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楞子 寫: ↑週一 2月 28, 2022 10:41 am
定慧等持
定與慧應該是相互增上的
只是大家爭議誰在先後而已
慧解脫最終也是入涅架,永息貪瞋痴心
所以心、心所滅也是正常。
至於經典倒是不好找,目前只有這些少許資料。
長阿含10經〈卷9〉曰:「云何九證法?謂九盡:...聲刺滅。...覺觀刺滅。...,則喜刺滅。...,則出入息刺滅。...,則色想刺滅。...,則空想刺滅。...,則識想刺滅。...,則不用想刺滅。...,則想受刺滅。」
又曰:「云何九難解法?謂九梵行。若比丘有信而不持戒,則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則梵行具足。〈中略〉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在大眾中廣演法言、得四禪、於八解脫逆順遊行,【然不能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則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聞、能說法、能養眾、能在大眾廣演法言、成就四禪、於八解脫逆順遊行,【捨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則梵行具足】」。
再如雜阿含347經曰:「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有老死滅耶?」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有老死滅。」「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有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有行滅。」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中略〉佛告須深:「此尚可耳,若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當受苦痛倍過於彼。」佛說是法時,外道須深【漏盡意解】。」
按:雜阿含347經前半,【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尚未漏盡,尚未離有,末後【漏盡意解】,始得離有所得。長阿含10經中,所謂「想受刺滅」,即滅盡定。
綜合此二品經文可知,【四禪八定、八解脫,已證滅盡定的身作證具足住】,並非【心解脫、慧解脫阿羅漢的於現法中自身作證】〈又名現法安樂住〉。後者已經【斷貪離有】,前者則否。
因此,同樣是所謂的【身作證】,慧解脫阿羅漢不離現法現觀;四禪八定、八解脫,已證滅盡定者,則係離於現法,起念作意,攀緣著有,別作止觀。慧解脫阿羅漢【繫念在前】,如如不動,四禪八定、八解脫者,則係攀附聖境,並非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