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81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方等大集經: 「識者,專取所緣思惟分別。智者,心無所緣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
禪定覺知,因為還是有所緣,所以還不離識的範疇,若要智慧覺知,必須「心無所緣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82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於諸法中無所悕求
前面就有談到,你必須看到心中有「想要」這個錯誤知見,然後放下。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83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想要
這可不是像我們平常貪欲心很重的想要,而是屬於禪定覺知的想要。
也就是微細的想要,不是粗的。
粗的想要,我們很容易看到,但細的想要,你沒有智慧沒辦法看到。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84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談實修就是這樣,你沒有經歷過看出微細的「想要」,說開悟都還太早了。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85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為什麼心無所緣?
因為心不能被看,你有所緣,就是被看。
不能被看,而產生可以看的錯覺,這就是無明!
所以禪定覺知中,都是充滿被看,我們只是把禪定覺知當跳板,先讓心暫時得到輕安,最後還是要契入智慧覺知。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86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非心非佛 寫: ↑週二 3月 28, 2023 11:11 pm
方等大集經: 「識者,專取所緣思惟分別。智者,心無所緣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
這些經文都明確指出
不是沒有所緣
而是不取相貌
重點是對境如何不生心
還要清楚境緣內容
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
為什麼心無所緣?
因為心不能被看,你有所緣,就是被看。
不能被看,而產生可以看的錯覺,這就是無明!
所以禪定覺知中,都是充滿被看,我們只是把禪定覺知當跳板,先讓心暫時得到輕安,最後還是要契入智慧覺知
你把禪定覺知跟智慧覺知分開來看就是糊塗
你要找到經文來支持你的看法
不然你可以自己出一部經了
-
二楞子
- 文章: 1315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87
未閱讀文章
由 二楞子 »
三十七道品的七覺支細項而已
就循正道而說就好
自創ㄧ些名詞徒增煩惱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88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禪修有兩種
1,有所緣禪修
2,無所緣禪修
目的都是修習“”心的安住“”,趣向煩惱的解脫。
其他的自行查閱資料。
不是什麼禪定覺知或智慧覺知。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89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二楞子 寫: ↑週三 3月 29, 2023 8:25 am
三十七道品的七覺支細項而已
就循正道而說就好
自創ㄧ些名詞徒增煩惱
問題是,我講給逍遙兄,他聽的懂就好了,這題是為他而開的,我不知道其他人激動什麼。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90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次草 寫: ↑週二 3月 28, 2023 11:54 pm
非心非佛 寫: ↑週二 3月 28, 2023 11:11 pm
方等大集經: 「識者,專取所緣思惟分別。智者,心無所緣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
這些經文都明確指出
不是沒有所緣
而是不取相貌
重點是對境如何不生心
還要清楚境緣內容
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
為什麼心無所緣?
因為心不能被看,你有所緣,就是被看。
不能被看,而產生可以看的錯覺,這就是無明!
所以禪定覺知中,都是充滿被看,我們只是把禪定覺知當跳板,先讓心暫時得到輕安,最後還是要契入智慧覺知
你把禪定覺知跟智慧覺知分開來看就是糊塗
你要找到經文來支持你的看法
不然你可以自己出一部經了
你先承認「無所緣」是自己錯了再說。
-
非心非佛
- 文章: 630
-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91
未閱讀文章
由 非心非佛 »
佛光山永光法師: 覺,即是覺知、智慧,七種覺醒智慧的修持方法,稱為七覺支。
禪定覺知、智慧覺知,這就是七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