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
敬請此地諸君嘗試說明之。
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請試說明之。
Re: 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請試說明之。
八正道
[佛光大辭典]梵語 āryāstāvgika-mārga。八種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聖道、八支正道、八聖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釋尊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
(一)正見,又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向善,於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即謂無欲覺、恚覺及害覺。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即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等。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即離殺生、不與取等。
(五)正命,又作諦受。即捨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飲食、床榻、湯藥等諸生活之具。
(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即謂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諦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
八聖道乃眾生從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稱;又如車輪之輻、轂、輞相互助車轉動,故亦譬稱八輪。又此為聖者遊行之所,故又作八遊行、八由行。反之,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稱為八邪、八邪行。〔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四諦論卷四、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六〕 p280
[佛光大辭典]梵語 āryāstāvgika-mārga。八種求趣涅槃之正道。又作八聖道、八支正道、八聖道分、八道行、八直行、八正、八道、八支、八法、八路。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釋尊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
(一)正見,又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向善,於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即謂無欲覺、恚覺及害覺。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即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等。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即離殺生、不與取等。
(五)正命,又作諦受。即捨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飲食、床榻、湯藥等諸生活之具。
(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即謂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諦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
八聖道乃眾生從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稱;又如車輪之輻、轂、輞相互助車轉動,故亦譬稱八輪。又此為聖者遊行之所,故又作八遊行、八由行。反之,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稱為八邪、八邪行。〔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四諦論卷四、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六〕 p280
Re: 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請試說明之。
<<大般涅槃經>>
云何名為八正道耶?
是道觀受有三種相:一者苦、二者樂、三者不苦不樂,如是三種,俱能增長身之與心。
何因緣故能增長耶?
觸因緣也。是觸三種:一者無明觸、二者明觸、三者非明無明觸。
言明觸者即八正道,
其餘二觸增長身心及三種受,是故我應斷二種觸因緣,觸斷故不生三受。
善男子!如是受者,亦名為因,亦名為果,智者當觀亦因亦果。
云何為因?因受生愛,名之為因。
云何名果?因觸生故,名之為果。是故此受亦因亦果。
<<雜阿含經>>(四五)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云何名為八正道耶?
是道觀受有三種相:一者苦、二者樂、三者不苦不樂,如是三種,俱能增長身之與心。
何因緣故能增長耶?
觸因緣也。是觸三種:一者無明觸、二者明觸、三者非明無明觸。
言明觸者即八正道,
其餘二觸增長身心及三種受,是故我應斷二種觸因緣,觸斷故不生三受。
善男子!如是受者,亦名為因,亦名為果,智者當觀亦因亦果。
云何為因?因受生愛,名之為因。
云何名果?因觸生故,名之為果。是故此受亦因亦果。
<<雜阿含經>>(四五)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Re: 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請試說明之。
請問,會增長身心的「無明觸、非明無明觸亅,與不增長身心的「明觸」,如何區別?
Re: 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請試說明之。
犀牛、普通人諸君,此前對於「正念、正知」,說得頭頭是道,似乎已了「八正道」,如今何不也說說看,何謂「八正道」?會增長身心的「無明觸、非明無明觸亅,與不增長身心的「明觸」,如何區別?
Re: 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請試說明之。
假日路過,這是好問題。
明觸與否,主要判斷標準是 : 是否與漏、煩惱相應。
可以用以下七覺支的案例,來順便說明 : 各種觸。至於無明觸,得到最後一步 ! 那是無漏法,只有聖者才辦的到。
就先從簡單說說七覺支開始吧。
這7種不與五蓋共舞的心理特質就是 : 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隨舉一個生活的例子,簡單理解一下甚麼是不與五蓋共舞的覺支/心理特質 VS.各種觸 !。
(至於這7種特質相互平衡、調配比重...等等技巧,就留給有興趣的學又去發揮了。)
情境 : 看到迪麗熱巴朝著犀牛,張開雙手熱情地飛奔而來...這時距離七步 !
這時候,犀牛很不要臉地以牛嚼牡丹之姿,運作身隨觀....
分解動作 : (以下次第,不是固定的、而是因人而異、因個人當時內、外情境而異、因個人修學習性而異....)
1. 念覺支,這時砲架子距離7步 !
這副砲架子...@!^%$,(這是與煩惱相應的無明觸、有對觸、順樂受觸、愛觸..)
不是! 這副帶肉的骨架子來了 ! (把注意力,放到正確的目標 ! 骨架子才是正確的目標,這是與有漏善法相應的非明非無明觸)
這樣的念,讓他貫穿整個情境流程的、保持連貫、不斷的、不要忘記又跑到砲架子、.....。
這就是練習念覺支 !
念頭跑到砲架子,就是失念 !
2. 擇法覺支,這時骨架子距離6步。
簡單說,就是正確地分辨是非、該不該,怎麼辦...分辨的標準就是 : 貪/嗔/癡 VS 無貪、無嗔、無癡。
當慈悲上腦時,想到 ~ 熱巴也是人,不該拒人於千里之外,學佛要慈悲、應該要度化這隻迷途的羔羊,應以男身度化之、即現男身應度之! (這又是愛觸、無明觸、...)
這不是擇法,這是失念、晶蟲上腦型的失念!
擇法是 : 知道自己的心飢渴了,不行,我得加強鼻骨的爛肉想、櫻唇的齒頦想、那副該死的桃花眼的鑽蛆想...得止息飢渴、讓心穩定脫離五蓋。
3. 精進覺支,這時骨架子距離5步。
白話說,就是讓你提振士氣、保持鬥志、充滿正能量。
剛剛一直把熱巴的桃花眼,一直作蛆蛆在眼洞裡鑽來鑽去的替代假想,這跟事實不符、實在有點累...真是暴殄天物!
喔,不對 ! 是心力交瘁啊!
這是失念了,沒關係,可以運用精進覺支 !
怎麼用,譬如 : 暴殄天物,你就一路向西了!
別忘了 佛陀胞弟 難陀尊者的地獄油鍋之患...一時貪愛,換來油炸肯德雞....這,划得來嗎 ?
或者,又譬如 :
雖然爛蛆,從熱巴眼窩鑽來鑽去,但是...她還是很漂亮、連那個蛆都很漂亮....(無明觸、也是愛觸)
這隻蜘蛛精,不一般,令人髮指,討厭! (這就偏了,是無明觸、恚觸)
不行! 我得在加強一些....把熱巴的臉、胸、腹,轉成浮屍的腫脹、發爛、小魚們還在蹭肉.....(又回歸正軌,非明、非無明觸)
心,穩定下來了,五蓋也弱了下來。
=====
有點事,可能是熱巴有事找犀牛了!
先停筆,有緣再續寫。
平安 圓滿
明觸與否,主要判斷標準是 : 是否與漏、煩惱相應。
可以用以下七覺支的案例,來順便說明 : 各種觸。至於無明觸,得到最後一步 ! 那是無漏法,只有聖者才辦的到。
就先從簡單說說七覺支開始吧。
這7種不與五蓋共舞的心理特質就是 : 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隨舉一個生活的例子,簡單理解一下甚麼是不與五蓋共舞的覺支/心理特質 VS.各種觸 !。
(至於這7種特質相互平衡、調配比重...等等技巧,就留給有興趣的學又去發揮了。)
情境 : 看到迪麗熱巴朝著犀牛,張開雙手熱情地飛奔而來...這時距離七步 !
這時候,犀牛很不要臉地以牛嚼牡丹之姿,運作身隨觀....
分解動作 : (以下次第,不是固定的、而是因人而異、因個人當時內、外情境而異、因個人修學習性而異....)
1. 念覺支,這時砲架子距離7步 !
這副砲架子...@!^%$,(這是與煩惱相應的無明觸、有對觸、順樂受觸、愛觸..)
不是! 這副帶肉的骨架子來了 ! (把注意力,放到正確的目標 ! 骨架子才是正確的目標,這是與有漏善法相應的非明非無明觸)
這樣的念,讓他貫穿整個情境流程的、保持連貫、不斷的、不要忘記又跑到砲架子、.....。
這就是練習念覺支 !
念頭跑到砲架子,就是失念 !
2. 擇法覺支,這時骨架子距離6步。
簡單說,就是正確地分辨是非、該不該,怎麼辦...分辨的標準就是 : 貪/嗔/癡 VS 無貪、無嗔、無癡。
當慈悲上腦時,想到 ~ 熱巴也是人,不該拒人於千里之外,學佛要慈悲、應該要度化這隻迷途的羔羊,應以男身度化之、即現男身應度之! (這又是愛觸、無明觸、...)
這不是擇法,這是失念、晶蟲上腦型的失念!
擇法是 : 知道自己的心飢渴了,不行,我得加強鼻骨的爛肉想、櫻唇的齒頦想、那副該死的桃花眼的鑽蛆想...得止息飢渴、讓心穩定脫離五蓋。
3. 精進覺支,這時骨架子距離5步。
白話說,就是讓你提振士氣、保持鬥志、充滿正能量。
剛剛一直把熱巴的桃花眼,一直作蛆蛆在眼洞裡鑽來鑽去的替代假想,這跟事實不符、實在有點累...真是暴殄天物!
喔,不對 ! 是心力交瘁啊!
這是失念了,沒關係,可以運用精進覺支 !
怎麼用,譬如 : 暴殄天物,你就一路向西了!
別忘了 佛陀胞弟 難陀尊者的地獄油鍋之患...一時貪愛,換來油炸肯德雞....這,划得來嗎 ?
或者,又譬如 :
雖然爛蛆,從熱巴眼窩鑽來鑽去,但是...她還是很漂亮、連那個蛆都很漂亮....(無明觸、也是愛觸)
這隻蜘蛛精,不一般,令人髮指,討厭! (這就偏了,是無明觸、恚觸)
不行! 我得在加強一些....把熱巴的臉、胸、腹,轉成浮屍的腫脹、發爛、小魚們還在蹭肉.....(又回歸正軌,非明、非無明觸)
心,穩定下來了,五蓋也弱了下來。
=====
有點事,可能是熱巴有事找犀牛了!
先停筆,有緣再續寫。
平安 圓滿
Re: 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請試說明之。
這副帶肉的骨架子來了 ! (把注意力,放到正確的目標 ! 骨架子才是正確的目標,這是與有漏善法相應的非明非無明觸)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三 4月 05, 2023 11:17 am 假日路過,這是好問題。
明觸與否,主要判斷標準是 : 是否與漏、煩惱相應。
可以用以下七覺支的案例,來順便說明 : 各種觸。至於無明觸,得到最後一步 ! 那是無漏法,只有聖者才辦的到。
就先從簡單說說七覺支開始吧。
這7種不與五蓋共舞的心理特質就是 : 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隨舉一個生活的例子,簡單理解一下甚麼是不與五蓋共舞的覺支/心理特質 VS.各種觸 !。
(至於這7種特質相互平衡、調配比重...等等技巧,就留給有興趣的學又去發揮了。)
情境 : 看到迪麗熱巴朝著犀牛,張開雙手熱情地飛奔而來...這時距離七步 !
這時候,犀牛很不要臉地以牛嚼牡丹之姿,運作身隨觀....
分解動作 : (以下次第,不是固定的、而是因人而異、因個人當時內、外情境而異、因個人修學習性而異....)
1. 念覺支,這時砲架子距離7步 !
這副砲架子...@!^%$,(這是與煩惱相應的無明觸、有對觸、順樂受觸、愛觸..)
不是! 這副帶肉的骨架子來了 ! (把注意力,放到正確的目標 ! 骨架子才是正確的目標,這是與有漏善法相應的非明非無明觸)
這樣的念,讓他貫穿整個情境流程的、保持連貫、不斷的、不要忘記又跑到砲架子、.....。
這就是練習念覺支 !
念頭跑到砲架子,就是失念 !
2. 擇法覺支,這時骨架子距離6步。
簡單說,就是正確地分辨是非、該不該,怎麼辦...分辨的標準就是 : 貪/嗔/癡 VS 無貪、無嗔、無癡。
當慈悲上腦時,想到 ~ 熱巴也是人,不該拒人於千里之外,學佛要慈悲、應該要度化這隻迷途的羔羊,應以男身度化之、即現男身應度之! (這又是愛觸、無明觸、...)
這不是擇法,這是失念、晶蟲上腦型的失念!
擇法是 : 知道自己的心飢渴了,不行,我得加強鼻骨的爛肉想、櫻唇的齒頦想、那副該死的桃花眼的鑽蛆想...得止息飢渴、讓心穩定脫離五蓋。
3. 精進覺支,這時骨架子距離5步。
白話說,就是讓你提振士氣、保持鬥志、充滿正能量。
剛剛一直把熱巴的桃花眼,一直作蛆蛆在眼洞裡鑽來鑽去的替代假想,這跟事實不符、實在有點累...真是暴殄天物!
喔,不對 ! 是心力交瘁啊!
這是失念了,沒關係,可以運用精進覺支 !
怎麼用,譬如 : 暴殄天物,你就一路向西了!
別忘了 佛陀胞弟 難陀尊者的地獄油鍋之患...一時貪愛,換來油炸肯德雞....這,划得來嗎 ?
或者,又譬如 :
雖然爛蛆,從熱巴眼窩鑽來鑽去,但是...她還是很漂亮、連那個蛆都很漂亮....(無明觸、也是愛觸)
這隻蜘蛛精,不一般,令人髮指,討厭! (這就偏了,是無明觸、恚觸)
不行! 我得在加強一些....把熱巴的臉、胸、腹,轉成浮屍的腫脹、發爛、小魚們還在蹭肉.....(又回歸正軌,非明、非無明觸)
心,穩定下來了,五蓋也弱了下來。
=====
有點事,可能是熱巴有事找犀牛了!
先停筆,有緣再續寫。
平安 圓滿
=====
為何這是「非明非無明觸亅?如何與「明觸亅區別?
Re: 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請試說明之。
正念
[佛光大辭典]梵語 samyak-smrti,巴利語 sammāsati。指真正之念。八正道之一。又作諦意。即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為二:(一)世俗有漏正念,即與有漏作意相應之善念。(二)出世間無漏正念,即依無漏之正見能思惟諦境,而與無漏作意相應的明記不忘之念。
有關正念之體性,據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六載,念根、念力與正念,皆攝入念覺支。據俱舍論卷二十五載,念根、念力、念覺支與正念,皆以念為體。
摩訶止觀卷七上則謂「念」為「忍」之義,並配於天台宗之四教,即三藏教之正念為伏忍,通教之正念為柔順忍,別教之正念為無生忍,圓教之正念為寂滅忍。
〔雜阿含經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八正道經、轉法輪經〕(參閱「八正道」280)
[佛光大辭典]梵語 samyak-smrti,巴利語 sammāsati。指真正之念。八正道之一。又作諦意。即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為二:(一)世俗有漏正念,即與有漏作意相應之善念。(二)出世間無漏正念,即依無漏之正見能思惟諦境,而與無漏作意相應的明記不忘之念。
有關正念之體性,據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六載,念根、念力與正念,皆攝入念覺支。據俱舍論卷二十五載,念根、念力、念覺支與正念,皆以念為體。
摩訶止觀卷七上則謂「念」為「忍」之義,並配於天台宗之四教,即三藏教之正念為伏忍,通教之正念為柔順忍,別教之正念為無生忍,圓教之正念為寂滅忍。
〔雜阿含經卷二十八、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八正道經、轉法輪經〕(參閱「八正道」280)
Re: 何謂七覺支?何謂八聖道?請試說明之。
如上[佛光大辭典]所述,為何「正念」通於世間與出間、有漏與無漏、凡夫與聖者?
如[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的註解,「八正道」是見道位之行法,「七覺支亅是修道之行法。
故,學人未入見道位時,「八正道」只是人云亦云之小乘心行、見聞轉誦之有漏法,「七覺支亅亦然。
於眼看去,修習南傳教法的學人,每每忽略此義,而普遍以為,但能朗朗上口,將「七覺支、八正道」掛在嘴邊,便是自己境界。此種行持,豈不可笑?
如[佛光大辭典]所註,若真解了「七覺支、八正道」,便是「大乘別教之無生忍,圓教之寂滅忍」境界。犀牛、普通人諸君自忖,是這樣的境界麼?
若是,會增長身心的「無明觸、非明無明觸亅,與不增長身心的「明觸」,如何區別,怎麼答不上來?
如[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的註解,「八正道」是見道位之行法,「七覺支亅是修道之行法。
故,學人未入見道位時,「八正道」只是人云亦云之小乘心行、見聞轉誦之有漏法,「七覺支亅亦然。
於眼看去,修習南傳教法的學人,每每忽略此義,而普遍以為,但能朗朗上口,將「七覺支、八正道」掛在嘴邊,便是自己境界。此種行持,豈不可笑?
如[佛光大辭典]所註,若真解了「七覺支、八正道」,便是「大乘別教之無生忍,圓教之寂滅忍」境界。犀牛、普通人諸君自忖,是這樣的境界麼?
若是,會增長身心的「無明觸、非明無明觸亅,與不增長身心的「明觸」,如何區別,怎麼答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