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湛愚泥牛入海
龍山雲:「兩個泥牛斗入海,直至於今沒消息。」
乃龍山悟此我後,作相應此我的工夫,妙不可言。
今既悟此我,然此我 本來無我之名,亦無一物 可相似者。故六祖雲:「本來無一物。」
吾人應如是悟、如是住便是。
蓋是有生來因習氣深厚,不能一時即能應如是住,故要念念相應,應則一也。
既雲相矣,豈不是兩?要知無一物之此我為體,起一念 要相應此無物之我為用。
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中起念,念還歸體。
可憐生冷坐精研,一生一滅,一滅一生,生滅相鬥,皆屬虛妄,泥牛而已,不怕他不鬥入性海。
一入性海,則牛歸烏有,泥散為空,消息全無,寂滅而已。
此時此我,坐享無為。豈不樂哉,豈不樂哉。
相應工夫有三等:有自然相應而相應者,
上智也;有用微力相應而相應者,
中智也;有用力勉強相應而相應者,
下智也。及其成功則一也。
上智悟後,則超然於泥牛之外 而聽其鬥,而泥牛自然入於性海。
中智則混入泥牛之中,識盡力消而歸於性海。
下智則混入泥牛之中,或間斷,或分別,或精進,委曲周旋,漸漸而歸於性海。
古德說:工夫綿密精細,分別意識趨向是非處,乃為中下智人說法,彼上智者則過而不問也。
龍山於兩個泥牛斗入海上 有我見二字,此則超然於泥牛之外,而觀看泥牛相鬥。
如青山不動,坐視浮雲往來,不能不歸空 而泯跡也。
要求此道登法王座,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