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rya 寫: ↑週二 4月 25, 2023 11:18 pm
當法性從一切種子,涌現轉出異熟種子,這時真如根本智緣取異熟種子境界,所發起的慧用,稱為異熟識。
異熟識是指第八識因前六識善業.惡業而生的種子異熟後招引果報所呈現出來的狀況
六識是緣取異熟種子,經五蘊機制熏習,才會於阿賴耶識中顯現出善惡業。所以,阿賴耶識又稱業果識。
一切種子阿陀那識真空妙有法身如來藏轉成一切種子,一切種子仍舊攝屬無漏法,此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是涌現一切異熟種子的母體,故知,異熟種子(識)追究其源頭即是所謂的法身如來藏,修佛極果,便是證悟一切種子而得一切種智。
所謂涅槃智,即是最後身菩薩摩訶薩緣一切種子境界而修習佛慧,故有選佛場之說。
異熟識就是異熟種子的見分,異熟種子即是相分。意思就是異熟種子,自身帶有了知性。而此了知性,就成為異熟識。
故說:異熟種子(相分)與異熟識(見分)是不即不離,不一不異。
成唯識論
種子雖依第八識體,而是此識相分非餘,見分恒取此為境故。諸有漏種與異熟識體無別故,無記性攝。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諸無漏種非異熟識性所攝故,因果俱是善性攝故,唯名為善。
而
阿賴耶識,是異熟種子識為因,能變而成的果,阿賴耶識的了知性(見分)即是異熟識知性(見分)之緣生,已經劃歸第七末那識(即是二能變講的思量性)。而異熟種子(相分)熏習於阿賴耶識中的一切煩惱習氣戲論行界,就是形成阿賴耶識(相分),無有慧用,純粹屬於物性,故曰:恒而不審。
所以,阿賴耶識恆而不審(相分)與末那恒而審(見分),是分立的很清楚的。
解深密經曰:最初一切種子,心識輾轉增長廣大……
其實唯識法相講的見分與相分,就是剝晰真如空智(心,我能)與法性有(物,我所)的相輔相成,而成就心識的流轉,與其中唯識法相各階段所相應的智慧(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唯識三十頌
1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2謂異熟思量 及了別境識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3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 相應唯捨受
4是無覆無記 觸等亦如是
恒轉如瀑流 阿羅漢位捨
5
次第二能變 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緣彼 思量為性相
6四煩惱常俱 謂我癡我見
并我慢我愛 及餘觸等俱
7有覆無記攝 隨所生所繫
阿羅漢滅定 出世道無有
8
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 善不善俱非
註解:
初能變
就是講阿賴耶識由異熟一切種熏習(能變)而得成就。
二能變
就是阿賴耶識的見分,另立名稱為末那識,而一般講(狹義)阿賴耶識就是單指阿賴耶識相分,恒而不審,故論曰:阿賴耶名,過失重。
阿賴耶識見分,即稱末那識,末那識恆審思量自緣阿賴耶識相分為我。故兩者為俱起識。
三能變
第七末那識轉出六識藉由觸受向外生起了別功能。也以此構成五蘊機制,形成各人生命知識增長一封閉之迴圈。
雜阿含曰:齊識而返,不能過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