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看心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禪宗看心

#51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維摩詰所說經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則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
  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生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普守菩薩曰。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禪宗看心

#52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蔡葉 寫: 週一 8月 09, 2021 10:18 am
cyc320師兄啊...您嘛順便勸勸那位寂照大學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是人乘要進化到天乘......===所以當年處決鄭捷被偷偷摸摸一槍斃命,沒人認領毀屍滅跡了事..若寂大總統在場則當場開釋,因可惡殺人犯有可憐的因由....???上天有好生之德總統慈悲為懷.....那被死囚砍殺死傷的呢?
若葉大總統下令動用[電腦機械劊子手],依死囚殺人手段工具情狀,設定程式殺幾人幾刀斷幾肢.....由死囚自己手動啟動砍殺自身.....。因佛門傳述有大德自知先世殺人此生願償命被殺,可見死囚今生殺幾人砍幾刀由電腦一次處斷完畢,反正只一副爛肉枯骨順便償多生被砍的業報經濟效益多....
所以寂大總統的慈悲原諒殺人犯...沒有對被害死者及家屬同理心啊......。

這個爛...喔不.藍正腐.....喔不....是綠政府...說您我平民可中籤[國民法官]....若我當法官出庭一定要法庭展示[綠色廢死電腦死囚劊子手]讓平民或當事人嚇到不敢當死囚!!!

奇怪那些法學博士專家卻不知[刑期無刑]的原理???學傳統包公展示鍘刀刑具嚇人???
不過鍘刀對死囚殺一人跟殺10人,一樣只鍘一次頭不符一罪一罰及司法公平正義原則!!
對被害者家屬,要有同情心、同理心。
對殺人犯家屬,要有同情心、同理心。
對被害者,要有同情心、同理心。
對殺人犯,要有同情心、同理心。
對廢死聯盟者,要有同情心、同理心。
對反廢死聯盟者,要有同情心、同理心。
對不支持不反對廢死聯盟者,也要有同情心、同理心。

你的十善法如果不加強,
那麼,你的同情心同理心,能適用的對象,就會不多。
而你也就永遠無法了解菩薩眼中無敵人的道理。

菩薩眼中,沒有敵人,也沒有惡人,只有在受苦的可憐眾生。
但想要了解,需要先學好人乘善法、天乘善法、苦集滅道法。
五停心觀中的慈悲觀,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要能夠去觀察到對方的煩惱痛苦,這叫作五停心觀中的慈悲觀。
慈悲觀,是般若波羅蜜的前行法門,非常的重要。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禪宗看心

#53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

觀察世間人的煩惱痛苦的心聲
了解什麼苦?苦形成的原因?滅苦之法?
然後,運用滅苦之法,到達苦的止息。
以及了解種種前因後果,而解開心結。
是名尋聲救苦。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禪宗看心

#54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討厭被被害者家屬、被害者,那麼就會受到討厭之苦。
討厭殺人犯家屬、殺人犯,那麼,一樣受苦。
討厭廢死聯盟者,一樣會受苦
討厭反廢死聯盟者,一樣會受苦

為什麼會受苦?
因為,討厭、生氣、嗔恨,沒有原諒對方,所以造成了煩惱痛苦。
這是造成討厭之苦的原因。

什麼是滅苦之法?37道品,都是滅苦之法,同情慈悲也是滅苦之法。
要運用同情慈悲、37道品,來消滅自己的討厭
讓自己不再受到討厭之苦,而到達苦的止息。

因此,要先學好人乘善法,先讓自己可以過得相對好一些,先讓自己
常行十善如處天堂。
那時,才會想要原諒殺人犯家屬、殺人犯
才能願意同情原諒上述的所有人。

十善法如果學得不夠好,那麼,可能就不願意原諒同情所有人
蔡葉
文章: 334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禪宗看心

#55

未閱讀文章 蔡葉 »

由 寂照世間 » 週一 8月 09, 2021 5:05 pm

討厭被被害者家屬、被害者,那麼就會受到討厭之苦。
討厭殺人犯家屬、殺人犯,那麼,一樣受苦。
討厭廢死聯盟者,一樣會受苦
討厭反廢死聯盟者,一樣會受苦
這個爛...喔不.藍正腐.....喔不....是綠政府...說您我平民可中籤[國民法官]....若我當法官出庭一定要法庭展示[綠色廢死電腦死囚劊子手]讓平民或當事人嚇到不敢當死囚!!!

奇怪那些法學博士專家卻不知[刑期無刑]的原理???學傳統包公展示鍘刀刑具嚇人???
不過鍘刀對死囚殺一人跟殺10人,一樣只鍘一次頭不符一罪一罰及司法公平正義原則!!
公告 呼籲貝克街的街友們,若中籤[國民法官]請先機會借寂照大學生和葉迷人出庭
為人滿為患的死囚爭取司法正義。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禪宗看心

#56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吝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蓮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踴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需,採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 為求大法故, 雖作世國王, 不貪五欲樂。

捶鐘告四方, 誰有大法者, 若為我解說, 身當為奴僕。

時有阿私仙, 來白於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稀有,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時王聞仙言, 心生大喜悅,

即便隨仙人, 供給於所需。 採薪及果蓏, 隨時恭敬與,

情存妙法故, 身心無懈倦。 普為諸眾生, 勤求於大法,

亦不為己身、 及以五欲樂。 故為大國王, 勤求獲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為汝說。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恒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幡、寶蓋,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白多寶佛:「當還本土。」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善男子,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



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湧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卻坐一面。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湧出,詣靈鷲山,住虛空中。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無量眾, 今此諸大會、 及我皆已見。

演暢實相義, 開闡一乘法, 廣導諸眾生, 令速成菩提,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惟常宣說妙法華經。」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稀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否?」文殊師利言:「有裟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頭面禮敬,卻住一面,以偈讚曰:



深達罪福相, 遍照於十方, 微妙淨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種好、 用莊嚴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龍神咸恭敬,

一切眾生類, 無不宗奉者。 又聞成菩提, 唯佛當證知,

我闡大乘教, 度脫苦眾生。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眾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禪宗看心

#57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蔡葉 寫: 週一 8月 09, 2021 9:18 pm
由 寂照世間 » 週一 8月 09, 2021 5:05 pm

討厭被被害者家屬、被害者,那麼就會受到討厭之苦。
討厭殺人犯家屬、殺人犯,那麼,一樣受苦。
討厭廢死聯盟者,一樣會受苦
討厭反廢死聯盟者,一樣會受苦
這個爛...喔不.藍正腐.....喔不....是綠政府...說您我平民可中籤[國民法官]....若我當法官出庭一定要法庭展示[綠色廢死電腦死囚劊子手]讓平民或當事人嚇到不敢當死囚!!!

奇怪那些法學博士專家卻不知[刑期無刑]的原理???學傳統包公展示鍘刀刑具嚇人???
不過鍘刀對死囚殺一人跟殺10人,一樣只鍘一次頭不符一罪一罰及司法公平正義原則!!
公告 呼籲貝克街的街友們,若中籤[國民法官]請先機會借寂照大學生和葉迷人出庭
為人滿為患的死囚爭取司法正義。
要先學好人乘善法,轉變為常行十善如處天堂的天乘善法
要先從人乘境界提昇至天乘境界
不然的話,慈悲觀大概就學不會
很可能就不願意原諒惡人、討厭之人、傷害過自己的人
於是,就繼續討厭、生氣、嗔恨
因此,就無法寬恕他人,也就成為慧律法師所說的愚癡之人

關鍵就在天乘善法
天乘善法是從人乘善法的提昇而來

佛門弟子,要去原諒世間的所有人
不然的話,就會繼續受苦
就無法學會苦集滅道的滅苦之法
原諒別人,才能原諒自己

不要繼續當無法寬恕他人的愚癡之人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禪宗看心

#58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佛傳五乘法
也就是說,有五種境界

人乘境界、天乘境界、聲聞乘境界、緣覺乘境界、大乘境界
要從一樓的人乘境界,漸漸的爬上二樓的天乘境界
要從常行十善沒有如處天堂,而轉變為常行十善如處天堂
不要一直停在一樓的人乘境界
要加強十善法的修學,要把人乘善法轉變為天乘善法

而常行十善如處天堂之後
才會願意原諒所有人
然後,再去修學慈悲觀,去觀察對方的煩惱痛苦
而當真的發現對方的煩惱痛苦時,就會生起同情、慈悲
於是對對方之前生起的討厭、生氣、嗔恨等負面心態,就會
消失不見。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禪宗看心

#59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

三學之識
一、三學之識
  學戒,為了防止過犯。
  學定,為了面對散亂。
  學慧,為了避免愚癡。
  如何學戒呢?
  從見聞中,認知貪欲的危害,不可犯,必須持戒。
  如何學定呢?
  從止觀中,修養瞋恚的影響,不可亂,必須習定。
  如何學慧呢?
  從思慮中,警覺愚癡的後果,不可迷,必須修慧。
  佛陀立教,戒、定、慧,三無漏學針對眾生,於身、語、意三者的造作行為,發生難以避免的缺失;促使依法修養,臻於完美,以至圓滿的境界。
  如是知、如是學、如是修行,即是「如」佛陀之「法」,依佛陀之教的「不二」法門!
 
三學法義
戒嚴謹而清心
定不亂而攝心
慧運作而明心
修學佛法,不離戒定慧三學,三學次第增上,終究可以入達無漏。
戒,嚴以律己,謹言慎行;旨在身口意清淨,無所住心。
定、意念不亂,心識安穩;旨在身口意善作,攝諸妄心。
慧、運作自在,解脫緣境;旨在身口意不染,見性明心。
因此,修學佛法,受持戒定慧三學,先解三學之法義;切勿錯認,以為但止於對治貪瞋痴,儼然三學是武器,貪瞋痴是敵人;殊不知人之所以為人,乃業力之所至,怎也撇不開貪瞋痴,要不,人類何來許多煩惱啊!
既然,貪瞋痴不是敵人,修學行者,理當如何面對?肯定地說:
貪瞋痴是三種惡行,唯有具足戒定慧的修養,才有敢於面對的本錢,有能力深入認識,徹底暸解;進而由嚴重、逐漸減輕,以及澹然無損,終久絕對清淨!
如是,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之法義。
 
三學是皈依處
  曾經,我想認識自己,刻意地走向人群;盼望從眾生相中,能夠有所發現,
發現其中是否有著相似的自己?!
  結果,祇是滿眼的茫然──
  於是,我轉身改換方向;有心打從人類的史實中,探索或許有所發現,發
現是否能夠得到一些資訊?!
  結果,仍是令人感到茫然──
  於是,無可奈何;甘願做個沈睡的尋夢者,冀圖從潛意識中,尋找一些蛛
絲馬跡,是否能夠發現、發現即使止於近似的我?!
  結果,一幌不知經過了夕少時辰,幾乎從睡床上搬進棺材裡;幸虧及時響
響起一陣清脆的鐘聲,有若春雷般驚醒了我的迷夢,擊碎了從「色、受」中發
起的許多幻想。
  一抹靈明頓顯,宛如佛陀在兩千近六百年前,靈山會上響起的法音;但僅
一句「煩惱即菩提「,喚醒了沙界中無以數計的眾生!
  於是,我找到了真正的皈依處;可以幫助我,如何從計較與執著中蛻出,
行深於般若波羅蜜的法門,敢於面對本元的自我,觀照於身、語、意發動時的
力源,選擇其從認識與瞭解中比較所得,發現「業、道」分因建立的現前!
  結果,有了從無明迷惑中,可以依「信、解、行、證」的精進之道,肯定
地獲得突破而能解脫的良方。那就是:
  修學戒律,做到不犯而能清淨。
  修學禪定,做到不亂而能莊嚴。
  修學般若,做到不癡而能淡泊。
 
圓具戒定慧
戒、定、慧,三學具足。
顧名思義,三者必須圓具,方能成就道果;也就是說,三學相呼相應,不可偏重,不可單項趣入。
戒,旨在不要毀犯;但是,應如何作?
定,旨在修行不亂;想想,應該怎樣?
慧,旨在遠離愚昧;然而,如何辨識?
因此,不難發現,三者的應有知見,以及干係的行法。如:
戒,不亂則不犯,智慧是力源。
定,不犯則不亂,智慧是主宰。
慧,律儀與靜慮,如實則圓通。
因此,可以肯定:
佛說,眾波羅蜜行,般若最上法。
不過,般若的形成,來自禪定和尸羅;基於知識的辨別,經驗的取捨,肯定於饒益性;也就是說,利樂的價值,在佛陀的思想中,強調「不損害他人,亦保護自已」,纔能稱得上「功德圓滿」的智慧之行。
時下,以戒為師,法螺遍處,而重點強調於「戒壇之師」;稍逆,則罪之以不重視戒法,幾手忘了,戒法中的內容,重點和目的,究竟說的是些什麼!?
試問:
定學與慧學,應該歸之屬誰?什麼樣的「師」纔有責任呢?譬如:
佛教學院、法師、居士
然而:
多少強調修行淨土的,但求往生極樂。
多少偏愛行修密法的,唯獨加持成就。
佛法中三學,難道就是如此而已麼!?
大師、長老、佛教究竟該怎麼教?用什麼「法」為理想之門?山僧慚愧,即不是大師,亦不屬長老;人微言輕,說的再多,也起不了作用。
不過,有一點似乎可以提出來參考:
政府,欲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佛教,將以什麼面對中國!?
 
三學為基礎
三學就是「戒,定,慧」三種學問,這三種學問是一切修持法要的基礎;離此基礎,就像是建房築基一樣,倘使沒有穩固的基礎,不管建房高低,稍一為外侵的風雨襲擊,所建房舍必定倒塌。相反的,有了穩固的基礎,任管建房蓋樓,都是安全無虞的。
甚麼是三學呢?茲分述於后:
戒學--梵語尸羅,其義為防禁身心的過患。大乘章載:「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火,焚燒行人,事等如燒。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戒何以為之學?依律藏之所詮,因位之修學,過此,果上便無所學了。
吾人造就業因,不外「身,口,意」三業活動行為所至,故聖人立四科而「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任戒之種類繁多,終不出此四科。
1戒法--如來所制之法。
2戒體--由於授受之作法,而領納戒法於心地,生行善止惡之功德。
3戒行--隨順其戒體而如法運作三業。
4戒相--其行之差別,如:
五戒:
A不殺生。B 不偷盜。C不邪淫。D不妄語。E不飲酒。
三聚戒:
A攝律儀戒。B攝善法戒。C攝眾生戒。
八齋戒:
A戒殺生。B戒不與取。C戒非梵行(不淫)。D戒虛誑語。E戒飲諸酒。F戒塗飾髮舞歌觀聽。G戒眠坐高廣嚴麗床上。H戒食非時食(午後之食)。
其餘尚有二十四戒,二十八輕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就戒的特質而區分,有如下不同的意義:
A出世間戒--沙彌(尼),比丘(尼)等具足戒。
B世間戒--優婆塞(夷),又名學佛男(女),所持之五戒八戒。
以上依毘尼母論所載者。
A性戒--殺、盜、邪淫、妄語四戒是為自性戒,不待佛制,若持之即得福報,犯之即受惡報。
B遮戒--飲酒等戒,若飲酒會過犯諸戒,故佛制遮止不使飲之。
以上依毘婆沙論所載者。
A性重戒--殺、盜、淫、妄四重戒,因此四者的自性,其罪性極重故。
B息世譏嫌戒--飲酒以下諸戒,佛以大慈悲心為息止世人的譏嫌,故內向眾而制定者。
以上依涅槃經所載者。
A止持戒--以戒所列者為規範,行事鈔中說:「戒體光潔,順本所受,稱之曰持;持由止成,故號止持戒。」其目的在止惡之理想在於作善,也就是防止犯惡的意思。
B作持戒--為完成止惡的理想,教以積極作善的行為;如半月說戒,結夏安居等規定,皆為作持之法。
通常以「諸惡莫作」為止持之門,以「眾善奉行」為作持之門;但諸戒的精神,在使行者的心身,勿犯過,不造因,得聖境的清涼,自然不受苦惱和惡趣的果報!
定學--定止心於一境而不使散亂。三藏法數上說:「定者禪定也!謂能攝散澄神,見性明道,故名定學。」梵語禪定為三摩地,其義有「定,等,等持」諸意;即是平等保持心性,勿為散亂妄想所趁。定學是依經藏之所詮,因位之修學,過此,果上便無所學了。
業與煩惱,發自於心,心能造就業因,以至成就苦果;吾人欲斷除這種苦果唯有修學治心的工夫。所謂心的行為便是念,於心境上前念生滅,後念生滅;如此念念生滅的相續情形之下,便完成了生死的原動力。當然,吾人治心,如果想在「止念」上下功夫,那不啻是肚子餓要吃,為免貪吃,卻把嘴封起來是一樣;是極端愚笨的行為。好像是多少行者唯恐多話,影響道業,並造口業;便施行禁口,而事實上外界有些許不正當的現象,嘴裡便發出「嗯,嗯!」之聲,面長眼大,手足揮舞,有若作啞戲然。更有一等人,嘴不言,卻與人筆談,想想,當初禁口的目的何在?所以,「定學」成為一種學問,並非誇大之詞。
現在先述定之種類。通常定有:
1生得之散定--凡欲界有情眾俱生,與心相應而起,專注於所對之境而起作用。
2修得之禪定--為色界,無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行修習而得之。
筆者習禪五十年,茲以師門之「習定」法要公諸於世,以饗習定者之需求;同時,依之而行持,保證不會發生問題(病與魔)。
定,此云者禪定也,非是禪。行者修學,任何時地均可行之,先盤(除散盤外)腿趺坐,最好行單盤法;也就是一腿曲於下,一腿曲於上,腳側置於下腿彎合之縫處,切忌置於大腿上。上體自然垂直,小腹放鬆,切忌挺胸提肚,保持有彈性之直身勢。兩手分別重疊,手掌心向上,大拇指指尖微微相接觸。直頸莫用力,兩目閉合,不可微睜。舌的位置同平常閉嘴一樣,不得故意向上或向下。思想貫注於鼻之尖端,如妄想起,則鼻端成空寂狀態,也就是說思想沒有貫注於鼻端了!
所謂修定,就是不讓思想亂竄而攝亂心神,念之貫注鼻端,即此作用也!但思想一定會亂竄,稍一不注意,便離鼻端而他去,而行者修定,便於忙於思想貫注鼻端之作用。
初習此法,口腔內津液如泉,應將津液吞下,切不可吐棄;時間久了,津液漸次減少,最後僅保持濕潤而已。
每次修習的時間不定,少則五分十分鐘,多則三五句鐘;不論如何,有空暇就修。只有疲勞想睡時,飯前飯後之半小時內,子午兩個時辰內(十一點到一點)不可修習之。
慧學--分別事理決斷疑念之作用,和道達事理之作用,梵語為般若,其義頗廣,此名為慧。乃觀達其真理,斷惑證實,進而習之,便是慧學。唯識論上說:「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慧學依論藏之所詮,因位之修學,過此,果上便無所學了。
慧與智是有差別的,智是經驗,達於有為之事相,慧的選擇,達於無為之空理。二者其名相通,其實相對。
綜上所述,三學的意義,依名義集上說:「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惡證真曰慧。」可見,戒是為防身之惡,定是為靜心之亂,慧是為去惑證真;修此三學,即能斷除「貪,瞋,癡。」三惡,誠然,是諸法修習之根本,通往解脫而進入涅槃的大道!
 
佛學三要
  三學,就是戒、定、慧三種學理,在佛典中又名三無漏學,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所謂無漏,就是不漏泄的意思;漏,是煩惱的異名,因煩惱而流注於惡趣;所以,學佛行人,必須仰賴「三學」而斷除煩惱。
  佛教的三藏聖典,經律論各藏分別說戒定慧各種學理;律藏所詮為戒,戒乃防禁身口意所作諸惡業。經藏所詮為定,定乃促使靜慮澄心。論藏所詮為慧,慧乃觀達真理而斷妄除惑;行者依戒而資定,依定而發慧,其慧而證理,是為因位上之修學。基於佛陀的教化,強調
大智覺者的成就,完成於「慧」的發揮;而慧的生起,在於定的動力,而定的生起,在於戒的基礎;也就是說,戒有缺,定無資,慧不發,三者有其連貫性,是一門相輔相成的學理;如鼎的三足,缺一不可;像人的身口意,必需以戒止惡修善,以定息緣靜慮,以慧破惑證真;
如此,以戒資定,以定發慧,方能成就大智覺者之聖果。
  為簡明述說三覺的理諦,茲分別列出戒定慧的內容,以瞭解「三學」在佛法中的意義,究竟是些甚麼?
  戒——梵語叫做尸羅,譯義為清涼,具防禁身心過犯的意義;大乘義章中說:「三業炎火,焚燒行人,事等如燒,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戒分四科:所謂戒法、戒體、戒行、戒相;戒法乃如來所制之法。戒體是授受之作法,使其領納戒法,生起防非止惡的功德。戒行是隨順戒體,如法動作。戒相是所行的差別,如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但於戒的運用上區分,大別有作持與止持二種;為立戒的目的,在防止惡行,故依戒之條文作根本,而達到作善的理想;然後教以積極的行為,像半月說戒,冬夏安居等的規定。但,依其特性,不外三類,或稱之為三聚戒;唯識論中說:「戒學有三,一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證應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戒相是戒學中最繁瑣條目,又稱之為種類,茲分別引述經論中所說,而條列於后:
  五戒:俱舍論說:「受離五所應遠離,安立第一近事律儀;何等名為五所應離?一者殺生,二者不與取,三勢欲邪行,四者虛誑說,五者飲諸酒。」關係五戒的受與分受,典籍中各有不同;成實論說:「問曰:有人言,具受則得戒律儀,是事云何?答曰:隨受多少皆得,
但取要有五。」而婆多部(一切有部)說不許五戒之分受;這大概就是大小乘律法的差異處;所以,大毘婆娑論說五戒名為五學處。
  八齋戒:或者叫做八關齋戒,俱舍論說:「一殺生:殺有情之生命也。二不與取:取他不與之物也。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不同於五戒之不邪婬。四虛誑語:與心相違之言說也。五飲諸酒:飲酒也。
六塗飾鬘舞歌觀聽:身塗香,飾花鬘,觀舞蹈,聽歌曲也。七眠坐高廣嚴麗床上;坐臥於高廣嚴麗之床上也。八食非時食(午後之食)也。」如能離此八種非法,即為八戒;此八戒中的非時食是齋法,所以又叫做八戒齋法。但是,智度論,成實論,薩婆多論的說法,以塗飾香鬘及舞歌觀聽,卻分別為二,總成九戒,前八為戒,後一為齋。受持此八關齋戒法,依十善戒經,有八種殊勝的功德:一為不墮地獄。二為不墮餓鬼。三為不墮畜生。四為不墮阿修羅。五為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六為得生天上。七為恒生梵天。八為值佛出世,請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除此,尚有沙彌律儀中所說的沙彌十戒。梵網經中所說的菩薩戒法。方等陀羅尼中所說的二十四戒;以及四分律比丘戒中的:四波羅夷、二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單提、四提舍尼、百眾學、七滅諍等八段二百谷十具足戒法;和四分律比丘戒中的五百戒法。
  佛法中制訂戒法(學),為針對吾人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與貪瞋癡諸煩惱作生死的交往;以至日久成性,習以為常,漸漸沉溺難拔,不得自在;因此,佛陀為了眾生的這種習氣,故而設施教誡:以諸惡莫作(去惡),眾善奉行(行善),自淨其意(淨心)而作戒律的基
礎,制訂各種不同而確能斷除煩惱的方法,使得眾生出離苦海,清淨心、意、識而獲大自在的究竟解脫。
  定——梵語三摩地,譯義為定,或謂等持;乃是定止心意識於一境,不為妄想、分別、散亂而使心意識去失平衡,發生偏激,可以說是一種保持心性平等的作用。定的功德,可啟神通的勝業,無漏的慧根,而免情慮上的放散,靜神上的紛亂。
  定的條目,大約分為生得之散定,和修得之禪定兩種;所謂生得之散定,即欲界有情眾生,與心相應而起,指專注於所對之境的作用而言。俱舍論稱之為三摩地,乃是以為大地法之一;唯識論譯為定,乃是以為五別境之一。所謂修得之禪定,即色界、無色界眾生心地之
作用,必須勤行修習而才能獲得;像三學中之本定學,六度中之禪波羅蜜,皆是修得之禪定。
  定之稱為禪定,以至無色定,係依欲、色、無色三界分別而立名;基於欲界貪瞋散亂的現象,色界殊妙精好的執著,無色界定處勝劣的差別等,而有「定」的修行以離(非斷)欲,有「四禪定」的薰習以棄執著,有「四無色(空)定」的精進以處捨;因此,定法成學,也
就是依其「定理」,能攝散澄神,而得明道見性的功德。茲將定的種類分別條述如后:
  欲界定:依欲界為散地,應無禪定可言,但成實論中說:「欲界雖為多分散心,亦非無少分定心,取其少分之定,故名欲界定。」為此定心不永相續,隨起隨滅,有若電光火石,故異名謂未至定;因此,成實論中強調欲界不僅有確然的禪定,而且還能啟發無慟的智慧(或
謂無動行)。
  四禪定:又叫做四靜慮,是內道與外道所共修的定法,在因,可超欲界之迷惘,在果,可生於色界;乃發生各種功德之依地的根本。
修此四種禪定,可生色界之四天處;初禪天,不須分沒食,無有鼻舌二識,唯就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與意識相應,有樂受,與三識相應,且有覺觀之能。二禪天,無眼耳身三識,僅有意識三存在;因此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沒有前五根識,所以沒有樂受(意識是怡悅,屬喜,非樂。)無覺觀之能。三禪天,亦僅有意識有樂捨二受,具意識怡悅之相,至極淨妙,所以立為樂受。四禪天,亦僅有意識,有捨受與其相應。然而,此四禪定的遞次躍進,其內容綜合薩婆多部,上座部與大乘唯識說,究竟功德力;初禪具八觸十功德。二禪呵棄初禪之覺觀,具內淨、喜、樂、一心等四支。三禪離於二禪之喜受,具捨、念、慧、樂、一心等五支。四禪棄捨三禪之樂受,具不苦不樂、捨、念、一心等四支。
  四無色定:又名四空定,是十二門禪中之四禪;一為空無邊處定,行人厭患色籠有如牢獄,故心欲出離,捨色想而緣無邊之虛空心,與空無邊相應故名。二為識無邊處定,行人除厭色外之空,捨其虛空緣內識為心識無邊之解,心與識無邊相應故名。的為無所有處定,行人厭其心識,諦觀心識無所有,心與無所有相應故名。四為非想非非想處定,依前之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至此定境捨有想名非想,捨無想名非非想;又因無粗想名非想,無細想名非非想。行者到此境地,如疙如醉,如眠如喑,無所愛樂,泯然寂絕,清淨無為,故謂之非想非非想定。
  此外,智度論說禪定的類別,分九次第定:除四禪次第定與四無色次等定外,尚有止息一切心識之定,是禪定中之極至,偏重於大乘定法之學。
  慧——依我國用詞的習慣,智與慧往往是合併使用,但於佛法中,二者是分開的;基於智與慧的含義有差異,故分別運用之;於經論中立「決斷」為智,主「簡擇」為慧。大乘義章中釋:「照見名智,解了稱慧,此二各別;知世諦者名之為智,照第一義者說以為慧。」
法華經義疏中說:「經論之中,多說慧門鑒空,智門照有。」作者於經論中對智與慧所得結論,認為智是經驗的累積,慧是於經驗中擷取其精華,加以選出與事理有關而且可信可靠的,這樣才是圓滿的慧。
  智:梵語叫做若那,或為闍那,含意是於事理之決斷;大乘義章中說:「於境決斷,說之為智。」智於經論中的種類繁多,其境相也很複雜,茲引述其大略:華嚴經說:一切諸如來,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為唯一佛智,即一切種智也。佛性論與攝大乘論說俗智與真智。唯識論說根本智與後得智。十八空論說如理與如量二智。智度論說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百法問答鈔與唯識論說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蓮花三昧經說法界體性智與唯識所說四智,合而成五智。除此,依無漏智之初,證欲界四諦得四法智;而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諦之理則得四類智。尚有小乘法依俱舍論所立之世俗、法、類、苦、集、滅、道、他心、盡、無生等十智,前第一世俗智因與煩惱相應,故謂有漏智;法智以下六智謂無漏智;餘為無生智。以及大乘法依華嚴經所立,則有三世、佛法、法界無礙、
法界無邊、充滿一刀世界、普照一切世間、住持一切世界、知一切眾生、知一切法、知無邊諸等佛如來所具之十種智。
  慧:梵語叫做般若,或為缽惹,或為波羅若,皆係音譯之別:唯識論釋義說:「云何為慧?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可見「慧」是一種分別事理,決斷疑念的作用;也是一種通達事理的作甩。慧的形成,依成實論說有三:一為聞慧,係由見聞經教而生。二為思慧,係由思惟道理而生。三為修慧,係由修持禪定而生;前二者是散慧,為發修慧之緣,而修慧是定慧,有斷惑證理之用。慧,依般若之義,大別分為三大類:智度論說共與不共兩種般若;地藏經說世間與出世間兩種般若;華嚴大疏說實相與觀照兩種般若。依般若之德用,則金光明玄義說:有實相、觀照、方便三種般若;般若經中說:除前二者,末為文字,合成三種般若;仁王經疏中也作如是說。而金剛經刊定記與三藏法數中:除實,相、觀照、文字三般若外,復加境界,眷屬二者,合而成為五種般若;
此五般若,依慈恩三戒法師所述:為通達於五法,立「性、相、因、境、伴」五者詮般若宗觀。
  綜合智與慧的功用與意義,屬為學佛成道之基礎;智度論讚禮有加,說智慧是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於佛法中,喻為渡生死苦海之船筏。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禪宗看心

#60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慈悲觀與慈心觀不同

慈心觀是,願天常生好人,願天常生好事。
慈心觀是,願天下人平安喜樂,離苦得樂。

而慈悲觀是尋聲,尋心聲
也就是去觀察他人的煩惱痛苦。

世人有什麼煩惱痛苦?
只要是人,都有八種苦,有八種煩惱痛苦
1234.生老病死苦、5.怨憎會苦、6.愛別離苦、7.求不得苦、8.五蘊盛苦。

誰不可憐,誰不值得被同情?
世人都可憐,都值得被同情;因為都還在受苦,在受八種痛苦。
唯有開悟者才不可憐,才不需被同情。
但開悟者太少,世人都是很可憐的,都是需要被同情的。

而同是天涯淪落人,同為可憐人,應該是抱團取暖,相親相愛;
而不是互相仇視,相恨相殺,互相傷害。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禪宗看心

#61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三學是皈依處
  曾經,我想認識自己,刻意地走向人群;盼望從眾生相中,能夠有所發現,
發現其中是否有著相似的自己?!
  結果,祇是滿眼的茫然──
  於是,我轉身改換方向;有心打從人類的史實中,探索或許有所發現,發
現是否能夠得到一些資訊?!
  結果,仍是令人感到茫然──
  於是,無可奈何;甘願做個沈睡的尋夢者,冀圖從潛意識中,尋找一些蛛
絲馬跡,是否能夠發現、發現即使止於近似的我?!
  結果,一幌不知經過了夕少時辰,幾乎從睡床上搬進棺材裡;幸虧及時響
響起一陣清脆的鐘聲,有若春雷般驚醒了我的迷夢,擊碎了從「色、受」中發
起的許多幻想。
  一抹靈明頓顯,宛如佛陀在兩千近六百年前,靈山會上響起的法音;但僅
一句「煩惱即菩提「,喚醒了沙界中無以數計的眾生!
  於是,我找到了真正的皈依處;可以幫助我,如何從計較與執著中蛻出,
行深於般若波羅蜜的法門,敢於面對本元的自我,觀照於身、語、意發動時的
力源,選擇其從認識與瞭解中比較所得,發現「業、道」分因建立的現前!
  結果,有了從無明迷惑中,可以依「信、解、行、證」的精進之道,肯定
地獲得突破而能解脫的良方。那就是:
  修學戒律,做到不犯而能清淨。
  修學禪定,做到不亂而能莊嚴。
  修學般若,做到不癡而能淡泊。
此位佛弟子,大概是跳級學會的。
但是佛門弟子中,能夠像這麼精進或幸運的人,算是少數。

沒有經歷過從人乘提昇至天乘的過程
而是直接從持戒、布施而學會苦集滅道、前因後果,最後提昇到般若波羅蜜。
這種幸運或精進之人,算是少數。
而多數人,不可能像此人這般幸運。
還需要加強人乘善法,提昇至天乘善法,後來,才能如此人般的深入佛法。

所以,十善法、天乘善法,是非常重要的。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