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第三十二卷
[0296b12] 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
[0296b14] 「因緣」者,相應因、共生因、自種因、遍因、報因——是五因名為因緣。復次,一切有為法,亦名因緣。
[0296b16] 「次第緣」者,除阿羅漢過去、現在末後心心數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數法,能與次第,是名次第緣。
[0296b18] 「緣緣」、「增上緣」者,一切法。
[0296b18] 復次,菩薩欲知四緣自相、共相,當學般若波羅蜜。
,,,,,
[0296c26] 復次,心心數法從四緣生;
無想、滅盡定從三緣生,除緣緣;
諸餘心不相應諸行及色從二緣生,除次第緣、緣緣。
有為法性羸故,無有從一緣生。
究竟涅槃是從那緣生
滅盡定是有為法,究竟涅槃是無為法
Re: 滅盡定是有為法,究竟涅槃是無為法
有為法性羸故,無有從一緣生。(體證常、樂、我、淨者)
究竟涅槃是從那(哪)緣生(體證覺轉無明,成法界性,此稱為緣緣?!)
究竟涅槃是從那(哪)緣生(體證覺轉無明,成法界性,此稱為緣緣?!)
Re: 滅盡定是有為法,究竟涅槃是無為法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論文七: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清淨法界,遠離生滅,極安隱故 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二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故,俱說為善。論說處等,八唯無記,如來豈無五根、三境?此中三釋,廣說如前。一切如來身土等法,皆滅道攝,故唯是善,聖說滅道唯善性故,說佛土等非苦集故。佛識所變有漏不善、無記相等,皆從無漏善種所生,無漏善攝。
講解:此二轉依果,頌文中又說是善,是以「白法」為體性。白法是不是即有漏善呢?不,清淨法界的大涅槃,遠離生滅煩惱,至極安穩:四智心品的大菩提,妙用無方,至極巧便。這兩種無為的涅槃,有為的菩提,都有順益之相,既與有漏善不同,又與不善相違,所以俱說為善。
外人問難:四智心品,既唯是善,何以《阿毘達磨雜集論》說,十二處裏有八處唯是無記呢?如來怎能沒有眼、耳、鼻、舌、身五根,和香、味、觸三境呢?論主答:這問題在前面三釋有漏裏已經講過,勿庸再說。
一切如來的身土等法,都屬滅諦和道諦所攝,所以唯是善性。因為經論上說:屬於滅、道二諦的唯是善性。又說佛的身土非苦、集諦。既非苦、集,當然是善性的滅、道二諦了。至於由佛淨識所變的似有漏、不善、無記相等,都是從無漏善種所生,所以也都是無漏善攝。
////
無為的涅槃(如如),有為的菩提(正智,十五妙道)...無漏,善?!
論文七: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清淨法界,遠離生滅,極安隱故 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二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故,俱說為善。論說處等,八唯無記,如來豈無五根、三境?此中三釋,廣說如前。一切如來身土等法,皆滅道攝,故唯是善,聖說滅道唯善性故,說佛土等非苦集故。佛識所變有漏不善、無記相等,皆從無漏善種所生,無漏善攝。
講解:此二轉依果,頌文中又說是善,是以「白法」為體性。白法是不是即有漏善呢?不,清淨法界的大涅槃,遠離生滅煩惱,至極安穩:四智心品的大菩提,妙用無方,至極巧便。這兩種無為的涅槃,有為的菩提,都有順益之相,既與有漏善不同,又與不善相違,所以俱說為善。
外人問難:四智心品,既唯是善,何以《阿毘達磨雜集論》說,十二處裏有八處唯是無記呢?如來怎能沒有眼、耳、鼻、舌、身五根,和香、味、觸三境呢?論主答:這問題在前面三釋有漏裏已經講過,勿庸再說。
一切如來的身土等法,都屬滅諦和道諦所攝,所以唯是善性。因為經論上說:屬於滅、道二諦的唯是善性。又說佛的身土非苦、集諦。既非苦、集,當然是善性的滅、道二諦了。至於由佛淨識所變的似有漏、不善、無記相等,都是從無漏善種所生,所以也都是無漏善攝。
////
無為的涅槃(如如),有為的菩提(正智,十五妙道)...無漏,善?!
Re: 滅盡定是有為法,究竟涅槃是無為法
修行者於轉依過程中.斷煩惱障.所顯得的自性清淨法界即是大涅槃
於斷所知障.轉捨有漏八識而餘無漏八識及無漏善種.所生起的菩提四智即是大菩提
大涅槃與大菩提是究竟位的佛果.合稱大牟尼
斷煩惱障即自得.不從外來
於斷所知障.轉捨有漏八識而餘無漏八識及無漏善種.所生起的菩提四智即是大菩提
大涅槃與大菩提是究竟位的佛果.合稱大牟尼
斷煩惱障即自得.不從外來
Re: 滅盡定是有為法,究竟涅槃是無為法
究竟涅槃就是最後涅槃,也是大涅槃
這麼明確的定義
怎麼會有人將滅盡定跟究竟涅槃劃上等號
這麼明確的定義
怎麼會有人將滅盡定跟究竟涅槃劃上等號
Re: 滅盡定是有為法,究竟涅槃是無為法
(四七四)
[0121a19] 如是我聞:
[0121a19]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121a20]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復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作是念已,從禪起,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0121a26] 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0121b01]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受漸次寂滅故說?」
[0121b02]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0121b09]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0121b10]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0121b17] 阿難白佛:「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0121b17]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
[0121b19] 阿難白佛:「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0121b21]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0121b24]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0121a19] 如是我聞:
[0121a19]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0121a20]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念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復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作是念已,從禪起,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念言:『如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0121a26] 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
[0121b01] 阿難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諸受漸次寂滅故說?」
[0121b02]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
[0121b09]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
[0121b10]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0121b17] 阿難白佛:「世尊!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0121b17] 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
[0121b19] 阿難白佛:「何等為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0121b21]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0121b24]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Re: 滅盡定是有為法,究竟涅槃是無為法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
龍樹菩薩說
一切世間法皆有涅槃性
何謂涅槃性,法性也
涅槃即是法性
無一法不空
無生即是涅槃
相應474經所說
都是指明方便法門到涅槃
因為了解諸法相寂滅,無相
就不會生心去逐法
反對諸法空相,以為這樣會落空
其實是怕空
怕本來無一物
如實修行的空性體驗
本身就是降伏亂想
怎麼會用亂想來否定空
這在大智度論32卷都有說明
知見不清楚
名相亂你好幾世
值得嗎
先有法住智及涅槃智
才能正向涅槃
不是到了涅槃才有涅槃智
一切世間法皆有涅槃性
一切煩惱皆本寂滅解脫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豈能將菩提與涅槃分開而論
龍樹菩薩說
法即是涅槃,因法本不生不滅
更何況初禪到滅盡定不是涅槃的顯現
從顯示幾分到涅槃圓滿
對象都是無明
這些細節只有實修才能證得
所證亦是空
心經才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究竟涅槃
這些無所得,空,無智,無得,都是跟自心一念相繫
你才起心就錯過
更別說起心後的種種念想
一個人對法的認識
即是對涅槃的認識
法就是心念
煩惱是它,寂滅也是它
中間的種種因緣,就各自體會
沒抓住重點
整天貼文而不想深入
也是它
======
龍樹菩薩說
一切世間法皆有涅槃性
何謂涅槃性,法性也
涅槃即是法性
無一法不空
無生即是涅槃
相應474經所說
都是指明方便法門到涅槃
因為了解諸法相寂滅,無相
就不會生心去逐法
反對諸法空相,以為這樣會落空
其實是怕空
怕本來無一物
如實修行的空性體驗
本身就是降伏亂想
怎麼會用亂想來否定空
這在大智度論32卷都有說明
知見不清楚
名相亂你好幾世
值得嗎
先有法住智及涅槃智
才能正向涅槃
不是到了涅槃才有涅槃智
一切世間法皆有涅槃性
一切煩惱皆本寂滅解脫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豈能將菩提與涅槃分開而論
龍樹菩薩說
法即是涅槃,因法本不生不滅
更何況初禪到滅盡定不是涅槃的顯現
從顯示幾分到涅槃圓滿
對象都是無明
這些細節只有實修才能證得
所證亦是空
心經才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究竟涅槃
這些無所得,空,無智,無得,都是跟自心一念相繫
你才起心就錯過
更別說起心後的種種念想
一個人對法的認識
即是對涅槃的認識
法就是心念
煩惱是它,寂滅也是它
中間的種種因緣,就各自體會
沒抓住重點
整天貼文而不想深入
也是它
Re: 滅盡定是有為法,究竟涅槃是無為法
「善現!大乘不異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善現!大乘不異空解脫門,空解脫門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空解脫門,其性無二無二分故。善現!大乘不異無相、無願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無相、無願解脫門,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
大乘不異一切法
要解釋大乘
豈能劃地自限
心不開啓
說大乘也枉然
佛陀教菩薩學一切法
一法不深入,如何學一切法
自限反而為大,是何所需
佛法無邊,回頭是岸
一法不明又接一法不明
真如與無明合而有變異
對五蘊不如實知
是為無明
名相為何可以讓人頭昏腦脹
貪吧,瞋吧,癡吧
不知不是罪
假會害人不淺
能賺一分就賺一分
憑啥要賺到底
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
智慧就在假會中活活被掐死
因小失大
世間大賺人的命運如此
非不非,是不是
是則龍女頓成佛
非則善星生陷墜
討論還有打問號驚嘆號
會就會
不會就不會
現代人顧忌越來越多
也難一個主題深入
連白話都不敢說
學佛怎麼學到這種複雜無止境的地步
疑來疑去何時了
智慧怎麼來
由現觀,由多聞,由討論深入
學佛是自身事
那來面子問題
學佛是出於自發自動
不在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下功夫
如何清楚面對的主題討論
答非所問
真好玩
問君能有幾多玩
恰似有人迷聞經累劫
「善現!大乘不異空解脫門,空解脫門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空解脫門,其性無二無二分故。善現!大乘不異無相、無願解脫門,無相、無願解脫門不異大乘。何以故?若大乘,若無相、無願解脫門,其性無二無二分故。
===
大乘不異一切法
要解釋大乘
豈能劃地自限
心不開啓
說大乘也枉然
佛陀教菩薩學一切法
一法不深入,如何學一切法
自限反而為大,是何所需
佛法無邊,回頭是岸
一法不明又接一法不明
真如與無明合而有變異
對五蘊不如實知
是為無明
名相為何可以讓人頭昏腦脹
貪吧,瞋吧,癡吧
不知不是罪
假會害人不淺
能賺一分就賺一分
憑啥要賺到底
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
智慧就在假會中活活被掐死
因小失大
世間大賺人的命運如此
非不非,是不是
是則龍女頓成佛
非則善星生陷墜
討論還有打問號驚嘆號
會就會
不會就不會
現代人顧忌越來越多
也難一個主題深入
連白話都不敢說
學佛怎麼學到這種複雜無止境的地步
疑來疑去何時了
智慧怎麼來
由現觀,由多聞,由討論深入
學佛是自身事
那來面子問題
學佛是出於自發自動
不在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下功夫
如何清楚面對的主題討論
答非所問
真好玩
問君能有幾多玩
恰似有人迷聞經累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