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101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二楞子 寫: ↑週三 1月 05, 2022 7:56 pm
六度萬行是德性,不是企圖心
德行是法住法行,不需考慮
說要能無心意識,那還得好好努力ㄧ段
八正道是悟後起修的正行
正行的內涵即是六度萬行
此”因地心”即是正知(離心意識之初發心),所起之念即是正見(念念皆覺)。
或說此心是平常心,即日用平常間無得無失無壞無雜之心,不隨萬境生滅而生滅,不受心意識染汙,如如常在。故說平時常在之心,平常心。
-
二楞子
- 文章: 1315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102
未閱讀文章
由 二楞子 »
靜明 寫: ↑週四 1月 06, 2022 2:31 am
二楞子 寫: ↑週三 1月 05, 2022 7:56 pm
六度萬行是德性,不是企圖心
德行是法住法行,不需考慮
說要能無心意識,那還得好好努力ㄧ段
八正道是悟後起修的正行
正行的內涵即是六度萬行
此”因地心”即是正知(離心意識之初發心),所起之念即是正見(念念皆覺)。
或說此心是平常心,即日用平常間無得無失無壞無雜之心,不隨萬境生滅而生滅,不受心意識染汙,如如常在。故說平時常在之心,平常心。
是的, 比如當我們 學會開車,知道要了解交通規則(正法) ,才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因此我們就會去學習道路交通規則 (修行) ,當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不是很熟悉,需要反覆的碰到路況(境界) ,透過思考判斷練習,最後當我們都很熟悉了以後(法住) ,在路上都可以不用經過思考, 就能安全符合規定的行車(法行) 。
生活日常相同, 透過八正道的薰息,行住坐所亦復如是,都能不受污染,用最圓滿的方式完成。
-
黃竹
- 文章: 784
-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103
未閱讀文章
由 黃竹 »
【離心意識】是不用刻意理解。
指無心應物;以平常心應物,例如洗澡、喝水、穿衣、吃飯、床上翻身,冷了會加外套,都是自然反應的事情,離心意識的。
不要迷惑在文字學理上。
並非如此,離心意識就是離心意識。平常人日常一切應物,都是心意識操作。把習慣當成自然。
於對應一切物事來說,離心意識便是六祖所指,對境心不起(執意不起,仍是我執)。
那麽對境心數起,菩提作怎長?又是甚麽玩兒?
其實那是不即心意識,不離心意識。
這分兩邊講,不即心意識,是對境的淨覺而言,是沒有甚麽萬物之分別的,即是本來無一物。不離心意識,卻又是對萬物起分別智用。分別亦非意者,分別非用意作為。用意作為即是於一切分別上多了一個中介者,我,去作一切分別。
聽過國土眾生,同一法性吧!若分別性與意性(知性)同一法性呢?那便應了六祖偈說: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即此我感與一切時上之分別同時而興。一切時上之分別,並沒有一個我之故影殘餘。
-
靜明
- 文章: 1019
- 註冊時間: 週一 11月 01, 2021 1:53 pm
#104
未閱讀文章
由 靜明 »
離心意識,則我相滅,我相滅,則通身是眼,日用平常無六門出入,內外ㄧ如。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105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路過。
約略瀏覽學友們的高見之後,
個人,想藉一個老案例,請益諸位學友的 "五蘊皆空、無所得" 的種種高見。
案例 :
母親與兒子,掉入深海裡,二者完全不識水性,再過30秒,即將溺斃。
值此之際,沒有任何外力、工具可憑藉,
同樣不識水性的 你/妳,會怎麼做,來體現 "五蘊皆空、無所得" 的真諦呢 ?
圓滿 如意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106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人的執著總要自己看
我有空時會開一題
讓大家自己定出如何觀照自己
討論時如何培養智慧
-
cyc320
- 文章: 1910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107
未閱讀文章
由 cyc320 »
母親與兒子,掉入深海裡,二者完全不識水性,再過30秒,即將溺斃。
值此之際,沒有任何外力、工具可憑藉,
同樣不識水性的 你/妳,會怎麼做,來體現 "五蘊皆空、無所得" 的真諦呢 ?
大菩薩以利他為主事,我俗弟子依自利利他為宗旨,把槳或褲子綁好拋給他自救
-
勿忘初心
- 文章: 413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108
未閱讀文章
由 勿忘初心 »
案例
母親與兒子,掉入深海裡,二者完全不識水性,再過30秒,即將溺斃。
值此之際,沒有任何外力、工具可憑藉,
同樣不識水性的 你/妳,會怎麼做,來體現 "五蘊皆空、無所得" 的真諦呢 ?
=====
這與在現今社會上諸多現象,
每每日常中發生在您我身旁著.....
氣候變遷天然災害、疾病纏身、貧窮困苦、戰火波及、凶殺鬥毆、偷拐搶騙、親人離別.......等等「因緣和合」現象。
諸「聖者」如羅漢、登地菩薩會....
假使您我發生上述之事,並誠心祈請護佑時。
諸「聖衆」會來拯救您我嗎 ?會不會 ?如何幫?
不會幫您我的「關鍵因素」為何 ?
那尚未「五蘊皆空」的您我凡夫又當該如何應對上述之事 ?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109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靜明 寫: ↑週四 1月 06, 2022 8:50 am
離心意識,則我相滅,我相滅,則通身是眼,日用平常無六門出入,內外ㄧ如。
諸法因緣生滅,故通身是眼。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110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黃竹 寫: ↑週四 1月 06, 2022 8:22 am
【離心意識】是不用刻意理解。
指無心應物;以平常心應物,例如洗澡、喝水、穿衣、吃飯、床上翻身,冷了會加外套,都是自然反應的事情,離心意識的。
不要迷惑在文字學理上。
並非如此,離心意識就是離心意識。平常人日常一切應物,都是心意識操作。把習慣當成自然。
於對應一切物事來說,離心意識便是六祖所指,對境心不起(執意不起,仍是我執)。
那麽對境心數起,菩提作怎長?又是甚麽玩兒?
其實那是不即心意識,不離心意識。
這分兩邊講,不即心意識,是對境的淨覺而言,是沒有甚麽萬物之分別的,即是本來無一物。不離心意識,卻又是對萬物起分別智用。分別亦非意者,分別非用意作為。用意作為即是於一切分別上多了一個中介者,我,去作一切分別。
聽過國土眾生,同一法性吧!若分別性與意性(知性)同一法性呢?那便應了六祖偈說: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即此我感與一切時上之分別同時而興。一切時上之分別,並沒有一個我之故影殘餘。
離心意識就是離妄想執著,不要想太多。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111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1月 06, 2022 9:08 am
路過。
約略瀏覽學友們的高見之後,
個人,想藉一個老案例,請益諸位學友的 "
五蘊皆空、無所得" 的種種高見。
案例 :
母親與兒子,掉入深海裡,二者完全不識水性,再過30秒,即將溺斃。
值此之際,沒有任何外力、工具可憑藉,
同樣不識水性的 你/妳,會怎麼做,來體現 "
五蘊皆空、無所得" 的真諦呢 ?
圓滿 如意
母親與兒子外,岸上的是另一個孩子?
這是假設題,掉入後先放著,掉入前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