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勝義諦,即第一義諦,係相對於世俗諦而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及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亅,此即「勝義無自性性亅之由來。換言之,諸佛如來以無自性為實性,此一實性,即是勝義。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曰:「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曰:「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所證一樣都是「實無有法」,一名阿羅漢,一名為佛,就是因為阿羅漢住於「無」,佛則住於「實」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395》
[1045c24]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觀自相空。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用如是相毘鉢舍那,如實觀見諸法皆空,都不見有諸法自性可住彼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善現!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及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如是無性非諸佛所作,非獨覺所作,非菩薩所作,非諸聲聞向果所作,但為有情於一切法不知不見如實皆空。由此因緣,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為諸有情如實宣說,令離執著脫生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