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這就如同「顯現於第四靜慮之真如,以第四靜慮已滅苦、樂二受,寂靜不動,稱為不動無為亅,以及「顯現於滅盡定之真如,以滅盡定已滅六識心想與苦、樂二受,稱為想受滅無為亅一樣,雖然都屬無為、都屬真如,問題是能夠維持成為「常亅態嗎?當然不能。但雖不能維持「常亅態,畢竟仍然屬於無為、屬於真如。有全身麻醉經驗嗎?
Re: 有全身麻醉經驗嗎?
依二楞子君所說「念頭生起但不執著亅,接下來就是在觀行實務上的檢驗,以確認他自己是否真的「不執著亅。
如二楞子君所舉實例「在台灣開車起步,念頭生起,走右線道,到了日本開車起步,念頭生起,走左線道」,以及他自認「不執著」的理由係「因為世間法只是依不同環境假名施設,如果執著左邊、右邊那麼就會發生車禍亅來看,卻並不符合大乘佛教因為「見性亅而「不執著亅之理趣。
如二楞子君所舉實例「在台灣開車起步,念頭生起,走右線道,到了日本開車起步,念頭生起,走左線道」,以及他自認「不執著」的理由係「因為世間法只是依不同環境假名施設,如果執著左邊、右邊那麼就會發生車禍亅來看,卻並不符合大乘佛教因為「見性亅而「不執著亅之理趣。
Re: 有全身麻醉經驗嗎?
有淨土五經專門講極樂淨土,何以專指阿含。淨土宗的概念也是來自《阿含經》,您如果要說服所有學佛者有關於念佛的說法,您應該提起精神好好看ㄧ下《阿含經》。
Re: 有全身麻醉經驗嗎?
無念,再簡單說ㄧ點就是「於正念上不起貪嗔癡」
也就是不「頭上生個頭」
於行住坐臥都保持正念就是無念了
重點是,什麼是正念?才是重要
說見性後也無不可,見性是見法性,見法的勝義:
「諸法眾緣生,無自性,了不可得」
見到緣起性空,才能於諸法不起執著
Re: 有全身麻醉經驗嗎?
不起貪嗔癡,是修道。無念,再簡單說ㄧ點就是「於正念上不起貪嗔癡」
先見道再說吧。
Re: 有全身麻醉經驗嗎?
《入楞伽經卷三》爾時佛告聖者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一切法空不生無體不二相,入於諸佛如來所說修多羅中,凡諸法門皆說此義。」
=======
學人基於「見性亅而「不執著亅的證詞,必須符合「空、不應生、無體、不二相」之佛法特徵,如所有禪宗公案所呈現者。
「如果執著左邊、右邊那麼就會發生車禍亅,這樣的說詞,完全是世俗知見,完全不符「空、不生、無體、不二相」之佛法特徵,故不可信為「見性亅者之證詞。
=======
學人基於「見性亅而「不執著亅的證詞,必須符合「空、不應生、無體、不二相」之佛法特徵,如所有禪宗公案所呈現者。
「如果執著左邊、右邊那麼就會發生車禍亅,這樣的說詞,完全是世俗知見,完全不符「空、不生、無體、不二相」之佛法特徵,故不可信為「見性亅者之證詞。
Re: 有全身麻醉經驗嗎?
比如:
在台灣開車起步,念頭生起,走右線道(習氣)
到了日本開車起步,念頭生起,走左線道(習氣)
為什麼呢?因為世間法只是依不同環境假名施設(講「當生即不生」、「不一不異、平等不二」)
如果執著左邊、右邊那麼就會發生車禍
這才是無念 (意會法性空、無實體)
在台灣開車起步,念頭生起,走右線道(習氣)
到了日本開車起步,念頭生起,走左線道(習氣)
為什麼呢?因為世間法只是依不同環境假名施設(講「當生即不生」、「不一不異、平等不二」)
如果執著左邊、右邊那麼就會發生車禍
這才是無念 (意會法性空、無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