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黃竹
- 文章: 784
-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21
未閱讀文章
由 黃竹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宣稱大乘經典、大乘法義中【有誤區】,等同【誹謗大乘】。反過來說,宣稱大乘經典、大乘法義中【有誤區】者,正是渠等自己對於佛陀教法的認知【有誤區】,缺乏系統性的了解所致,所謂【見樹不見林】也。坦白說,今日猶以外道心態學佛的大乘人,也絕非少數
既然你喜歡我被我抽,我就抽吧!
閣下論調,簡直一派胡言!
是大乘人的,已是在行大乘佛法之人,此等人並沒有啥大乘人心態,就連學佛的心態也沒有,更何況亂撇甚麽以外道心態學佛的大乘人?行大乘佛法的人,在行是沒有任何心態的,若有即著四相,便非大乘人。
閣下偽編大乘人之心態行為,正是在誹謗真大乘人。
大乘法義,竟被扭曲成這模樣。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22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嗆聲叫囂,還是論義,都分不清,也敢自稱無心,自稱大乘學人。
是則,如今大乘學人蓋與詐騙集團無別,較諸詐騙集團更加無恥。
-
黃竹
- 文章: 784
-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23
未閱讀文章
由 黃竹 »
嗆聲叫囂,還是論義,都分不清,也敢自稱無心,自稱大乘學人。
是則,如今大乘學人蓋與詐騙集團無別,較諸詐騙集團更加無恥。
我何時自稱大乘學人?你剛封給我的嗎?大乘學人?學甚麽?如你前說般,扭曲自己心態(扮)學大乘人?
金剛經佛與須菩提的對答,大乘人怎麽不是講得很白了嗎?你竟然看不懂。甚麽心態?
又看得懂的,也不代表他是大乘人。看得懂相對論說甚麽便是愛因斯旦?甚麽狗子道理?不過,看得懂的,總好過不懂裝懂,扮愛因斯旦。
今日猶以外道心態學佛的大乘人,也絕非少數
持一種心態去學大乘人?小人戴個頭套扮大人?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24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每每看到引證入楞伽經,都會不免想到一段千年以來,刻意被忽視的經文 :
經文 : 入楞伽經卷第八、入楞伽經遮食肉品第十六。
....大慧!我於《象腋》、《央掘魔》、《涅槃》、《大雲》等一切修多羅中不聽食肉,亦不說肉入於食味。...(略)。
周學友,
這段經文,學友不會覺得令人搖頭嘆息嗎?!
平安喜樂
-
普通人
- 文章: 201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03, 2022 11:02 am
#26
未閱讀文章
由 普通人 »
觀點就是細微的瞋心
【苦】與【苦受】是兩者不一樣的思維,修行的訣竅在此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27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暫時鎖題
討論太激情了,稍稍停歇一下下。
(有請此區板主暫停此題留言功能,我還不會用啊,求救
不小心被我弄錯了,天啊,幫幫忙喔)
-
Viirya
- 文章: 2199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28
未閱讀文章
由 Viirya »
聞思修
戒定慧
少了戒定直接修慧總是狀況百出
皓首窮經不如觀心一刻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29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五 3月 04, 2022 9:40 pm
每每看到引證入楞伽經,都會不免想到一段千年以來,刻意被忽視的經文 :
經文 : 入楞伽經卷第八、入楞伽經遮食肉品第十六。
....
大慧!我於《象腋》、《央掘魔》、《涅槃》、《大雲》等一切修多羅中不聽食肉,亦不說肉入於食味。...(略)。
周學友,
這段經文,學友不會覺得令人搖頭嘆息嗎?!
平安喜樂
犀牛大徳
目前漢傳大乘教區的出家眾不都是茹素嗎?
還是您認為此地在家眾也必須茹素,否則不如法?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30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Viirya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8:45 am
聞思修
戒定慧
少了戒定直接修慧總是狀況百出
皓首窮經不如觀心一刻
Viirya大徳
雜阿含經顯示,有的學人應先修定,有的則應直接修慧。
前者即修八解脫,定功有成後,仍須修慧。
後者修慧有成,即慧解脫阿羅漢,等同大乘法身菩薩。
這些慧解脫阿羅漢的秉性,本就不放逸,故可直接修慧。
雜阿含經中,有明確經證,只是一時找不到。
-
cyc320
- 文章: 1910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31
未閱讀文章
由 cyc320 »
入門:《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進階無門:六祖法寶壇經 定慧品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