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8
未閱讀文章
由 新老怪 »
南山
道長: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智證之一百零五
1
永明禪師。有僧問:“以心為宗,禪門正脈。且心是名,以何為體?”答曰:“近代以來,今時學者多執文背旨,昧體認名。認名忘體之人,豈窮實地?狥文迷旨之者,何契道源?則心是名,以知為體。此是靈知,性自神解。不同妄識,仗緣托境,作意而知;又不同太虛空廓,斷滅無知。”
2
傳曰:《肇論》曰:“般若無知者,無有取相之知也。常人皆謂般若是智,智則有知也。若有知,則有取著。若有取著,則不契無生。今明般若真智,無相無緣,雖鑑真諦,而不取相,故云無知也。故經云:聖心無知,無所不知矣。又經云: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不待忘也。”
以此知 真知不落有無之境,是以諸佛有秘密,秘密之教,祖師有默傳,密付之宗,唯親省而相應,非言詮之表示。若明宗者,了然不昧,寂爾常知也。
魏府元禪師曰:“佛法在日用處、行住坐臥處、喫茶吃飯處、語言相問處,所作所為;舉心動念,又卻不是也。”
3
為破妄心,故說真心。妄若不存,真亦不立,故無心方合於道。若執真心實有,則真心又同妄心,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窩,故古德說此真心 是自性清淨之心。何為自性清淨?即無自體者也。
學人欲明真心,先須識取妄心。二者對照,則知妄者愈妄,而真者愈真。什麼是妄心?即今眾生身中之意識心。此心 能分別這是我,這是我所,這是杯子,這是山河大地,有彼有此,有心有物,二元對立。此心常局限於我身之中,若我身滅,此心也不存。此心常似獨立之一物,如同猿猴,攀上跳下,隨所到處,能知彼境。此心非實有,乃內外六塵緣起 和合之緣影也。眾生無明,難明真心,正為執著此心為真實,不能放舍也。
總結一下,此心有兩大特點:
一、此心似獨立之一物,常局限於我身之中;
二、此心所到處,即能識物,能分別萬法,並執以為真實。
什麼是真心呢?真心本不可言說,只能以妄心 來襯托顯現它,如同白天觀看日食所顯現的圓形暗影,知道月亮的形狀及存在。真心恰好與妄心正相反,它不是一物,沒有獨立的自性實體,因為它的自性 是常清淨的,不受任何形體特徵的染污。它能成就萬法,它就是萬法本身,而不是離萬法之外的另一物。如同水 能成就平靜相 及種種波相,但無論靜相、波相,其實只是一水,離開靜與波,卻找不到一滴水。
真心也不是局限於 我身中之一物,真心遍一切處,成就一切法。妄心不能如實地了知事物,故所見皆成顛倒;而能如實了知 萬事萬物的心,即是真心,也稱為般若智慧。
真心不同於妄心,存乎我身,須仗緣托境,作意方知,它無能所,即法即心。另外,它雖然無自性,不是一獨立體,但也並不是不存在,空滅無物,而是遍一切法,具無邊智慧德用。
總結一下,真心也有兩大特徵:
一、真心無獨立的自體,自性清淨,成就一切法;
二、真心即般若智慧,能如實了知萬法。
般若一詞,它的意思就是智慧。但這種智慧 不是世間智慧,它不同於發現物種是如何進化的,世間萬物之間 皆有引力,以及物質與能量 是如何轉換的那種智慧。這一類的智慧,也可以稱作是大智慧,因為一般人達不到,但仍然是世間智慧,它的目標 還是局限於世間萬物的變化及其規律,是研究生滅法的。而般若智慧,是透過這世間林林種種萬事萬物的現象 而窺見到事物的本體的智慧,所以,可以說是出世間的智慧。古代的前賢們 在翻譯“般若”一詞時,覺得不好翻譯,如果直接翻譯為智慧,難免讓世人誤解 成世間的那種智慧,因為無對照的詞彙,故不翻而直接音譯為般若。
世間智慧,皆有能知者 與所知者。但般若智慧 無能知,它自性清淨,不同於妄識;也無所知,因為萬法 皆不可見 不可得,萬法之本體 雖非空滅,卻也不可見不可得。能與所,皆不可見不可得,故般若無知;
般若雖無知,不是一實在的 獨立的知覺實體,卻能透徹地了知 萬法及其本體的真實情形,故般若無知 而又無所不知。
你要覓真心嗎?
魏府元禪師最後一句話說得好:“舉心動念,又卻不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