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1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心有作意!才有拨的動作
心無作意!相看兩『無情無意』!
顯然你並不懂一個道理:
若心無作意,眼根本不會見色
若心無作意,耳根本不會聞聲
之所以 眼睛見色,耳朶聞聲....就是因為 心一直在作意
﹋﹋﹋﹋﹋﹋﹋﹋﹋﹋﹋﹋﹋﹋﹋﹋﹋﹋﹋﹋﹋﹋﹋﹋
《中阿含經 卷第七(30)》
若內眼處不壞者。外色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識得生。
若內意處不壞者。外法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意識得生。
心有念(作意),才會有眼識 能看見
心有念(作意),才會有耳識 能聽見
佛經說,眼不見色, 耳不聞聲....這才是真正的 心無作意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3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河中雨 寫: ↑週日 1月 09, 2022 12:50 pm
為了避免他自殘 我還是好心提醒一下
「復次,阿難!
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精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既然六入皆是如來藏妙真如,為何經文又說:眼耳鼻舌身意 皆是虛妄?
你難道都不覺得奇怪?
根本是你自己錯解經文,而毫不自知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4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河中雨 寫: ↑週日 1月 09, 2022 12:50 pm
「復次,阿難!
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精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你錯解經義 全因為你斷章取義
經文開始述說五陰 六入 十二處 十八界皆為「如來藏妙真如性」之前的那段經文,請你去仔細看一遍:
《楞嚴經 卷第二》
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
(妙覺明體=如來藏妙真如)
請你看清楚「其性」兩字。
「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句話意思 其實是指:六入其性本妙覺明體
六入其性才是如來藏妙真如。
六入 並不是如來藏妙真如
請你不要將【六入其性】與【六入】混為一談
六入其性 是真實。
但, 六入 是虛妄。
這才是此楞嚴經文的意思
-
二楞子
- 文章: 1315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85
未閱讀文章
由 二楞子 »
大開眼界 寫: ↑週六 1月 22, 2022 6:32 pm
河中雨 寫: ↑週日 1月 09, 2022 12:50 pm
「復次,阿難!
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即彼目精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于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你錯解經義 全因為你斷章取義
經文開始述說五陰 六入 十二處 十八界皆為「如來藏妙真如性」之前的那段經文,請你去仔細看一遍:
《楞嚴經 卷第二》
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
(妙覺明體=如來藏妙真如)
請你看清楚「其性」兩字。
「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句話意思 其實是指:六入其性本妙覺明體
六入其性才是如來藏妙真如。
六入 並不是如來藏妙真如
請你不要將【六入其性】與【六入】混為一談
六入其性 是真實。
但, 六入 是虛妄。
這才是此楞嚴經文的意思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
二楞子
- 文章: 1315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86
未閱讀文章
由 二楞子 »
六入有相也有體
迷者見相,覺者見體。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7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二楞子 寫: ↑週六 1月 22, 2022 7:27 pm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楞嚴經》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五陰, 六入, 十二處, 十八界 都是幻化相。
其「性」真實,是妙覺明體(如來藏妙真如)
-
大開眼界
- 文章: 1532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88
未閱讀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二楞子 寫: ↑週六 1月 22, 2022 8:18 pm
六入有相
也有體
迷者見相,覺者見體。
亂扯一通
《圓覺經》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大寶積經》
諸法無體故 斯蘊亦無性
界處亦如是 一切從縁起
佛經說,諸法無體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90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大開眼界 寫: ↑週六 1月 22, 2022 9:12 pm
二楞子 寫: ↑週六 1月 22, 2022 8:18 pm
六入有相
也有體
迷者見相,覺者見體。
亂扯一通
《圓覺經》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大寶積經》
諸法無體故 斯蘊亦無性
界處亦如是 一切從縁起
佛經說,諸法無體
[0339a28]
大方等大集經
「諸仁者!於彼何者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般若一切法界清淨平等?諸仁者!一切法界,非肉眼見非天眼見,是聖法慧眼相應。以聖慧眼觀諸法界不增不減,不見諸法有盛有衰,不見近遠方所無所至去,不見有生有滅。是人如是見諸法清淨平等時,更不見眾生有實可得。若入眾生不可得,是人則得入一切法不可得。何以故?不離眾生有一切法,不離一切法有眾生,其眾生體性是一切法體性,其一切法體性是眾生體性,其一切法體性是我體性,其我體性是一切法體性,其一切法體性是佛法體性,其佛法體性是無我界體性,其無我界體性是實際體性,其實際體性是如如體性。如是知一切法。諸仁者!是名安住出世間一切法器般若一切法界出世間智器清淨平等。
===
諸法無體指體性空
不是有體無體之爭
大乘莊嚴經論
無體體無二 非寂靜寂靜
以無分別故 是說真實相
[0614a08] 釋曰。此偈顯示真實相真實謂如也。此相有三種。一自相。二染淨相。三無分別相。無體體無二者。是真實自相。無體者。一切諸法但分別故。體者。以無體為體故。無二者。體無體無別故。非寂靜寂靜者。是真實染淨相。非寂靜者。由客塵煩惱故。寂靜者。由自性清淨故。以無分別故者。是真實無分別相。由分別不行境界。無戲論故。已說三種能相。
-
二楞子
- 文章: 1315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91
未閱讀文章
由 二楞子 »
大開眼界 寫: ↑週六 1月 22, 2022 9:12 pm
二楞子 寫: ↑週六 1月 22, 2022 8:18 pm
六入有相
也有體
迷者見相,覺者見體。
亂扯一通
《圓覺經》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大寶積經》
諸法無體故 斯蘊亦無性
界處亦如是 一切從縁起
佛經說,諸法無體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我講的體就是性體,「性真」為「妙覺明體」
我依你的話講您看不懂哦?!
六入有相也有性,你看不懂嗎?
什麼叫六入不是性?
你到底有什毛病??國文有問題啊?
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