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云 此識
亦名阿陀那識...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此識於身攝受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心..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第三
1.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2.什是"此識"?應回溯前文.才能窺知:
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
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
由2.故知1.中所稱
"此識"指的是:最初一切種子心識
甚麼是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注意那個"最初"兩字.
也就是執取最初種子的那個識.(第一因)
當眾生從本來面目(無始無明)忽然一念不覺(不是無明.而是明覺)執取最初第一顆種子時.同時所生的識.稱作最初一切種子心識.
"最初一切種子的那個心識"是如何呈現的?
也就是說:當最初一切種子的那個心識產生時.
同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注意:同時間.沒有前後次第)
當最初一切種子的那個心識產生時.同時間發生了什麼事?
(1).最初一切種子的那個心識之所以產生.是從執取開始.....這個執取稱作:阿陀那識
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陀那識。
(2).執取的同時.已經誕生第一顆種子.這顆種子被儲藏起來....儲藏的地方稱作:阿賴耶識
此識於身攝、藏隱、受同安危義故.亦名阿賴耶識.(注意那個"同"字)
(3).最初種子儲藏於阿賴耶識的同時.六塵已經開始積集滋長........六塵積集滋長的作用稱作:心
(1).(2).(3)....都是在最初種子形成當下就同時進行的.
是故
"最初一切種子心識"因不同作用而有不同名.(注意:不同名義就不同)
作用不同故.雖然都同是"最初一切種子心識".但是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心互不相關.
結論:
你可以稱阿陀那識是"最初一切種子心識".阿賴耶識也可以稱作"最初一切種子心識".心也是在最初一切種子心識的驅使下同時動作.
但不可以稱阿陀那識就是阿賴耶識.也不可以稱阿陀那識是心........作用不同名不同故
阿陀那識與末那識兩者的關係為何?
1.二者同是執取識.....義同
2.阿陀那識指最初執取識.末那識則專責於阿賴耶識與心間的橋樑.與最初執取識完全無關....次第不同
3.是故
阿陀那識也不是末那識.二者義同.但次第不同.有先後之別.
阿陀那識是"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末那識不是"最初一切種子心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