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此中真相。是如來藏。轉識。是七轉識。藏識。是賴耶。又云。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此三種相。通於八識。謂起心名轉。八俱起故。皆有生滅。故名轉相。動則是業。如三細中。初業相故。八識皆動。盡名業相。八之真性。盡名真相。故經云。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種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約不與妄合。如來藏心。以為真識。現即第八。經云。譬如明鏡。持眾色像。現識處現。亦復如是。餘七皆名分別事識。經云。若異者。藏識非因者。謂三。若異藏識。則應不用真相及轉識為因。既以轉識熏故。真識隨緣而成藏識。則知不異。非以藏識為二識因。故經云。非自真相滅。但業相滅。斯則三事備矣。經喻中有三。一塵。二水。三泥。以水和塵。泥團方成。以業熏真相。業識便生。經云。若自真相滅者。藏識則滅者。反顯藏識。以真妄和合而成。但其妄滅。而真體不無。又自真相者。曉法師釋云。本覺之心。不藉妄緣。性自神解。名自真相。約不一義說。又隨無明風。作生滅時。神解之性與本不異。亦名自真相。是依不異義說。又經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又云。大慧。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一切趣生。譬如技兒。變現諸趣。是以諸教。皆如來藏為識體。故知心性即如來藏。此外無法。唯識論偈云。又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變。則過歸後人。以要言之。總上諸義。皆是真妄和合。非一非異。能成一心二諦之門。不墮斷常處中妙旨。事理交徹。性相融通。無法不收。盡歸宗鏡。“意生身”的問題!!
Re: “意生身”的問題!!
了達無所求即無所得、心態無私即大我心田,而意願發大悲菩提心(乘願而行)?!
Re: “意生身”的問題!!
意生身就證解阿賴耶識五蘊皆空(心解脫)而後繼續運作的心識作用(意成身)。
此時從修行者(自相)講,稱異熟識,從修行者相應的境界(共相)講,稱一切種子阿陀那識。
成唯識論
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迦羅我見。
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解深密經
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阿陀那識甚深細 我於凡愚不開演
一切種子如瀑流 恐彼分別執為我
中阿含成就戒經
於是, 世尊問曰: 「烏陀夷! 汝說意生天為是色耶 ?」
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
世尊面訶烏陀夷曰: 「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
.
此時從修行者(自相)講,稱異熟識,從修行者相應的境界(共相)講,稱一切種子阿陀那識。
成唯識論
彼緣阿賴耶識起補特迦羅我見。
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解深密經
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阿陀那識甚深細 我於凡愚不開演
一切種子如瀑流 恐彼分別執為我
中阿含成就戒經
於是, 世尊問曰: 「烏陀夷! 汝說意生天為是色耶 ?」
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
世尊面訶烏陀夷曰: 「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Re: “意生身”的問題!!
阿陀那識甚深細 我於凡愚不開演
一切種子如瀑流 恐彼分別執為我
阿陀那識甚深細 凡愚開演無實義
一切種子如瀑流 流轉分別執為我
Re: “意生身”的問題!!
按世尊說,論壇恐怕是盲人樂園了。甚深阿毘曇?怕且甚淺的都未開眼及見。世尊面訶烏陀夷曰: 「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
善哉平等,不論深盲淺盲,盲得其樂!
Re: “意生身”的問題!!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今當為汝說意成身差別相。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
慧言唯。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種。何者為三。謂入三昧樂意成身。覺法自性意成
身。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諸修行者入初地已漸次證得。
大慧。云何入三昧樂意成身。謂三四五地入於三昧。離種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了境心現皆無
所有。是名入三昧樂意成身。
云何覺法自性意成身。謂八地中了法如幻皆無有相。心轉所依。住如幻定及餘三昧。能現無量自在神通。如花開敷速疾如意。如幻如夢如影
如像。非四大造與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莊嚴。普入佛剎了諸法性。是名覺法自性意
成身。
云何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謂了達諸佛自證法相。是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
身。
大慧。三種身相當勤觀察。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我大乘非乘 非聲亦非字
非諦非解脫 亦非無相竟
然乘摩訶衍 三摩提自在
種種意成身 自在花莊嚴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意生身份別通相,我今當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為三?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進相,得三種身。
「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
「大慧,云何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謂第八地觀察覺了,如幻等法悉無所有,身心轉變,得如幻三昧及餘三昧門;無量相力自在明,如妙華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月、鏡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切色種種支分具足莊嚴,隨入一切佛剎大眾,通達自性法故,是名覺法自性性意生身。
「大慧,云何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所謂覺一切佛法,緣自得樂相,是名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
「大慧,於彼三種身相,觀察覺了,應當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非我乘大乘, 非說亦非字,非諦非解脫, 非無有境界。
然乘摩訶衍, 三摩提自在,種種意生身, 自在華莊嚴。」
大乘入楞伽經與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所譯不同:意成身與意生身
意生身.依楞伽經:諸修行者入初地已漸次證得.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今當為汝說意成身差別相。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
慧言唯。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種。何者為三。謂入三昧樂意成身。覺法自性意成
身。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諸修行者入初地已漸次證得。
大慧。云何入三昧樂意成身。謂三四五地入於三昧。離種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了境心現皆無
所有。是名入三昧樂意成身。
云何覺法自性意成身。謂八地中了法如幻皆無有相。心轉所依。住如幻定及餘三昧。能現無量自在神通。如花開敷速疾如意。如幻如夢如影
如像。非四大造與造相似。一切色相具足莊嚴。普入佛剎了諸法性。是名覺法自性意
成身。
云何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謂了達諸佛自證法相。是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
身。
大慧。三種身相當勤觀察。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我大乘非乘 非聲亦非字
非諦非解脫 亦非無相竟
然乘摩訶衍 三摩提自在
種種意成身 自在花莊嚴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意生身份別通相,我今當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為三?所謂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覺法自性性意生身、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進相,得三種身。
「大慧,云何三昧樂正受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三昧樂正受故,種種自心寂靜,安住心海,起浪識相不生;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是名三昧樂正受意生身。
「大慧,云何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謂第八地觀察覺了,如幻等法悉無所有,身心轉變,得如幻三昧及餘三昧門;無量相力自在明,如妙華莊嚴迅疾如意,猶如幻、夢、水月、鏡像,非造非所造,如造所造,一切色種種支分具足莊嚴,隨入一切佛剎大眾,通達自性法故,是名覺法自性性意生身。
「大慧,云何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所謂覺一切佛法,緣自得樂相,是名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
「大慧,於彼三種身相,觀察覺了,應當修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非我乘大乘, 非說亦非字,非諦非解脫, 非無有境界。
然乘摩訶衍, 三摩提自在,種種意生身, 自在華莊嚴。」
大乘入楞伽經與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所譯不同:意成身與意生身
意生身.依楞伽經:諸修行者入初地已漸次證得.
Re: “意生身”的問題!!
請千萬記得:初地需經佛陀三昧力加持乃能入.意生身:諸修行者入初地已漸次證得
不要妄自托大以為憑己力修習能入初地
所以意生身定非四禪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