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81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1月 09, 2022 12:43 pm
大開眼界學友,
學友的問題,癥結或許出於翻譯問題。
同樣的經文,因為白話翻譯、斷句標點的關係,會有不同的解讀,
以下提供另一種白話翻譯,請學友參考 :
中阿含經 卷七(30)》
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
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
翻譯 : (南北對讀)
整篇經文連貫起來,意思是 ~
1.當
內眼處 (眼根)是正常運作的、而外部的色法映入眼簾,對應的
眼識產生,而了知外部的色法;這樣的過程,歸納於色取蘊(色陰)。
這句話,並沒有絲毫把 "
眼識" 當成色法的意思。
2. 當
內意處 (意根) 也是正常運作,而法境映入意根,對應的
意識產生,而了知外界的色法,這樣的過程,歸納於色取蘊(色陰)。
這句話,同理,也沒有絲毫把 "
意識" 當成色法的意思。
《大寶積經》
凡有二種色。一者內。二者外。
言內色者何。所謂眼也。外者是色。若有眼識 彼名內色。
耳內聲外。鼻內香外。舌內味外。身內觸外。意內法外。..
翻譯 :
言內色者何。所謂眼也。外者是色。若有
眼識 彼名內色。
斷句標點 ~ 言內色者何。所謂眼也。外者是色。
若有眼識彼,名內色。
1. 但凡有2種色法,一種在內 (內色)、一種在外 (外色)。
甚麼叫做內色呢? 就是所謂的 "眼根" ,而外界的色法則是 "外色";若
眼根識別該
外界色法,這
眼根就稱為內色。
這句經文,也絲毫沒有把 "
眼識" 視為色法的意思。
同理 : 耳內聲外。鼻內香外。舌內味外。身內觸外。
意內法外。......也沒有把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看成色法的意思。
這樣解讀,應該就很清楚了 !
六識,不屬於色法 !
以上簡述
平安喜樂
的確如此
這些經文並不難了解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2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1月 09, 2022 12:43 pm
這樣解讀,應該就很清楚了 !
六識,不屬於色法 !
《成唯識論》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集起說為心。 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
《入楞伽經》
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
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大慧。了別識亦如是 見種種鏡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眼識所照名為色。耳鼻舌身意識所照。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
楞伽經講很清楚,前六識(了別識)的作用 就是顯現色相。
也就是說,前六識能播放我們所看見的森羅萬相 。← 這就是色法
不知你要做何解釋?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83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大開眼界 寫: ↑週五 1月 14, 2022 6:24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1月 09, 2022 12:43 pm
這樣解讀,應該就很清楚了 !
六識,不屬於色法 !
《成唯識論》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集起說為心。 思量性名意。了別義為識。
《入楞伽經》
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
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大慧。了別識亦如是 見種種鏡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眼識所照名為色。耳鼻舌身意識所照。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
楞伽經講很清楚,前六識(了別識)的作用 就是顯現色相。
不知這你還要如何解釋?
龍樹菩薩以前也沒見過八識的名相
所以他們都只學到色法?
是這樣子嗎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4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電火 寫: ↑週六 1月 08, 2022 6:17 pm
閣下去把佛經“心”的定義找出來
再來討論心法
或是“
百法明門論” 稍微看一下
才不會錯的離普
把前六識錯說為心法,這種錯誤百出的論 還是儘早丟棄 為上策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5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河中雨 寫: ↑週六 1月 08, 2022 6:53 pm
三能變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有能取.所取二種相生。如蛇有二頭。
《轉識論》
「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成唯識論所說的第三變
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
上面經文講的就是三能變。
1. 阿賴耶識有自體
2. 轉為能取(眾生)...← 第七識(名)
3. 轉為所取(萬法)...← 前六識(色)
《轉識論》講很清楚,第三變就是變出萬法。也就是《成唯識論》所說的前六識
前六識 就是我們所說的萬法
所以,前六識是色法,根本不是心法
說前六識是心法,這些人根本就不懂「三能變」在講什麼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6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軟體之美 寫: ↑週六 1月 08, 2022 7:13 pm
[心相]
(一)指心之
相狀。有心內相與心外相之別。心之本性清淨平等,稱為心內相。心隨諸緣而生種種對境,稱為心外相。〔維摩經卷中〕
(二)心之本來面目。〔維摩經卷中〕
(三)心之行相。即指見分。〔圓覺經〕
(四)肉團心。即心臟之
形狀。 p1404 [FROM佛光大辭典]
心的形狀,相狀
「形狀,相狀」就是色法。這是基本常識
長.短.胖.瘦,高.矮.黑.白....這些色法,都稱為「相」
佛經說,心相看起來像滿月輪,圓圓的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大菩提心其相云何。諸佛告言。譬如五十由旬圓滿月輪。
-
電火
- 文章: 178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87
未閱讀文章
由 電火 »
大開眼界 寫: ↑週五 1月 14, 2022 6:33 pm
電火 寫: ↑週六 1月 08, 2022 6:17 pm
閣下去把佛經“心”的定義找出來
再來討論心法
或是“
百法明門論” 稍微看一下
才不會錯的離普
把前六識錯說為心法,這種錯誤百出的論 還是儘早丟棄 為上策
心的定義?
請閣下去找出來
除六識外更覓心(心外覓心也)
-
勿忘初心
- 文章: 413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88
未閱讀文章
由 勿忘初心 »
與其爭論為心法還是色法?
不如確實明瞭底下來得重要些。
〈楞伽〉云
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截斷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色及虛空俱,計著邪諦,五陰集聚,四大造色生。
我們均知
地、水、火、風構成這世界。
但 這地、水、火、風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
於上經句
眾生八識田中的「津潤」、「堪能」、「飄動」、「截斷 」妄想習氣的種子來。
套用在近代用語中,
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以及科學上之所有的~~
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極微細波動等等。
均是由八識中的某能相應而起習氣的種子來。
就此畢生來驗證。不是利益自身千倍萬倍?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9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二楞子 寫: ↑週日 1月 09, 2022 10:58 am
《嗏啼經》
這個問題不只是現在人才有。在佛陀時代,中部(Majjhima Nikāya)有一個比丘叫沙帝(Sati),他跟同伴們說:「一直在輪迴中飄泊的是同一個心。」他認為聽到的、看到的、嚐到的,都是一個我、一個心,同一個心在輪迴中飄泊。他的同參道友說:「嘿!你不可以這麼說,佛陀沒有這麼講。」但是沙帝比丘仍堅持:「的確是這樣!在輪迴中飄泊輪轉的是同一個心。」我們有沒有這種想法呢?如果有的話就要被佛陀責罵了。同參道友無法說服他,於是報告佛陀,佛陀說:「好!你叫他過來。」沙帝比丘來到佛陀面前,佛陀說:「聽說你主張我教的法,是同一個心在輪迴中飄泊輪轉,是不是?」 在佛陀面前誰也不敢說謊,因為佛陀有他心通。沙帝比丘說:「是的。」 佛陀:「你說同一個心在輪迴中飄泊,這個心是什麼?」 沙帝比丘回道:「就是那個能夠表現、能夠感覺,而且能夠隨處承受一切善惡業報的東西。」 佛陀開始責罵他,並跟他講緣起。佛陀說:「
心識有很多種,眼識、耳識、鼻識、身識、舌識等,我所說的種種的識,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沒有因緣和合,識不會生起。識的名稱,是依靠所生起的因緣而得到名。比如說眼識,當色塵撞擊到你的眼根,就生起眼識,不會叫耳識;聲音撞擊到耳根,就生起耳識;氣味撞擊到鼻根,就生起鼻識;味道撞擊到舌根,就生起舌識。所以識是從它生起的因緣而得名。色塵一旦消失,眼識就不生起了,所以當因緣消你看著電視時,眼識不可能跳到耳識,耳識聽到了;耳識跳到鼻識,鼻識聞到了;鼻識跳到舌識,舌識吃到了,沒有這樣的法。一切都是因緣和合之法,因緣在,果就存在;因緣滅,果就滅,不會從一處跳到另外一處。佛陀跟他解釋整個因緣法,以及促成眼識、鼻識、耳識生起之因。所以,心識並不是一個自我,沒有一個我,而是隨著因緣而生滅,隨著因緣而得名。將心定義為純粹只是識知的過程,純粹只是活動,是為了對治一般人所持的「我見」。
下面才是嗏啼經原經文:
《中阿含經 201》
識隨所縁生。即彼縁説縁眼色 生識。生識已説眼識。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識。生識已説意識。
上面經文只說「識」若碰到合適因緣,譬如碰到眼.色因緣,即生出眼識。
耳鼻舌身意識 依此類推
原經文根本沒有稱眼識、耳識、鼻識、身識、舌識等 為心識。
你讀這種翻譯白話的經文 根本都是作者依自己的意思亂寫一通。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90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勿忘初心 寫: ↑週五 1月 14, 2022 7:43 pm
我們均知
地、水、火、風構成這世界。
但 這地、水、火、風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
《成唯識論》内識轉似外境。
《成唯識論》唯有內識似外境生
佛經說「唯識 無外境」。
這世界當然是來自「識」。而不是真有外在世界。
你看到的世界森羅萬相 全都是前六識顯現的影像
你只是看不出 那些影像應該都是平面的。覺悟時,才能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