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已經完成心解脫,(照見五蘊皆空)應該說八地以上之後身菩薩摩訶薩。心經問題請教
Re: 心經問題請教
心經的源起因緣非常殊勝,乃是藉由世尊收服外道舍利子的歷史典故,而編篡出世尊嫡傳大乘佛法之精髓,經文開示大乘佛法理論實修一氣呵成,文字精簡,段落分明,今人研讀心經必先釐清經文內容整理文字段落,再進行解讀。如此可以事半功倍掌握心經妙義,才能避免入寶山空手而歸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簡解
經文分段: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一段,以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入於般若正觀,照見五蘊皆空(心解脫)做為此經之表法,揭起序幕~~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第二段,釋尊先呼叫舍利弗並開示大乘菩薩依止異熟識(緣一切種子阿陀那識)修行法住智之法界現象,禪宗祖師以(非心非佛)來形容。(此段經文開示,菩薩法住智之境界理論)。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第三段,釋尊再次呼喊舍利弗,繼續開講無漏界諸佛法身。所謂第一義諦圓成實相,(此段經文開示,諸佛涅槃智之境界理論)。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第四段,釋尊教導舍利弗欲修習一切佛法,入門起手必須先空去一切法(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此乃不染一法之空性真如住地,大乘行者於此無智亦無得,(禪宗祖師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故參禪必先開悟明心,證空性真如)此即大乘初住菩薩,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空理智心(真如空智)研習古佛之法,即是法華經所謂(開佛知見),而得建立大乘菩薩行般若波羅密多之基礎。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第五段,釋尊再為舍利弗開示:菩薩依無我般若波羅蜜多(慧解脫),而修習定慧等持,從初地直至第八不動地菩薩依滅盡定證入究竟涅槃,圓滿一真如心。此段講(菩薩法住智之實修功夫與證量)。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六段,釋尊繼續為舍利弗開示,雖然,八地菩薩摩訶薩證得一真如心,究竟涅槃(滅盡定),猶須仰賴般若波羅蜜多,於第九善慧第十法雲次第增上,終究眼見佛性,圓證修佛之無上果位,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段講(諸佛涅盤智之實修與證量)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第七段,釋尊稱譽(般若波羅密多大乘佛法)之殊勝無與倫比。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第八段,咒言之涵義,乃釋尊招呼當年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最原始佛教僧團大小比丘們,曰:「去吧去吧,僧眾們一起以真實理諦,依般若而度達彼岸,盡速獲得覺悟。」
註解《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先掌握此經之緣起藍本,乃隱藏在雜阿含347《須深經》……並參考原始佛教初創時期,發生於紫竹林原始僧團中,非常重要之一段歷史事實(世尊收服外道舍利弗盜法而親口傳授大乘佛法之緣起),若後代學者能事先發現掌握此一件佛教典故,才能將心經開示各段落的重點法義正確歸納出來…再進行注釋破解(心經)之真傳與精髓,那麼,要獲得世尊親口教導舍利弗之大乘佛法(#先知法住智,#後知涅盤智),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開示的大乘佛法之真相,就可水到渠成了..…
請參考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
http://mahasati.weebly.com/122983862038 ... 29305.html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簡解
經文分段: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一段,以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入於般若正觀,照見五蘊皆空(心解脫)做為此經之表法,揭起序幕~~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第二段,釋尊先呼叫舍利弗並開示大乘菩薩依止異熟識(緣一切種子阿陀那識)修行法住智之法界現象,禪宗祖師以(非心非佛)來形容。(此段經文開示,菩薩法住智之境界理論)。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第三段,釋尊再次呼喊舍利弗,繼續開講無漏界諸佛法身。所謂第一義諦圓成實相,(此段經文開示,諸佛涅槃智之境界理論)。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第四段,釋尊教導舍利弗欲修習一切佛法,入門起手必須先空去一切法(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此乃不染一法之空性真如住地,大乘行者於此無智亦無得,(禪宗祖師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故參禪必先開悟明心,證空性真如)此即大乘初住菩薩,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空理智心(真如空智)研習古佛之法,即是法華經所謂(開佛知見),而得建立大乘菩薩行般若波羅密多之基礎。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第五段,釋尊再為舍利弗開示:菩薩依無我般若波羅蜜多(慧解脫),而修習定慧等持,從初地直至第八不動地菩薩依滅盡定證入究竟涅槃,圓滿一真如心。此段講(菩薩法住智之實修功夫與證量)。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六段,釋尊繼續為舍利弗開示,雖然,八地菩薩摩訶薩證得一真如心,究竟涅槃(滅盡定),猶須仰賴般若波羅蜜多,於第九善慧第十法雲次第增上,終究眼見佛性,圓證修佛之無上果位,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段講(諸佛涅盤智之實修與證量)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第七段,釋尊稱譽(般若波羅密多大乘佛法)之殊勝無與倫比。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第八段,咒言之涵義,乃釋尊招呼當年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最原始佛教僧團大小比丘們,曰:「去吧去吧,僧眾們一起以真實理諦,依般若而度達彼岸,盡速獲得覺悟。」
註解《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先掌握此經之緣起藍本,乃隱藏在雜阿含347《須深經》……並參考原始佛教初創時期,發生於紫竹林原始僧團中,非常重要之一段歷史事實(世尊收服外道舍利弗盜法而親口傳授大乘佛法之緣起),若後代學者能事先發現掌握此一件佛教典故,才能將心經開示各段落的重點法義正確歸納出來…再進行注釋破解(心經)之真傳與精髓,那麼,要獲得世尊親口教導舍利弗之大乘佛法(#先知法住智,#後知涅盤智),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開示的大乘佛法之真相,就可水到渠成了..…
請參考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
http://mahasati.weebly.com/122983862038 ... 29305.html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Re: 心經問題請教/解前貪嗔癡 解後癡嗔貪 只為爭是非 真心永不現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三 11月 23, 2022 12:18 am 心經的源起因緣非常殊勝,乃是藉由世尊收服外道舍利子的歷史典故,而編篡出世尊嫡傳大乘佛法之精髓,經文開示大乘佛法理論實修一氣呵成,文字精簡,段落分明,今人研讀心經必先釐清經文內容整理文字段落,再進行解讀。如此可以事半功倍掌握心經妙義,才能避免入寶山空手而歸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簡解
經文分段: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一段,以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入於般若正觀,照見五蘊皆空(心解脫)做為此經之表法,揭起序幕~~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第二段,釋尊先呼叫舍利弗並開示大乘菩薩依止異熟識(緣一切種子阿陀那識)修行法住智之法界現象,禪宗祖師以(非心非佛)來形容。(此段經文開示,菩薩法住智之境界理論)。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第三段,釋尊再次呼喊舍利弗,繼續開講無漏界諸佛法身。所謂第一義諦圓成實相,(此段經文開示,諸佛涅槃智之境界理論)。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第四段,釋尊教導舍利弗欲修習一切佛法,入門起手必須先空去一切法(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此乃不染一法之空性真如住地,大乘行者於此無智亦無得,(禪宗祖師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故參禪必先開悟明心,證空性真如)此即大乘初住菩薩,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空理智心(真如空智)研習古佛之法,即是法華經所謂(開佛知見),而得建立大乘菩薩行般若波羅密多之基礎。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第五段,釋尊再為舍利弗開示:菩薩依無我般若波羅蜜多(慧解脫),而修習定慧等持,從初地直至第八不動地菩薩依滅盡定證入究竟涅槃,圓滿一真如心。此段講(菩薩法住智之實修功夫與證量)。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六段,釋尊繼續為舍利弗開示,雖然,八地菩薩摩訶薩證得一真如心,究竟涅槃(滅盡定),猶須仰賴般若波羅蜜多,於第九善慧第十法雲次第增上,終究眼見佛性,圓證修佛之無上果位,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段講(諸佛涅盤智之實修與證量)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第七段,釋尊稱譽(般若波羅密多大乘佛法)之殊勝無與倫比。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第八段,咒言之涵義,乃釋尊招呼當年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最原始佛教僧團大小比丘們,曰:「去吧去吧,僧眾們一起以真實理諦,依般若而度達彼岸,盡速獲得覺悟。」
註解《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先掌握此經之緣起藍本,乃隱藏在雜阿含347《須深經》……並參考原始佛教初創時期,發生於紫竹林原始僧團中,非常重要之一段歷史事實(世尊收服外道舍利弗盜法而親口傳授大乘佛法之緣起),若後代學者能事先發現掌握此一件佛教典故,才能將心經開示各段落的重點法義正確歸納出來…再進行注釋破解(心經)之真傳與精髓,那麼,要獲得世尊親口教導舍利弗之大乘佛法(#先知法住智,#後知涅盤智),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開示的大乘佛法之真相,就可水到渠成了..…
請參考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
http....
.
涅槃智能無法住智嗎 成佛就不需要般若波羅蜜了嗎
妙吉祥如意
專區版主
Re: 離欲、惡不善法是小乘法嗎
文章 週日 12月 04, 2022 3:53 pm
靜明 寫: ↑ 我還在理解如果阿羅漢涅槃境是相對於眾生的生死境,基於緣起來說,雙雙都不離三法印,所以仍不能說是“常樂我淨”的佛境。
所以法住智的關照範圍很廣很深。
法住智,從初地到七地,八地以後完成心解脫證悟一真如心,就是涅槃智,正是式開展佛慧了!!
專區版主
Re: 離欲、惡不善法是小乘法嗎
文章 週日 12月 04, 2022 3:53 pm
靜明 寫: ↑ 我還在理解如果阿羅漢涅槃境是相對於眾生的生死境,基於緣起來說,雙雙都不離三法印,所以仍不能說是“常樂我淨”的佛境。
所以法住智的關照範圍很廣很深。
法住智,從初地到七地,八地以後完成心解脫證悟一真如心,就是涅槃智,正是式開展佛慧了!!
Re: 心經問題請教
Viirya
善知識
Re: 心經問題請教
文章 週五 1月 27, 2023 4:47 pm
又稱法身大士
-------------
等覺好幾位
千萬要注意
善知識
Re: 心經問題請教
文章 週五 1月 27, 2023 4:47 pm
又稱法身大士
-------------
等覺好幾位
千萬要注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等覺菩薩沒佛慧 莫讓笑到肚子痛
妙吉祥如意
專區版主
Re: 滅盡定是有為法,究竟涅槃是無為法
文章 週五 1月 27, 2023 9:49 pm
妙兄法安
還是沒有針對問題回答
大家已經都知道您已說N次了
第八地究竟涅槃菩薩摩訶薩,還要繼續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佛慧).......等等,
這些話請不要再說了。
大家的問題是:
心經上的觀自在菩薩就是以第八地起修佛慧。
祂修到最後心經上是說[.....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回:
心經,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無罣礙…遠離顛倒夢想,這一段講的是從初發心到第七地,經文云,究竟涅槃,是指登第八地了。
您怎麼又說這[究竟涅槃],還是第八地證的。
那您不就是說
觀自在菩薩是原地不動,根本沒有再修習佛慧,
所以還要您說引入佛慧?
回:
已經講了多少次妳還是魯同樣的問題,修佛證究竟涅槃,即登不動地,從此而往才能進入佛慧!!
沒達到究竟涅槃,就無所謂(一真如心)的證量。
妳現在就是一直認為究竟涅槃是究竟佛果!!
請問您的理由是甚麼呢?
回:
理由就是究竟涅槃,才是修習佛慧的開始,未完成心解脫證究竟涅槃之前,就沒能力修習佛慧!!因為佛慧,就是一真如心所相應的證德(涅槃智)。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