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1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前六識是心法」這種說法是出自少數論師所寫的「論」。
但《成唯識論》說,前六識「非是心性」。即,非心法。
《成唯識論》
如識間斷易脱起故。不自在故。非心性故。不能持種亦不受熏。
由此可知,「前六識是心法」是某些論師的錯誤知見。毫無佛經根據。
佛經的教導是,前六識皆是色陰,色法。即我們所看見的「相」
離題
《中阿含經 卷七(30)》
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
內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
《大寶積經》
凡有二種色。一者內。二者外。
言內色者何。所謂眼也。外者是色。若有眼識 彼名內色。
耳內聲外。鼻內香外。舌內味外。身內觸外。意內法外。←(同理「若有意識 名為內色」)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相者 眼識所照名為色。耳鼻舌身意識所照。名為聲香味觸法。是名為相。
《入楞伽經》
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
一者了別識。
二者分別事識。
大慧。如明鏡中見諸色像。大慧。了別識亦如是。見種種鏡像。
了別識不可思議熏變因。
大慧。分別事識分別取境界。
上面不同經文講很清楚,前六識皆是「色」
楞伽經還說,了別識(前六識) 猶如明鏡 能顯現諸色像
「前六識是心法」是毫無佛經根據的說法,卻成為所有人的共識!
「前六識是色法」才是正規經典的教導,為何反而被批判為邪說?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2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前六識是色陰,但不能說是色法。
因為識陰住於六根色法上,才能緣生出六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
陰者,積聚義。
識陰攀住能持色法根身(六根)不離散,成為一個體運作,所以經文會說六根亦是識陰。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3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靜明 寫: ↑週四 1月 06, 2022 12:30 pm
前六識是色陰,但
不能說是色法。
大寶積經說 前六識是內色,這就是色法。
楞伽經說 前六識是「相」,這就是色法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4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雜阿含經 卷第二十一(568)》
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成唯識論》能審思量名末那故。未轉依位恒審思量 所執我相。
前六識不是心法。
唯一被佛經點名認證的心法,只有第七識 - 末那(亦名想思、思量)
眾生一切心理活動,全部是第七識的作為。
譬如:受. 想. 思. 觸
-
電火
- 文章: 178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5
未閱讀文章
由 電火 »
《 楞嚴經》
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
「善哉,阿難!
汝欲識知俱生無明,
使汝輪轉生死結根,
唯汝六根更無他物。
汝復欲知無上菩提,
令汝速登安樂解脫寂靜妙常,
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
《楞伽經》
心名採集業
意名廣採集
自心現量
才有聖智三相
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之外更覓心者
是人行外道與二乘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6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大寶積經說 前六識是內色,這就是色法。
楞伽經說 前六識是「相」,這就是色法
_________
凡有二種色。一者內。二者外。
言內色者何。所謂眼也。
《這是指眼部構造》
外者是色。
《這是指外塵光波》
若有眼識 彼名內色。
《這裡是說,眼部組織有識陰在維持生命活力,當外塵光波觸擊眼球後,通過水晶體投射在眼球內部上的影像,稱為內色》
耳內聲外。鼻內香外。舌內味外。身內觸外。意內法外。
《同理,第六意色根腦部組織,接收前五根送來的法塵生物波能,這就叫外法,產生的腦波活動,叫作意根內色。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7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大開眼界 寫: ↑週四 1月 06, 2022 12:58 pm
《雜阿含經 卷第二十一(568)》
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成唯識論》能審思量名末那故。未轉依位恒審思量 所執我相。
前六識不是心法。
唯一被佛經點名認證的心法,只有第七識 - 末那(亦名想思、思量)
眾生一切心理活動,全部是第七識的作為。
譬如:受. 想. 思. 觸
唯心所造,唯識所變!
你看到的人身,也只是你的心意識變現的幻相,讓你以為有一個具體的肉身,真實情況只是能量皺褶折射光波,產生的錯覺。
在共業中,共同感受到人與人,人與器世界的種種現像真實存在,其實都是幻象而以,所謂虛妄賴耶。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8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對不起,我扯遠了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9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靜明 寫: ↑週四 1月 06, 2022 1:08 pm
若有眼識 彼名內色。
《這裡是說,
眼部組織有識陰在維持生命活力,當外塵光波觸擊眼球後,通過水晶體投射在眼球內部上的影像,稱為內色》
妳講識陰 太籠統
識陰 其實就是六識身。分佈在眼耳鼻舌身意中。
眼識身住在眼部組織中。眼識所顯現的色相,就是眼識身變出來的
耳識身住在耳部組織中。耳識所顯現的聲相,就是耳識身變出來的
六識身變出萬相,這就是識陰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10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電火 寫: ↑週四 1月 06, 2022 1:03 pm
六根之外更覓心者
是人行外道與二乘
【六識是色法】與【六根之外覓心】有什麼衝突?
顯然你離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