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黃竹
- 文章: 784
-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31
未閱讀文章
由 黃竹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信佛總好過信人,信經總比信論好!
心跳負荷過重,突然停頓。
古人是否反其道而行,不但不壓抑思慮,反而增加思慮,直至負荷不了,突然停頓。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
東正
- 文章: 934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32
未閱讀文章
由 東正 »
疑:猜想,對於不知道的而進行想像、思維、推測
疑:因未知而起的恐懼,如疑心病、疑神疑鬼
^^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
混在一起了...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33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18 pm
疑:猜想,對於不知道的而進行想像、思維、推測
疑:因未知而起的恐懼,如疑心病、疑神疑鬼
^^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
混在一起了...
您說的兩種都一樣
恐懼是由想像,思維,推測而來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34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呵呵呵,這種腦筋也敢談佛法!?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彌勒菩薩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0581a25]
云何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謂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
[0581b22]
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
[0581c03]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喔~疑情~~疑情!!你在哪裡!?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cyc320
- 文章: 1910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35
未閱讀文章
由 cyc320 »
楞嚴經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妙。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 入三摩地。初於聞中(起疑情),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彼此皆如),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定慧等持)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 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
東正
- 文章: 934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36
未閱讀文章
由 東正 »
次草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48 pm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18 pm
疑:猜想,對於不知道的而進行想像、思維、推測
疑:因未知而起的恐懼,如疑心病、疑神疑鬼
^^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
混在一起了...
您說的兩種都一樣
恐懼是由想像,思維,推測而來
^^
是的恐懼是因為想像恐懼而來(不正思維)
但是您觀想佛法以及佛教經文經典文句
還會升起恐懼嗎?
這是為何呢?
“信”不具嗎?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東正
- 文章: 934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37
未閱讀文章
由 東正 »
善哉!
是的,如觀世音菩薩
如普門品
^^
若三千大千國土。
滿中怨賊。
有一商主。將諸商人。
齎持重寶。經過險路。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
諸善男子。勿得恐怖。
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
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
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
眾商人聞。俱發聲言。
南無觀世音菩薩。
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38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04 pm
次草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48 pm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18 pm
疑:猜想,對於不知道的而進行想像、思維、推測
疑:因未知而起的恐懼,如疑心病、疑神疑鬼
^^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
混在一起了...
您說的兩種都一樣
恐懼是由想像,思維,推測而來
^^
是的恐懼是因為想像恐懼而來(不正思維)
但是您觀想佛法以及佛教經文經典文句
還會升起恐懼嗎?
這是為何呢?
“信”不具嗎?
所以脫也是想
縛也是想
祇貴子眼正
如果所想皆真
何事不成
我經歷的恐懼
我才能了解恐懼
一個月瘦20 公斤
至今沒復發過
-
東正
- 文章: 934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39
未閱讀文章
由 東正 »
次草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22 pm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04 pm
次草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48 pm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18 pm
疑:猜想,對於不知道的而進行想像、思維、推測
疑:因未知而起的恐懼,如疑心病、疑神疑鬼
^^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
混在一起了...
您說的兩種都一樣
恐懼是由想像,思維,推測而來
^^
是的恐懼是因為想像恐懼而來(不正思維)
但是您觀想佛法以及佛教經文經典文句
還會升起恐懼嗎?
這是為何呢?
“信”不具嗎?
所以脫也是想
縛也是想
祇貴子眼正
如果所想皆真
何事不成
我經歷的恐懼
我才能了解恐懼
一個月瘦20 公斤
至今沒復發過
每個人隨其願而入法
觀法而明智
讚歎次草師兄
隨喜次草師兄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40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27 pm
次草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22 pm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04 pm
次草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48 pm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18 pm
疑:猜想,對於不知道的而進行想像、思維、推測
疑:因未知而起的恐懼,如疑心病、疑神疑鬼
^^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
混在一起了...
您說的兩種都一樣
恐懼是由想像,思維,推測而來
^^
是的恐懼是因為想像恐懼而來(不正思維)
但是您觀想佛法以及佛教經文經典文句
還會升起恐懼嗎?
這是為何呢?
“信”不具嗎?
所以脫也是想
縛也是想
祇貴子眼正
如果所想皆真
何事不成
我經歷的恐懼
我才能了解恐懼
一個月瘦20 公斤
至今沒復發過
每個人隨其願而入法
觀法而明智
讚歎次草師兄
隨喜次草師兄
如心經所說
誰能無所得
天知道
還是少一點妄想
就能走向無所得
習氣比我們還大
別忘了
一思一想
那能輕易不被習氣所使
-
東正
- 文章: 934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41
未閱讀文章
由 東正 »
次草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37 pm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27 pm
次草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22 pm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3:04 pm
次草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48 pm
東正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1:18 pm
疑:猜想,對於不知道的而進行想像、思維、推測
疑:因未知而起的恐懼,如疑心病、疑神疑鬼
^^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
混在一起了...
您說的兩種都一樣
恐懼是由想像,思維,推測而來
^^
是的恐懼是因為想像恐懼而來(不正思維)
但是您觀想佛法以及佛教經文經典文句
還會升起恐懼嗎?
這是為何呢?
“信”不具嗎?
所以脫也是想
縛也是想
祇貴子眼正
如果所想皆真
何事不成
我經歷的恐懼
我才能了解恐懼
一個月瘦20 公斤
至今沒復發過
每個人隨其願而入法
觀法而明智
讚歎次草師兄
隨喜次草師兄
如心經所說
誰能無所得
天知道
還是少一點妄想
就能走向無所得
習氣比我們還大
別忘了
一思一想
那能輕易不被習氣所使
那就學習佛陀的願^^
是吧!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