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31

未閱讀文章 次草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12:14 pm
次草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11:55 am 佛陀無五蘊如何與人說話
活生生的人
您說他無五蘊
佛是以空無示現於世間嗎
你看到的只是外表
其實內部運作已經不一樣

譬如,凡夫互相對話時,腦袋會一直思惟....
但佛陀已經不思惟 無心想。因為已經沒有五陰 心意識

《大乘入楞伽經》如來正知無有妄念。不待思慮 然後說法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
如來不作意思惟 以無功用...
不作思惟心無功用 一切成就。

------------------------------------------------------------------------------

除了不思惟,佛陀所見 所聞.....也已經和凡夫不一樣
譬如,凡夫看見物像,但佛陀則看見鏡中像
佛陀有色身嗎
有色身無色蘊嗎
佛陀會不會流汗
佛陀不思惟
何不教弟子不思惟
為何教正思惟
佛陀看到鏡中像
是甚麽像決定看者的心意嗎
如果會被世間色物所迷
是因為看不到鏡中像嗎
人的貪嗔癡要有鏡中像才能息滅嗎
很複雜喔
頭像
大開眼界
文章: 1532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32

未閱讀文章 大開眼界 »

次草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12:41 pm 何不教弟子不思惟
為何教正思惟

佛陀當然有教弟子 不思惟
正思惟 就是不思惟

《大方等大集經》無有思惟正思惟
《中阿含經 134》若無念者,則無有
頭像
大開眼界
文章: 1532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33

未閱讀文章 大開眼界 »

次草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12:41 pm 佛陀看到鏡中像
是甚麽像決定看者的心意嗎
如果會被世間色物所迷
是因為看不到鏡中像嗎
人的貪嗔癡要有鏡中像才能息滅嗎

鏡中像 就是實相
所以若能見鏡中像,就不會有貪瞋癡

《思惟略要法》
以凡夫未得慧觀。見諸虛妄之法有種種相
得實相者 觀之如鏡中像。。。
鏡中像就是實相

河中雨
文章: 500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30, 2021 1:38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34

未閱讀文章 河中雨 »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2:14 pm
次草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12:41 pm 何不教弟子不思惟
為何教正思惟

佛陀當然有教弟子 不思惟
正思惟 就是不思惟

《大方等大集經》無有思惟正思惟
《中阿含經 134》若無念者,則無有
[/quote]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2:18 pm
次草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12:41 pm 佛陀看到鏡中像
是甚麽像決定看者的心意嗎
如果會被世間色物所迷
是因為看不到鏡中像嗎
人的貪嗔癡要有鏡中像才能息滅嗎

鏡中像 就是實相
所以若能見鏡中像,就不會有貪瞋癡

《思惟略要法》
以凡夫未得慧觀。見諸虛妄之法有種種相
得實相者 觀之如鏡中像。。。
鏡中像就是實相

又不思維 又作慧觀的
自己打的巴掌特別響
頭像
大開眼界
文章: 1532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35

未閱讀文章 大開眼界 »

河中雨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2:28 pm 又不思維 又作慧觀
自己打的巴掌特別響

慧觀時,本來就沒在思惟。只有一個「」而已
難道你慧觀時,都在思惟嗎?....那就不對了
河中雨
文章: 500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30, 2021 1:38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36

未閱讀文章 河中雨 »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2:36 pm
河中雨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2:28 pm 又不思維 又作慧觀
自己打的巴掌特別響

慧觀時,本來就沒在思惟。只有一個「」而已
難道你慧觀時,都在思惟嗎?....那就不對了
呵呵 不打擾您了,對不對是您自己的問題
頭像
大開眼界
文章: 1532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37

未閱讀文章 大開眼界 »

河中雨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2:44 pm 呵呵 不打擾您了,對不對是您自己的問題

《般舟三昧經》 心起想無想是泥洹 
《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佛聖主道 微妙甚難解。非思量所得。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38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佛菩薩慧觀時,當下為定慧等持
蔡葉
文章: 334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39

未閱讀文章 蔡葉 »

Viirya 寫: 週一 10月 04, 2021 11:06 pm 常人執五蘊為我.此處是觀個蘊空無自性.聚合而成之五蘊人亦復如是 .
而知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無需他緣而得自成的我. 先破我執.遣除我相
(五)妙有真空:
是大乘佛法所主張的。即認為空雖空,但是妙用不無,故曰: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謂之「妙有真空」。

因為這個性體是一個萬能體,雖然無相,但它能應緣顯相起用,即「隨緣起用」。性體雖然無相,但也不能離相,離相便無妙用了
(體、相、用三者,就是法、報、化三身。體是法身,相是報身,用是化身,三位是一體的)。
如果沒有相,不能起用,怎麼能證得有這個體呢?我們見性是在什麼地方見呢?就是在作用處見。既然是作用,當然是有相,有相才有用呵。所以還是不離相。我們前面講了水和波浪的關係,水就是波,波就是水,它們是一體的,波與水是不可分離的。但水性是濕,波性是動,它們又互不相同。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會曉得見性不能離開相,但又不要執著於相,這就叫做「不即不離」。
(五)妙有真空:
是大乘佛法所主張的。即認為空雖空,但是妙用不無,故曰: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謂之「妙有真空」。

因為這個性體是一個萬能體,雖然無相,但它能應緣顯相起用,即「隨緣起用」。性體雖然無相,但也不能離相,離相便無妙用了
(體、相、用三者,就是法、報、化三身。體是法身,相是報身,用是化身,三位是一體的)。
如果沒有相,不能起用,怎麼能證得有這個體呢?我們見性是在什麼地方見呢?就是在作用處見。既然是作用,當然是有相,有相才有用呵。所以還是不離相。我們前面講了水和波浪的關係,水就是波,波就是水,它們是一體的,波與水是不可分離的。但水性是濕,波性是動,它們又互不相同。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會曉得見性不能離開相,但又不要執著於相,這就叫做「不即不離」。(五)妙有真空:
是大乘佛法所主張的。即認為空雖空,但是妙用不無,故曰: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謂之「妙有真空」。

因為這個性體是一個萬能體,雖然無相,但它能應緣顯相起用,即「隨緣起用」。性體雖然無相,但也不能離相,離相便無妙用了
(體、相、用三者,就是法、報、化三身。體是法身,相是報身,用是化身,三位是一體的)。
如果沒有相,不能起用,怎麼能證得有這個體呢?我們見性是在什麼地方見呢?就是在作用處見。既然是作用,當然是有相,有相才有用呵。所以還是不離相。我們前面講了水和波浪的關係,水就是波,波就是水,它們是一體的,波與水是不可分離的。但水性是濕,波性是動,它們又互不相同。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會曉得見性不能離開相,但又不要執著於相,這就叫做「不即不離」。(五)妙有真空:
是大乘佛法所主張的。即認為空雖空,但是妙用不無,故曰: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謂之「妙有真空」。

因為這個性體是一個萬能體,雖然無相,但它能應緣顯相起用,即「隨緣起用」。性體雖然無相,但也不能離相,離相便無妙用了
(體、相、用三者,就是法、報、化三身。體是法身,相是報身,用是化身,三位是一體的)。
如果沒有相,不能起用,怎麼能證得有這個體呢?我們見性是在什麼地方見呢?就是在作用處見。既然是作用,當然是有相,有相才有用呵。所以還是不離相。我們前面講了水和波浪的關係,水就是波,波就是水,它們是一體的,波與水是不可分離的。但水性是濕,波性是動,它們又互不相同。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會曉得見性不能離開相,但又不要執著於相,這就叫做「不即不離」。
心經描述的[五蘊皆空]應該是:借五蘊身還如來魂。
一般的眾生人類都是{五蘊皆無明識],佛陀同地球人的五蘊身,則是{五蘊皆如來魂}。

仿照元音老人的比喻:我說人類五蘊的[色蘊身]相當於[冰塊人],能驅動冰塊人的{四蘊魂]相當於{水浪],而五蘊的冰身和水魂都泡在水汽的如來皿中。 ===========待續==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40

未閱讀文章 次草 »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2:14 pm
次草 寫: 週一 1月 03, 2022 12:41 pm 何不教弟子不思惟
為何教正思惟

佛陀當然有教弟子 不思惟
正思惟 就是不思惟

《大方等大集經》無有思惟正思惟
《中阿含經 134》若無念者,則無有
找不到經中無有思惟名正思惟的經文
卻找到下文有關思惟

[0053c07] 「善男子!若著我者則增魔事,菩薩摩訶薩亦知有我亦知無我。若有法非有我非無我,如是則無一法增減,一切眾生無明所覆。是故菩薩為欲莊嚴無上大乘,非為我故而發莊嚴,發莊嚴已作是思惟:『誰莊嚴法堅固不壞?我當莊嚴。我亦不為壞我眾生壽命士夫而行莊嚴,為破眾生著我邪惑眾生壽命士夫等見而行莊嚴。眾生顛倒見是五陰常樂我淨,我當為說如是無常、苦、空、無我,為令眾生得真實智。若有眾生心有願求,當知是人即名為著。若不願求則無有著,若不著者是人不誑,若不誑者得真實智,知於過去未來現在,不著過去未來現在。何以故?過去已盡、未來未至、現在不住。』若於三世不作著想,名不顛倒、名菩薩行,了知一切眾生諸行,知已了了說業及果,亦知貪行瞋行癡行。知有眾生行於貪欲莊嚴於瞋,行於瞋恚莊嚴於貪,行於愚癡莊嚴於貪,行於貪欲莊嚴於癡,行於瞋恚莊嚴於癡,行於愚癡莊嚴於瞋。
-----------
發莊嚴已作是思惟
既然教人無有思惟
為何又以作是思惟『誰莊嚴法堅固不壞?......過去已盡、未來未至、現在不住。』為是
到底是要思惟還是不思惟
真是不知如何思惟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五蘊皆空,是哪一種空?

#41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正思惟),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不思惟、定慧等持)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