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41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東正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47 am
^^
只是保持一個方向而已
其他的根本不存在
都是花開了謝了
某一天才在某處知道
呵呵
原來那天看到的花叫做“曇花”
當下事
當下畢
-
東正
- 文章: 934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42
未閱讀文章
由 東正 »
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8:00 am
東正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47 am
^^
只是保持一個方向而已
其他的根本不存在
都是花開了謝了
某一天才在某處知道
呵呵
原來那天看到的花叫做“曇花”
當下事
當下畢
^^
這也是一種看法
一樣^^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43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周善為 寫: ↑週一 2月 21, 2022 1:39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3:57 pm
周善為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1:03 pm
研習主題 : 凡夫能做的 聖默然。
問題是,凡夫能做的,應不名聖默然。
學友,
聖者、與凡夫弟子,都可以學習、成就聖默然。
聖者的聖默然,依大乘經典來說,被尊稱為 :
無諍三昧。但那不是凡夫能企及,所以此題不浪費篇幅討論。
但是,
此題所舉證經典上的聖默然,卻是 佛陀告誡一般凡夫弟子應學習的行為。(請參考列舉的經證)
聖默然,翻譯名詞,ariya tunhībhāva 。
ariya ,除了有
神聖的意思之外,也是
高貴的意思。
這樣應該解釋的很清楚了。
相信對於聖默然的修學,大乘弟子應該不陌生才是。
期望聆聽學友的分享。
平安 如意
前面周某答文已經大致完成,
歡迎諸君及犀牛大德審視並評論之。
周學友,
個人對學友的答案,沒有評論。
個人再重述一次問題 ~
問題 : 請
學過聖默然的大乘學友,簡述一下操作
聖默然的步驟。
平安喜樂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44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勿忘初心 寫: ↑週一 2月 21, 2022 12:56 pm
凡夫學習默然,用意為何?
指的即為「內照」。
犀牛法友則提到〈聖默然〉乃二禪地。
我們凡夫,
一般皆是從〈止語〉、或稱〈禁語〉搭配。
持止語禁語的好處極多,但現今社會對我們在家居士長時修禁語,則多所不便。故常為半日、一日、三日、七日 ~ 視自身條件而擇之。
學友,
一般弟子,都可以在禪堂上、或個人靜坐、或日常生活中,碰到禁語、肅靜、沉默、...等等閉嘴不語的情境。
但,這些情況絕大部分......與
聖默然無關。
關鍵點,在於 :
尋、伺。
一般的閉嘴、乃至禁語;雖然嘴上默然,實際上,心裡卻有如颱風過境、狂風暴雨。
但是,
聖默然,則不同。
按照 佛陀的指導,聖默然,是
止息了尋、伺。
這是當年 佛陀對出家弟子的基本要求。
犀牛開題,就只想詢問一下版上各位大乘學友,是否有人學過這種基本訓練 ?
若有,犀牛想與之請益其中內涵。
平安如意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45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46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限定是能力問題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47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
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限定是能力問題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離欲只破我執,法執猶在。
次草兄依舊還在保護知見。
-
黃竹
- 文章: 784
-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48
未閱讀文章
由 黃竹 »
聞聲不入,是謂入流。
譬如流水聲,當隨順流水聲,又不辨知其是流水,聲聲如風過耳,如是漸增,增長時間,不是到處走動測試自己能耐,行路當然要小心。
隨順久矣!攀緣外聲之念逐漸銷落,諸念若盡,便到了寂寂無聞的世界。其實此無聞即是聞那一音。
以上修行方法,怎樣看都要找個無人干擾的地方,還要個身不要移來郁去,打個穩坐,方能達至。不單祇循聲入流,循氣息呼吸(這個方法亦很普及)等...都可以。
靜室都可以,播一些重覆的聲音,怕且躺下來都得,但又不可睡覺,要保持覺性。
當修行上達至一些境界,有了認識過後,認得了路,出入此等境界,相信會快很多。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49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周學友,
個人實在不太理解學友想要分享甚麼 ?
請容犀牛再重述一次問題 ~
=====
問題 : 請
學過聖默然的大乘學友,簡述一下操作
聖默然的步驟。
希望有學習經驗的大乘弟子,能不吝分享。
=====
意思就是 :
如果,學友們
已然學習過 聖默然,那麼就請簡單說一下操作步驟,簡述即可。
犀牛有一些疑問;想要與有經驗的學友們一起檢視、研究。
======
相信許多大乘學友對這至種基本功,應該不陌生才是。
平安 如意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50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次草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37 pm
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限定是能力問題
一個人能學到什麽地步
都是心態問題
簡單說是自己限制自己
阿那含,,阿羅漢,菩薩在離欲的情況下
才能無所牽掛入滅盡定
這是很公平的事
如果有任何人能離欲如三者
他也不再稱為眾生而已
就像初地有初地的資格
等覺有等覺的資格
限定是明確表示能成就
沒付出努力
那有天生的清凈眾生能一下學會九次第定
如果輕鬆的看待
何嘗不是真如覺與無明不覺的遊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能如實離欲才能真無為
他能行,我不能行,則實有能力問題。
準此而言,有人有我,次草兄我執猶存。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51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2:28 pm
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2:06 pm
如《首楞嚴經卷一》所說,若是【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則豈止是所學的【聖默然、滅盡定、九次第定】係屬【外道法】,但凡所學【一切佛法】亦無不是【外道法】,這就是對於一切法的大乘觀點。
若說【聖默然】限定於唯二禪成就者可修可證,【滅盡定】限定於唯阿那含、阿羅漢、菩薩能修能證,難道還能限定哪個人能學佛,哪個人不能學佛嗎?所謂的阿那含、阿羅漢、菩薩等名,有自性嗎?
至於實修、實際操作,所謂離於生死、生滅二邊妄想之不二觀,則大乘、阿含一切經典無不宣說此義。如《入楞伽經卷第三》曰:「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如《雜阿含972經》曰:「 所有集法,皆是滅法。」
周學友,
個人實在不太理解學友想要分享甚麼 ?
請容犀牛再重述一次問題 ~
=====
問題 : 請
學過聖默然的大乘學友,簡述一下操作
聖默然的步驟。
希望有學習經驗的大乘弟子,能不吝分享。
=====
意思就是 :
如果,學友們
已然學習過 聖默然,那麼就請簡單說一下操作步驟,簡述即可。
犀牛有一些疑問;想要與有經驗的學友們一起檢視、研究。
======
相信許多大乘學友對這至種基本功,應該不陌生才是。
平安 如意
犀牛大徳不必介意,各盡本分、各抒己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