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0
未閱讀文章
由 新老怪 »
信堅
修悟七大原則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難遣。此中病痛,略舉一二。〔事障、理障〕貪、瞋、痴等煩惱能使生死相續,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見能礙正知見,障大菩提,名「理障」。
第一、不得貪求玄妙
以事本來,平平貼貼,實實落落,一味平常,更無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還同未悟時,依然只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更無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實。蓋由吾人知解習氣未淨,內熏般若,般若為習氣所熏,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產生種種虛妄的玄妙見解),綿著其心,卻自以為玄妙,深入不捨。此正識神影明,分別妄見之根,亦名見刺。此乃微細流注生滅,亦名智障,正是礙正知見者,若人認以為真,則起種種狂見。古人道:「悟了還同未悟時,依然只是舊時人(不增一絲一毫),但不是舊時行履處(悟後眼光雪亮,不被見聞覺知瞞昧,故於境緣上對待處理不同舊時,不再著相)。 」
第二、不得將心待悟
以吾人妙圓真心,本來絕待,向因妄想凝結,心境根塵,對待角立,起惑造業。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單單提此一念(觀心或參禪)向前,切莫管他悟與不悟,只管唸唸步步做將去,若工夫到處,自然得見本來面目,何須早計(預先計度)?
若將心待悟、即此待悟之心、便是生死根株。待至劫(如此待到驢年馬月),亦不能悟,以不了絕待真心,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厭,多成退墮。譬如尋物不見,便起休歇想耳。
〔絕待〕絕諸對待、對立。絕待是真如平等。驢年馬月: 十二生肖記年,其中並沒有驢年,也沒有馬月。故驢年馬月指茫茫無期,不知何年何月。
第三、不得希求妙果
蓋眾生生死妄心,元是如來果體(自性迷是眾生,自性覺是佛)。今在迷中,將諸佛神通妙用,變作妄想情慮,分別知見;將真淨法身,變作生死業質;將清淨妙土,變作六塵境界。如今做工夫,若一念頓悟自心,則如大冶熔壚,陶鎔萬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來果體;即此妄想情慮,元是神通妙用。換名不換體也。
第四、不可自生疑慮
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絕見聞知覺。脫去故步,望前眇冥,無安身立命處。進無新證,退失故居 (既已離開了熟悉的舊路,在新路上向前望去,又陌生渺茫,沒有個安身立命處,向前沒有新證,後退又失掉故居)。(在這種情況下),若前後籌慮,則生疑心,起無量思算,計較得失,或別生主觀猜臆見解,動發邪思,礙礙正知見。 此須勘破,則決定直入,無復顧慮。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處,更加精彩(應當更加抖擻精神繼續做下去),則不退屈。不然則墮憂愁魔矣。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
謂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頓歇,忽然身心脫空,便見大地無寸土,深至無極,則生大恐怖。於此若不勘破,則不敢向前。或以此豁達空,當作勝妙境界,若認此空,則起大邪見,撥無因果,這是最危險的一關。
「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佛所說法,千經萬論,總是要眾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眾生無量劫來,被物所轉,都是心外見法,不知自性。妄執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見。既然說識得,心無寸土,何必還說許多名堂。說這多法門,無非對治眾生的心而已。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第六、決定信自心是佛
然佛無別佛,唯心即是。若達妄元虛,則本有法身自現,光明寂照,圓滿周遍,無欠無餘。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淨心中,本無一物,更無一念,凡起心動念,即乖法體。
第七、只須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
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撇田切莫與之作對。諦信自心中本無此事,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如金剛寶劍,魔佛皆揮。此處最要大勇猛力、大精進力、大忍力,決不得思前算後,決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