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31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寂照世間 寫: ↑週二 1月 10, 2023 7:13 am
次草 寫: ↑週二 1月 10, 2023 12:32 am
寂照世間 寫: ↑週一 1月 09, 2023 10:30 pm
翻成法性能相,又怎麼樣?
大般若經,佛還說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
這說明什麼?
諸法是所生,真如是能生
因此
諸法相是所生相,真如相是能生相
所以,法性能相就是真如,有什麼問題?
大般若經佛說真如雖生諸法,你不會又要反對吧?
佛不會也講錯了吧?
麻煩去學好十善法,二樓法先學好
然後再去學好般若法
不然的話,類似的情形,將會一再發生..
那法能相是誰生誰
一次把他說完
看你說的
諸法相是所生相,真如相是能生相
如何繼續解釋法能相
學好十善法的人不會分期付款
欠東欠西
這種情形是學了十惡法
歹戲拖棚
你想要了悟五樓的般若法
你需要先學前四樓法
我講很久了的時間了
你想看懂大學,
你需要先學小學、國中、高中
真如不是心意識,不離心意識
真如不是八識,不離八識
不是七識,不離七識
不是六識,不離六識
這個你看懂了沒?
先去學常行十善,天堂便至吧?
般若經目前你是看不懂的
不即不離這一關,你就過不去了
我回答別人的內容
你了解嗎
連題目都看不懂
自言自語到何時
到現在還是零分
加油啊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32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寂照要學多久
才會看得懂別人在問什麼
我問恆不住,V 兄的內容
你有看嗎
為何都隻字未提
為何總是自言自語
因為這些問題超乎你能回答的能力
所以你礙於面子
自動避開了
但是大家都看得出來你在漏氣
為何你還有勇氣演出自言自語
其實不是勇氣
而是不得不
你覺得如果連自言自語都沒有
那會使你更漏氣
所以硬着頭皮也要演下去
練習這演技也好
讓老楊知道他不孤獨
還有同見同行
-
藍海千尋
- 文章: 3841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33
未閱讀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真如無自性,故緣起為萬法;所起之萬法,亦如真如之無自性,故萬法相即相融。」
加個字:若
「真如
若無自性,故緣起為萬法;所起之萬法,亦如真如之無自性,故萬法相即相融。」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34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寂照世間 寫: ↑週一 1月 09, 2023 10:30 pm
翻成法性能相,又怎麼樣?
大般若經,佛還說真如雖生諸法而真如不生
這說明什麼?
諸法是所生,真如是能生
因此
諸法相是所生相,真如相是能生相
所以,法性能相就是真如,有什麼問題?
大般若經佛說真如雖生諸法,你不會又要反對吧?
佛不會也講錯了吧?
麻煩去學好十善法,二樓法先學好
然後再去學好般若法
不然的話,類似的情形,將會一再發生..
雖然你這傻,看不懂我問
法性能相與能相有三種的關係
我還是有耐心一直問到你懂得回答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35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真如無自性,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亦無性為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三》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初發無上正等覺心諸菩薩摩訶薩。何所思惟。
佛言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恆正思惟一切智智。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一切智智。以何為性。何所緣。何增上。何行相。何為相。
佛告善現。一切智智。無性為性。無相無因。無所警覺。無生現故。又汝所問一切智智。何所緣。何增上。何行相。何為相者。善現。一切智智。無性為所緣。正念為增上。寂靜為行相。以法界為相。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為但一切智智無性為性。為色受想行識亦無性為性。為眼處乃至意處。亦無性為性。為色處乃至法處。亦無性為性。為眼界乃至意界。亦無性為性。為色界乃至法界。亦無性為性。為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亦無性為性。為眼觸乃至意觸。亦無性為性。為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性為性。為地界乃至識界。亦無性為性。為因緣乃至增上緣。亦無性為性。為無明乃至老死。亦無性為性。為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性為性。為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無性為性。為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亦無性為性。為苦集滅道聖諦。亦無性為性。為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亦無性為性。為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無性為性。為八解脫乃至十遍處。亦無性為性。為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亦無性為性。為淨觀地乃至如來地。亦無性為性。為極喜地乃至法雲地。亦無性為性。為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亦無性為性。為五眼六神通。亦無性為性。為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無性為性。為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亦無性為性。為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亦無性為性。為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無性為性。為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亦無性為性。為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無性為性。為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性為性。為有為界。亦無性為性。為無為界。亦無性為性。
佛告善現。非但一切智智。無性為性。色受想行識。亦無性為性。如是乃至有為界無為界。亦無性為性。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何緣一切智智無性為性。色受想行識。亦無性為性。如是乃至有為界無為界。亦無性為性。
佛告善現。一切智智。自性無故。若法自性無。此法無性為性。色受想行識。亦自性無故。若法自性無。此法無性為性。如是乃至有為界無為界。亦自性無故。若法自性無。此法無性為性。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何緣一切智智自性無。色受想行識。亦自性無。如是乃至有為界無為界。亦自性無。
佛告善現。一切智智。無和合自性故。若法無和合自性。此法則以無性為性。色受想行識。亦無和合自性故。若法無和合自性。此法則以無性為性。如是乃至有為界無為界。亦無和合自性故。若法無和合自性。此法則以無性為性。善現。由是因緣。諸菩薩摩訶薩。應知一切法皆無性為性。復次善現。一切法皆以空為自性。無相為自性。無願為自性。善現。由是因緣。諸菩薩摩訶薩。應知一切法皆無性為性。復次善現。一切法。皆以真如為自性。實際為自性。法界為自性。善現。由是因緣。諸菩薩摩訶薩。應知一切法皆無性為性。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若一切法皆無性者。初發無上正等覺心諸菩薩摩訶薩。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住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住苦集滅道聖諦。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八解脫乃至十遍處。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菩薩摩訶薩地。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五眼六神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無忘失法恆住捨性。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成就何等方便善巧。能行一切智智。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佛告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成就最勝方便善巧。雖知一切法皆無性為性。而常精勤成熟有情。嚴淨佛土。雖常精勤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而恆通達一切有情及諸佛土。無不皆以無性為性。善現。是菩薩摩訶薩。雖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學菩提道。而知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及菩提道。無不皆以無性為性。如是乃至雖行一切智智。學菩提道。而知一切智智及菩提道。無不皆以無性為性。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學菩提道。廣說乃至如是修行一切智智。學菩提道。若未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及餘無量無邊佛法。皆名學菩提道未得圓滿。若學此道已得圓滿。由一剎那相應般若。便能證得一切智智。爾時一切微細煩惱。習氣相續。皆永不生。名無餘斷。得名為佛。復以無障清淨佛眼。遍觀十方三世等法。尚不得無。況當得有。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應行般若波羅蜜多。信解一切法皆無性為性。善現。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最勝方便善巧。謂行般若波羅蜜多。觀一切法尚不得無。況當得有。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於此布施。施者受者。施物施果。及菩提心。尚不見無。況當見有。如是乃至證得一切智智時。於一切智智。若能證者。若所證得。若由此證得。若證得時處。尚不見無。況當見有。所以者何。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常作是念。諸法皆以無性為性。如是無性。非佛所作。非菩薩作。非獨覺作。非聲聞作。亦非餘作。以一切法皆無作者。作者離故。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豈不諸法諸法性離。
佛告善現。實爾諸法諸法性離。
善現復問。若一切法離法性者。云何離法。能知離法若有若無。世尊。有法不應能知無法。無法不應能知有法。有法不應能知有法。無法不應能知無法。世尊。如是一切法。皆無知為性。云何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於諸法中。種種顯示。謂色受想行識若有若無。眼處乃至意處。若有若無。色處乃至法處。若有若無。眼界乃至意界。若有若無。色界乃至法界。若有若無。眼識界乃至意識界。若有若無。眼觸乃至意觸。若有若無。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若無。地界乃至識界。若有若無。因緣乃至增上緣。若有若無。無明乃至老死。若有若無。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有若無。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有若無。真如乃至不思議界。若有若無。苦集滅道聖諦。若有若無。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若有若無。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若有若無。八解脫乃至十遍處。若有若無。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若有若無。淨觀地乃至如來地。若有若無。極喜地乃至法雲地。若有若無。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若有若無。五眼六神通。若有若無。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若有若無。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若有若無。無忘失法恆住捨性。若有若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有若無。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若有若無。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若有若無。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若無。一切智智。若有若無。有為界無為界。若有若無。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隨世俗故。顯示諸法若有若無。不隨勝義。
善現復問。世俗勝義。為有異不。
佛告善現。非異世俗別有勝義。所以者何。世俗真如。即是勝義。諸有情類顛倒妄執。於此真如。不知不見。諸菩薩摩訶薩。為益彼故。隨世俗相。顯示諸法若有若無。非隨勝義。復次善現。無量有情。於蘊等法。起實有想。或實無想。不達諸法非有非無。諸菩薩摩訶薩。為益彼故。顯示蘊等若有若無。令諸有情。因斯了達蘊等諸法非有非無。非欲令執實有無相。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應勤精進。離有無執。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36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搜索
打开App
《辩法法性论》 韩镜清译藏为汉
1 年前 · 来自专栏 佛教相关文献、资料
柳塘荷川
柳塘荷川
低智言论直接拉黑
关注
辩法法性论
慈氏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作释论
韩镜清译藏为汉
叙
一生补处弥勒(慈氏)菩萨弘扬三时了义言教,造论有多种。首如《瑜伽师地论》为大乘佛法教理渊海,性相赅摄,诠真实义。唐玄奘法师(600~664)历尽艰辛赴印取经,新译百卷全文,开展三性唯识精义、但斯学沉响千馀载。近百年来、国内学术活跃。一八六六年,杨仁山居士(1837~1911)创立金陵刻经处以来,提倡发扬唯识学者,以欧阳竟无居士(1871~1943)主持之南京支那内学院及韩清净居士(1884~1949)主持之北京三时学会同为研究唯识学两大中心,一时学人辈出渐多,众有南欧北韩之称。此外,太虚大师创立闽南佛学院,亦提倡开讲唯识学。
弥勒菩萨演说瑜伽大论外,西藏所传共有五颂,内地所传有其三,所缺《辨法法性颂》分辨法与法性,阐明生死涅槃妙理。法尊法师(太虚弟子)将此颂译汉文,太虚大师科题,印顺法师演释此论颂有讲记。欧阳渐(竟无)《法相辞典》叙,指点法尊译出《辨法法性颂》不符合玄奘法师所译《辨中边论》虚妄分别非实有亦非全无义,两译对照其言无二,显弥勒学。大启後学大疑大悟。学问细事愈研愈密,翻译艰难,文句委曲、必符原旨。《成唯识论》十大论师各有独见、义海波澜、词锋尖锐、切磋琢磨。但求真理不惜身命,此种精神唯佛法有,且何只亿万斯人。
一九三九年夏,余与王森田、韩镜清二居士在北京北海菩提学会同学藏文,校勘《瑜伽师地论》,森田又治梵文因明,镜清从欧韩学主治三性唯识。人世沧桑,弹指已五十春秋,当年师友多凋零,可慨也夫!嗟吾人处不停之运,操必化之躯,生寄死归,谁其获免?为人欲不虚来此生,志学当择大者为上,慧命重於生命,正闻贵於躯体,行莫妙於般若,学莫精於唯识,先贤以毕生精力倾注於此,盖有由矣!
镜清居士远继奘基近承欧韩二公遗志,半世纪来,潜心译业,将弥勒《辨法法性论》造颂,及世亲菩萨释论,同时译藏为汉文,较法尊法师只译颂句,更进一步方便深研。只眼独具,孤征法海,潜德幽光,开诚淑世,实乃千古一大事因缘。余读之,多年疑虑,砉然得解。修十法行书写为首,敬书付印以广流传。依法非人,依智非识,声同气求,德必有邻。当有豪盓奋然崛起,继承奘师未竟伟业,大转*轮弘扬唯识学,利乐诸有情,共登无上觉。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37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這裏就明白指出韓老翻譯與法尊法師翻譯不同點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38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39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次草 寫: ↑週二 1月 10, 2023 8:41 am
這裏就明白指出韓老翻譯與法尊法師翻譯不同點
「欧阳渐(竟无)《法相辞典》叙,指点法尊译出《辨法法性颂》不符合玄奘法师所译《辨中边论》虚妄分别非实有亦非全无义,两译对照其言无二,显弥勒学亅,指的是這一段文嗎?
-
藍海千尋
- 文章: 3841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40
未閱讀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真如無自性,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亦無性為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三》
佛言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恆正思惟一切智智。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一切智智。以何為性。何所緣。何增上。何行相。何為相。
佛告善現。一切智智。無性為性。無相無因。無所警覺。無生現故。又汝所問一切智智。何所緣。何增上。何行相。何為相者。善現。一切智智。無性為所緣。正念為增上。寂靜為行相。以法界為相。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為但一切智智無性為性。為色受想行識亦無性為性。為眼處乃至意處。亦無性為性。為色處乃至法處。亦無性為性。為眼界乃至意界。亦無性為性。為色界乃至法界。亦無性為性。為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亦無性為性。為眼觸乃至意觸。亦無性為性。為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性為性。為地界乃至識界。亦無性為性。為因緣乃至增上緣。亦無性為性。為無明乃至老死。亦無性為性。為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無性為性。為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亦無性為性。為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亦無性為性。為苦集滅道聖諦。亦無性為性。為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亦無性為性。為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無性為性。為八解脫乃至十遍處。亦無性為性。為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亦無性為性。為淨觀地乃至如來地。亦無性為性。為極喜地乃至法雲地。亦無性為性。為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亦無性為性。為五眼六神通。亦無性為性。為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無性為性。為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亦無性為性。為無忘失法恆住捨性。亦無性為性。為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無性為性。為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亦無性為性。為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亦無性為性。為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無性為性。為有為界。亦無性為性。為無為界。亦無性為性。
1.經文指:為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亦無性為性
並沒說真如無自性.
2.依經文應指:真如以無性為性....這才是經文所欲表達
3.經文是以
一切智智的角度審度"法性".何義?
一切智智指佛智....指佛性智
道種智者菩薩智....指法性智
法性即法身.也即真如.全體真如(內外境一如.一真法界)無有一切法.亦無佛性.
換句話說:眼見佛性諸佛是不會見有法性真如的
以一切智智(佛智)的角度來看真如:真如無性.而佛性乃諸佛自性
此曰:一切諸佛不共
若以菩薩智(法性真如智)來看諸法:諸法無性.而法性真如乃地上菩薩自性
結論:
1.法性真如不是佛性.真如無常樂我淨.佛性(涅槃)有常樂我淨
2.修證真如不是佛道.是菩薩道
3.法身(法性真如)真實有.是對未出三界眾生而言.
對諸佛所證見佛性言.真如無性為性.故能容受佛性真實體
4.佛說大般若經時.佛性未闡.是故大般若經未顯真實.
看到黑影就開槍.往往走上歧途.
-
藍海千尋
- 文章: 3841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41
未閱讀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作空(大般涅槃經云:可作法虛空)故緣生故如幻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無餘涅槃
(若容佛性.即是究竟涅槃)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知見立知,即無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