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41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5:53 pm
周學友,
依照您這種觀點,則沒有一部所謂的佛經是可信的,因為所有的佛經都是經由阿難、大迦葉等人說出來的。
您不僅無法證明曾經有這麼一位佛陀,您甚至無從證明曾經有過阿難、大迦葉、優波離等人,何況是所謂的佛陀說過沒說過哪些話?!所以佛經真偽,只可透過經文,於法義中求證。
如您這般,見到楞伽經中有涅槃二字,便疑楞伽真偽。同理,若將涅槃二字植入其他任一經中,則任何經典在您看來,豈不都成了偽經?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首楞嚴經中,若依呂澂等人的觀點,將所謂的「楞嚴百偽」植入其他所有經中,則所有經典在呂澂等人看來,豈不都瞬間變成了偽經?
但是所謂的「楞嚴百偽」對於首楞嚴經的法義並無影響。這樣就說明了,呂澂等人所持觀點,只能證明他們自己對於佛經法義的無知。諸有智者,諸有智者,實在不應步其後塵。"
Q.依照您這種觀點,則沒有一部所謂的佛經是可信的,...
A: 怎麼會呢 ? 哪一部經有這樣時空錯置的呢 ?
反之,只要以 "如是我聞" 開頭的,就是真正的經典嗎 ?
Q....所以佛經真偽,只可透過經文,於法義中求證。
A: 是的。就是透過經文比對,才發現楞伽的問題。
Q.「楞嚴百偽」...
A: 個人也不完全認同呂澄的楞嚴百偽,有些是硬湊出來的。但不代表有些見解,並非無的放矢。
簡單小結一下,
楞伽經最後這段斷食肉的經文,破綻太大,明顯是撰寫者出了問題。
犀牛只是點出這荒謬的經文,歷經千年而被刻意忽視。
如此而已。
平安圓滿
「文字」並非「法義」,「文字」相同,並不表示「法義」相同,「文字」不同,也不代表「法義」不同。有無「涅槃」二字,對於楞伽經中的法義,並無影響。
-
黃竹
- 文章: 784
-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42
未閱讀文章
由 黃竹 »
問狗為何沒佛性,突然間明白了為什麼老師會如此說法!可是見到自己的本性就是佛性,並不等於就是佛。如同我們看到山,還未爬山。
當破色陰時,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象,猶未能用。鏡中佛是佛嗎?若把自己本性等於鏡中佛性,自己本性竟是在鏡中?
說並不等於就是佛,倒還可以。
真實本性,真實佛性,不是鏡中象。
萬物負陰而抱陽,教萬物就是閣下時,就能見甚麽啥叫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象了。萬物同一特性,都愛在鏡中抱佛像的。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43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周法友,
「文字」並非「法義」,「文字」相同,並不表示「法義」相同,「文字」不同,也不代表「法義」不同。有無「涅槃」二字,對於楞伽經中的法義,並無影響。
當然沒影響!
千年來,大乘弟子誰被影響了? 很少、很少,絕大多數都選擇忽略、或找個理由說服自己,一切都沒影響。
這經文明顯時序錯置,沒甚麼影響的。
甚至,連平行時空,也不會有影響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那麼靜好而圓滿。
平安 喜樂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44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8:41 pm
周法友,
「文字」並非「法義」,「文字」相同,並不表示「法義」相同,「文字」不同,也不代表「法義」不同。有無「涅槃」二字,對於楞伽經中的法義,並無影響。
當然沒影響!
千年來,大乘弟子誰被影響了? 很少、很少,絕大多數都選擇忽略、或找個理由說服自己,一切都沒影響。
這經文明顯時序錯置,沒甚麼影響的。
甚至,連平行時空,也不會有影響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那麼靜好而圓滿。
平安 喜樂
既然犀牛大德堅持要學呂澂等人,來證明您跟他們一樣,對於佛經法義同樣的無知,那就沒什麼好多談的了。
-
漫步的犀牛
- 文章: 734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45
未閱讀文章
由 漫步的犀牛 »
周善為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9:03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8:41 pm
周法友,
「文字」並非「法義」,「文字」相同,並不表示「法義」相同,「文字」不同,也不代表「法義」不同。有無「涅槃」二字,對於楞伽經中的法義,並無影響。
當然沒影響!
千年來,大乘弟子誰被影響了? 很少、很少,絕大多數都選擇忽略、或找個理由說服自己,一切都沒影響。
這經文明顯時序錯置,沒甚麼影響的。
甚至,連平行時空,也不會有影響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那麼靜好而圓滿。
平安 喜樂
既然犀牛大德堅持要學呂澂等人,來證明您跟他們一樣,對於佛經法義同樣的無知,那就沒什麼好多談的了。
學友,
呂澄大師的佛學成就,個人萬分不及一,只能仰望、難以高攀。
不過,犀牛在搓圓仔、和稀泥上面,確實是無知的,不知變通的。
個人一向謹守
葛拉瑪經,十事勿著的訓示 : (AN:3.66 葛拉瑪經?)
﹙1﹚勿輕信口耳傳說;
﹙2﹚勿輕信代代傳承;
﹙3﹚勿輕信據說流言;
﹙4﹚勿輕信經典所載;
﹙5﹚勿輕信思辨邏輯;
﹙6﹚勿輕信詭辯論斷;
﹙7﹚勿輕信外觀常識;
﹙8﹚勿輕信自見審度;
﹙9﹚勿輕信外顯才能;
﹙10﹚勿輕信沙門導師。
犀牛不知變通,讓學友見笑了。
平安喜樂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46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9:46 pm
周善為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9:03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8:41 pm
周法友,
「文字」並非「法義」,「文字」相同,並不表示「法義」相同,「文字」不同,也不代表「法義」不同。有無「涅槃」二字,對於楞伽經中的法義,並無影響。
當然沒影響!
千年來,大乘弟子誰被影響了? 很少、很少,絕大多數都選擇忽略、或找個理由說服自己,一切都沒影響。
這經文明顯時序錯置,沒甚麼影響的。
甚至,連平行時空,也不會有影響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那麼靜好而圓滿。
平安 喜樂
既然犀牛大德堅持要學呂澂等人,來證明您跟他們一樣,對於佛經法義同樣的無知,那就沒什麼好多談的了。
學友,
呂澄大師的佛學成就,個人萬分不及一,只能仰望、難以高攀。
不過,犀牛在搓圓仔、和稀泥上面,確實是無知的,不知變通的。
個人一向謹守
葛拉瑪經,十事勿著的訓示 : (AN:3.66 葛拉瑪經?)
﹙1﹚勿輕信口耳傳說;
﹙2﹚勿輕信代代傳承;
﹙3﹚勿輕信據說流言;
﹙4﹚勿輕信經典所載;
﹙5﹚勿輕信思辨邏輯;
﹙6﹚勿輕信詭辯論斷;
﹙7﹚勿輕信外觀常識;
﹙8﹚勿輕信自見審度;
﹙9﹚勿輕信外顯才能;
﹙10﹚勿輕信沙門導師。
犀牛不知變通,讓學友見笑了。
平安喜樂
智慧是自己定的
但不是佛教的
認知是狹隘的
但能令人想保持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47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9:46 pm
周善為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9:03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3月 05, 2022 8:41 pm
周法友,
「文字」並非「法義」,「文字」相同,並不表示「法義」相同,「文字」不同,也不代表「法義」不同。有無「涅槃」二字,對於楞伽經中的法義,並無影響。
當然沒影響!
千年來,大乘弟子誰被影響了? 很少、很少,絕大多數都選擇忽略、或找個理由說服自己,一切都沒影響。
這經文明顯時序錯置,沒甚麼影響的。
甚至,連平行時空,也不會有影響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那麼靜好而圓滿。
平安 喜樂
既然犀牛大德堅持要學呂澂等人,來證明您跟他們一樣,對於佛經法義同樣的無知,那就沒什麼好多談的了。
學友,
呂澄大師的佛學成就,個人萬分不及一,只能仰望、難以高攀。
不過,犀牛在搓圓仔、和稀泥上面,確實是無知的,不知變通的。
個人一向謹守
葛拉瑪經,十事勿著的訓示 : (AN:3.66 葛拉瑪經?)
﹙1﹚勿輕信口耳傳說;
﹙2﹚勿輕信代代傳承;
﹙3﹚勿輕信據說流言;
﹙4﹚勿輕信經典所載;
﹙5﹚勿輕信思辨邏輯;
﹙6﹚勿輕信詭辯論斷;
﹙7﹚勿輕信外觀常識;
﹙8﹚勿輕信自見審度;
﹙9﹚勿輕信外顯才能;
﹙10﹚勿輕信沙門導師。
犀牛不知變通,讓學友見笑了。
平安喜樂
2500年前所結集的佛經,竟然會出現19世紀的「邏輯」一詞,這麼一來,犀牛大德真的必須好好和稀泥、搓湯圓了。
-
黃竹
- 文章: 784
-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48
未閱讀文章
由 黃竹 »
﹙1﹚勿輕信口耳傳說;
﹙2﹚勿輕信代代傳承;
﹙3﹚勿輕信據說流言;
﹙4﹚勿輕信經典所載;
﹙5﹚勿輕信思辨邏輯;
﹙6﹚勿輕信詭辯論斷;
﹙7﹚勿輕信外觀常識;
﹙8﹚勿輕信自見審度;
﹙9﹚勿輕信外顯才能;
﹙10﹚勿輕信沙門導師。
犀牛不知變通,讓學友見笑了。
所以,若懂得變通,連以上10項都要忘掉。好比小說裡張三丰傳張無忌太極劍心法一般,張無忌融會貫通後便忘得一乾二淨。
所以領悟,若仍有存一絲記掛,就非徹悟。道理若是可記予文字之上照字搬字般傳頌,就不是道理。好比張三丰傳太極劍心法,第一次給張無忌演示的招式,與第二次截然不同。心法當然不是招式形式,是透過招式來開示心法。佛祖以種種言說形式來開示一眾亦如是。何必在種種形式上去計較合邏輯與否,最重要是否能從經文或一字一句上,心領神會,隨後歡喜奉行便了。若不相契,放下便是。又能令自己心領神會的,又豈祇於經藉上的文字?
-
次草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49
未閱讀文章
由 次草 »
如果能領悟經義
什麽是領悟
能領悟經義而不懂前人在說甚麽嗎
絕對沒有
不然前人說的比佛經更難懂
可能嗎
自以為看懂經義
就不肯花時間去了解前人說什麽
自創名相一大堆
就是硬要將法義轉成自己義
這不是在學佛
是學傲慢
逞人我
自創名相的自由行還是會繼續
畢竟要改變無知的習性
需要謙虛,好學,不一廂情願
這些都是不自由的
能主動作到這些
必定會相當客觀
不被主觀弄癡,弄呆
雖然一開始是不自由
但是長遠的成果是趨向自由
一開始就自由的人
長遠是不自由的
在井中怎麽會自由
唯一的自由剩下夢想一法
那就更加難解而已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50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在所謂的【大乘禪法】「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三部曲中,「現法禪思」居於箇中關鍵。
以如前所舉《雜阿含19經》而言,「略說法要」者,即為世尊所提供學人之參禪心要,所謂「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廣解其義」者,即「色是結所繫法,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結所繫法,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現法禪思」之關鍵句,則為「略說法要、廣解其義」。若了此意,便得「捨離心相」,了悟「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
周善為
- 文章: 2037
-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51
未閱讀文章
由 周善為 »
在所謂的【大乘禪法】「受持讀誦,現法禪思,捨離心相」三部曲中,「現法禪思」居於箇中關鍵。
以如前所舉《雜阿含20經》而言,「略說法要」者,即世尊所提供學人之參禪心要,所謂「諸阿含經」。「廣解其義」者,即「諸大乘經」也。
「現法禪思」之關鍵句,便為「阿含諸經、大乘諸經」。若了此意,便得「捨離心相」,了悟「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