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是如此沒錯,在坊間如是遇到了對〈禪那〉嗤.
之以鼻之人,卻又滿口稱見性者彼彼皆是。
禪師說此話時。當然有著上下的人與事關連緣境下而產生。碓實小弟引用不當,不過還是認為效果一擊必中的絕招。
另外小弟認為,現今重視〈襌那〉者不多,久習者亦不會費神流連網诲。
不如犀兄可改討論
何謂〈慧解脱〉的教理行果。來以交叉交流南傳漢傳共同的角度視野。定能滿足板友們的興趣。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次草大徳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16 pm別成聲聞緣覺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2:58 pm「外道見是您自己加的」??【外道】是《首楞嚴經》說的!而且其中的來龍去脈,之前周某早已交代清楚。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2:46 pm我請您舉證誰證成滅盡定是外道法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2:40 pm次草大徳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2:03 pm您要將阿拿含看成外道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1:21 am次草兄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0:58 am沒錯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0:43 am次草兄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45 am周兄是不認同實證嗎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43 pm《解深密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13 pm我說的是事實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2:29 pm他能行,我不能行,則實有能力問題。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限定是能力問題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準此而言,有人有我,次草兄我執猶存。
學佛又不是一廂情願
我那有說誰不能行
我說的是誰能實證
沒有實證則是空談
誰能證滅盡定
這題目很明確
除了這個,沒有別的可以稱為「事實」。
為何經文常說下中上根
為了避免迷失討論焦點,造成混淆,咱們先釐清一下吧。
前面您說,滅盡定「不是想修就能修,論典所說,
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證,限定的很清楚,
如果是自稱,連佛都有自稱,別說滅盡定而已。」
請問,您這一段話的意思是:
「因為修習滅盡定者的身分規定得很清楚,所以,
不存在將佛教的滅盡定,錯修成外道法的問題」,
您是這個意思嗎?
滅盡定滅一切心想
不同外道無想定
只是誰能規定身分
我是說心態
什麽心態能成就滅盡定
關於這點
我會多看有關滅盡定的性質狀態
需要完成那些加行
為何菩薩滅盡定非二乘能及
心的理解就是各人資糧
菩薩與二乘滅盡定不同體驗
這也只能修證後才知吧
「因為修習滅盡定者的身分規定得很清楚,所以,不存在將佛教的滅盡定,錯修成外道法的問題」。
您這項見解,不僅直接違背《首楞嚴經》經文,而且等同憑恃論書,對抗經典!請詳讀如下經文。
《首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按如上經文所說,顯然【現前雖然證成九次第定、含滅盡定在內】者,不僅未必證得無漏,且其未能證得無漏的原因,【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之外道見。
所以,如上《首楞嚴經卷一》經文,顯然直接推翻了次草兄「不存在將佛教的滅盡定,錯修成外道法的問題」之見解。
我不反對
那是您的自由
就您所知
有誰修成滅盡定是外道法
難不成有退轉阿拿含
一直無法證阿羅漢的
如上《首楞嚴經卷一》經文,已經直接推翻了您「不存在將佛教的滅盡定,錯修成外道法的問題」之見解,這才是咱們討論的焦點。
您自己理虧義墮不知反省,憑恃論書,對抗經典,也不致歉,反倒先來污衊人,難道這就是您次草大徳的家風?您的直心去哪了?
《首楞嚴經》只說「世間一切諸修學人」,周某也未提及「阿那含」,您又何以對周某說出「您要將阿拿含看成外道,我不反對,那是您的自由」之語?
找不到
那來滅盡定是外道見
外道見是您自己加的
這不就指責阿那含是外道見嗎
不然您追著我問的目的是什麽
您看您自己寫的內容
上面經文【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者,即指《首楞嚴經卷一》更前面的經文所說的【無始生死根本】,如下。
《首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您就特別在意外道
周兄您看看自己的表達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31 pm次草大徳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16 pm別成聲聞緣覺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2:58 pm「外道見是您自己加的」??【外道】是《首楞嚴經》說的!而且其中的來龍去脈,之前周某早已交代清楚。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2:46 pm我請您舉證誰證成滅盡定是外道法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2:40 pm次草大徳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2:03 pm您要將阿拿含看成外道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1:21 am次草兄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0:58 am沒錯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10:43 am次草兄次草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7:45 am周兄是不認同實證嗎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43 pm《解深密經》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4:13 pm我說的是事實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2:29 pm他能行,我不能行,則實有能力問題。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限定是能力問題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準此而言,有人有我,次草兄我執猶存。
學佛又不是一廂情願
我那有說誰不能行
我說的是誰能實證
沒有實證則是空談
誰能證滅盡定
這題目很明確
除了這個,沒有別的可以稱為「事實」。
為何經文常說下中上根
為了避免迷失討論焦點,造成混淆,咱們先釐清一下吧。
前面您說,滅盡定「不是想修就能修,論典所說,
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證,限定的很清楚,
如果是自稱,連佛都有自稱,別說滅盡定而已。」
請問,您這一段話的意思是:
「因為修習滅盡定者的身分規定得很清楚,所以,
不存在將佛教的滅盡定,錯修成外道法的問題」,
您是這個意思嗎?
滅盡定滅一切心想
不同外道無想定
只是誰能規定身分
我是說心態
什麽心態能成就滅盡定
關於這點
我會多看有關滅盡定的性質狀態
需要完成那些加行
為何菩薩滅盡定非二乘能及
心的理解就是各人資糧
菩薩與二乘滅盡定不同體驗
這也只能修證後才知吧
「因為修習滅盡定者的身分規定得很清楚,所以,不存在將佛教的滅盡定,錯修成外道法的問題」。
您這項見解,不僅直接違背《首楞嚴經》經文,而且等同憑恃論書,對抗經典!請詳讀如下經文。
《首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按如上經文所說,顯然【現前雖然證成九次第定、含滅盡定在內】者,不僅未必證得無漏,且其未能證得無漏的原因,【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之外道見。
所以,如上《首楞嚴經卷一》經文,顯然直接推翻了次草兄「不存在將佛教的滅盡定,錯修成外道法的問題」之見解。
我不反對
那是您的自由
就您所知
有誰修成滅盡定是外道法
難不成有退轉阿拿含
一直無法證阿羅漢的
如上《首楞嚴經卷一》經文,已經直接推翻了您「不存在將佛教的滅盡定,錯修成外道法的問題」之見解,這才是咱們討論的焦點。
您自己理虧義墮不知反省,憑恃論書,對抗經典,也不致歉,反倒先來污衊人,難道這就是您次草大徳的家風?您的直心去哪了?
《首楞嚴經》只說「世間一切諸修學人」,周某也未提及「阿那含」,您又何以對周某說出「您要將阿拿含看成外道,我不反對,那是您的自由」之語?
找不到
那來滅盡定是外道見
外道見是您自己加的
這不就指責阿那含是外道見嗎
不然您追著我問的目的是什麽
您看您自己寫的內容
上面經文【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者,即指《首楞嚴經卷一》更前面的經文所說的【無始生死根本】,如下。
《首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您就特別在意外道
這就是您的直心!
上午才說不應該納入「阿那含」,
中午就說應該涵蓋「聲聞緣覺」!
顯然您壓根不是護持聲聞,
您所護持的,始終只是次草大徳您自己。
甚麼「聲聞緣覺」,都只是陪襯罷了!
學友,
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1卷
我也知您終將二乘歸外道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24, 2022 3:27 pm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1卷
[0837b14]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凡夫外道常等四倒。聲聞緣覺無常等四。故云種種。無始無明熏習成種。種必有果。子子相生。熏習不斷。如線貫珠次第相連。名惡叉聚。惡叉梵語。此云線貫珠。經云。諸法於識藏。藏於法亦然。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應法師云。惡叉樹名。其子形如沒食子。彼國多聚以賣之。如此間杏仁。故以為喻。喻惑業苦也。
[0837b23]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失正墮邪也。不敘五道。故云乃至。【二乘心行理外亦同邪見。不入正理名外。但修邪因名道】。梵云魔羅。此云殺者。
[0837b28]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明失所以也。【迷真習妄。種苦求甘。沙飯異因。寧論劫數。心期正覺。果入迷倫。自謂真修。焉知妄習。不循至教。但縱臆談。一失通途。莫返幽徑】。悲夫 二別示二源二。一示妄源。
【二乘心行理外亦同邪見。不入正理名外。但修邪因名道】,是故,聲聞緣覺,亦名外道。
外道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資持記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台淨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圓覺經集註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