有一些什麼?等待明天,於見於聞希望的是什麼?」
既知房間涵納時間的流動移徙,我重重疊疊的租房就成了一段微妙的歷史,過去的就任它去吧!至今何須追憶?未來的也莫編製與空思妄想,最重要的是應該把握每一個現在!畢竟人生太短,虛妄太多,人生不就是這樣:一連串的回顧、整理與繼續前行!
3、房間的空間隱喻──調理五蘊「受、想」,想行之間拉大距離空間
曾經看過一部影片「移動的城堡」,那房間呢?有移動的房間嗎?難不成像蝸牛背著重重的殻到處流浪?禪宗有所謂的禪和子「樹下一宿」之說──天地即是他的房間,秉持著「處處無家處處家」的灑脫自在,不執著房間一向的私密、安逸或者欲望的收藏。
世俗人常為物役,不是貪求「便宜大拍賣」,就是美其名「為了保護藝術文物」,讓房間成了慾望的地窖,還為收藏、大肆購買的行徑辯說:「房裡的東西都是我們生活最親密的伙伴!」如此房間堆積得像雜亂的倉庫,叫人難以呼吸喘息,又如何培蘊積極的能量以面對生活?一間乾淨整潔的房間才能強化內在的自律要求,就如置身在莊嚴的寺院修行,居住在內一定有其法則和規律性,所謂「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身心都要做好「收納整理」,遠諸物礙才能清心寡欲,優游自在!懂得取捨,適時放下牽絆及誘惑,才能活得更飽滿、更有力量。
所以,從佛法來看「房間的空間隱喻」我以《老禪師的話》裡的一段話來詮釋:
五蘊即我,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乃係「色蘊」已經形成,「受、想」亦已生起變化,我意識發動了分別作用;此刻利用間隔,調理「受、想」,換取造作的空間,不至使「行、識」隨緣境而有「成業」的危險性.....
如果把房間比喻成自我,五蘊的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的緩衝就是「保留空間」,不讓自我意識壅塞。否則執著、虛榮、嫉妒...堵塞了一屋,沒有寬裕的空間作轉寰,怎能調適自我意識的疾速強烈?
4、若無我者,逢物不生
雲老禪師的《碧巖錄的探討》第96則寫著:
「趙州示眾三轉語。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罏、木佛不渡火,所謂:泥佛渡水,爛卻。金佛渡罏,鎔卻。木佛渡火,燒卻。按:趙州示三轉語竟,末後句:真佛屋裡坐。」又說:
「....物相諸形,不外五行,四大聚合,無有真性!是泥也好,是金也好,是木也好,纏縛在一個我字上.......」
牆有四向,頂分南北,門戶窗臺,裡邊關些什麼?誰的體?誰的用?什麼相?什麼境?是泥塑的?是金鑄的?是木彫的?倘若主人已外出,則一屋子只是件件死屍...」
好個「真佛屋裡坐」!是以,主人已外出,讓房間成為一件件的死屍,多麼荒涼!如何以房間的“體”,呈顯精神上的“用”呢?房間可不是讓你躲在裡面逍遙,當個宅男、宅女,一味的「放逸、懈怠」,想當“啃老族”。《禪的語絲》寫著:
「人的一生,癡迷的日子,一直像蝸牛般爬行,透著茫然,隨著無明惑,駕馭著身、語、意而至終了;從來,難得幾許清醒,出離如影隨形的自我意識。」
雖然房間的私密性可讓人放鬆,放下虛假偽飾,回歸最貼近原初的自己,可是讓不好的意識習慣、氣味碎散滿室,真的就成了無明茫然的蝸牛,無法駕馭自己的身、語、意。房間有牆可保護、區隔,又有門與窗可開啟與外界的交流,就得好好善用門窗疏通暢流,與外界作良好的溝通聯繫,那就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幾曾見過沒有窗、沒有門的房間,就像一個人沒有心、沒有眼,顯得固執與僵化,如何安身立命?
5、房間是性靈的觀景窗
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霊。斯是陋室、惟吾徳馨....」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有靈氣了。一間簡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麽陋室當然也可因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房間的主人該如何與世界連繫?該如何與人事物打交道?哲學家海德格說是「運用」!他說:
器具總是要依從它所相關的其他器具來定位。比如:鎚子、釘、木門、桌子、燈、傢俱、窗、房間,這些「事物」最初決不是作為獨立的東西而出現的,只有在運用的關係中慢慢產生。譬如木門壞了,須找鎚子和釘;房間太暗,於是開了燈,再移動傢俱,爬上桌子,把門修好…。只有在運用的整體裡,各各器具才得以加入到實在的總體中去,填充著房間。生活在房間亦即透過“運用關係”來展示「自我」的內容。
沙特將海德格的“運用關係”之意再推廣,賦予一種自我超越的意義。讓我想到雲老禪師常說的──「運用思想,發揮智慧。」思想的素材或者是思想的能力,是來自智慧,因此智慧要表現出一個饒益性的結果,這才叫做運用思想之後,能夠發揮智慧的價值,它是蒐集知識經驗與“運用”之道。也許你會說房間就只是房間而已,為何還要長篇大論一番?只因房間與我們有密切的關係,它反應著一個人的內心。所以你可以用房間來成就什麼?創造什麼?活出怎樣的一個自己?每天不停進出就像日夜交替循環的房間,你以什麼樣的氣息、味道、擺設,充滿它?
請時時運用“思想”──靜慮、思惟修,提昇你的內涵與修養。若能精勤用功、依教如法,則成羅漢、成菩薩就有機會!「斯是陋室、惟吾徳馨」,佛也是從眾生慢慢修養而成的!尤其出家人的房間稱為“寮房”,平日可在寮房行「止觀、靜坐」,思考佛陀的道理方法,讓心更澄明寧靜,讓道業更提昇、增進,寮房可不是讓你打混的地方!所謂房間“居之安”,汝安否 ?
-
勿忘初心
- 文章: 413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68
未閱讀文章
由 勿忘初心 »
生之偈 -1 〈生之偈 - 白雲老禪師〉
楔 子
生、莫謂何以堪?何以勘!
不自在?可是活得不耐煩
死、莫為之恐懼,無所足惜!
到最後,貴賤無分埋地底!
生、人格與道德,才是尊嚴。
死、自傳中記錄,後人杜撰!
赤裸裸地來到這個世界
從陰暗而又擁擠的地方
雖然是新鮮和明亮的空間
卻經不住頓然的刺痛
難怪會給與多少關懷的人
回應的是哇哇連聲的抗議
只為一個緣字是善是惡
待看來朝方了前世之因
時序順著日昇月現的輪轉
生命的細胞在跳動中新陳代謝
說不出是生命迎著歲月成長
抑或是生命茫然地追逐時空
如果說是成長的喜悅和希望
為什麼際遇的總是苦比樂多
希望的種子於耕耘與收穫
相較之餘像秋天枯葉滿地
分段生死於現在的一期中游走
爭取的是幾十年或百年的壽命
為財色名食睡想方設計在攀緣
為貪瞋癡慢見緊緊地抓住不捨
就像是吸毒者陶醉成癖少不了
心甘情願樂於做個慢性自殺的奴才
即使已經擁有一個富裕的世界
欲念中總感覺別人比自己更好
跳不出是非的囹圄像個囚徒
擺不脫對錯的糾傳纏像處身漩渦
見聞中的善惡紛擾流竄街頭
多少人在安排驅使加以掌擯控
敗了總是將責任推諉給別人
有誰警覺到人類中覺道者太少
就像是牢獄中受刑人的心態
個個喊冤蒼天不該如此的對待
人生的道路因自作惡業而坎坷
自圓其說是一時糊塗走錯了路
可曾想過是誰牽著你的鼻子在走
是誰帶著您陷入危險的地雷區
似乎生命的成長必須血淚換取教訓
其實誰都希望不要跌撞能一帆風順
都忘了自己所作應該自己負責
當記取來到這個世界原就是還債
或許生之奧秘原本就像浩瀚海域
耳濡目染能知的只是船帆和風浪
有限的智慧最多懂得海裡一些族群
即使潛入海底攝受許多稀世珍奇
即使是海洋專家提出可能的推理
但那些永遠像個謎又數不清的黑洞
黑洞裡蘊藏的是危險還是珍寶
必須生生世世精勤於探究資訊
或許生之奧秘像綿延起伏的山獄
人類的腳步踏上阿菲額斯已是極至
多少探險者為了尋幽攬勝丟掉性命
多少專家研究動的靜的稀有之事
雖然已有許多令人稱讚的驚訝成績
事實上太多的疑惑與未知仍是無明
可見佛家經論所開示的十二緣起
如實如理才是人類的指北針
生之奧秘就像是開發新的能源
已有的因消費不久即將耗盡
新產品不知還要等待多少時辰
有智者付出勤勞尋找可能的希望
愚癡者求得現前揮霍的個己滿足
歎奈何人類的危機總在燃眉之急
居安思危的古訓往往置之腦後
勤儉樸實的美德往往稱作迂腐
生老病死是人生旅程中的夥伴
喜怒哀樂是生命過程中的資糧
有的迷茫懶散糊塗混完一生
有的兢業勤勞拼鬥中過日子
有的藉祖薩有的世代原就貧苦
無論如何終歸瞪眼伸腿入黃土
擁有的豐裕財富怎也帶不走
缺乏的又何必將怨尤帶著走
富裕的人總嫌時光疾速太短
貧窮的人責怪老天總是不給機會
如果少了名利對人類的誘惑
如果多點道德對人類的要求
膽敢說自心現量就不會盡是妄想
多彩的人生必然經常灑脫自在
就像是浮雲游移藍色的太虛無礙
看那布袋蓮如萍漂垢淨求生姿態
有人說春花秋月代表情愛的人生
有人說夏炙冬寒道出冷熱的悲哀
很少有人說幾十年就是如此走來
難怪不變的時空中總在創造煩憂
許多的功名利祿流竄於人群宇寰
促成戲劇編導者寫下哭笑的腳本
讓表演者一幕一幕地展現舞台
讓觀看者隨著劇情時喜時悲哀
得意的人唯恐歲月消逝得太快
失意的人耽心屋漏又逢連夜雨
瀟洒的人從不在意那天成為流浪漢
其實得失之間何必將一切託付給命運
如果能把已得者珍惜未得者追尋
即使剎那間無常來到仍舊是於心無愧
有幾人成長之後真能頓地心開意解
就像是物換星移無所謂該與不該
人所擁有的不外是親情愛情和人情
為的是太過自私而貪欲歸咎天性
說他是因業習力熏自己想不離受
如果瞭解苦的悲哀是惡的報應
如果懂得樂的喜悅並非理所當然
如果能記取無始以來尚有許多恩情
是則為感恩可以去除許多仇恨
是則人的情懷可以變得如山高海深
-
勿忘初心
- 文章: 413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69
未閱讀文章
由 勿忘初心 »
生之偈 - 2
同樣是花圈以不同顏色詮釋哀樂
同樣是動物以不同族群分別貴賤
同樣是圖騰以不同表現辨識吉兇
同樣是鈔票以不同國度確定值率
奇怪的人類製造許多的莫明其妙
難怪我佛世尊要說一切萬法唯自心
多變的假我流竄於幾十年的旅程
因此說色受想行識五蘊皆是空
活著的盡一生想秀出自己的美好
死了的依然仰賴化粧師靈巧的手
面子問題似乎永遠是人類堅持的目槱
裡子的真相倒很可以卑鄙又齷齪
這個隱藏全在巧妙與否的自心世界
偏偏要高喊我們求的是真善美的人間
卻忘了生恐大事不能修得明明了了
活著時盡是無明煩惱死時莫明其妙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有他健康的人生
自認聰明四肢瘦弱往往是希望加幻想
偏好寂靜獨處的人不一定是內向
好動合群的人內心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內動外靜是思想家探討人生哲理的寡人
外動內靜如果不是玩家就是神經病
內外若欲取其平衡全在自我修行
仰賴佛菩薩怎也改變不了業力的酬應
俊男美女失敗的婚姻錯在強調自己
太多不太相襯的夫妻往往珍惜家庭
人生的趣向是從誤會到瞭解而圓滿
畏於缺陷無異是不給自己思考空間
就像是有情眾生逃避太陽的灼熱
傻傻地守著月圓和星星的誘惑癡迷
就像是自不謹慎盲目行走陡削險境
從不曾檢討自己要刻意地改過自新
煩身惱心是戴著桎梏走完人生的路
迎戰苦厄是揚帆趁風逆水溯源的勇者
可惜太多的人好逸惡勞喜愛安樂椅
就像是酒醉的人駕著賓士猛飆車
如果他能不迷信命運追求未知的徼倖
如果他真能懂得世上那有後悔的藥
這個人肯定是只知耕耘不妄想獲得
這個人必然深解情願先苦而後甜
耽著老祖宗錯誤的傳說是些什麼人
好風水葬死人後代子孫會發達興盛
拜財神和土地公可以平安心想事成
尤其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迷信
卻忘了自己才是成敗利鈍的真主人
如果能多讀些奮鬥創造的書本
如果能多做些慈悲喜捨的善行
這類人的後果必然光門楣耀祖宗
色空空色之諦義眾說紛紜
主要的錯誤在於認色作塵境
塵境的變異以為就是性空
其實色空空色是闡釋人的五蘊
所以說色非色即非即空亦非空
當知自共相攝所攝受相應是誘因
就像是世事的遷流變化歸自然
如果修養成我無我豈不性亦空
修行得依教如法針對自己的身口意
辦道必具驢騾的耐力龍馬的精神
慈悲是拔眾生之苦與眾生之樂
喜捨務期盡形壽無畏的奉獻助人
切記那不只是言說是如實的真
就像陽光雨露無分別而滋潤眾生
培育身行口說意念莫要越軌偏行
是則般若是依皈菩提是大道心
自心現量解諸相非相非不相是法諦
攝受所攝在掌控性非性究竟性空義
覺知想行的動力是五蘊皆空的關鍵
如果善解心意意識清淨是如來成因
如果背捨取勝義修證無上大菩提分
終究我無我諸法寂滅常伴佛陀法行
此一生不僅沒有白費難得的佛法人
即使捨報往生也少不了兜率天有份
佛教同樣具備有教義教徒與教堂
唯獨不同的是多了經律論三大藏
說道理講方法古德先賢樹立榜樣
了生脫死只要依教如法必入涅槃
雖然如是仍有許多供參考的方向
止於虔信一味依賴能使今生安康
正勤精進解行並重決可證菩提
故說信佛做教徒學佛可以成佛陀
布施波羅蜜最忌執著所行功德
忍行不是抑制憤怒是化解無明
莊嚴戒分全為身語意莫作惡行
正勤精進的要旨消除懈怠放任
思惟靜慮為加大想與行的空間
般若如大圓鏡得解脫能證自證
出離自心現量突破自共相妄想
任它色塵緣境攝所攝受諸法空
唯識所現在分辨諸法相的面貌
唯心所造在突破四法界的無礙
識的能所法則源自種子與現行
心的拓展必須攝所攝理事圓融
任如何少不了習六度四無量心
欲增上三十七助道加上菩薩行
如法精進清淨色身必成就法身
包管來去沙界做個無礙自在人
唯識所現在了別一切諸法的相分
唯心所造在道說無礙法界在自性
識的開拓依根塵轉識能成就智慧
心為主宰像大圓鏡展現饒益功德
於相分要不自共相做到了了分明
於自性是一異是性非性空性淨性
深解正行是心與識修養之道的法
不二法門顯現菩提轉化煩惱是義
-
勿忘初心
- 文章: 413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70
未閱讀文章
由 勿忘初心 »
生之偈 - 3
佛教同樣具備有教義教徒與教堂
唯獨不同的是多了經律論三大藏
說道理講方法古德先賢樹立榜樣
了生脫死只要依教如法必入涅槃
雖然如是仍有許多供參考的方向
止於虔信一味依賴能使今生安康
正勤精進解行並重決可證菩提
故說信佛做教徒學佛可以成佛陀
布施波羅蜜最忌執著所行功德
忍行不是抑制憤怒是化解無明
莊嚴戒分全為身語意莫作惡行
正勤精進的要旨消除懈怠放任
思惟靜慮為加大想與行的空間
般若如大圓鏡得解脫能證自證
出離自心現量突破自共相妄想
任它色塵緣境攝所攝受諸法空
唯識所現在分辨諸法相的面貌
唯心所造在突破四法界的無礙
識的能所法則源自種子與現行
心的拓展必須攝所攝理事圓融
任如何少不了習六度四無量心
欲增上三十七助道加上菩薩行
如法精進清淨色身必成就法身
包管來去沙界做個無礙自在人
唯識所現在了別一切諸法的相分
唯心所造在道說無礙法界在自性
識的開拓依根塵轉識能成就智慧
心為主宰像大圓鏡展現饒益功德
於相分要不自共相做到了了分明
於自性是一異是性非性空性淨性
深解正行是心與識修養之道的法
不二法門顯現菩提轉化煩惱是義
-
勿忘初心
- 文章: 413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71
未閱讀文章
由 勿忘初心 »
禪觀 〈禪堂開示講錄〉一 白雲禪師
禪觀以禪而言,談的是禪那,在中國簡稱為“禪”,但大多數人把“禪”解釋作“禪定”,這是錯誤的。因為“禪定”跟“禪”是有差別的;甚至還有人把“戒定慧”三學中的“定學”也當成禪,那也是錯的。雖然禪以“定”為基礎,但“禪”不是“定”。在梵文中“禪那”翻成中文的意思是“靜慮”,也就是“靜淨”的思考,可見“定”跟“思考”,一個是靜態的、一個是動態的,如果將動態的與靜態的混在一起,那會變成四不像。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看似在學禪,事實上只是盤腿打坐、胡思亂想而已,再不然就是打瞌睡、昏沈.....都是因為對“禪”真正的含義不瞭解的緣故。
雖然經典有“禪定”這個名詞,但“禪定”是專指“四禪八定、九次第定”,談的是“定”的範圍;而“禪定”是“外靜內動”──就是外表呈現靜態的姿勢,但內在卻是動態的。源於四禪八定、九次第定本身,是在調理我們的心意識;心意識的力量又來自外緣的引發才會產生作用,否則心意識只是一個名詞而已;好像一個人的身口意,身體與言語的行為,都要有“意念”的參與,還必須要有那個“我”或“心”或“五蘊”產生作用,身口才會有所表現。
從經典來看,“禪”是一回事、“觀”是一回事;“禪”是肯定於禪宗的一個法門,“觀”則凡十大學派、八萬四千法門都離不開它,如果把這個名詞分兩段來看,禪是靜淨的思考,是“靜淨”這兩個字,不只是靜悄悄的靜而已,還特別談到清淨的“淨”,那是因為我們很容易依自我意識去思考,就會胡思亂想,即使自己以為知道,最後表現的還是自我意識;所以,以修行來說,特別強調起心動念要“跟生死有關係,與道要相應”,否則違背了這一個原則,都是妄想雜念。因此,靜淨的思考,第一個靜指的是外表必須是靜態的,而思考卻要做到清淨。那麼,這裡的“清淨”是以什麼為前提?其實是以“道”為前提,至於談“觀”,千萬不能只當成“看”,因為“看”指的是表面、表相,而“觀”卻是一種深入的認識。
舉一個例子讓大家思考:如果你對我說:「我口很渴」,我便泡一杯熱茶給你,在這前提之下,你可以發現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什麼?第一個直覺反應是什麼?如果說「我很渴、茶又那麼燙」,你的意念又會是什麼?要是不知道“禪觀”的道理的話,也許會覺得:「這個老和尚簡直跟我過不去!我口這麼渴,他卻給我一杯熱茶?」如果會用「禪觀」的方法,你可以試作“靜淨”的思考,深入的認識,看看自己的情感反應是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心念?不要忘了我前面提到的──“凡所有的起心動念,必須要跟生死有關,與道相應”。因為離於“道”便無佛法可言,如果你們曾經參加過禪七,就會知道“禪觀”的道理與方法,它是要我們怎麼去面對問題、怎麼去做思考,換句話說“禪七”的本身就是在訓練你學習禪觀。這就是為什麼以前在大陸叢林,一到冬天,七十天的時間都在打禪七,想想這七十天必須如何撑過去?我們看很多公案都是從禪堂裡流傳出來的,好比《景德傳燈錄》、《指月錄》,都是禪堂參修時記錄下來的資訊。
知道了禪觀是“靜淨”的思考,但憑藉什麼?能不能靜下來?思考的內容究竟是業是道?能否作深入的認識?這一切得憑平常所蒐集的資訊,資訊愈多運用的材料就越豐富,這就是為什麼強調「禪通三藏」(經律論三藏)的道理;因為靜淨的思考、做深入的認識,一定會得到一些結果,這些結果符不符合“三藏十二部”的道理?所以絕不能以自我意識而論說。舉一個例子來說:這叫什麼?(老和尚拿起桌上的小鬧鐘),誰都知道它叫什麼,但有誰能真正肯定它是什麼?想想看!它包含了物質與精神;以物質來說,如果不能產生精神作用,究竟還是物質體而已,唯有產生精神作用,才能顯現“法”來!經我這麼一說,你們可能誰都不知道如何對它下定論,在座的各位誰能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它究竟是什麼?
通常遇到家人或朋友做生日、喜事時,如果送,“鐘”與“終”聽起來同音,就會產生一種忌諱,所以如果有人問你:「送這個東西好不好?」你可能會想:今天我家在做壽,辦喜事,你還送這麼一個東西給我?」其實,人就是會這樣分別,所以隨便例舉都可以發現其中有道,但是“道”究竟在哪裡?
我們知道一切色塵都是物質體,我也曾經跟大家談過“五蘊”的問題,從色塵、法塵、完成色法....種種都是色,也可以說都是物質體,必須色法要相應於五蘊,其中的色蘊發動了,心法才會應緣作用。還有,我們知道色法屬於物質,一定要產生精神作用色法才能形成心法。所以,以上舉的兩件事:一個是“你口渴、給你一杯熱茶”,如果靜淨去思考、深入去認識,最後會能得到什麼?另一個是“這麼一個時鐘”為什麼人的分別那麼大?從中很容易發現一個基本問題──人的分別心,為什麼會分別?其實只要是人都有欲望,但因“欲”所生的分別有正面的、負面的,如同前面我說:“你口渴、給你一杯熱茶”,假設換成“我給你一杯冰水”你就會喜歡。平常看見一些人大量流汗、口渴,給他冷飲他就一杯接一杯的灌,好像都不能止渴,所以我才會告訴你:如果你非常口渴,給你一杯熱茶反而更容易止渴,想想看為什麼?因為口渴只是一個生理的反應現象,如果你的“我”的精神不起作用,渴的程度是不是就減低了?何況如果我給你一杯熱茶,你拿在手上覺得燙,就不會大口大口的喝,一定是慢慢吹、慢慢喝,這時的意念會放在哪裡?當然是希望把水吹涼,容易喝下去,反而不會一直“渴”的問題,如果拿一杯冷飲給你,你會完全不考慮,一骨碌就把冷飲喝光,最後還不一定能止渴!所以,在心理學上,這叫做精神轉移作用,但是我要告訴各位:在現實生活中,千萬不要這麼做,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在修禪觀。
再繼續談剛剛那個問題(雲老和尚手上拿著小鬧鐘):「這究竟叫什麼?」如果要你用一個名稱,別人無法反對、否定,或者找更多的理由來諍論,我說這個叫作「計時器」,在座的有沒有話說?!法在哪裡?前面談過色塵、法塵,大家看看這麼一個時鐘,所有的物質條件都有了,但是假使不加上電池、不接上電源或者不擰緊發條,會不會產生精神作用?不會!這就好像燈泡,如果不把電源接通,最後燈泡也不會亮,而如果一個燈泡,我們叫它“電燈泡”,名稱上並沒有矛盾,因為它是需要通電的東西,但是稱作“燈泡”指的是什麼?可以這麼說:它只是一個物質體,這個物質體於法塵來講是燈泡,所以我一直強調「一個物質要使它產生精神作用,五蘊才會起動、心法才會發生」,否則學佛學了一輩子,像逛百貨公司,盡在「名牌、仿冒品、價錢....」等等色法上打轉,而如果到百貨公司買東西,情況又不同了,為什麼?因為你未去百貨公司之前,一定會想到「我要買什麼?」也知道在哪一層樓、哪一個專櫃可以買到必需品。你們看,一到假日與夏天,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愛逛百貨公司?除了看百貨公司陳列的貨品之外就是看人,還可以享受免費的冷氣,其實如果真要買東西,就不會管這些問題,好比到便利商店買東西,不都是一走進門,拿了東西、付了錢就走?
談這些絕對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主題──-“靜淨的思考、深入的認識”。尤其現在我講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可以引發你的思考與起心動念!禪門中不是有這麼一句話:「抓住了,就是你的;抓不住,就當面錯過,什麼好處都得不到!」我再舉一則大家熟悉的公案:有一天,有一位參學的出家人,到寺院見老和尚,老和尚問他:「你從哪裡來?」他就一五一十的說他從哪裡來,老和尚又問:「要到哪裡去?」參學者又說了「我要到哪裡去!」這時候老和尚就問了他一句“未後句”:「你不嫌累嗎?!」如果換成你是那位參學的人,你準備怎麼回答?是否回答說:「我是來參學的!」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這樣回答,但通常老和尚遇著這種情況,他只會告訴你兩個方向,一個是叫你「喝茶去!」一個是叫你「吃餅去!」其實老和尚是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那究竟「喝茶去」與「吃餅去」各具何含意?如果你是一個參學者,未具禪觀的條件,可能會認為這個老和尚簡直不是“善知識”!不是嗎?我明明告訴你:我是來參學的,你卻叫我喝茶去、吃餅去!我要喝茶、吃餅,難道還要來你這裡?於是會搬出一大堆理由,以自我意識去面對問題,那是沒有做禪觀的緣故。
在中國禪門裡,趙州從諗禪師是最有名的一位行腳僧,八十四歲還在外面行腳,通常這一些行腳僧,對叢林的規矩法則非常熟悉,比如他要到一個寺院去掛單或者趕齋、討單────什麼叫“討”呢?就是想在寺院常住一段時間,可以領一個職務,這就叫作“討單”。那“掛單”是什麼?就是想在寺院住個一到三天,但不能說「我要住一到三天」,而要肯定的告訴寺方確定要住幾天,還有按規矩,掛單是不能超過三天的。另外一個名稱叫做“趕齋”,就是中午吃一頓飯,吃完飯就走了,但是在大陸上還有一些不講道理的地方叫“子孫廟”,認為寺院是一個家族擁有的,可能是父母或兄弟姊妹或兒女,將財產賣掉蓋的寺院,一家子都住在一起。因此到了“子孫廟”,前面講的三個──趕齋、掛單、討單都不允許,只能夠討一個「水火單」。什麼叫“水火單”?就是寺院廚房裡的鍋子、水、柴火可以給你用,其他的你要自己準備。
剛剛提到禪林的「喝茶去、吃餅去」,究竟有何含意?其實“喝茶去”就是告訴你:喝杯茶、休息一下,你就可以走路了。“吃餅去”是說你還可以再留個一天、半天,所以,如果你們不熟悉這些禪林規矩,即使會禪觀,也不知所云。因此你必須要從中去認識了解,才會有所發現;禪觀只是一種方法,但是它的內容、境界的高低,卻關係到個人所具備的知識經驗的多少,換句話說,有多少修行,累積的功德就有多少!如果一位參學者,老和尚對他說:“喝茶去”,那你最好休息一下就趕快走;如果“吃餅去”,那表示你可以跟知客師打打交道,住一個晚上沒問題,為什麼?通常遇到老和尚問:「你從哪裡來?」如果你告訴他「自己從哪裡來」問你到哪裡去?你告訴他「要到哪裡去」這就叫做廢話!所以他才會問你:「你不嫌累嗎」,表明了你這裡跑、那裡跑,簡直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可見禪門中,禪師往往會講一些話,但參學者不能用直覺去看、去想,就好像我說:「你口渴,我給你一杯熱茶!」如果你只是照直覺去想,那什麼好處也得不到!在台灣,有很多寺院常舉行禪一、禪三或禪七,其實真正的禪七是七十天,沒有什麼一天、三天、七天的,那為什麼現在會流行這些名詞?這是他們的理由:「因為現在是工商業社會、大家都很忙,所以要給大家機會參與」。其實如果要進入禪的世界,一天、三天、七天,捱得上邊嗎?恐怕連七十天也不一定能得到什麼好處!在這方面我寫了很多相關的書,但你們總是無法發現究竟在說什麼?因為你們自己擁有的資訊太少,平常也很少在這方面下功夫,才會覺得禪是那麼陌生,好比談一些名詞,幾乎大家都會,甚至要去對付別人時,還可以朗朗上口的提出一些名相。
記得民國五十幾年,我在台北主持禪七,有一位自認為在禪的世界,境界已非常高的人,帶著踢館的意味來到我這裡。當我讓學員討論問題時,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問主七和尚,《心經》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經,究竟《心經》談的是什麼心?《金剛經》明明說『現在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還談什麼心?」我就問他:「誰在那裡問我“三心不可得、談什麼心”」?他說:「當然是我!」你看!那個“我”有多強烈!我接著說:「你的“我”在哪裡?眼睛是我?還是耳朵是我?因為你的眼睛看見了、耳朵也聽到了,那麼哪一部份是你的“我”?」我可以告訴各位:「如果把一部《心經》搞通了,三藏十二部全都會了!」所以,別小看只有兩百六十八個字的心經,那裡頭任何一句話或是一句經文,就關係到多少經典!就如剛才所說的,很多人學佛只會從經典隨便抓幾句話、一些名詞、名相,當成自己炫耀的本錢,其實本身並沒有做「靜淨的思考、深入的認識」,將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轉化為自己的智慧,因此講了半天,最後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跟自己毫無關係,這就是為什麼禪宗特別講究要“發明心地”,發明心地就是認識自我、突破自我,而且還能夠把自己得到的利益跟更多人分享。
所以別小看“靜淨的思考”,第一、能靜得下來,第二、本身要先淡化自我,才能達到第二個“淨”。這時思考的就是五蘊的調理,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所以就要運用止觀的方法,才能夠做到“靜”與“淨”,思考才不致偏差,否則都是自我意識!至於“深入的認識”,雖然知道“觀”是深入的認識,但在佛教的十大學派中,各學派都有觀法,究竟你是以哪一種方式去觀、去做深入的認識?所以,談“禪觀”,這“觀”不一定只限於所謂“禪”,觀的方式很多,就不能把”觀“當成個人的看,“觀”一定有它的軌則,是以什麼樣的道理方法作為基礎,才不致於越軌。
現在再舉一個公案讓大家思考:有兩位禪師在一起,也可以說是兩位高僧,至於他們的身高有多高?我不知道!兩個人之間有一段對話,甲問乙:「什麼是佛?」另外一位禪師回答說:「蔴三斤!」,這到底是在說什麼?好像佛與蔴扯不上關係是不是?為什麼問他什麼是佛,要回答蔴三斤呢?這則公案在《指月錄》、《無門關》裡談得很多.剛剛說「禪通三藏」,你不要以為他們是離開經典在胡說八道!之後,另外一位第三者,聽到了這段對話,就去問懷海禪師,懷海禪師就是百丈禪師,也是建立叢林制度的一位宗師,當第三者這樣問他時,他並沒有講話,但問的人據禪宗語錄的記載,他反而開悟了,他到底悟到了什麼?這個公案一直還有後續,有說:「火裡來、水裡去」,就在講這話的時候,旁邊剛好有一位老參,是苦行的“禪和子”,他持反對的說法:「你為什麼不說水裡來、火裡去,卻說火裡來、水裡去呢?」這個公案到此結束無下文了,請問你們發現了什麼?這裡的“水”跟“火”,你們不要把它看得太平常,所謂“火裡來、水裡去”與“水裡來、火裡去”,兩者本來就有很大的差別!最初公案是問:「如何是佛?」卻答:「蔴三斤」此中說明什麼?可見每一個階段的禪觀都不相同,最後還要能表現出「如何是佛」來,因此別忘了我提醒你們的每個環節,可以說我講的每一句話跟主題都有關係。
禪,有問題卻沒有答案,佛法也相同;因為禪只是佛法中的一種法而已,先從「如何是佛」、「蔴三斤」上面著手,一步一步往下發展,知道了主題是「如何是佛?」也就是要怎樣才是佛?那為什麼回答「蔴三斤」呢?說蔴不夠,還要說出一個數目字,究竟「蔴三斤」是指什麼?其實只要我一講出來就一文不值,不講出來你們還會認為禪真是神秘、玄奧!我們知道蔴是一種植物,而一斤十六兩,那三斤有多少?是不是四十八兩?四十八指的又是什麼?不就是佛陀住世說法四十八年嗎?所以,問:「如何是佛」?答:「佛陀說法說了四十八年」,為什麼要以蔴來形容?不是欲理還亂嗎?話再說回來,雖然我告訴你們是這樣,但千萬不要認為這就是答案;因為禪與佛法本身是沒有答案的,它只是提出一個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要我們去認識、去了解,最後能明白它在說什麼,所以最終只是得到一個資訊或一個過程而已,它不是一個結論。
還有,為什麼公案中說第三者去見懷海禪師,懷海禪師不說話,他本身居然開悟了?你們知道禪宗的緣起: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手上拿著一朵花,沒有講話,旁邊的首座弟子宣布說「釋迦牟尼佛已經講完了法」,便下座。懷海禪師說了那麼多,其實他並沒有說,因為既然談禪,總是離不開禪的緣起,而佛陀手上拿著一朵花,並沒有講話,旁邊的首座弟子卻說:「佛陀已經說法完了」!這當中似乎還蘊藏著佛陀拈花,大迦葉微笑,所謂「拈花微笑」的公案。從中可以發現,除了那位去問懷海禪師的第三者,還有不講話的懷海禪師外,再去看“拈花”與“微笑”的關係,便能知曉為什麼他開悟了!因為禪不是以言語、文字可以表達出來的,這就是為什麼要強調禪是“靜淨的思考”、“深入的認識”。
看公案最後的這個階段,說「火裡來、水裡去」,但另外一個人不贊成,他說:你為什麼不說「水裡來、火裡去」?究竟「火裡來、水裡去」是說什麼?「水裡來、火裡去」又說什麼?兩個是不是都有一個關鍵性的疑點嗎?還是先後有其差別?我們知道火是暖性,水是濕性,《金剛經》又提到“生命的生相”有暖生與濕生,但公案中並沒有談到卵生與化生的問題,只談到暖與濕,那就必須理解出生的環境,展現的現象是暖的;那麼濕生的環境,展現的現象呢?通常濕生指的是那些昆蟲、螞蟻、水族這一類別的;暖生的肯定要經過孵化,所以孵化一定要有溫度,為什麼他不談胎生與化生?那是因為胎生也好、化生也好,還是離不開暖生與濕生。講「火裡來、水裡去」,為什麼那個人不贊成?通常像爬蟲類或者昆蟲,牠們處在濕生的環境,而暖生的環境就不一樣了!至少在動物中,我們不談高等與低等的問題,只談喜歡不喜歡的問題!因為凡是“暖生”的,都是人覺得相處比較融洽,比較好感的,也就是生活過的比較好的;而“濕生”以人的分別而言是比較不喜歡的,此中也表現了人的“欲”的分別,一個說「火裡來、水裡去」:“火裡來”是生相,“水裡去”是生命的結束;後者才會說:「你為什麼要水裡去,要成為叫人討厭的濕生之類?」他提出反駁的理由是:「人要往上提昇,你為什麼反而要往下沈淪?」你們想,我講的這麼一個公案,其中就涉及了多少的道理方法?
這個公案中,「從“如何是佛”,到最後那個人反駁說“為什麼不說水裡來、火裡去”」,就是從原有的一個我,去發現那個圓滿覺悟的我,再回復到人的那個我。所以我說「一個修行辦道的人,所有的起心動念都要跟生死有關,要與道相應」,而且禪很奇怪,一旦說出來便一文不值,如果不說反而有思考的空間。話又說回來,我告訴你們的是我的,你們如果能夠發現才是你們的,就像學佛是要把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轉為自己的智慧,才能夠成佛、成菩薩,否則只是在那膜拜佛陀,崇拜他的智慧,一天到晚依賴著佛,最後,佛還是佛,你還是你!那佛陀的智慧是什麼呢?就是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還有,為什麼說“蔴三斤”,有人說佛住世四十九年,但在印度佛教史裡是講四十八年。
現在你們靜下來,我一邊講一邊引發你們思考,不知道平常聽別的課,你們有沒有這樣去思考?好比看我的光碟,看完了究竟思考了什麼?相應了什麼?談“禪觀”是要有素材的,不能憑空做靜淨的思考、深入的認識。換句話說,所謂的修行是從身口意上面去著手,不管涉及到人、事還是物,這些是蒐集資訊最好的機會如果只是用自我意識去分別喜歡不喜歡,好不好?盡在相對中分別,最後還是不離於計較與執著,那就不可能進一步去認識、去了解以及發現什麼!所以,我常說真正的出家人,要想成就道業,我並不反對住山、住茅蓬,但那只是一個暫時的過程,不是一輩子!因為真正要磨練、體驗,想在道上有所進展,住寺院是最好的方法,為什麼?因為寺院裡的常住來自不同的家庭,免不了會有“是非”、“對錯”的發生,要達到所謂的“和合僧”,能夠安穩的在僧團中和睦相處,已經是很難的事,如果認為不好受,就算躲到山裡,即使自認為有修行,住山二十、三五十年,一旦回到人的世界,你同樣做不了主!為什麼?因為你看到的、聽到的,跟你自己一個人單獨在清靜的環境裡,面對青山綠水──那是觀光遊覽的地方,體會一下無妨,而禪門中有「十字路口好參禪」的說法,愈複雜的地方,反而愈容易見道。所以,真正想成為一個修行人,千萬不可用自我意識去分別好壞、對錯、是非,而是要如何靜淨的思考、深入的認識,把別人當成一面鏡子,你可以從鏡中返照自己,那才是最好的修行下手處,否則自認為住山、住茅蓬、住精舍很清淨,就以為是在修行,其實以前我們在大陸行腳,也住過茅蓬、山洞,但那只是一種體會,體會什麼?想想,自己一個人住,「衣、食、住」同樣還是要做,樣樣需自己動手,一天同樣要做三堂、兩堂功課,還有一個問題──你的衣、食從哪裡來?何況住山、住茅蓬,如果自耕自食,一定要自己種作物供給自己用,絕不是去趕一堂經懺,有錢了就可以買來填飽肚子。再說,一個人生活,除了衣食住行的來源,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忙碌,如果住寺院至少人多,工作可以分攤,比較大的寺院人多,工作不是更少嗎?!
但人就是這樣,往往自認為好就好,不在乎別人說什麼?當然一個修行辦道的人,是不必在乎別人說什麼,問題是:你究竟能得到什麼利益?對生死有什麼幫助?於修行辦道上能加分還是減分?那是值得思考的!所以,常常會有一些人住在常住中,稍微聽到什麼言語就覺得不自在,其實那只是用自我意識在分別,並沒有作靜淨的思考,也未做深入的認識,思考眼前的一切究竟跟自己的道有什麼關係?這就是為什麼一旦面對別人時,除了看、聽之外,必須要作“禪觀”的道理,否則單只是用看、用聽蒐集資訊而已,究竟能否產生效用還是一個問題,如果不能產生效用,你收集的這些資訊盡是相對的“是非”、“對錯”、“好壞”,佛法是要能從相對中去認識、突破,最後顯現絕對,什麼是絕對?沒有任何的傷害就是絕對,如果還有傷害,不管是傷害別人還是傷害自己,都還不離於相對。
其實有很多道理必須慢慢去體會,尤其在一個大環境中,自我、情感都須接受磨練,面對環境千萬不要只是分別,因為一分別就會產生計較、執著,唯有用磨練的方式,處在現實的環境裡,你才有修行辦道的機會。只不過在沒有基礎之前,人還是人,所以我常說:「不要忘了別人是人,我們自己也還是人!」等到哪一天真正成佛、成菩薩、成羅漢,即使再亂、再不好的環境,對你而言一點響都沒有!現在會產生各種情識作用,是緣於本身的修養不夠,修行的功夫下得太少,何況修養要成為功德,必須要能發揮它的效用,所謂“自度度他”,你自己先要能度自己,要不然每一天都在煩惱中過日子,盡是分別與自我意識,永遠清淨不了!唯有面對環境,把一切當成磨練,緣境來了去察覺、去返照,那才是修行!
這方面的法要,以前我也說過、寫過:一個人若能從錯誤中走出來,最後一定是一個成功的人!如果從來不能發現自己的錯誤,那就談不上從錯誤中走出來,便會永遠都是錯的,不可能有對的機會,為什麼?因為你來到這個世界就錯了,你根本不該來的!但是既然來了,就承認錯誤吧!如果還一直在對錯、好壞、是非分別中打轉,可以這麼說,你就跟一個普通人沒有多大差別。我也常說:我們是學佛的人,學佛就要去學覺悟,不是去學分別,就算你分別現實的好壞、對錯、是非那有什麼用?其實,什麼是真正的“是”與“非”?“對”與“錯”?佛法是:一旦你真正進入到“有餘涅槃”的境界,那就無所謂的“應該”、“不應該”了,還會去分別“應該”、“不應該”,那就表示你的修養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