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善哉,善哉!!cyc320大德是善知識!!若存疑 佛經內容是不會想深入,因此首要信入,其內涵生活化……
須要瞭解它的真正法教,因而開發智慧,信心才不會動搖而去履行,相應佛經所述真正法義,直到照見如實,啟發無所畏 勇往直前......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善哉,善哉!!cyc320大德是善知識!!若存疑 佛經內容是不會想深入,因此首要信入,其內涵生活化……
須要瞭解它的真正法教,因而開發智慧,信心才不會動搖而去履行,相應佛經所述真正法義,直到照見如實,啟發無所畏 勇往直前......
小乘佛法獨覺僻支佛的終極證果一切寂滅不受後有,即是(究竟涅槃)。妙吉祥如意 寫: ↑週四 12月 22, 2022 4:56 pm 吉祥如意
專區版主
Re: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探源
文章 週三 2月 23, 2022 10:45 am
探討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開示的各類(空)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1.照見五蘊皆空
此空字,講的是世間空。
例如,拿碟子裝水,放到院子曬太陽,幾個小時後回去看,碟子上的水不見了。這就是一般人理解的空。
阿賴耶識的聚散無常,與碟中水一樣,是因緣假合之無常空。水由肉眼看不見的水分子聚集組成(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化合成水分子),經太陽高溫曝曬,水分子蒸氣散去,碟子上空無一物。
阿賴耶識之增長存在,也是利用五蘊之運作機制(五蘊,色受想行識,即是阿賴耶八識之作用),完成種子薰習的聚合體,當此一期生命結束終結,此人此生之阿賴耶識原執藏薰習之一切法種染汙煩惱終將解離崩壞,此一期生命結束之阿賴耶識名狀銷歸於空無。(所以成唯識論,認為阿賴耶識有名狀而無體性)
2. 心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以上講到的空與色又有不同的佛法大義 是牽涉一切種子之行相(如,當今微觀物理科學發現的量子波粒兩相性)佛教開示一切種子阿陀那識,經此原緣起生成之異熟種子,剎那生剎那滅,也是俱空有兩相,將來有機緣再慢慢來談。
3.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此空字,講的是自性空,一實相印,(為何稱一實相,因為法性回歸無漏界與真如冥合)即是真空妙有,即是佛性,就是圓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無漏法身如來藏勝義空。
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此空字,講的是真如空性,由此前際後際斷故,一切法斷,純粹不染一法。是大乘行者禪宗開悟明心之所證,經初地至第八不動地證(一真如心)而圓滿,就是心經講的(究竟涅槃),小乘佛法獨覺僻支佛的終極證果一切寂滅不受後有,即是(究竟涅槃)。
……從心經提出的各種空義,我們甚至可以據此歸納出大乘佛法實修實證的功夫進路。
請從影片時間25.00開始觀看,孫儲琳與植物做溝通,讓炸熟死透之綠豆重生的特異功能(遊戲神通)!!靜明 寫: ↑週四 1月 05, 2023 7:25 am我說說我的看法,這蠻好玩的問題
稲子本來是緣生而有,不可說無,可觀察其生住異滅的相續相依的種種緣生過程,借以理解“緣生法”的妙有德能(或許可得法住智喔)。
但是“稲子”這個名相,是唯識名言種子,透過六根色法種子,結合緣生出來的認知”相”。這個認知“”相“”是遍計所執相,是虛妄的,無實際體性,屬於種子意識相(或說記憶),與實際的稲子本身(稲子物體本身)是兩回事。
觀修時
1,觀察稲子本身的物體變化,要如露如電的來觀察,成就法空慧。
2,自觀‘’自己的諸相‘’時,也就是觀察自己的對稲子所呈現出來的意識相時,要知其如夢如幻,這樣才能離相。
如夢幻泡影,是針對五取蘊,證其無所有
如露亦如電,是用五蘊來觀真實諸法的緣生四諦真理,成就法空慧。
色蘊之所以稱作空、假,是因為一切色法,都是異熟種子(約為量子境界)的因緣假合,都不離成住壞滅……
沒錯,是光!!非尋常光線,是無影之光。
解深密經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與異熟識,在佛教法義上有何差異!?
阿陀那識是從宇宙創生宏觀講。(共相)
異熟識是講個人心識生起之因。(自共相)
阿賴耶識是個人心識成就之果。(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