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611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依般若波羅蜜多證得偏空涅槃
還變成甚深法義
外道笑得更死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612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江湖郎中
落魄江湖帶嘴行
真如法性分不清
十年一覺論壇夢
贏得極癡第一名
-
怪道1412
#613
未閱讀文章
由 怪道1412 »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如來說法,「如彼大雲雨,於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於一切種智。」「眾生住於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了無礙。」(一眾生究竟涅槃乃至一切眾生究竟涅槃)
印順〈解脫道必歸於空〉(摘錄自《性空學探源》第三章第一節)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一切法寂滅無生不可得(自性涅槃),這顯示了解脫(無餘涅槃)就是歸於畢竟空。
關鍵詞:心解脫與慧解脫
////
阿羅漢的涅槃寂靜相當八地(汝雖得是寂滅解脫..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至於九地(入深寂滅智解脫)十地(隨順如來寂滅行)乃至如來地(妙覺契入常寂光,法身大士含等覺位猶有真常流注法身滲漏),次第增上,or無有變異?!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614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怪道1412 寫: ↑週四 2月 02, 2023 8:57 am
關鍵詞:心解脫與慧解脫
////
阿羅漢的涅槃寂靜相當八地(汝雖得是寂滅解脫..此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異,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為如來,一切二乘亦能得此無分別法),至於九地(入深寂滅智解脫)十地(隨順如來寂滅行)乃至如來地(妙覺契入常寂光,法身大士含等覺位猶有真常流注法身滲漏),次第增上,or無有變異?!
大乘佛法與二乘皆講求心解脫。究竟涅槃。
二乘以此究竟涅槃(離心意識,寂滅)為究竟證果。
大乘以此究竟涅槃(一真如心)為修習涅槃智乃至成佛的基礎。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615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路過,有感隨筆 !
般若,對於許多學友來說,是崇高的、是一切智慧的前導。
沒錯,
般若,在某個視角而言,就是
正見 !
正所謂 :
智慧善御士,正見為前導。(
SA.587經)
所以,
般若、正見;正確的理解,就顯得很重要了!
理解正確,
上天堂!
理解錯誤....
住套房 !
然而,這個
般若,大家的理解,又是甚麼呢?
兩個選擇,學友們可以掂掂看自己的理解!
1. 般若,是 "
無分別之智"。
2. 般若,是 "
分別審辨之智"。
這2個選擇,是截然的反方向。
其實,
1。是哲學視角、別當真。
2。是現實視角,得認真。
解釋 :
般若,梵文(雅語)
Prajñā,巴利文 (俗語)
Paññā。
他的原意是:
discernment。 (
https://encyclopediaofbuddhism.org/wiki ... 3%B1%C4%81 )
而,這個
discernment,就有
分別審辯的意思。(宗教上,則常用..
洞察來表示,聽起來更有穿透力、比較高大上)
也就是說,
在原始的教法中,
真正的
般若、正見,是
簡別、審辨的智慧!
而不是現在一般弟子不知所謂、囫圇吞棗的
無分別。
====
這應該不太中聽,但是,真的不妨審視參考一下。
平安喜樂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616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研究南傳部派佛學的犀牛法友,又以前人的文字訓詁翻譯,作為論述佛法的依據了!!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2月 02, 2023 9:57 am
路過,有感隨筆 !
般若,對於許多學友來說,是崇高的、是一切智慧的前導。
沒錯,
般若,在某個視角而言,就是
正見 !
正所謂 :
智慧善御士,正見為前導。(
SA.587經)
所以,
般若、正見;正確的理解,就顯得很重要了!
理解正確,
上天堂!
理解錯誤....
住套房 !
然而,這個
般若,大家的理解,又是甚麼呢?
兩個選擇,學友們可以掂掂看自己的理解!
1. 般若,是 "
無分別之智"。
2. 般若,是 "
分別審辨之智"。
這2個選擇,是截然的反方向。
其實,
1。是哲學視角、別當真。
2。是現實視角,得認真。
解釋 :
般若,梵文(雅語)
Prajñā,巴利文 (俗語)
Paññā。
他的原意是:
discernment。 (
https://encyclopediaofbuddhism.org/wiki ... 3%B1%C4%81 )
而,這個
discernment,就有
分別審辯的意思。(宗教上,則常用..
洞察來表示,聽起來更有穿透力、比較高大上)
也就是說,
在原始的教法中,
真正的
般若、正見,是
簡別、審辨的智慧!
而不是現在一般弟子不知所謂、囫圇吞棗的
無分別。
====
這應該不太中聽,但是,真的不妨審視參考一下。
平安喜樂
呵呵呵,佛法不思議,不是從腦筋思考哲學邏輯,更非一般常識所能了解想像的!!犀牛法友此說實在對世尊指導之佛法太過外行,古今佛教高僧皆有神通之展現,此異能即是般若作用之一環,豈容視而不見!?
般若(聖智),實修實證的佛法,一般稱無我法,(無分別相智),為何說無分別智!?
因為,般若由真如根本智發起。是離心意識而生起的依他起相(無分別相智),這就是現今南傳部派學者一直未能理解的大乘佛(真如)法。
道家曰:
元神用事,識神退聽。
識神用事,元神退聽。
老子道德經
知,不知,尚。
不知,知,病。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617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四 2月 02, 2023 9:57 am
路過,有感隨筆 !
般若,對於許多學友來說,是崇高的、是一切智慧的前導。
沒錯,
般若,在某個視角而言,就是
正見 !
正所謂 :
智慧善御士,正見為前導。(
SA.587經)
所以,
般若、正見;正確的理解,就顯得很重要了!
理解正確,
上天堂!
理解錯誤....
住套房 !
然而,這個
般若,大家的理解,又是甚麼呢?
兩個選擇,學友們可以掂掂看自己的理解!
1. 般若,是 "
無分別之智"。
2. 般若,是 "
分別審辨之智"。
這2個選擇,是截然的反方向。
其實,
1。是哲學視角、別當真。
2。是現實視角,得認真。
解釋 :
般若,梵文(雅語)
Prajñā,巴利文 (俗語)
Paññā。
他的原意是:
discernment。 (
https://encyclopediaofbuddhism.org/wiki ... 3%B1%C4%81 )
而,這個
discernment,就有
分別審辯的意思。(宗教上,則常用..
洞察來表示,聽起來更有穿透力、比較高大上)
也就是說,
在原始的教法中,
真正的
般若、正見,是
簡別、審辨的智慧!
而不是現在一般弟子不知所謂、囫圇吞棗的
無分別。
====
這應該不太中聽,但是,真的不妨審視參考一下。
平安喜樂
1. 般若,是 "無分別之智"。
2. 般若,是 "分別審辨之智"。
後者是手段,前者是目標。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618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周善為 寫: ↑週四 2月 02, 2023 10:13 am
1. 般若,是 "無分別之智"。
2. 般若,是 "分別審辨之智"。
後者是手段,前者是目標。
呵呵呵,又跳出一個更外行的!!
周仔,講到(般若),任你在腦筋分別審辨到老死,也是莫可奈何,連邊都摸不著……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妙吉祥如意
- 文章: 566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620
未閱讀文章
由 妙吉祥如意 »
cyc320 寫: ↑週四 2月 02, 2023 11:04 am
謂般若,利他 自利之勝義,
如:三 三昧.....
呵呵呵!!善哉善哉!!終於有法友談論大乘佛法實修功夫理論之精義了~~
小乘佛法講求的四禪八定(入定),與大乘佛法實修的(三三昧耶)於功夫實證有極大差異,可以說是大小乘分道揚鑣的關鍵!!能發展般若正觀的是近行定(中道觀)。
從初發心菩薩乃至成佛,其間皆不離中道觀行之修習,故,究竟佛果曰:不住生死(法性有)與涅槃(真如空),即此之謂也。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621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又是一件令人莞爾的小事,隨筆。
常常看到一些學友,舉例道家等等...外道典籍的說法。
其實,佛教中,對於外道典籍是有限制的,甚至是有排他性的。
以戒律而言,(當然,現在的很多弟子,對於戒律已經扔在一邊了)
律證:
小品、小事犍度的記載,
諸比丘!不得學習順世(外道),習者墮惡作。
諸比丘!不得教順世(外道),教者墮惡作。
退一步說,就算是後期的大乘佛教經典,也是這麼說:
經證:
1. 若於世俗外道典籍而不遠離,我則說為鬪諍根本,是佛法難。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二十九、精進波羅蜜多品第九之五)
2.好樂外典是沙門垢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三、寶梁聚會第四十四、沙門品第一)
3.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
(菩薩善戒經一卷、優波離問菩薩受戒法)
4. 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當墮地獄,.....。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5...族繁不及備載
===
由於許多學友,對於教法不是很清楚,
上網,只是喜歡玄談、打屁聊天、噴噴口水,霍霍時間
像這一類的知識,比較缺乏,
剛好想到,犀牛大約寫一下,在意經律的學友,不妨參考。
平安 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