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那麼,我們平常所說的心 又是什麼呢?是我們人的根與塵 相對而幻起的一種感覺。
下面我們講苦集滅道時就會曉得,集是根塵相對集合起來的幻心,是個影子,是虛假的。
它是客觀環境的反映,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各個相應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根塵相對而生出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六根、六塵、六識集合起來而產生出 念頭和思想。
假如沒有客觀環境,就根本沒有心。
所以,心不是單獨孤立存在的。 舍浮佛講:「心本無生因境有。」就是說這個道理。
故客觀環境、外在境界是生起心的外在原因。
那麼,內在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性。
性是生起心的根本,生起心的能量,是心的本原。
沒有性,對境生不起心來。
猶如電,雖不能目見,但一切照明、動力等等都是它在起作用。
前面我們已講過,之所以眼能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思,均是性的作用。
視性、聞性、嗅性、嘗性等,均具有各種功能,能發揮各種作用。
所以,心是由性生起來,才派上用場的。
性是體,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
性是真實永存的,但卻無形無相,經上有時亦謂之「真心」。
心是虛幻的,但卻有形有相。眾生往往被各種虛妄的假合之相所迷惑,認妄為真,執著追逐不已,因此被各種無明煩惱所束縛,被各種業障所蒙蓋,不見自性光明,不得自在,而落於六道輪迴,生死流轉,不得解脫。
假使大家明白了 什麼是性、什麼是心,二者之間 究竟是個什麼關係,就明白心與物 俱虛幻不可得,因而放棄身心世界,不再追求執著,這就是明心!
講到見性,性雖本有,但無形無相、無聲無嗅,不可耳聞、不可目睹,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只可慧照、妙觀、領悟、神會。
由此可見,所謂見性,不是用眼睛去看,不是用頭腦去想,更不是用第六意識去分別猜度,而是心地法眼,親切深徹地 體會與神領。
古德云:「體無形相,非用不顯;性無狀貌,非心不明。」
這就是說,要見性 必須從明心上下手,離心無性可見。
現在你曉得了 我們平常的一切作用 都是性的作用,並從此悟出 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而且深信不疑,這就是見性!這就是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