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11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不是只有十二因緣講妄想執著是病。
整個佛教佛法過去現今未來八宗都在講妄想執著是人生大病,並歌頌讚嘆遠離此病,指出此病大患幾何,如何識別,認識病相,遠離此病。
石鞏慧藏禪師悟道因緣
撫州(今江西撫州)石鞏慧藏禪師,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 ,生平姓氏不詳。原本是個獵戶,以射獵為生,討厭見到出家人。
有一天,石鞏慧藏禪師追趕著一隻鹿從馬祖的庵前經過。馬祖迎上前 。慧藏禪師於是問:“還見鹿過否?”
馬祖問:“汝是何人?”
慧藏禪師道:“獵者。”
馬祖問:“汝解射否(你懂得射箭嗎)?”
慧藏禪師道:“解射。”
馬祖問:“汝一箭射幾個?”
慧藏禪師道:“一箭射一個。”
馬祖道:“汝不解射。”
慧藏禪師問:“和尚解射否?”
馬祖道:“解射。”
慧藏禪師問:“一箭射一群。”
慧藏禪師道:“彼此生命,何用射他一群(彼此都是生命 ,為什麼要射他一群呢?)?”
馬祖道:“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你既然知道彼此都是生命 ,你為什麼不射自己要射他們)?”
慧藏禪師道:“若教某甲自射,直是無下手處(若要我射自己 ,實在不知該射哪裡)。”
馬祖道:“這漢曠劫無明煩惱,今日頓息。”(這人曠劫痴心妄想一時頓歇)
慧藏禪師言下有省(知道射哪了),於是扔掉手中的弓箭,投馬祖出家。
所謂悟道指的是明白導致自己輪迴生死不得解脫的原因,且知道該怎麼做了。如經曰: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見十二因緣或禪宗明心見性明白的都是同一件事,因為人生最大的問題就只有這件事,掌握這一原則就不致於因為妄想執著錯解經文義理。
禪師與一般明白的人差別在於他們有智慧及能力設法引導開悟他人,所以流傳公案多達一千七百則,語錄論說不計其數。
-
二楞子
- 文章: 1315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12
未閱讀文章
由 二楞子 »
大開眼界 寫: ↑週二 2月 01, 2022 1:42 pm
我在「前六識是色法」主題中 已經引經據典證明「前六識是色法」
這個主題主要是 證明「第六識是心法」是違反佛經的荒謬說法
《雜阿含經 273》緣眼.色 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雜阿含經 273》意.法因縁 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倶生受想思。
《大智度論》
因觸。生心數法
有觸則生。無觸則不生
根據上面經文, 「觸」後 才生起受想思等心法
第六識和其他五識都是出現在「觸」前,這清楚證明第六識根本不是心法
雜阿含273是在講什麼?
眼、色、眼識,三事和合叫觸,觸俱生受想思
這『整個流程』才叫「心」法
心代表的是我,如拍手ㄧ般,拍完了出聲響即空去
故說非我、非常。
您說五識在觸之前,這說法是錯誤的
識跟觸是同時的,眼根與色「相應」生起眼識
這三事和合叫觸。
您又說五識在觸之前,所以第六識根本不是心法
這,更加無㢆頭了~
是誰教您這樣分的呢?
在以前的經典很少用心這個詞,大多用識
說六識、八識、九識、十識都整體的運作叫心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13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二楞子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7:07 am
大開眼界 寫: ↑週二 2月 01, 2022 1:42 pm
我在「前六識是色法」主題中 已經引經據典證明「前六識是色法」
這個主題主要是 證明「第六識是心法」是違反佛經的荒謬說法
《雜阿含經 273》緣眼.色 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
《雜阿含經 273》意.法因縁 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倶生受想思。
《大智度論》
因觸。生心數法
有觸則生。無觸則不生
根據上面經文, 「觸」後 才生起受想思等心法
第六識和其他五識都是出現在「觸」前,這清楚證明第六識根本不是心法
雜阿含273是在講什麼?
眼、色、眼識,三事和合叫觸,觸俱生受想思
這『整個流程』才叫「心」法
心代表的是我,如拍手ㄧ般,拍完了出聲響即空去
故說非我、非常。
您說五識在觸之前,這說法是錯誤的
識跟觸是同時的,眼根與色「相應」生起眼識
這三事和合叫觸。
您又說五識在觸之前,所以第六識根本不是心法
這,更加無㢆頭了~
是誰教您這樣分的呢?
在以前的經典很少用心這個詞,大多用識
說六識、八識、九識、十識都整體的運作叫心
所以要叫他舉例說明
您想他會怎麽舉例
遇到難題就縮頭
他會認為五識為先
這種錯誤
常人都有
就是認爲
將佛學名相當想像用
不同的想像就會產生不同的認為
名相不會害人
是想像害了自己不清不楚
再挾著不清不楚與人爭
一個團體經過一段時間
如果沒降低因名相認知的紛爭
代表一起用錯心而已
-
Viirya
- 文章: 2199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14
未閱讀文章
由 Viirya »
觸俱生受想思。
唯識所說五徧行中四徧行
雖觸若不作意.即無受想思?
-
二楞子
- 文章: 1315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15
未閱讀文章
由 二楞子 »
Viirya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8:52 am
觸俱生受想思。
唯識所說五徧行中四徧行
雖觸若不作意.即無受想思?
所謂觸一定會作意
例如:
躺在大樹下「想事情」
眼睛(根)看著藍天白雲(色)
但識沒有升起,因為在想事情,沒有相應
剛剛天空飛過了什麼,ㄧ點印相也沒有
待相應了,識生起了
這時三事和合才叫觸,有觸便俱生受想思
不做意是因不相應故。
-
Viirya
- 文章: 2199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16
未閱讀文章
由 Viirya »
成論云
警覺應起心種
引令趣境
述記云.作意有兩種作用
令心未起正起.
令心起已趣境.
顛倒(境奪)就在此一剎那生?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17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Viirya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8:52 am
觸俱生受想思。
唯識所說五徧行中四徧行
雖觸 若不作意.即無受想思?
《雜阿含經 273》意.法因縁 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倶生受想思。
「觸俱生受想思」
「俱生」2字已經告訴你:一旦有了觸,一定會同時激起受想思。
﹋﹋﹋﹋﹋﹋﹋﹋﹋﹋﹋﹋﹋﹋﹋﹋﹋﹋﹋﹋﹋﹋﹋﹋﹋﹋﹋﹋﹋﹋﹋﹋
「作意」是負責發起「根塵識 三事和合」,因此不是發生在「觸」後
《佛說稻芋經》所謂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識得生。
《中阿含經》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 而便有念。眼識得生。
(有念=作意)
凡夫每天「根塵識 三事和合」不曾間斷
這表示,「作意」不曾間斷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18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二楞子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7:07 am
雜阿含273是在講什麼?
眼、色、眼識,三事和合叫觸,觸俱生受想思
這『整個流程』才叫
「心」法
《中阿含經 卷第七(30)》
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
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陰。若有識是識陰。
佛經清楚告訴你【根.塵.識 三事和合】這部份屬於色陰。 其後才有受想思心法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19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雜阿含經 273》意.法因縁 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倶生受想思。
===
生受想思
生甚麽受想思
自己又是那一種受想思
沒有比較
怎知生甚麽受想思
學佛就是改變受想思的內容
網路討論就是一期又一期的受想思內容
所說事物無法對照種種變化過程
叫做不知所云
不能以實例說明受想思
學佛變空想
基本的客觀心態早以蕩然無存
再談學佛就是笑話
只是發表癮而已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20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次草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12:58 pm
不能以實例說明受想思
學佛變空想
每天的心理活動 就是受想思
這就是實例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21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次草 寫: ↑週二 2月 01, 2022 2:41 pm
那就是
您主動把第六識說成如明鏡現諸相
《大乘入楞伽經》
生轉識浪如眼識。餘亦如是。於一切諸根微塵毛孔眼等。轉識或頓生。譬如明鏡現眾色像。
前六識 全部如明鏡現色像
這是楞伽經講的。不是我自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