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一點念想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61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緣起性空
見人無我
事出有因
此有彼有
輕鬆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62

未閱讀文章 輕鬆 »

睡覺囉~~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63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蔡氏意學:心物雙破,唯意真實

而關於對道德與科學關係的認知,現代的學術界是很成問題的。這些問題包括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 現代學術道德、科學這些概念,極其相互關係的認知,都是基於西方文明的,尤其是基於近現代西歐文明,或者說,是站在西方文明的參照系中來看待這些問題的,以西方文化的標準來評判這些問題的。中國文明的參照系,中國文化的標準則被武斷地排除在外。

就中國而言,甲午戰爭之後,尤其是民國之後,就開始徹底否定中國自身的文化,認為其是落後的、過時的,理應和註定被淘汰。最著名的口號就是魯迅的「不讀線裝書」、中國文化是「吃人」的文化。在這個局面之下,中國的學術系統開系統性地引入西方學術,導致中國當下的學習系統在範式上是西方的,在學術和文化的評價標準上,也自然選用了西方參照系和西方標準。

第二個層面是,在西方內部,或者更精確在現代的歐美,在對道德與科學關係的認知上,則是以後來出現的科學意識形態為參照系和標準,而武斷地將基督教排除在外。

事實上,科學意識形態的形成,是19世界中期的事。這個過程中的標誌性事件就是「發現」進化論的達爾文與教會的大辯論,達爾文聲稱人是由猴子逐漸進化而來,是「客觀」、「科學」的進化率創造了人類,極力否定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說。

現代文明、現代學術的核心和基石就是科學意識形態,科學意識形態成為現代西方的主流意識形態,當民國時期中國系統性引入西學之後,科學意識也成為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事實上,科學意識形態在西方和中國的出現的時滯是非常短的,相差不過幾十年。

在西歐,科學意識形態是在否定基督教的基礎上才得以產生,是砸爛上帝後的產物。因此,科學意識形態就認為,包括基督教在內的宗教是落後的。而基督教則是西歐的傳統,科學則代表現代,這樣就形成傳統落後,現代先進的觀念。

西方,直至一神教的出現,才有了個人道德的觀念。上帝是道義、正義的承載者,是「神以載道」,人本來沒有道義,是沒有道德的罪人,但是,通過信仰上帝,就可以獲得道義、正義,從而可以擁有道德,成為一個「義人」、「善人」。這是一神教的核心要義所在,基督教稱之為「因信稱義」。

在一神教中,道德就是對神的信仰,這種信仰不僅可以為個人提供心靈的動力和歸屬,而且也是整個社會秩序的基石。

總之,宗教問題就是道德問題,道德就是對神的信仰,就是信神,沒有信仰、不信神,就是沒有道德。

現代的以唯物主義為基礎的科學,之所以要反對宗教,原因在於,基督教的形上學性,認為全知全能的上帝是一切知識的起源,因此,學習知識就是對神進行信仰,而不是對經驗的學習。即基督教是否定現世的,否定對經驗的學習。而科學則是基於現世的,基於對經驗的學習的,尤其是基於「實驗」。

毫無疑問,在一神教中,對上帝進行形而上的神話性虛構,是其敗筆,但是,這絕非意味其一無是處,而是包含著極為最重要極為寶貴的東西,就是道義、道德本身。

事實上,是可以按中國「文以載道」、「以神道設教」的思維和原理,對基督教的上帝進行分解、分離的。

「以神道設教」來自《周易》「觀卦」,「觀」有兩個主要義項,一個是自己去觀察,另一個則是設計、陳列東西讓別人去觀察。三代時期的祭祀禮儀,也屬於宗教制度,就是後一義項的「觀」。在位者設計出來,以給老百姓觀看。而給老百姓觀看的目的,則是對其進行教化。即將禮樂制度當成教化、教育的手段。這就是「以神道設教」。

也就是說,中國的古人很明白,宗教的神學設計,只不過是一種教化工具,讓老百姓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可以說是「神以載道」,也是「文以載道」。「神」其實就是一種「文」。

這樣一神教的神,就包括兩個部分:文的部分和道的部分。文的部分就是神學設計,包括神靈的形態,是神學的、神話的,也是形而上的,當然也是虛構的、虛設的。道的部分就是道義、正義,也是中國儒家所講的「義理」。

如果對神做出這樣的分解、分離,就可以發現,在神的兩個構成部分中,作為載道工具的神學設計部分,是迷信的、錯誤的、落後的,也可以說是騙人的。但是,對於道義本身、義理本身,則是正確的,而且是彌足珍貴的。

因此,對基督教就不能全盤否定,而只能否定其神學的部分,而應該保留下其道義、道德的部分。

但是遺憾的是,以唯物主義為基礎的現代科學,卻將上帝、將基督教徹底、全盤地否定了,不僅否定了其迷信的神學部分,而且否定了其中的道義、道德部分。

這樣,科學意識形態的出現,不僅是一個去宗教化、去迷信化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去道義化、去道德化的過程。即科學是「無道」、「無德」的,是「不道」、「缺德」的。

科學之所以反對和否定道義、道德,其根源是,在西方文明的背景中,道義、道德一定是與宗教綁定在一起的,一定是和神綁定在一起的,要反對迷信,就必須否定虛構的神,而要否定虛構的神,也必須連道義、道德一起否定。

也就是說,在西方文明的背景下,無法做到對神進行「文以載道」式的分解分離,因為西方文明缺乏「文以載道」思維,沒有能力理解這一點。之所以如此,原因又在於,西方文明未能出現中國一樣的獨立的「道義」、「義理」的概念,獨立的「心性」概念,道義、義理的獨立源自心性的獨立,道義、義理不過是人心的基本屬性。這就是宋明理學所說的「心即理」、「性即理」。

來源:https://twgreatdaily.com/7nr6HXABjYh_GJGVxxMa.html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64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文明進展
智慧大開
就事論事
不做戲論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