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正,究竟涅槃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31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羅睺羅!假使如來住世一劫、若百劫,必當如是入般涅槃。羅睺羅!諸佛世尊更無餘法,唯是究竟寂滅涅槃。羅睺羅!究竟寂滅者,是究竟定、究竟清涼、究竟盡、究竟樂、究竟安隱——所謂無窟宅涅槃界。]
很棒.清楚描述.讀來深感認同.
於任何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世世如此.永恆不變.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32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恆不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9:50 pm 妙兄法安
大家討論一下互相切磋
依您的結論是:[究竟涅槃是究竟寂滅。此非三世諸佛之證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涅槃)。]
個人也引一段佛經文給您與大家參考看看吧!
大悲經
[羅睺羅!假使如來住世一劫、若百劫,必當如是入般涅槃。羅睺羅!諸佛世尊更無餘法,唯是究竟寂滅涅槃。羅睺羅!究竟寂滅者,是究竟定、究竟清涼、究竟盡、究竟樂、究竟安隱——所謂無窟宅涅槃界。]
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
爾時世尊復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善巧方便利益有情。現種種身開示演說。甚為希有。是真清淨菩提薩埵。汝於來世阿僧祇世界微塵數劫。於平等光明普照世界。當得作佛。號曰平等光明普照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令彼眾生住於無畏。無諸熱惱無有變易。究竟寂滅。然後方般大般涅槃。
恆不住法友如此互相舉經作辨正法義很好,這才是有意義的辯論佛法嘛!!
大悲經
羅睺羅!假使如來住世一劫、若百劫,必當如是入般涅槃。羅睺羅!諸佛世尊更無餘法,唯是究竟寂滅涅槃。羅睺羅!究竟寂滅者,是究竟定、究竟清涼、究竟盡、究竟樂、究竟安隱——所謂無窟宅涅槃界。

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
……究竟寂滅。然後方般大般涅槃。


以上法友所轉貼舉證之兩則經文內容,豈不都直接印證我講的,
究竟涅槃即是最極致之禪定(滅盡定),諸佛入般(若)涅槃,即是因此究竟定(涅槃)為基礎,再增上修習,乃至得終極佛果般涅槃。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東正
文章: 934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33

未閱讀文章 東正 »

探長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9:12 pm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復次。云何滅盡三摩鉢底。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謂於此上心深生厭捨。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如是。將欲趣入滅盡定時。有二種法。多有所作。謂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奢摩他。云何毘鉢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謂於此義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聖慧名毘鉢舍那。於此二中隨闕一種即不能入滅盡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問入滅定時云何次第滅三種行。答此有二種。謂行時住時。若於行時。亦起言說。於初靜慮有此作用。有語行故。若於住時。從第二靜慮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種行次第而滅。當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並皆滅盡。云何說識不離於身。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持轉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後時彼法從此得生。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於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云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此三境。於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緣於有境。而出定時。無有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有等。乃至廣說。是故說言觸不動觸。緣於境境而出定時。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是故言觸無所有觸。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是故說言觸無相觸。如是已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十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壬十五、滅盡三摩鉢底2 癸一、徵
 第十五科滅盡三摩缽底,說明滅盡定,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復次,云何滅盡三摩鉢底?

 其次,什麼是滅盡定?關於滅盡定可以參閱北傳:《雜阿含經》568,南傳:相應部41相應6經。

癸二、釋4 子一、出體性
 第二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出體性,先說明滅盡定的體性。

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

 三果以上的聖人,已經遠離無所有處欲,是指已經解脫四空定的第三個無所有處定的定障,換句話說,已經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定,依止非想非非想處定想要暫時安住無心、相似於涅槃之寂靜境界,止息種種的受想,這樣的作意為先,令心、心所滅。

子二、明方便2 丑一、問
 第二科明方便,說明怎麼樣入滅盡定,又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問:用什麼方法可以入滅盡定?

丑二、答2 寅一、舉二所依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舉二所依,舉出依二種方法入滅盡定。

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

 答:三果以上的聖人才有辦法修滅盡定,這是很高的境界。三果以上的聖人已遠離無所有處定的煩惱,但是非想非非想處欲還沒有遠離,若是阿羅漢則已經遠離,或是依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相而入於定,或是依滅盡定的相而入於定。第一種方法依厭離非想非非想處相來入滅盡定,非想非非想心本來依厭無所有處而起,現在進求滅定還是依厭離非想非非想心令其不起,漸漸地離諸所緣心住寂滅就能夠入滅盡定;這是第一種方法厭離非想非非想處相來入滅盡定,心便寂滅。第二種方法是「或依滅盡相」,修無相三昧,觀察一切法,六根、六識、六塵都是無相的,正思惟無相的境界然後進一步入滅盡定

《披》此滅盡相,謂無相定,於一切想不思惟故。顯揚論說: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或復上進;或入無相定,或復上進;乃至廣說。(顯揚一卷十四頁)由是當知,此滅盡相即無相定。以此為依,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由是說言亦復如是。

 所謂的滅盡相,心裏觀察一切相都不現前,凡夫現前眼一閉起起,心裏一動一定有能所、一定會有相貌,不論動的是什麼心都會有一個相出現,若修無相定,對於一切所取的相(取相稱為想)都不再想、不令現前。《顯揚聖教論》卷1,14頁說:「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依厭背想,向上進趣所緣,都無所有而入滅盡定;或修無相定,入無相定後再往上進,都無所有而入滅盡定,乃至詳細如論中所說。」由此當知,這滅盡相就是無相定。以無相定為依,進趣所緣都滅盡後,心便寂滅,因此說:亦復如是。

 修這種禪定,初修的人一定要依止有頂來遊觀無漏;若是已經得到自在的八地以上的菩薩,或有一分廣慧聲聞緣覺,能依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其他的定,而進入滅盡定。如果沒有自在、剛剛開始修,一定要依止非想非非想處定遊觀無漏,才能夠進入滅盡定。在《大般若經》第一分,卷350中說,如果依著次第來入種種的禪定,稱為獅子嚬呻定;從初禪進入二禪、二禪再進入三禪、三禪進入四禪、四禪進入空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進入識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進入無所有處定、無所有處定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然後依這二種相,第一種是厭捨粗想及細想的方法,第二種方法就是依無相三昧,修無相三昧然後進趣所緣就進入滅盡定。如果是用這種方法進入滅盡定,這種次第定稱為獅子嚬呻定。另外一種是菩薩超禪,前面說過,有得自在的菩薩(八地已上的菩薩、或一類廣慧聲聞)可以從一切地的心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來可以隨時進入散心、也可以進入一切定,這樣的方式稱為集散三摩地。在經典中有時會看到某某菩薩已經成就集散三摩地、或者獅子嚬呻三摩地等。
遊觀無漏,依於遊觀無漏然後入滅盡定。依止非想非非想處定入滅定,這是指初修的人,在定中由觀察無漏為加行才進入滅盡定,名遊觀無漏。遊觀無漏,表示這不是無分別智,是聖人的後得智,不是要斷煩惱,也不是觀察諸法空相的道理,只是好樂寂靜想休息休息,因而止息所有染污心心所的活動。滅盡定是屬於無漏的,為什麼說無漏?第一:因為行者入滅盡定後沒有心的活動了,第六識與我見相應的第七識都滅了,與煩惱不相應;第二:這種定沒有所緣境,所以說是無漏;第三:這不是煩惱所產生的定;第四:這是出世間的定,凡夫是不能得的,所以說它是無漏。依這二種方法遊觀無漏才入滅盡定。
 滅盡定是屬於道諦所攝,它是非學、非無學法,是相似於涅槃的境界、屬於不相應行法。這種定剛剛生起是在欲界的人(如果是初修的就是在人界),是屬於佛及弟子因他善知識教授的關係,必須利根智慧特別高、特別猛利的聖者才能夠修滅盡定。

全文:http://www.mahabodhi.org/yoga/cb/12.htm(請參考)
善哉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勿忘初心
文章: 413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34

未閱讀文章 勿忘初心 »

恆朋友,這樣是沒用的。

這位楊朋友,可是曾自謂「法匠」、「讀匠」,也是自詡已是.....
((( 大開圓解,融會貫通 ))),已達佛光照頂的程度的喲。

打斷其夢,會沒完沒了的。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35

未閱讀文章 恆不住 »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0:26 pm
恆不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9:50 p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7:27 pm
恆不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4:30 p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2:47 pm
恆不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1:03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3月 12, 2022 8:28 pm
恆不住 寫: 週六 3月 12, 2022 7:47 pm 妙兄法安
沒事
感覺上看您的大作是不是要說:

遠離顛倒夢想
也要遠離究竟涅槃?
《五灯会元》卷四,趙州從諗禪師摘楊花
僧辞,
师曰:甚处去?
僧曰:诸方学佛法去。
师竖起拂子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
僧曰:与么则不去也。
师曰:摘杨花,摘杨花。

《五灯会元》卷十九中载(五祖法演禅师)
上堂:
有佛处不得住,换却你心肝五脏。
无佛处急走过,雁过留声。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出门便错。
恁么则不去也,种粟却生豆。
摘杨花,摘杨花,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五灯会元》卷二十中载(能仁祖元禅师)
上堂:
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锤硬似铁。
无佛处急走过,脚下草深三尺。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北斗挂须弥。
恁么则不去也,棒头挑日月。
摘杨花,摘杨花,眼里瞳人著绣鞋。

.
妙兄法安
妙兄好不容易要研究心經的究竟涅槃是什麼意思?
能久經研究有心得公諸大眾,大乘精神值得欽佩。
個人可否也提出不同見解,大家切磋一下。
細觀妙兄所說:
心經的[究竟涅槃]是佛設的休息站即小乘的涅槃,不是大乘的大涅槃。
如果這樣認為,
當然您主張要遠離究竟涅槃,可以理解,因為究竟涅槃未到究竟,不是究竟。

個人認為,
既然心經佛說名:究竟涅槃,當然不是休息站的不究竟涅槃呀!
那麼佛證的解脫身當然就是證到究竟的大涅槃了。
大涅槃究竟是甚麼呢?
我上次說是自性涅槃。
佛因已斷盡煩惱障得解脫身,
證入大涅槃是無住涅槃。

所以佛菩薩是
1.不斷生死,與凡夫不同。

這個叫做:[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锤硬似铁。]
佛菩薩為度一切眾生,不斷生死度眾生。
所以說佛菩薩在有佛性的眾生處六度萬行,
不得被生死苦海所困住,為度眾生腳踏著生死苦海,譬如秤锤硬似铁依然不變易大菩提心。


2.不住涅槃,與二乘不同。

這個叫做:[无佛处急走过,脚下草深三尺。]
二乘涅槃是佛說的休息站,是不究竟的,不是成佛處。
所以說二乘涅槃是無佛處尚未成佛,應該緊急走過,
因為知不究竟涅槃,而發大菩提心,度一切眾生行六度萬行,斷腳下的三惑所知障法我執。
涅槃,就是寂滅,也就是一法不染,究竟涅槃就是最最寂滅,純粹不染一法的境界。就因為涅槃是寂滅的意思,那麼究竟寂滅,豈是修佛之正途!?
首楞嚴經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所以,世尊才會勸導入於涅槃寂滅的獨覺阿羅漢,乃至,第八不動地菩薩摩訶薩,都必須離開此不染一法,智慧不起的蘇息之地。
為何稱蘇息!?就是修佛者於此最極致的第九次第滅盡定,一切法,一切心事作用完全止息。所以法華稱此為修佛者脫離茫茫苦海進入一法不生的涅槃為蘇息地。

法華經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
妙兄法安
謝謝並同意
您引佛經證明要入佛慧,須遠離涅槃。
個人有話補充說明:
依據您文章提到的人物
有佛、第八不動地菩薩、二乘聖人
以上三人都有證到、達到涅槃。
分別是:
1.佛證到[究竟涅槃],已達究竟
佛雖證究竟涅槃,但不住究竟涅槃,
所以佛是無住涅槃。與二乘所證不究竟涅槃不同。

2.第八不動地菩薩,已證到涅槃,但未到究竟。
菩薩依般若婆羅蜜多將來必證究竟涅槃與佛無異。

3.二乘聖人,已證到涅槃,但不究竟,會變成自了漢,
除非遠離涅槃,遠離分段生死恐怖,入於佛慧發大菩提心,
證到究竟涅槃而不住涅槃。

所以個人見解證涅槃有三:
1.佛已達究竟
2.八地菩薩未達究竟
3.二乘聖人不究竟

所以心經的[究竟涅槃]
不應該說可以遠離的,是佛先設的休息站(不究竟涅槃)。
你完全誤會了……
佛果是大般涅槃,不是究竟涅槃。
第八不動地菩薩摩訶薩依止滅盡定證入(究竟涅槃)即是有漏法界的真如空性:
心經云:究竟涅槃。首楞嚴經云:第八不動地
一真如心
此究竟涅槃是最寂滅一法不生之地。故佛陀世尊於法華經,勸導不動地菩薩、獨覺、僻支佛鈍阿羅漢等,不可於此究竟寂滅(涅槃)之地為滿足……必須往三世諸佛之果位大般涅槃增上修行,乃至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一實相印,也就是所謂的一切種智、大圓鏡智。

究竟涅槃是究竟寂滅。
此非三世諸佛之證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涅槃)。

法華經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
妙兄法安
大家討論一下互相切磋
依您的結論是:[究竟涅槃是究竟寂滅。此非三世諸佛之證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涅槃)。]

個人也引一段佛經文給您與大家參考看看吧!

大悲經
[羅睺羅!假使如來住世一劫、若百劫,必當如是入般涅槃。羅睺羅!諸佛世尊更無餘法,唯是究竟寂滅涅槃。羅睺羅!究竟寂滅者,是究竟定、究竟清涼、究竟盡、究竟樂、究竟安隱——所謂無窟宅涅槃界。]
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
爾時世尊復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善巧方便利益有情。現種種身開示演說。甚為希有。是真清淨菩提薩埵。汝於來世阿僧祇世界微塵數劫。於平等光明普照世界。當得作佛。號曰平等光明普照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令彼眾生住於無畏。無諸熱惱無有變易。究竟寂滅。然後方般大般涅槃。
恆不住法友如此互相舉經作辨正法義很好,這才是有意義的辯論佛法嘛!!
大悲經
羅睺羅!假使如來住世一劫、若百劫,必當如是入般涅槃。羅睺羅!諸佛世尊更無餘法,唯是究竟寂滅涅槃。羅睺羅!究竟寂滅者,是究竟定、究竟清涼、究竟盡、究竟樂、究竟安隱——所謂無窟宅涅槃界。

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
……究竟寂滅。然後方般大般涅槃。


以上法友所轉貼舉證之兩則經文內容,豈不都直接印證我講的,
究竟涅槃即是最極致之禪定(滅盡定),諸佛入般(若)涅槃,即是因此究竟定(涅槃)為基礎,再增上修習,乃至得終極佛果般涅槃。

.
妙兄啊
請問您問甚麼叫做[大涅槃]呢?

我先說大涅槃是有因果關係的
沒有佛證的究竟涅槃,
佛如何說是證無住涅槃?
佛說:[大涅槃是果非因,佛性是因非果]。

說這些話希望對您有幫助
放掉滅盡定的糾纏了
滅盡定有二種
一、滅盡煩惱障
二、滅盡所知障
從這裡想一想才能證得大涅槃吧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36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探長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9:12 pm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復次。云何滅盡三摩鉢底。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謂於此上心深生厭捨。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如是。將欲趣入滅盡定時。有二種法。多有所作。謂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奢摩他。云何毘鉢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謂於此義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聖慧名毘鉢舍那。於此二中隨闕一種即不能入滅盡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問入滅定時云何次第滅三種行。答此有二種。謂行時住時。若於行時。亦起言說。於初靜慮有此作用。有語行故。若於住時。從第二靜慮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種行次第而滅。當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並皆滅盡。云何說識不離於身。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持轉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後時彼法從此得生。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於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云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此三境。於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緣於有境。而出定時。無有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有等。乃至廣說。是故說言觸不動觸。緣於境境而出定時。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是故言觸無所有觸。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是故說言觸無相觸。如是已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十二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韓清淨科記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壬十五、滅盡三摩鉢底2 癸一、徵
 第十五科滅盡三摩缽底,說明滅盡定,分二科;第一科徵,提問。

復次,云何滅盡三摩鉢底?

 其次,什麼是滅盡定?關於滅盡定可以參閱北傳:《雜阿含經》568,南傳:相應部41相應6經。

癸二、釋4 子一、出體性
 第二科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出體性,先說明滅盡定的體性。

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

 三果以上的聖人,已經遠離無所有處欲,是指已經解脫四空定的第三個無所有處定的定障,換句話說,已經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定,依止非想非非想處定想要暫時安住無心、相似於涅槃之寂靜境界,止息種種的受想,這樣的作意為先,令心、心所滅

子二、明方便2 丑一、問
 第二科明方便,說明怎麼樣入滅盡定,又分二科;第一科問,提問。

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問:用什麼方法可以入滅盡定?

丑二、答2 寅一、舉二所依
 第二科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舉二所依,舉出依二種方法入滅盡定。

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

 答:三果以上的聖人才有辦法修滅盡定,這是很高的境界。三果以上的聖人已遠離無所有處定的煩惱,但是非想非非想處欲還沒有遠離,若是阿羅漢則已經遠離,或是依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相而入於定,或是依滅盡定的相而入於定。第一種方法依厭離非想非非想處相來入滅盡定,非想非非想心本來依厭無所有處而起,現在進求滅定還是依厭離非想非非想心令其不起,漸漸地離諸所緣心住寂滅就能夠入滅盡定;這是第一種方法厭離非想非非想處相來入滅盡定,心便寂滅。第二種方法是「或依滅盡相」,修無相三昧,觀察一切法,六根、六識、六塵都是無相的,正思惟無相的境界然後進一步入滅盡定

《披》此滅盡相,謂無相定,於一切想不思惟故。顯揚論說: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或復上進;或入無相定,或復上進;乃至廣說。(顯揚一卷十四頁)由是當知,此滅盡相即無相定。以此為依,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由是說言亦復如是。

 所謂的滅盡相,心裏觀察一切相都不現前,凡夫現前眼一閉起起,心裏一動一定有能所、一定會有相貌,不論動的是什麼心都會有一個相出現,若修無相定,對於一切所取的相(取相稱為想)都不再想、不令現前。《顯揚聖教論》卷1,14頁說:「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依厭背想,向上進趣所緣,都無所有而入滅盡定;或修無相定,入無相定後再往上進,都無所有而入滅盡定,乃至詳細如論中所說。」由此當知,這滅盡相就是無相定。以無相定為依,進趣所緣都滅盡後,心便寂滅,因此說:亦復如是。

 修這種禪定,初修的人一定要依止有頂來遊觀無漏;若是已經得到自在的八地以上的菩薩,或有一分廣慧聲聞緣覺,能依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其他的定,而進入滅盡定。如果沒有自在、剛剛開始修,一定要依止非想非非想處定遊觀無漏,才能夠進入滅盡定。在《大般若經》第一分,卷350中說,如果依著次第來入種種的禪定,稱為獅子嚬呻定;從初禪進入二禪、二禪再進入三禪、三禪進入四禪、四禪進入空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進入識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進入無所有處定、無所有處定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然後依這二種相,第一種是厭捨粗想及細想的方法,第二種方法就是依無相三昧,修無相三昧然後進趣所緣就進入滅盡定。如果是用這種方法進入滅盡定,這種次第定稱為獅子嚬呻定。另外一種是菩薩超禪,前面說過,有得自在的菩薩(八地已上的菩薩、或一類廣慧聲聞)可以從一切地的心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來可以隨時進入散心、也可以進入一切定,這樣的方式稱為集散三摩地。在經典中有時會看到某某菩薩已經成就集散三摩地、或者獅子嚬呻三摩地等。
遊觀無漏,依於遊觀無漏然後入滅盡定。依止非想非非想處定入滅定,這是指初修的人,在定中由觀察無漏為加行才進入滅盡定,名遊觀無漏。遊觀無漏,表示這不是無分別智,是聖人的後得智,不是要斷煩惱,也不是觀察諸法空相的道理,只是好樂寂靜想休息休息,因而止息所有染污心心所的活動。滅盡定是屬於無漏的,為什麼說無漏?第一:因為行者入滅盡定後沒有心的活動了,第六識與我見相應的第七識都滅了,與煩惱不相應;第二:這種定沒有所緣境,所以說是無漏;第三:這不是煩惱所產生的定;第四:這是出世間的定,凡夫是不能得的,所以說它是無漏。依這二種方法遊觀無漏才入滅盡定。
滅盡定是屬於道諦所攝,它是非學、非無學法,是相似於涅槃的境界、屬於不相應行法。這種定剛剛生起是在欲界的人(如果是初修的就是在人界),是屬於佛及弟子因他善知識教授的關係,必須利根智慧特別高、特別猛利的聖者才能夠修滅盡定。

全文:http://www.mahabodhi.org/yoga/cb/12.htm(請參考)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復次。云何滅盡三摩鉢底。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
————
總結探長法友轉貼上面論文內容可以確定,滅盡定即是令心、心所滅
此亦是成唯識論云:能所雙泯證真如
故也印證我一直執持的滅盡定即是證真如,即是涅槃之義。

論文:
……有得自在的菩薩(八地已上的菩薩、或一類廣慧聲聞)可以從一切地的心入滅盡定;從滅盡定出來可以隨時進入散心、也可以進入一切定,這樣的方式稱為集散三摩地。在經典中有時會看到某某菩薩已經成就集散三摩地、或者獅子嚬呻三摩地等。

以上探長轉貼這段論文,可拿來融會貫通我樓上轉貼的佛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81卷
舍利子。復有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得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於中遊戲。先入初靜慮(天)。從初靜慮(天)起。
入滅盡定(究竟涅槃)。從滅盡定(究竟涅槃)起。入第二靜慮(天)。從第二靜慮(天)起。
入滅盡定(究竟涅槃)。從滅盡定(究竟涅槃)起。入第三靜慮(天)。從第三靜慮(天)起。
入滅盡定(究竟涅槃)。從滅盡定(究竟涅槃)起。入第四靜慮(天)。從第四靜慮(天)起。
入滅盡定(究竟涅槃)。從滅盡定(究竟涅槃)起。入空無邊處(天)。從空無邊處(天)起。
入滅盡定(究竟涅槃)。從滅盡定(究竟涅槃)起。入識無邊處(天)。從識無邊處(天)起。
入滅盡定(究竟涅槃)。從滅盡定(究竟涅槃)起。入無所有處(天)。從無所有處(天)起。
入滅盡定(究竟涅槃)。從滅盡定(究竟涅槃)起。入非想非非想處(天)。從非想非非想處(天)起。
入滅盡定(究竟涅槃)。從滅盡定(究竟涅槃)起。入初靜慮(天)。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於諸勝定順逆往還。次第超越。遊戲自在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37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恆不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0:37 p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0:26 pm
恆不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9:50 p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7:27 pm
恆不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4:30 p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2:47 pm
恆不住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1:03 am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3月 12, 2022 8:28 pm
恆不住 寫: 週六 3月 12, 2022 7:47 pm 妙兄法安
沒事
感覺上看您的大作是不是要說:

遠離顛倒夢想
也要遠離究竟涅槃?
《五灯会元》卷四,趙州從諗禪師摘楊花
僧辞,
师曰:甚处去?
僧曰:诸方学佛法去。
师竖起拂子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
僧曰:与么则不去也。
师曰:摘杨花,摘杨花。

《五灯会元》卷十九中载(五祖法演禅师)
上堂:
有佛处不得住,换却你心肝五脏。
无佛处急走过,雁过留声。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出门便错。
恁么则不去也,种粟却生豆。
摘杨花,摘杨花,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五灯会元》卷二十中载(能仁祖元禅师)
上堂:
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锤硬似铁。
无佛处急走过,脚下草深三尺。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北斗挂须弥。
恁么则不去也,棒头挑日月。
摘杨花,摘杨花,眼里瞳人著绣鞋。

.
妙兄法安
妙兄好不容易要研究心經的究竟涅槃是什麼意思?
能久經研究有心得公諸大眾,大乘精神值得欽佩。
個人可否也提出不同見解,大家切磋一下。
細觀妙兄所說:
心經的[究竟涅槃]是佛設的休息站即小乘的涅槃,不是大乘的大涅槃。
如果這樣認為,
當然您主張要遠離究竟涅槃,可以理解,因為究竟涅槃未到究竟,不是究竟。

個人認為,
既然心經佛說名:究竟涅槃,當然不是休息站的不究竟涅槃呀!
那麼佛證的解脫身當然就是證到究竟的大涅槃了。
大涅槃究竟是甚麼呢?
我上次說是自性涅槃。
佛因已斷盡煩惱障得解脫身,
證入大涅槃是無住涅槃。

所以佛菩薩是
1.不斷生死,與凡夫不同。

這個叫做:[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锤硬似铁。]
佛菩薩為度一切眾生,不斷生死度眾生。
所以說佛菩薩在有佛性的眾生處六度萬行,
不得被生死苦海所困住,為度眾生腳踏著生死苦海,譬如秤锤硬似铁依然不變易大菩提心。


2.不住涅槃,與二乘不同。

這個叫做:[无佛处急走过,脚下草深三尺。]
二乘涅槃是佛說的休息站,是不究竟的,不是成佛處。
所以說二乘涅槃是無佛處尚未成佛,應該緊急走過,
因為知不究竟涅槃,而發大菩提心,度一切眾生行六度萬行,斷腳下的三惑所知障法我執。
涅槃,就是寂滅,也就是一法不染,究竟涅槃就是最最寂滅,純粹不染一法的境界。就因為涅槃是寂滅的意思,那麼究竟寂滅,豈是修佛之正途!?
首楞嚴經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所以,世尊才會勸導入於涅槃寂滅的獨覺阿羅漢,乃至,第八不動地菩薩摩訶薩,都必須離開此不染一法,智慧不起的蘇息之地。
為何稱蘇息!?就是修佛者於此最極致的第九次第滅盡定,一切法,一切心事作用完全止息。所以法華稱此為修佛者脫離茫茫苦海進入一法不生的涅槃為蘇息地。

法華經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
妙兄法安
謝謝並同意
您引佛經證明要入佛慧,須遠離涅槃。
個人有話補充說明:
依據您文章提到的人物
有佛、第八不動地菩薩、二乘聖人
以上三人都有證到、達到涅槃。
分別是:
1.佛證到[究竟涅槃],已達究竟
佛雖證究竟涅槃,但不住究竟涅槃,
所以佛是無住涅槃。與二乘所證不究竟涅槃不同。

2.第八不動地菩薩,已證到涅槃,但未到究竟。
菩薩依般若婆羅蜜多將來必證究竟涅槃與佛無異。

3.二乘聖人,已證到涅槃,但不究竟,會變成自了漢,
除非遠離涅槃,遠離分段生死恐怖,入於佛慧發大菩提心,
證到究竟涅槃而不住涅槃。

所以個人見解證涅槃有三:
1.佛已達究竟
2.八地菩薩未達究竟
3.二乘聖人不究竟

所以心經的[究竟涅槃]
不應該說可以遠離的,是佛先設的休息站(不究竟涅槃)。
你完全誤會了……
佛果是大般涅槃,不是究竟涅槃。
第八不動地菩薩摩訶薩依止滅盡定證入(究竟涅槃)即是有漏法界的真如空性:
心經云:究竟涅槃。首楞嚴經云:第八不動地
一真如心
此究竟涅槃是最寂滅一法不生之地。故佛陀世尊於法華經,勸導不動地菩薩、獨覺、僻支佛鈍阿羅漢等,不可於此究竟寂滅(涅槃)之地為滿足……必須往三世諸佛之果位大般涅槃增上修行,乃至得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一實相印,也就是所謂的一切種智、大圓鏡智。

究竟涅槃是究竟寂滅。
此非三世諸佛之證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涅槃)。

法華經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
妙兄法安
大家討論一下互相切磋
依您的結論是:[究竟涅槃是究竟寂滅。此非三世諸佛之證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涅槃)。]

個人也引一段佛經文給您與大家參考看看吧!

大悲經
[羅睺羅!假使如來住世一劫、若百劫,必當如是入般涅槃。羅睺羅!諸佛世尊更無餘法,唯是究竟寂滅涅槃。羅睺羅!究竟寂滅者,是究竟定、究竟清涼、究竟盡、究竟樂、究竟安隱——所謂無窟宅涅槃界。]
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
爾時世尊復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如是善巧方便利益有情。現種種身開示演說。甚為希有。是真清淨菩提薩埵。汝於來世阿僧祇世界微塵數劫。於平等光明普照世界。當得作佛。號曰平等光明普照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令彼眾生住於無畏。無諸熱惱無有變易。究竟寂滅。然後方般大般涅槃。
恆不住法友如此互相舉經作辨正法義很好,這才是有意義的辯論佛法嘛!!
大悲經
羅睺羅!假使如來住世一劫、若百劫,必當如是入般涅槃。羅睺羅!諸佛世尊更無餘法,唯是究竟寂滅涅槃。羅睺羅!究竟寂滅者,是究竟定、究竟清涼、究竟盡、究竟樂、究竟安隱——所謂無窟宅涅槃界。

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
……究竟寂滅。然後方般大般涅槃。


以上法友所轉貼舉證之兩則經文內容,豈不都直接印證我講的,
究竟涅槃即是最極致之禪定(滅盡定),諸佛入般(若)涅槃,即是因此究竟定(涅槃)為基礎,再增上修習,乃至得終極佛果般涅槃。

.
妙兄啊
請問您問甚麼叫做[大涅槃]呢?

我先說大涅槃是有因果關係的
沒有佛證的究竟涅槃,
佛如何說是證無住涅槃?
佛說:[大涅槃是果非因,佛性是因非果]。

說這些話希望對您有幫助
放掉滅盡定的糾纏了
滅盡定有二種
一、滅盡煩惱障
二、滅盡所知障
從這裡想一想才能證得大涅槃吧
呵呵呵呵……恆不住法友
不知所云,去跟佛經魯吧!!


修佛終極佛果是般若,而非涅槃,涅槃講一法不生,即是屬於修定的功夫證量。
修定功夫之極致,即是滅盡定。故,滅盡定就是究竟涅槃。(同是講滅盡一切法、一法不生)

君不聞,所謂六度乃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最後第六度稱為般若。

也就是講,第八不動地菩薩證入究竟涅槃(一真如心)才是圓滿禪定,從此而後所修習之般若,才是貨真價實的(般若正觀),於此之前所修習之般若皆稱之為(散慧或乾慧)。
因此首楞嚴經於第八不動地(一真如心)之後第九地菩薩摩訶薩稱為(善慧地)。

首楞嚴經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第六現前地。
盡真如際。名第七遠行地。
一真如心。名第八不動地。
發真如用。名第九善慧地。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自此地名修習位。
陰妙雲覆涅槃海。名第十法雲地。

再說一次,我研讀佛經自詡約略能融會貫通,以是之故,我辨正法義,絕對有經證為憑,一切依據佛經而作論述,若或難免有註解不詳或偶有疏落,有法友不認同,也請拿佛經出來反駁,不要只是一昧否定,若是一再解釋還賣翻車,那我只能說:

要魯就請去跟佛經魯……

法華經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38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總結探長法友轉貼上面論文內容可以確定,滅盡定即是令心、心所滅。
此亦是成唯識論云:能所雙泯證真如。
唯識行者是在圓滿四加行後初證真如
此真如是體證唯識實性.以此體證而曰見道或稱通達.見道方入初地
對應解深密經.每一地都有二障待除.見道後就生起後得智.逐一清除當地二障.並逐修十度
圓滿七地或八地並非易事.第七地還在純作意求無相.
完全無相需到第八地.對應於楞伽經.該經亦云絕眾影像

兩邊的修行目的畢竟不同.橋接原始與大乘的攝大乘論.將到非想非非想定的無心定判為染分.而將滅盡定判定為淨分
後人欲將在此做一判定.宜格外嚴肅謹慎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39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應是指聲聞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40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Viirya 寫: 週日 3月 13, 2022 11:33 pm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應是指聲聞
不管是聲聞獨覺阿羅漢僻支佛第八不動地菩薩,涅槃的法義,就是寂滅。一法不生,能所雙泯。
連這種佛法功夫邏輯都搞不清楚,還想摸著大乘佛法之皮毛,我看是很難哦~~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藍本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探討世尊親傳法教原本就是大乘佛法

#41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法華經
諸佛之導師 為息說涅槃 
既知是息已 引入於佛慧


法華經是大乘佛法非常重要之經典,因為此經顧名思義,就是專門從(法性)切入而宣說大乘佛法大義。
也因此,法華經講涅槃的法義就特別清楚。
其實,一切佛法是離不開兩條主軸,
一是真如
一是法性
此兩者於無漏界真如空性與法性空性合而為一,即是真空妙有,即是法身一實相印。
可,創世起動,勝性(自性)轉為大等,有漏界(真空)(妙有)一分為二,心、物於焉有別,佛教十二緣起論即是揭示這個道理,其首支無始無明,講的就是失去法性的真如空性(真空不妙有),大乘佛法強調觀十二緣起,主要精髓就是引導修佛者證入此真如空性,故,世尊開示:觀十二緣起法,見法,即見佛……(佛隱喻真如)
勝鬘夫人經云: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就是講止息一切心識,能所雙泯才能證入此真如空性的所謂涅槃寂滅,不染一法之地。
行者至此即獲得菩薩位階,菩薩瓔珞本業經亦云,初發心菩薩以空理智心研習古佛之法。即此之言。
法華經云:開示悟入佛知見也不離此大乘法義。
然後大乘菩薩再依止此真如空性(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起修般若波羅蜜多(重新找回真空妙有之一合相)即是一切種智,所以,佛教有句名言,修佛得一則萬事畢也。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