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http://www.chiefsun.org.tw/zh-tw/6_magz ... php?Id=447了生脫死(to transcend life and death)🧐
Re: 了生脫死
生死關全集(祖師開示篇)
陳由斌居士編著
自序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楞嚴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儒經亦云,君子之道,造端夫婦,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少時戒色,非禮勿視。故知淫為萬惡之首,乃佛儒二宗共重也。
《圓覺經》又云:「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故知輪迴三界,以愛為本,往返六道,以淫為基。億劫淪溺,依色而住,兆載修行,除欲為先。人身難得,豈可為臭皮囊所役?佛法難聞,豈甘為粉紅骷髏之奴?當念宿世曾為女子,懵懂愚癡,便好男人體;今生轉為男身,顛倒迷昧,又愛女人體。天眼視之,何等可恥?宿命知之,尤覺可笑!隨在覺其汙,愛欲則無從生,堂堂大丈夫,豈可殉色而忘己?
然法門無量,皆應眾機,頓漸權實,應病予藥。故佛戒釋子,全斷淫欲,居士菩薩,嚴制邪淫。從急全斷,從緩漸斷,急則究竟,緩為方便。不以方便縱逸而貪欲,不以究竟難達而退卻。須思人居萬物之靈,六道眾生之首。勿於此成佛菩薩清淨之身,生此不淨齷齪之想;勿於此輾轉互為六親眷屬,萌發藏汙納垢之念。念頭方動,善神遠離,天怒地瞋;淫心一起,眾仙唾棄,菩提道失。故儒經訓以,男室女家,慎獨無邪,十目指視;佛經教以,男父女母,色如毒鴆,九想不淨。無不使人去染成淨,捨妄為真!
夫淫欲之禍,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邪淫之害,諸祖語錄,句句皆真。念佛求生,乃彌陀之本願;斷除愛欲,乃釋迦之本懷。蓋此二法,涵盡經藏,末法捨此二門,不出三界。夢東云:「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淨心之要,無如念佛。」然與人行淫,淨法何在?淨心不成,如何得生?蕅益言:「尚不成魔,安能成佛?尚失人道,安能往生?」是以中峰云:「念佛須當戒淫欲,淫欲斷時生死斷。」誠斯良言,豈能輕忽?
情海難了,難了能了真豪傑;色欲難斷,難斷能斷真丈夫。貪須臾之歡娛,多生之罪孽無窮;享頃刻之愛戀,多劫之冤債無盡。色相本空,紅顏如幻。普願天下諸眾生,當發覺悟之心,力破色魔之障,力挽邪風之行。釋迦金口所言不信,何言可信?祖師法語所誡不聽,何言可聽?願諸上善人,聞後輾轉相傳,永斷愛河,共出輪迴。
一九九七年三月八日果斌寫於華梵大侖山
報佛恩網:https://book.bfnn.org/books/0379.htm
陳由斌居士編著
自序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楞嚴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儒經亦云,君子之道,造端夫婦,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少時戒色,非禮勿視。故知淫為萬惡之首,乃佛儒二宗共重也。
《圓覺經》又云:「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故知輪迴三界,以愛為本,往返六道,以淫為基。億劫淪溺,依色而住,兆載修行,除欲為先。人身難得,豈可為臭皮囊所役?佛法難聞,豈甘為粉紅骷髏之奴?當念宿世曾為女子,懵懂愚癡,便好男人體;今生轉為男身,顛倒迷昧,又愛女人體。天眼視之,何等可恥?宿命知之,尤覺可笑!隨在覺其汙,愛欲則無從生,堂堂大丈夫,豈可殉色而忘己?
然法門無量,皆應眾機,頓漸權實,應病予藥。故佛戒釋子,全斷淫欲,居士菩薩,嚴制邪淫。從急全斷,從緩漸斷,急則究竟,緩為方便。不以方便縱逸而貪欲,不以究竟難達而退卻。須思人居萬物之靈,六道眾生之首。勿於此成佛菩薩清淨之身,生此不淨齷齪之想;勿於此輾轉互為六親眷屬,萌發藏汙納垢之念。念頭方動,善神遠離,天怒地瞋;淫心一起,眾仙唾棄,菩提道失。故儒經訓以,男室女家,慎獨無邪,十目指視;佛經教以,男父女母,色如毒鴆,九想不淨。無不使人去染成淨,捨妄為真!
夫淫欲之禍,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邪淫之害,諸祖語錄,句句皆真。念佛求生,乃彌陀之本願;斷除愛欲,乃釋迦之本懷。蓋此二法,涵盡經藏,末法捨此二門,不出三界。夢東云:「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淨心之要,無如念佛。」然與人行淫,淨法何在?淨心不成,如何得生?蕅益言:「尚不成魔,安能成佛?尚失人道,安能往生?」是以中峰云:「念佛須當戒淫欲,淫欲斷時生死斷。」誠斯良言,豈能輕忽?
情海難了,難了能了真豪傑;色欲難斷,難斷能斷真丈夫。貪須臾之歡娛,多生之罪孽無窮;享頃刻之愛戀,多劫之冤債無盡。色相本空,紅顏如幻。普願天下諸眾生,當發覺悟之心,力破色魔之障,力挽邪風之行。釋迦金口所言不信,何言可信?祖師法語所誡不聽,何言可聽?願諸上善人,聞後輾轉相傳,永斷愛河,共出輪迴。
一九九七年三月八日果斌寫於華梵大侖山
報佛恩網:https://book.bfnn.org/books/0379.htm
Re: 了生脫死
淫欲根源和化解慾望的妙法
1、異性相吸的奧秘
在人、動物、植物等各種生命中,有一個最普遍而又最神秘的現象,既是男女、雌雄的相互吸引和交配。
植物雖不能動,花草也要自射芳香,引誘蜂蝶代為傳粉。 為什麼異性之間會相互吸引? 也是陰陽兩種物質能量互根互存的驅使。
其實,每一個人或動植物都是由陰陽兩種能量組合而成的,這符合陰陽互根的原理。 如果你是男人,在你身上有51%是陽性能量,有49%是陰性能量。 如果你是女人,在你身上會有51%的陰性能量,有49%的陽性能量。
在每一個人身上,幾乎都有一半的能量在沉睡。 因此,每個人都會在不停地尋找另外那49%的能量,來填補這49%的空虛。 因此,就產生了異性相吸,由此而產生了愛情和做愛。
天與地也是陰陽組合相對的生命,地水蒸發升於天上,天空下雨落於地下,是天地陰陽勾通和陰陽協調的一種方式。 長期不下雨,地面乾裂、空氣乾燥,萬物都會生病,這就是天地陰陽不協調。 男女異性之間如果缺少交往和做愛,都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難受感。
眾生凡夫皆是如此,世上只有一種人不會向外追求這種能量的協調,那就是開悟的聖人。 開悟者並非不需要那一半能量,但是,開悟者知道自我本身就是陰陽合和而成,並不需要向外尋找那另一半異性能量。 只要回歸到本性上,自身就是最完美的陰陽合體。
但是,還在迷惑的眾生,卻不知道自己本身既是陰陽合和之體,只從表像上看到了男女、雌雄之別。 其實,眾生看到的表像都是陽性的一面,因為精、卵都是基本粒子組合的陽性物質,無論男女,都屬於以陽為主的生命。 只是陽中之陽(男、雄)和陽中之陰(女、雌)而已。
通過結婚配偶,男女、雌雄整天生活在一起,表像上找到了另一半異性能量,但是,為什麼他(她)們還是永不滿足呢?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他(她)們並沒有找到真正的另一半"陰中之陰"和"陰中之陽"的能量。 所以,那種交合的滿足只是生理上暫時的。
眾生在沒有真正找到另一半能量之前,心理上總是偏在陰陽兩邊,就必然去尋找另一半,也必然被另一半能量所吸引。 就在這種異性能量的吸引下,由於人們不明白生命的真相,總以淫欲來填補那無底的空虛和寂寞,才使人們淫慾心理越來越盛。
人們的淫欲心理養成的淫欲習氣越來越重。 但是,人們卻不知道,淫欲乃生死之門。 有淫必有"生",有生就必有"死",因此,淫欲乃生死之門。 只要還未斷掉淫欲,就在生死門內,難出六道,不能了脫生死。
開悟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因為他們已經悟透了生命的真相,本性中本來就俱全生命的全部能量,那一半能量就是"陰中之陰"和"陰中之陽"。
他們通過修煉向內找,使內在的另一半能量在修鍊中甦醒,並合二為一。 他們既是男人,又是女人。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當修鍊到一定層次時都會結聖胎(體內的那個金娃娃,佛家稱聖胎,道家稱道嬰),這才是陰陽和合的產物。
首先在他們的心理上斷掉了男女之別,把眾生平等地視為,皆是完美的陰陽合和之身。 然後再通過修鍊,啟動那另一半能量。
当另一半能量激活之后,那种真正的阴阳合和的感受,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能量通过中脉上升时产生的磨擦力,能使身心感到无比的喜乐,男女性交时那种舒适的感受却不及它的万分之一。
但是,真正的开悟者却不能沉浸在这种享受之中,必须放下并突破这一关,否则仍难成道。我讲这些只能帮你从道理上突破,至于心理和生理的突破,那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
2、邪淫起于无智
修行人常说:“万恶淫为首”,“邪淫破坏人伦”等等。其实,邪淫主要并不是破坏人伦的问题。人道讲人伦,看到的只是今生今世的表面现象。
从天道来讲,并不存在什么人伦问题。如果把三世连续起来看,今生的夫妻可能是过去的母与子,也可能是孙子与祖母,也可能是人与蛇。所以,从天道角度来看,不存在人伦问题,万事万物皆是一个“缘”字。
修行人所谓的“万恶淫为首”。主要有阴阳两大原因。
一是,现在社会上,家庭的不合,妻离子散,情杀,大事的失败,人的堕落,社会的腐败等等,多与乱淫有关。给个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和烦恼,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安和动乱。这是从阳性角度来看。
二是,从阴性及长远的角度来看,修行人是逆炼归元。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使生命层次上旋。
但是,淫属于一种“精生形”的生命下旋行为。因此,邪淫属于无智,无真智慧的人、畜才会如此。
即使夫妻之淫,虽非邪淫,也为“有漏”,其生命层次必然趋于下旋。
原理在于,由于平时常思淫事,即使是夫妻之淫,程序已输入你的第八识中。人死灵魂出壳后,第八识自动显像,把你平时执着的各种念头、行为都一一暴光成像。
由于你平时执着淫事,看到这些暴光的像,就提醒你动念思淫。此时你的灵魂到处游荡,见到人或畜牲正在行淫交配,就不由自主因动念而投入胎中,转世为人或畜牲。
如果淫习不断,即使你修大善而入天道,见到“天花”(天界女子称天花)时,稍一动念,以成邪淫。由于维层的不同,在人和畜牲道有淫的行为才为行淫。在天道并无行为,彼此念头一动,就已完成,就为邪淫。
成语中有个“五花八门”,说的正是这类事。在天界犯一次天花就被贬下天界,能量最高的也只能犯五次天花,然后被天龙八部(八门)扣押能量后,贬下天界。这种下界之人,被古人称谓:“从五花八门而来”。这就是成语“五花八门”的原意。
由此可见,只要还有淫心尚存,就难出六道,何况邪淫还属贪欲之列,造得还是三恶道之因,更谈不上出离六道。
断淫并非易事,因为人、畜到一定时期,都自然萌生一种性的生理需求。要想控制这股能量的外泄,需要有很强的定力。
首先,要從心理上斷掉淫念,然後在定力的持續中修"忍",修到一定程度後,心能轉境,生理也能隨心所轉。
正是由於多生多劫淫的心理才養成了生理上淫的習氣。 心若能轉,境必能轉。
除了心理上修定、修忍以外,在修鍊的方法上,也有煉精化氣的具體方法。 (見下面內容)在"男丹"和"女丹"功中都有具體的修鍊方法,也可依師指導進行修鍊。
1、異性相吸的奧秘
在人、動物、植物等各種生命中,有一個最普遍而又最神秘的現象,既是男女、雌雄的相互吸引和交配。
植物雖不能動,花草也要自射芳香,引誘蜂蝶代為傳粉。 為什麼異性之間會相互吸引? 也是陰陽兩種物質能量互根互存的驅使。
其實,每一個人或動植物都是由陰陽兩種能量組合而成的,這符合陰陽互根的原理。 如果你是男人,在你身上有51%是陽性能量,有49%是陰性能量。 如果你是女人,在你身上會有51%的陰性能量,有49%的陽性能量。
在每一個人身上,幾乎都有一半的能量在沉睡。 因此,每個人都會在不停地尋找另外那49%的能量,來填補這49%的空虛。 因此,就產生了異性相吸,由此而產生了愛情和做愛。
天與地也是陰陽組合相對的生命,地水蒸發升於天上,天空下雨落於地下,是天地陰陽勾通和陰陽協調的一種方式。 長期不下雨,地面乾裂、空氣乾燥,萬物都會生病,這就是天地陰陽不協調。 男女異性之間如果缺少交往和做愛,都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難受感。
眾生凡夫皆是如此,世上只有一種人不會向外追求這種能量的協調,那就是開悟的聖人。 開悟者並非不需要那一半能量,但是,開悟者知道自我本身就是陰陽合和而成,並不需要向外尋找那另一半異性能量。 只要回歸到本性上,自身就是最完美的陰陽合體。
但是,還在迷惑的眾生,卻不知道自己本身既是陰陽合和之體,只從表像上看到了男女、雌雄之別。 其實,眾生看到的表像都是陽性的一面,因為精、卵都是基本粒子組合的陽性物質,無論男女,都屬於以陽為主的生命。 只是陽中之陽(男、雄)和陽中之陰(女、雌)而已。
通過結婚配偶,男女、雌雄整天生活在一起,表像上找到了另一半異性能量,但是,為什麼他(她)們還是永不滿足呢?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他(她)們並沒有找到真正的另一半"陰中之陰"和"陰中之陽"的能量。 所以,那種交合的滿足只是生理上暫時的。
眾生在沒有真正找到另一半能量之前,心理上總是偏在陰陽兩邊,就必然去尋找另一半,也必然被另一半能量所吸引。 就在這種異性能量的吸引下,由於人們不明白生命的真相,總以淫欲來填補那無底的空虛和寂寞,才使人們淫慾心理越來越盛。
人們的淫欲心理養成的淫欲習氣越來越重。 但是,人們卻不知道,淫欲乃生死之門。 有淫必有"生",有生就必有"死",因此,淫欲乃生死之門。 只要還未斷掉淫欲,就在生死門內,難出六道,不能了脫生死。
開悟者卻反其道而行之,因為他們已經悟透了生命的真相,本性中本來就俱全生命的全部能量,那一半能量就是"陰中之陰"和"陰中之陽"。
他們通過修煉向內找,使內在的另一半能量在修鍊中甦醒,並合二為一。 他們既是男人,又是女人。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當修鍊到一定層次時都會結聖胎(體內的那個金娃娃,佛家稱聖胎,道家稱道嬰),這才是陰陽和合的產物。
首先在他們的心理上斷掉了男女之別,把眾生平等地視為,皆是完美的陰陽合和之身。 然後再通過修鍊,啟動那另一半能量。
当另一半能量激活之后,那种真正的阴阳合和的感受,是常人难以理解的。能量通过中脉上升时产生的磨擦力,能使身心感到无比的喜乐,男女性交时那种舒适的感受却不及它的万分之一。
但是,真正的开悟者却不能沉浸在这种享受之中,必须放下并突破这一关,否则仍难成道。我讲这些只能帮你从道理上突破,至于心理和生理的突破,那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
2、邪淫起于无智
修行人常说:“万恶淫为首”,“邪淫破坏人伦”等等。其实,邪淫主要并不是破坏人伦的问题。人道讲人伦,看到的只是今生今世的表面现象。
从天道来讲,并不存在什么人伦问题。如果把三世连续起来看,今生的夫妻可能是过去的母与子,也可能是孙子与祖母,也可能是人与蛇。所以,从天道角度来看,不存在人伦问题,万事万物皆是一个“缘”字。
修行人所谓的“万恶淫为首”。主要有阴阳两大原因。
一是,现在社会上,家庭的不合,妻离子散,情杀,大事的失败,人的堕落,社会的腐败等等,多与乱淫有关。给个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和烦恼,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安和动乱。这是从阳性角度来看。
二是,从阴性及长远的角度来看,修行人是逆炼归元。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使生命层次上旋。
但是,淫属于一种“精生形”的生命下旋行为。因此,邪淫属于无智,无真智慧的人、畜才会如此。
即使夫妻之淫,虽非邪淫,也为“有漏”,其生命层次必然趋于下旋。
原理在于,由于平时常思淫事,即使是夫妻之淫,程序已输入你的第八识中。人死灵魂出壳后,第八识自动显像,把你平时执着的各种念头、行为都一一暴光成像。
由于你平时执着淫事,看到这些暴光的像,就提醒你动念思淫。此时你的灵魂到处游荡,见到人或畜牲正在行淫交配,就不由自主因动念而投入胎中,转世为人或畜牲。
如果淫习不断,即使你修大善而入天道,见到“天花”(天界女子称天花)时,稍一动念,以成邪淫。由于维层的不同,在人和畜牲道有淫的行为才为行淫。在天道并无行为,彼此念头一动,就已完成,就为邪淫。
成语中有个“五花八门”,说的正是这类事。在天界犯一次天花就被贬下天界,能量最高的也只能犯五次天花,然后被天龙八部(八门)扣押能量后,贬下天界。这种下界之人,被古人称谓:“从五花八门而来”。这就是成语“五花八门”的原意。
由此可见,只要还有淫心尚存,就难出六道,何况邪淫还属贪欲之列,造得还是三恶道之因,更谈不上出离六道。
断淫并非易事,因为人、畜到一定时期,都自然萌生一种性的生理需求。要想控制这股能量的外泄,需要有很强的定力。
首先,要從心理上斷掉淫念,然後在定力的持續中修"忍",修到一定程度後,心能轉境,生理也能隨心所轉。
正是由於多生多劫淫的心理才養成了生理上淫的習氣。 心若能轉,境必能轉。
除了心理上修定、修忍以外,在修鍊的方法上,也有煉精化氣的具體方法。 (見下面內容)在"男丹"和"女丹"功中都有具體的修鍊方法,也可依師指導進行修鍊。
Re: 了生脫死
大般若經要解 - 九十波羅蜜(二一)無作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七十三 “無作波羅蜜”。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38期 2009年7月刊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七十三 “無作波羅蜜”。“無作”是無所作為的意思,講到“無”要特別注意,“無”不是沒有,無所的“所”則是一個定位,但不一定以什麼為定位。好比一個家庭,當父母親情緒不好的時候,往往會發脾氣:「我這麼忙!這麼累!不都是為了你們嗎?」這是一個“有所”,什麼是“無所”呢?事實上,探討他講這些話會發現:又忙又累真的都是為別人嗎?難道沒有為自己?是否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為兒女,自己完全沒有涉及?可見這裡面的“有所”就是個不一定的現象。
佛法中有種“無相布施”,是說不計較、不執著於功德,這就是一種“無所”,雖然做了一些善事,但並不以此為一個定位。好比幫助別人之後就這麼說:「我給了你多少錢,我給了你什麼……」,這就是“有所”,而波羅蜜法則強調不要以“有所”來作行為上的表現,這叫 “無作”;“無作”是無所作為,但並不表示不做,或者沒有做,而是“有作”卻不計較執著。再舉一個例子:譬如講經說法,會不會專門對誰而說?像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都是以眾生為對象,所以常說的“普被眾生、廣度眾生”就是一種無所的現象,因為它不是以某些或某一個定位來說。
至於“無作波羅蜜”的本義是什麼?由於一個學佛修行者常常執著於相上的問題、計較種種的結果,乃至於酬報,所以佛法中有所謂的“回向功德”,即是以“無作波羅蜜”告訴我們,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勿以計較執著的心態而有所作,就叫做“無作”,也就是無所作。
再看 “空波羅蜜”,前面談了很多“空”,為什麼這裡還有一個空波羅蜜呢?其實這個“空”是針對前面的空相以及空境來說的,這裡談的是究竟清淨的空;基於無所作為之後,看起來好像是空相、空境了,事實上不然,它還是有所作為,只是不計較、不執著了。那麼,“空波羅蜜”所要說明的是什麼?是你所發起的心願以及行為的過程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你最後完成的結果,對自己、對別人有利益?還是會造成傷害?那才是問題的究竟!你不能說「我做完了就算了,因為我根本不執著它、不計較它」,那不叫做空相!因為佛法強調的就是饒益性,絕對不能有傷害,所以才講“空波羅蜜”。
而且這裡所講的空是“究竟空”,所以不能再以前面的方式來解釋說,就像虛空一樣,或「從有的突破」;那該如何把握究竟空呢?比方以涅槃來說,涅槃有“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有餘涅槃肯定是個“有”,無餘涅槃是從“有”突破之後所完成的涅槃境界。假使我們這麼說,從有餘到無餘只是一個過程,它的最後就是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是一種修養的境界,到此境界表示已不再受生死,已到達一個完全寂靜的境界,這種寂靜的情況就是究竟空的一種認知,是究竟涅槃,是圓滿了的結果,“空波羅蜜”就是說這個。所以最前面談的是空的“有相”,其次談怎麼從有,突破其空相顯現“無相”?接著所談是空的究竟,是其順序。
接著談“無相波羅蜜”,前面談了很多有關無相的問題,這裡的無相是談什麼呢?是從寂靜的認知,而後去把握寂滅的相。寂滅的相是什麼?前面談相是從有相突破到無相,這裡談的無相,是無相圓成之後所完成的一種境界,是一種寂滅的境界;就是連生也不再發起了!“生”的現象不再發起,當然“滅”也是多餘的了,所以連滅也寂靜了,這才是“無相的究竟”!只不過,我們還要把握一個重點:前面談“有相”是肯定實相的有,談“無相”則是真如的有,所以說是從實相的有到真如的有;而這裡是已到達圓滿來說,所以同樣是講無相,都是從“有”去認知、去突破,可是此處所說的是一個圓滿之後的現象,就是生也不起,滅也不需要了,這才叫做圓滿,因為還有生,就有滅,如果連生都不起,當然滅也就不需要了,這才是此處所講的無相波羅蜜。
再下一個“背捨波羅蜜”,前面已介紹過八背捨,大家可能還有點印象。我們曉得“背”是相反的意思,“捨”是放捨,可是這不是說違背而放捨,或者說不好的放捨;前面已解釋過,“背捨”的本義是說,依於佛法還是有其選擇,“選擇”是以真如的究竟之道完成的結果來說,而這個結果一定要經過多層次的選擇才能顯現,而凡有選擇一定有比較,有比較才有選擇的機會,如果有許多可以比較,同樣的也就會有很多的選擇,在很多選擇之後還要再作比較,經過這樣不斷的比較、選擇,選擇、比較,最後所到達的,自然就是一種背捨的境界。舉個例子比較容易瞭解,背捨的境界是什麼?假使說“念佛”,念佛是告訴我們要一心不亂,那是平常的訓練,真正到臨命終時,是不是還可以做到一心不亂呢?如果平常的修養能做到一心不亂,臨命終時也還能維持一心不亂,那就達到了捨的境界了,為什麼?因為沒有任何可以再成為障礙,就不會造成一種違背的現象;換句話說:沒有違背就沒有障礙了;因此這裡所說的“捨”,是指真正的放下了。平常的一心不亂只是一種修養,但是否在最後最緊要的關頭還把持得住?尤其人在臨命終時罣礙最多,感情最脆弱,放不下的最多,在這種情形之下,你還能夠清清淨淨、平平和和的去完成自己的修養,進而顯現修養的成果,那才叫做背捨而後完成的成果,所以這個“背捨波羅蜜”跟前面談的有一些差別,前面是說在開頭與過程中間有其背捨,而這裡的“背捨波羅蜜”是說,最後、最要緊的時刻你能夠作得了主,能夠一心不亂。
再看第七十七個“定波羅蜜”;通常談“定”都會加上“禪定”兩個字,其實這裡所談的“定”是包含了四禪定、四無色定以及滅盡定。什麼是“滅盡定”?其實剛剛在解釋空跟無相的時候,於“滅盡”已傳達了一個概念,它是生既不起,滅也成了多餘了;有種現象我們須知道:必然是有所散亂了才需要修定,使自己不亂,如果根本連散亂都不會發生了,自然就不需要定了。這裡所談“定波羅蜜”是這一種境界;套一句禪門中的話說,就是“定而無定”。這裡所談有些名詞跟前面好多都很相像,事實上,那都必須歷經多層次的修養,是經過慢慢提昇、增上而完成的,深妙殊勝的修養境界。
接下來第七十八個“檀那波羅蜜”。“檀那”之意就是布施,這裡所謂的“施”,不只是講布施,或是一般所說的財施、法施、無畏施;因為談施,就涉及到“受”,比方“施”一定要有接受的人;我們且來分別一下施與受究竟哪個是主角?其實都是主角!一個是施的主角,一個是接受的主角;可見施與受的本身是相等的。所以談“施波羅蜜”便須在施與受相等的情況之下來談,為什麼?假設現在有個人他有能力行布施,另外有個人則是需要別人布施才能舒困,那我們有否想過?首先,這個人會有一份布施心,說不定過去他曾經也接受過別人的布施,才會發起這一份心;還有,他今天願意施捨,他必須已經擁有可以施捨的條件,才能感受到一個接受布施的人的心境和需要。所以談施與受,於精神、物質、心理其實都是相等的,只是前面談施都是有所分別,這裡是已經到達一種無分別的一種布施的行為,這“無分別”不是說這個人我熟悉,多給一點,那個人不熟悉,少給一點,不是這一種分別,那是前面講的“施波羅蜜”,這裡的旨趣則是強調施與受是相等的;像千佛山成立的“佛弟子慈善基金會”就特別強調這個宗旨,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許多行布施的人,難免有自詡是施者,便自認為高人一等,受施的人就好像都是可憐人。這種情況,只要是學佛人,未具相當智慧境界的話,難免都會犯此毛病;但若真正能夠達到這種施受相等的修養的話,方可真稱得上是具有般若的修養,而不只是一個自我的知識經驗的修養了。
所以這裡談“檀那波羅蜜”,以施而言,與前面最大的不同點,便是在施與受相等的精神前提或者說是一種旨趣,這是我們要特別把握的。
接著第七十九尸羅波羅蜜,一般講尸羅是戒,其實尸羅有清涼的意思;因為戒是一種清涼的修養,為什麼要有戒呢?因為人會有無明、有煩惱,有很多造業的行為,因而造成一種燥熱,而戒可以幫助我們化解這些問題,可以獲得清涼的效益。所以這裡談尸羅是以清涼來講,其實還是不夠,所謂清涼到什麼程度呢?尸羅波羅蜜,同樣也談清涼,但與前面講的清涼還是有所差別,好比要清涼到什麼程度?如果清涼到已經不會有懊惱或是熱燥的現象,當然,這種清涼就不止限於自己得到好處,也可以使別人得到清涼。可見尸羅波羅蜜,說是戒也好,清涼也好,通常講“戒”一定是有侵犯、有造作的行為,如果以尸羅波羅蜜的境界來講,就是已經沒有造作,沒有侵犯的行為了,讓自己處在一種清涼或者清淨的境界;這裡所談的“尸羅波羅蜜”就是以這種方式表現。
雖然一口氣講了“無作波羅蜜”、“空波羅蜜”、“無相波羅蜜”、“背捨波羅蜜”、“定波羅蜜”、“施波羅蜜”以及“戒波羅蜜”這麼多,其實我們只要把握一個原則,從前面的“有”,突破到“無”,以至到圓滿,可以說都是以一種圓滿的境界來談最高的層次,所以不要只是在名相上打轉,否則會感覺講來講去不都是一樣嗎?事實上,九十波羅蜜是從一個有的開始,以及突破有到無的境界,這只是一個提昇,還要增上,增上到圓滿的境界,我們現在談的這些就是以圓滿、究竟來說法,這是我們必須把握的。
在九十波羅蜜裡,即使談到後面這一些也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這些內容,也就是我剛剛講的道理,我們必須要能把握:從“有”如何去著手?也就是從“有”的認識了解,而後能夠突破,能突破,才能顯現出另外的境界。所以佛法中特別強調要認識、了解、有所發現,那是為什麼?關鍵就是在於如何達到究竟圓滿!佛法常常有一句這麼的話,不管什麼事,到達什麼程度,不是有功德圓滿的說法嗎?其實功德圓滿就是一種究竟的境界,表示這個事情已經究竟了,再也沒有相對差別或者是不同的現象,可以說就是一種絕對的境界。如果我們能夠把握在此之前所談的那些波羅蜜的話,就可以發現,原來九十波羅蜜裡,前面六十幾個波羅蜜都是談從“有”到“無”的突破,從第七十七定波羅蜜開始,所展現即是增上的境界了;而在七十六之前可以說,都還是從有的突破到達無而顯現圓滿的一種現象,還不是一種完成。到七十七以後才提出:要究竟圓滿絕對境界的修養,而第七十六個波羅蜜之後的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也就是定、施、戒三個波羅蜜,到後面的十幾個都是談究竟圓滿的修養。
繼續講第八十個波羅蜜,“安忍波羅蜜”。要知道,“忍”是要做到忍而化之,前面也談到忍波羅蜜的問題,忍而能夠化解,表示還有問題才需“忍”來化解。而此處談的”安忍”,是已經沒有問題了,但是沒有問題是否就不必去行波羅蜜?不是的!修行是一輩子的事,必須直到進入到究竟無餘,猶若虛空才不需要修行了,也就是說明忍而化之,要能夠到達連化解的機會都不需要了,也就無所謂忍與不忍了!那是一個灑脫自在的境界,可以說安忍就是灑脫自在,但不是任性,隨著自己的個性而認為是自在。所以安忍的“安”是安穩,安於叛逆的、違反的這種事與理的問題之上去行忍,就叫安忍,這裡所談就是已經不再受任何事情的影響了,以白話來講是一個什麼境界?是感性、理性都不會產生了,那是一個清淨之性。從中可以發現此處所說“安忍波羅蜜”,可以說是已從修養提昇到增上,一直增上到連忍都不需要了,如果還需要忍就表示還有問題。這種境界就是剛剛講的一種清淨的境界,但是這所謂的清淨,不是一般講的乾乾淨淨,是不起變化、不生分別了,這時候不會受是非、善惡、對錯的影響,等於沒有感性也沒有理性的顯現,是一個清淨之性,猶若湛然的太虛。
可以這麼說,“安忍波羅蜜”肯定是到達了圓滿的境界,是一種灑脫自在的修養。當然,講起來很容易,事實上從有問題而去修學“忍波羅蜜”,而後突破問題進而到達無的境界,還是在那裡修養“忍波羅蜜”,對不對?即使到達安忍,能夠安住於忍法,這也只不過是一個增上境,還不是究竟的境界。必須要到達完全無所謂忍無忍了,即使別人認為好像有忍的現象,於修養者本身來講,他灑脫自在,沒有任何事情會引起他產生感性、理性,但也並非如同木頭、石頭,他還是清清楚楚,只是不會被牽引,不會受影響,不會再發生無明煩惱或者是作業的行為,完全是清淨的,寂靜的境界。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七十三 “無作波羅蜜”。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38期 2009年7月刊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第七十三 “無作波羅蜜”。“無作”是無所作為的意思,講到“無”要特別注意,“無”不是沒有,無所的“所”則是一個定位,但不一定以什麼為定位。好比一個家庭,當父母親情緒不好的時候,往往會發脾氣:「我這麼忙!這麼累!不都是為了你們嗎?」這是一個“有所”,什麼是“無所”呢?事實上,探討他講這些話會發現:又忙又累真的都是為別人嗎?難道沒有為自己?是否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為兒女,自己完全沒有涉及?可見這裡面的“有所”就是個不一定的現象。
佛法中有種“無相布施”,是說不計較、不執著於功德,這就是一種“無所”,雖然做了一些善事,但並不以此為一個定位。好比幫助別人之後就這麼說:「我給了你多少錢,我給了你什麼……」,這就是“有所”,而波羅蜜法則強調不要以“有所”來作行為上的表現,這叫 “無作”;“無作”是無所作為,但並不表示不做,或者沒有做,而是“有作”卻不計較執著。再舉一個例子:譬如講經說法,會不會專門對誰而說?像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都是以眾生為對象,所以常說的“普被眾生、廣度眾生”就是一種無所的現象,因為它不是以某些或某一個定位來說。
至於“無作波羅蜜”的本義是什麼?由於一個學佛修行者常常執著於相上的問題、計較種種的結果,乃至於酬報,所以佛法中有所謂的“回向功德”,即是以“無作波羅蜜”告訴我們,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勿以計較執著的心態而有所作,就叫做“無作”,也就是無所作。
再看 “空波羅蜜”,前面談了很多“空”,為什麼這裡還有一個空波羅蜜呢?其實這個“空”是針對前面的空相以及空境來說的,這裡談的是究竟清淨的空;基於無所作為之後,看起來好像是空相、空境了,事實上不然,它還是有所作為,只是不計較、不執著了。那麼,“空波羅蜜”所要說明的是什麼?是你所發起的心願以及行為的過程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你最後完成的結果,對自己、對別人有利益?還是會造成傷害?那才是問題的究竟!你不能說「我做完了就算了,因為我根本不執著它、不計較它」,那不叫做空相!因為佛法強調的就是饒益性,絕對不能有傷害,所以才講“空波羅蜜”。
而且這裡所講的空是“究竟空”,所以不能再以前面的方式來解釋說,就像虛空一樣,或「從有的突破」;那該如何把握究竟空呢?比方以涅槃來說,涅槃有“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有餘涅槃肯定是個“有”,無餘涅槃是從“有”突破之後所完成的涅槃境界。假使我們這麼說,從有餘到無餘只是一個過程,它的最後就是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是一種修養的境界,到此境界表示已不再受生死,已到達一個完全寂靜的境界,這種寂靜的情況就是究竟空的一種認知,是究竟涅槃,是圓滿了的結果,“空波羅蜜”就是說這個。所以最前面談的是空的“有相”,其次談怎麼從有,突破其空相顯現“無相”?接著所談是空的究竟,是其順序。
接著談“無相波羅蜜”,前面談了很多有關無相的問題,這裡的無相是談什麼呢?是從寂靜的認知,而後去把握寂滅的相。寂滅的相是什麼?前面談相是從有相突破到無相,這裡談的無相,是無相圓成之後所完成的一種境界,是一種寂滅的境界;就是連生也不再發起了!“生”的現象不再發起,當然“滅”也是多餘的了,所以連滅也寂靜了,這才是“無相的究竟”!只不過,我們還要把握一個重點:前面談“有相”是肯定實相的有,談“無相”則是真如的有,所以說是從實相的有到真如的有;而這裡是已到達圓滿來說,所以同樣是講無相,都是從“有”去認知、去突破,可是此處所說的是一個圓滿之後的現象,就是生也不起,滅也不需要了,這才叫做圓滿,因為還有生,就有滅,如果連生都不起,當然滅也就不需要了,這才是此處所講的無相波羅蜜。
再下一個“背捨波羅蜜”,前面已介紹過八背捨,大家可能還有點印象。我們曉得“背”是相反的意思,“捨”是放捨,可是這不是說違背而放捨,或者說不好的放捨;前面已解釋過,“背捨”的本義是說,依於佛法還是有其選擇,“選擇”是以真如的究竟之道完成的結果來說,而這個結果一定要經過多層次的選擇才能顯現,而凡有選擇一定有比較,有比較才有選擇的機會,如果有許多可以比較,同樣的也就會有很多的選擇,在很多選擇之後還要再作比較,經過這樣不斷的比較、選擇,選擇、比較,最後所到達的,自然就是一種背捨的境界。舉個例子比較容易瞭解,背捨的境界是什麼?假使說“念佛”,念佛是告訴我們要一心不亂,那是平常的訓練,真正到臨命終時,是不是還可以做到一心不亂呢?如果平常的修養能做到一心不亂,臨命終時也還能維持一心不亂,那就達到了捨的境界了,為什麼?因為沒有任何可以再成為障礙,就不會造成一種違背的現象;換句話說:沒有違背就沒有障礙了;因此這裡所說的“捨”,是指真正的放下了。平常的一心不亂只是一種修養,但是否在最後最緊要的關頭還把持得住?尤其人在臨命終時罣礙最多,感情最脆弱,放不下的最多,在這種情形之下,你還能夠清清淨淨、平平和和的去完成自己的修養,進而顯現修養的成果,那才叫做背捨而後完成的成果,所以這個“背捨波羅蜜”跟前面談的有一些差別,前面是說在開頭與過程中間有其背捨,而這裡的“背捨波羅蜜”是說,最後、最要緊的時刻你能夠作得了主,能夠一心不亂。
再看第七十七個“定波羅蜜”;通常談“定”都會加上“禪定”兩個字,其實這裡所談的“定”是包含了四禪定、四無色定以及滅盡定。什麼是“滅盡定”?其實剛剛在解釋空跟無相的時候,於“滅盡”已傳達了一個概念,它是生既不起,滅也成了多餘了;有種現象我們須知道:必然是有所散亂了才需要修定,使自己不亂,如果根本連散亂都不會發生了,自然就不需要定了。這裡所談“定波羅蜜”是這一種境界;套一句禪門中的話說,就是“定而無定”。這裡所談有些名詞跟前面好多都很相像,事實上,那都必須歷經多層次的修養,是經過慢慢提昇、增上而完成的,深妙殊勝的修養境界。
接下來第七十八個“檀那波羅蜜”。“檀那”之意就是布施,這裡所謂的“施”,不只是講布施,或是一般所說的財施、法施、無畏施;因為談施,就涉及到“受”,比方“施”一定要有接受的人;我們且來分別一下施與受究竟哪個是主角?其實都是主角!一個是施的主角,一個是接受的主角;可見施與受的本身是相等的。所以談“施波羅蜜”便須在施與受相等的情況之下來談,為什麼?假設現在有個人他有能力行布施,另外有個人則是需要別人布施才能舒困,那我們有否想過?首先,這個人會有一份布施心,說不定過去他曾經也接受過別人的布施,才會發起這一份心;還有,他今天願意施捨,他必須已經擁有可以施捨的條件,才能感受到一個接受布施的人的心境和需要。所以談施與受,於精神、物質、心理其實都是相等的,只是前面談施都是有所分別,這裡是已經到達一種無分別的一種布施的行為,這“無分別”不是說這個人我熟悉,多給一點,那個人不熟悉,少給一點,不是這一種分別,那是前面講的“施波羅蜜”,這裡的旨趣則是強調施與受是相等的;像千佛山成立的“佛弟子慈善基金會”就特別強調這個宗旨,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許多行布施的人,難免有自詡是施者,便自認為高人一等,受施的人就好像都是可憐人。這種情況,只要是學佛人,未具相當智慧境界的話,難免都會犯此毛病;但若真正能夠達到這種施受相等的修養的話,方可真稱得上是具有般若的修養,而不只是一個自我的知識經驗的修養了。
所以這裡談“檀那波羅蜜”,以施而言,與前面最大的不同點,便是在施與受相等的精神前提或者說是一種旨趣,這是我們要特別把握的。
接著第七十九尸羅波羅蜜,一般講尸羅是戒,其實尸羅有清涼的意思;因為戒是一種清涼的修養,為什麼要有戒呢?因為人會有無明、有煩惱,有很多造業的行為,因而造成一種燥熱,而戒可以幫助我們化解這些問題,可以獲得清涼的效益。所以這裡談尸羅是以清涼來講,其實還是不夠,所謂清涼到什麼程度呢?尸羅波羅蜜,同樣也談清涼,但與前面講的清涼還是有所差別,好比要清涼到什麼程度?如果清涼到已經不會有懊惱或是熱燥的現象,當然,這種清涼就不止限於自己得到好處,也可以使別人得到清涼。可見尸羅波羅蜜,說是戒也好,清涼也好,通常講“戒”一定是有侵犯、有造作的行為,如果以尸羅波羅蜜的境界來講,就是已經沒有造作,沒有侵犯的行為了,讓自己處在一種清涼或者清淨的境界;這裡所談的“尸羅波羅蜜”就是以這種方式表現。
雖然一口氣講了“無作波羅蜜”、“空波羅蜜”、“無相波羅蜜”、“背捨波羅蜜”、“定波羅蜜”、“施波羅蜜”以及“戒波羅蜜”這麼多,其實我們只要把握一個原則,從前面的“有”,突破到“無”,以至到圓滿,可以說都是以一種圓滿的境界來談最高的層次,所以不要只是在名相上打轉,否則會感覺講來講去不都是一樣嗎?事實上,九十波羅蜜是從一個有的開始,以及突破有到無的境界,這只是一個提昇,還要增上,增上到圓滿的境界,我們現在談的這些就是以圓滿、究竟來說法,這是我們必須把握的。
在九十波羅蜜裡,即使談到後面這一些也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這些內容,也就是我剛剛講的道理,我們必須要能把握:從“有”如何去著手?也就是從“有”的認識了解,而後能夠突破,能突破,才能顯現出另外的境界。所以佛法中特別強調要認識、了解、有所發現,那是為什麼?關鍵就是在於如何達到究竟圓滿!佛法常常有一句這麼的話,不管什麼事,到達什麼程度,不是有功德圓滿的說法嗎?其實功德圓滿就是一種究竟的境界,表示這個事情已經究竟了,再也沒有相對差別或者是不同的現象,可以說就是一種絕對的境界。如果我們能夠把握在此之前所談的那些波羅蜜的話,就可以發現,原來九十波羅蜜裡,前面六十幾個波羅蜜都是談從“有”到“無”的突破,從第七十七定波羅蜜開始,所展現即是增上的境界了;而在七十六之前可以說,都還是從有的突破到達無而顯現圓滿的一種現象,還不是一種完成。到七十七以後才提出:要究竟圓滿絕對境界的修養,而第七十六個波羅蜜之後的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也就是定、施、戒三個波羅蜜,到後面的十幾個都是談究竟圓滿的修養。
繼續講第八十個波羅蜜,“安忍波羅蜜”。要知道,“忍”是要做到忍而化之,前面也談到忍波羅蜜的問題,忍而能夠化解,表示還有問題才需“忍”來化解。而此處談的”安忍”,是已經沒有問題了,但是沒有問題是否就不必去行波羅蜜?不是的!修行是一輩子的事,必須直到進入到究竟無餘,猶若虛空才不需要修行了,也就是說明忍而化之,要能夠到達連化解的機會都不需要了,也就無所謂忍與不忍了!那是一個灑脫自在的境界,可以說安忍就是灑脫自在,但不是任性,隨著自己的個性而認為是自在。所以安忍的“安”是安穩,安於叛逆的、違反的這種事與理的問題之上去行忍,就叫安忍,這裡所談就是已經不再受任何事情的影響了,以白話來講是一個什麼境界?是感性、理性都不會產生了,那是一個清淨之性。從中可以發現此處所說“安忍波羅蜜”,可以說是已從修養提昇到增上,一直增上到連忍都不需要了,如果還需要忍就表示還有問題。這種境界就是剛剛講的一種清淨的境界,但是這所謂的清淨,不是一般講的乾乾淨淨,是不起變化、不生分別了,這時候不會受是非、善惡、對錯的影響,等於沒有感性也沒有理性的顯現,是一個清淨之性,猶若湛然的太虛。
可以這麼說,“安忍波羅蜜”肯定是到達了圓滿的境界,是一種灑脫自在的修養。當然,講起來很容易,事實上從有問題而去修學“忍波羅蜜”,而後突破問題進而到達無的境界,還是在那裡修養“忍波羅蜜”,對不對?即使到達安忍,能夠安住於忍法,這也只不過是一個增上境,還不是究竟的境界。必須要到達完全無所謂忍無忍了,即使別人認為好像有忍的現象,於修養者本身來講,他灑脫自在,沒有任何事情會引起他產生感性、理性,但也並非如同木頭、石頭,他還是清清楚楚,只是不會被牽引,不會受影響,不會再發生無明煩惱或者是作業的行為,完全是清淨的,寂靜的境界。
最後是由 Anonymous 於 週四 2月 17, 2022 3:03 pm 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