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21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周末路過。
突然浮現一個細微問題,請教諸友 :
中國大乘佛教也講究
孝道但請教~
Q1:
不孝,
到底犯了五戒中的哪一條戒 ?!
Q2: 不孝,是否有觸犯了
八關齋戒中的哪一條戒??
Q3: 不孝,是否也違背了
菩薩戒的哪一條戒呢?!
平安 喜樂
-
電火
- 文章: 178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22
未閱讀文章
由 電火 »
退場
-
寂照世間
- 文章: 3094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24
未閱讀文章
由 寂照世間 »
中國大乘佛教也講究孝道但請教~
Q1: 不孝,到底犯了五戒中的哪一條戒 ?!
Q2: 不孝,是否有觸犯了八關齋戒中的哪一條戒??
Q3: 不孝,是否也違背了菩薩戒的哪一條戒呢?!
舉例:
幫派成員,因貪心、嗔心,為了利益恩怨,然後殺人
犯了不傷害他人的不殺生戒。
1.父母告誡子女,不可以殺人犯法。
去殺人,不只犯了傷害他人之戒,也違孝道
2.父母本身為了利益而欲傷人害人時,
違逆父母之人,先規勸父母,
父母不聽時,或者先去報官告發父母,阻止父母犯下大錯。
其父母,欲因利益恩怨而犯戒、犯罪,不孝的子女,想要阻止其父母。
所以,不要用孝與不等這種簡單的二分法
孝與不孝之前,請先看看父母是否遵法犯法?
把孝與不孝,排在戒律、法律之上,
重視孝與不孝,不重視持戒犯戒,這就有問題了..
-
電火
- 文章: 1780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25
未閱讀文章
由 電火 »
退場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26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看過諸友的意見,犀牛沒有甚麼話說。
但有個案例,請諸友斟酌 :
案例 :
A君,獨子,35歲,受菩薩戒,異性婚姻,學齡前兒女一雙。
A君父母,年近古稀,家底殷富,篤信佛教,也受菩薩戒。
A君父母,要求A君出家修行,已經連絡好僧團,父母也保證妻小衣食無缺,三代無財務之憂。
但是,A君,愛戀家庭生活,百般推諉,死活不肯落髮......
最後,父母苦勸不得,怒火攻心之後繼而心如死灰,隨後竟抑鬱而終 !
=== 簡單說,A君氣死父母了! ===
問題來了.....
Q1 : A君,他...不孝嗎?!
Q2 : A君,他...是否犯戒 ? 犯哪一條?!
平安 圓滿
-
cyc320
- 文章: 1910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27
未閱讀文章
由 cyc320 »
Q1 : A君,他...不孝嗎?!
Q2 : A君,他...是否犯戒 ? 犯哪一條?!
A:在家弟子認知法無定法,故不便議論,見諒,持心地無非自性戒,以身作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佛教善擇法覺支、羯摩制度,認知個人造業,個人自負?!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28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cyc320 寫: ↑週三 12月 01, 2021 10:06 pm
Q1 : A君,他...不孝嗎?!
Q2 : A君,他...是否犯戒 ? 犯哪一條?!
A:在家弟子認知法無定法,故不便議論,見諒,持心地無非自性戒,以身作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佛教善擇法覺支、羯摩制度,認知個人造業,個人自負?!
CYC320學友,
許多常見的大乘佛學觀念,其實是經不起推敲思惟的,在信根之中,也需要慧根來平衡。
比如 :
1.法無定法 ?
這不能套用在一切法上,否則觸犯五逆重罪是惡法,這難道也能......法無定法,一語帶過嗎?
2.心地無非,自性戒 !
這等同 "無執取遍淨戒" ,是有學者、與凡夫的無貪者能適用的戒,這....根本不適用一般凡夫。
3.羯摩?
這一題,為什麼會牽扯到羯摩 ? 學友是指哪一種羯摩呢 ?
雖然不太了解學友想表達甚麼,但總是交流。
平安喜樂
-
cyc320
- 文章: 1910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29
未閱讀文章
由 cyc320 »
1.法無定法 ?
A:參考拈花微笑
2.心地無非,自性戒 !
A:六祖大師持具足戒清淨,故說心地無非,自性戒不是嗎?!
3.羯摩?
A:在我的認知羯摩制度,即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集思廣益才不會誤入本位主義?!
-
寂照世間
- 文章: 3094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30
未閱讀文章
由 寂照世間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三 12月 01, 2021 9:10 pm
看過諸友的意見,犀牛沒有甚麼話說。
但有個案例,請諸友斟酌 :
案例 :
A君,獨子,35歲,
受菩薩戒,異性婚姻,學齡前兒女一雙。
A君父母,年近古稀,家底殷富,篤信佛教,
也受菩薩戒。
A君父母,
要求A君出家修行,已經連絡好僧團,父母也保證妻小衣食無缺,三代無財務之憂。
但是,A君,愛戀家庭生活,百般推諉,
死活不肯落髮......
最後,父母苦勸不得,怒火攻心之後繼而心如死灰,隨後
竟抑鬱而終 !
=== 簡單說,A君氣死父母了! ===
問題來了.....
Q1 : A君,他...不孝嗎?!
Q2 : A君,他...是否犯戒 ? 犯哪一條?!
平安 圓滿
我跟你說。這種問題,我根本就不會碰。
為什麼?
因為,六祖壇經裏,六祖有教,【自見己過,不見他人過】
過去的我,有一段時間,從來不去看別人的過錯。
比喻為我在修學小學佛法,國中佛法、高中佛法的時候,我是不看別人的缺點錯誤的。
而等到我於佛性真如曾經有悟之後,我才去看別人的缺點錯誤。
為的是,想幫助對方也跟我一樣,去了悟佛性、真如..
六祖的教導:自見己過,不見他人過。
能聽六祖話的人,是有福的。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31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寂照世間 寫: ↑週四 12月 02, 2021 4:10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三 12月 01, 2021 9:10 pm
看過諸友的意見,犀牛沒有甚麼話說。
但有個案例,請諸友斟酌 :
案例 :
A君,獨子,35歲,
受菩薩戒,異性婚姻,學齡前兒女一雙。
A君父母,年近古稀,家底殷富,篤信佛教,
也受菩薩戒。
A君父母,
要求A君出家修行,已經連絡好僧團,父母也保證妻小衣食無缺,三代無財務之憂。
但是,A君,愛戀家庭生活,百般推諉,
死活不肯落髮......
最後,父母苦勸不得,怒火攻心之後繼而心如死灰,隨後
竟抑鬱而終 !
=== 簡單說,A君氣死父母了! ===
問題來了.....
Q1 : A君,他...不孝嗎?!
Q2 : A君,他...是否犯戒 ? 犯哪一條?!
平安 圓滿
我跟你說。這種問題,我根本就不會碰。
為什麼?
因為,六祖壇經裏,六祖有教,【自見己過,不見他人過】
過去的我,有一段時間,從來不去看別人的過錯。
比喻為我在修學小學佛法,國中佛法、高中佛法的時候,我是不看別人的缺點錯誤的。
而等到我於佛性真如曾經有悟之後,我才去看別人的缺點錯誤。
為的是,想幫助對方也跟我一樣,去了悟佛性、真如..
六祖的教導:自見己過,不見他人過。
能聽六祖話的人,是有福的。
寂照學友,
這種問題,犀牛也不會主動地去碰,
但是,一旦碰到了,犀牛的態度是 :
1. 釐清問題
2. 斟酌戒律
3. 辨析黑法、白法
4. 做出正確的判斷
犀牛,不是鴕鳥。
此外,
嘮叨一句 :
【自見己過,不見他人過】,學友可能沒有弄清楚這句話的涵義,
不信的話,只要學友用白話文翻譯一遍,或許就知道問題出在那兒了 !
平安 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