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81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第七末那識,有半分細微,就有另半分粗麤,這就是邏輯常識。
第七識,內緣阿賴耶識為我。其他就無分別智用。
故曰:細微。
第七識,外緣第六意識起分別處理一切日用思維。
故曰,粗麤。
你實在很好辯!!!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軟體之美
- 文章: 1603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82
未閱讀文章
由 軟體之美 »
三十四世丹霞洞宗沙門 圅昰天然 疏
末那所緣六識之半分微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辯自明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83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三十四世丹霞洞宗沙門 圅昰天然 疏
這是佛經嗎????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84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洞宗三十四世丹霞沙門 圅昰天然 疏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諸礙即前身礙。身礙不銷。則一切礙不銷。言諸礙銷。則身礙銷也。此礙銷。而滅礙之心亦銷。於此不覺。則唯依賴耶,全於末那矣。。
回:
上言,末那識已經不受六識身窒礙。第七識唯內緣阿賴耶識,尚存我見!!!!
賴耶之迷。迷於末那。
回:
阿賴耶識純粹物性(五蘊成就之資訊封包),無有慧用(恆而不審),故曰,若有我見之迷思,也是第七末那識之我見。(恆而審)
故曰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回:
誠如我樓上之論述,已經講全於末那,又講半分細微,顯然有邏輯矛盾。
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若要勉為註解也可以:
全於末那,就是強調六識不用,只剩下第七末那緣於第八阿賴耶識。,此時,緣於阿賴耶識的第七末那識,只剩下半分細微內緣阿賴耶識。
即末那所緣六識之半分微細也。末那不能緣外境。止能緣六識之分別以為分別。
回:
這一段論述,就不知所云了!!你軟大德可以說來聽聽。
此半分微細。羅漢始斷。然則既斷半分微細。則六識全斷。
回:
這裡應該是講內緣阿賴耶識的第七末那之半分細微我執,於阿羅漢果可斷,但,此說不了義,小乘阿羅漢,細微我執一直都在,不能證悟(一真如心),發起真如大用!!
楞伽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亦許二乘涅槃同於如來耶。夫分別識滅。名為涅槃。此自藏識明白者言之。二乘不知八識。但滅六識所緣五識塵境。則外半分不行。內半分為末那所緣者亦滅。此半分滅。證人無我。而末那所緣八識根本未滅。是為法我之障也。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軟體之美
- 文章: 1603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86
未閱讀文章
由 軟體之美 »
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卷第九(之一)
海印弟子 蒙叟錢謙益鈔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疏】初句結前空處。次句破空入識。銷礙之無亦亡。故云無礙無滅。此即唯觀於識。以破於空也。(〔真際云〕諸礙既銷。厭色歸空也。無礙無滅厭空忻識。無礙之無。亦復滅也)其中下。正釋。唯留賴耶全於末那者。以七八二識。更互相依故。定性愚法。全不知有。冥然自留也。(愚法聲聞。則不知有。不愚法者信有。於彼入滅故)半分微細者。即第六識。(即第六厭空之識)今留一半緣識之分。不留緣色空分。故云半分。([A51]已離色想。故言半分也)以此第六。色心俱緣。故留半也。(〔溫陵云〕賴耶第八。末那第七。身根既銷。無復六識。故唯留二。而末那所緣。色空識三。此位厭色空而依識。則色麤緣[A52]已無。故惟全半分微細也)。
(△〔雲棲曰〕環師判六識既滅。則下文識心都滅。當滅何識此中六識麤分[A53]已滅。唯留根本賴耶。全分末那。與六識不緣色空。但內緣之半分微細也〔勗伊閑曰〕諸解長水為當所謂半分者。乃緣識之細識。非謂識有全半也。第六識三界九地。一切時有。唯除五位不行。此處識定。非五位攝。如何言滅。環師之解誤也。二楞以分別俱生。伏斷二惑。判此中全半微細。尤不相蒙矣)行人入此定時。厭患虗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捨虗空。轉心緣識。心與識法相應。故名識處定(〔禪門云〕捨空緣識。以識為處。正從所緣處得名)。
(△〔智論云〕是空無量無邊。以識緣之。識多則散。能破於定。行者觀虗空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A54]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而有。非是實也。如是念[A55]已。捨虗空緣。但緣識。云何而緣現前識。緣過去未來無量無邊識。是識無量無邊。如虗空無量無邊。是名識處定)。
(△〔合論云〕八識之體。無同無異。六識之相分麤分細。末那行相難辨。雖以執受我相。與慢痴愛見相應然推窮之。不見歸宿。古師以日中設水器為喻曰。水器。第八識也。日。六識也。日以器中之水為緣。故壁間浮動之影。末那也。於此言全分末那者。此識但內執。不外緣故。半分微細者。六識內緣賴耶末那兩種之細識也。如人食卵。剝殼而瓜分之。視其黃處。賴耶也。白處。全分末那也。已棄之殼。六識外緣色空一切之麤相也。尚有其微膜白處。半分微細相)。
-
恆不住
- 文章: 1915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87
未閱讀文章
由 恆不住 »
說:阿七所緣殺六豬的半截刀子。
請問這半截刀子是
阿七的?
還是那六豬的呢?
-
恆不住
- 文章: 1915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88
未閱讀文章
由 恆不住 »
第七有沒有分別呢?
答:有
恆審思量:
1、分別我執
2、俱生我執
經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
這裡的分別識不是第六,而是指第七。
因為第七識滅,第六識才能全斷雜染。
這樣才名為涅槃。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89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所謂半分細微,就是講第七末那識,內緣阿賴耶識而起(俱生我執)(分別我執)這一部分。
這裡的分別識不是第六,而是指第七。
因為第七識滅,第六識才能全斷雜染。
這樣才名為涅槃。
第六意識,從另個角度理解,就是第七末那識的延伸,第七末那識起分別善惡,就改稱為第六意識。
以上法理,就是勘破唯識法相的連貫性,第六意識與第七意識,就像水流,是連續性的,沒有一個分判點,非是可以截然劃分的。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軟體之美
- 文章: 1603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90
未閱讀文章
由 軟體之美 »
恆不住 寫: ↑週五 7月 21, 2023 4:31 pm
經云:我說分別識滅,名為涅槃。
這裡的分別識不是第六,而是指第七。
錯誤
大乘入楞伽經
唐 實叉難陀譯
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
<<楞伽經>>
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不壞身相藏識,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是故
意識滅,七識亦滅。」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91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楞伽經>>
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不壞身相藏識,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註解:
意識滅,七識亦滅,在這裡就是講迴心大阿羅漢!!!
大乘佛法,第七末那識滅,的正確法義,就是末那識轉為真如空智,這個佛法實修實證功夫理論,就是首楞嚴經,講的,迴心大阿羅漢。
小乘佛法,不迴心鈍阿羅漢,六識不用,第七末那緣於阿賴耶識,猶存半分細微。第六意識暫滅,第七末那半分細微。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