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藏
既然本性清淨,何得有染?——智證之八十
1
《圓覺經》曰:淨諸業障菩薩問曰:“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
而世尊但答曰:“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
2
傳曰:棗柏曰:“如《起信論》曰: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又曰:依本覺上,而起覺故。
又曰 智故,生其苦樂。”如《起信論》廣明一切眾生 迷根本智,而有世間苦樂故,為智無性故,隨緣不覺,苦樂業生;為智無性故,為苦所纏。方得自覺根本無性,眾緣無性,萬法自寂。若不覺苦時,以無性故,總不自知有性無性。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問曰:“一切眾生本有不動智,何故不自應真常淨,何故隨染?”答曰:“一切眾生以此智故而生三界者,為智無性,不能自知是智非智,善惡、苦樂等法,為智體無性,但隨緣現,如空谷響,應物成音。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因癡愛故,即我所病生。有我所故,自他執業便起。因執取故,號曰末那。以末那執取,故名為識。因識種子,生死相續。以生死故,眾苦無量。以苦無量,方求不苦之道。迷不知苦者,不能發心;知苦求真者,還是本智。會苦緣故,方能知苦;不會苦緣,不能知苦。知苦緣故,方能發心求無上道。”
3
《圓覺經》中淨諸業障菩薩如是問,《楞嚴經》中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也如是問,雖然所問不同,但其問的意思是一樣的,即既然眾生本性清淨,為何又會有染呢?本性清淨即是佛,有染則是眾生,莫非開始是佛,後來有染又成了眾生,若如此,佛豈不是有退墮?而世尊常說佛無退墮,一旦為金,永不復礦,本性清淨而有染之說,豈不有違佛意?如此之類疑惑,總是未能明見法性所致,一朝雲開日出,則烏雲永盡,如湯潑雪,斯惑則滅。
世尊在《圓覺經》中答得省略,只說因眾生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致。大概此理,若不能明心見性,則不能徹底明了;若只以理說,以意識心去揣度摸索,總是無用。
李長者以《起信論》真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理,解說此意。不變之真如,即是清淨之本性,但真如不守自性,時時處處隨緣,法爾如是。隨緣而不知其不變,則是受染;隨緣而時時知其仍是真如,則還復清淨之本性。至於真如本性是如何隨緣而受染的,則當仔細研讀覺範禪師這段話:
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因癡愛故,即我所病生。有我所故,自他執業便起。因執取故,號曰末那。以末那執取,故名為識。因識種子,生死相續。以生死故,眾苦無量。以苦無量,方求不苦之道。迷不知苦者,不能發心;知苦求真者,還是本智。會苦緣故,方能知苦;不會苦緣,不能知苦。知苦緣故,方能發心求無上道。
無性之智,即是真如本性。應緣分別,則生起萬法。不識萬法唯心,則是受染,起種種生死流轉;若明了萬法,唯是一心,無種種妄分別,當下即得清淨。有人於萬法之外,另覓一不變之真心,因法執而起煩惱者,則不知真如隨緣無不隨緣之時也。故六祖說:“何其自性,本來清淨!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a
散淡閒人發表於2012-4-26 10:01
“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以分別故,癡愛隨起。”
從這句話理解,只要有分別,就“癡愛隨起”,並沒說...
b
知諸法是假,假不離真,即得清淨,非滅假歸真方為清淨。
不識假因真有,以假為真,而起種種癡愛,即是不清淨。
a
散淡閒人發表於2012-4-26 10:43
眾生自性本來清淨,怎麼出現的識與不識呢?
b
言語道斷則無說,也無識與不識;說故假有,有識與不識。
如《起信論》所說:“因本覺故,而有不覺;因不覺故,而有始覺。”若眾生不迷,則非本覺非不覺,也非始覺,為開示悟入,不得不因言立言,以楔出楔。
a
散淡閒人發表於2012-4-26 15:40
暫時還是沒有理解。
如《起信論》所說:“因本覺故,而有不覺;因不覺故,而有始覺。”若眾生不...
b
只說眾生本性清淨,不說眾生本來不迷。
眾生若本來不迷,即非眾生。眾生無始以來,流轉六道,本即是迷,故名之曰眾生,非本來不迷也。
迷者,即迷清淨本性;不迷者,亦不迷其本性清淨。因有迷者有不迷者,即說有佛有眾生。雖說有佛有眾生,有迷與不迷,然其本性,則清淨如一,即佛之本性與眾生本性無二。此是世尊夜睹明星時,豁然所悟。
譬如明鏡,因有塵染,故不能照用,但非無本來清淨之明鏡。若無本來清淨之明鏡,則雖拂去外塵染污,也不能照用。本來清淨之明鏡,即喻佛與眾生清淨本性;受外塵染污之明鏡,即喻眾生。
又如杯子,因受外塵染污而不淨,故說有不淨的杯子,有乾淨的杯子。但其實外塵自外塵,杯子自是杯子,外塵絕不是盃體,故說盃體本淨。若外塵即是盃體本身,則永遠洗不淨此杯,如以水洗墨,只會越洗越黑。
a
永浩發表於2012-4-26 12:18
“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
為何眾生妄想執著四相?
b
以分別故,癡愛隨起。因癡愛故,即我所病生。有我所故,自他執業便起。
a
永浩發表於2012-4-26 16:39
師父
為何眾生會分別?
因無明嗎,為何有無明呢?
b
真如不守自性,不變而隨緣。因隨緣故,無性之智,但應緣分別。譬如金成種種器,愚癡眾生,妄加分別,只知是某種某種器,而不識其本質是金。
知是器,而不識其本質是金。
執著相,不覺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