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31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無有少法可得。
釋迦牟尼佛於燃燈佛所實無少法可得。
何以故??
因為住法生心起煩惱,而說有無明;
因為無住生心不煩惱,而說無無明。
佛呵阿那律:
咄咄胡為寐,螺螄蛤蚌類;
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是無住生心,還是住法生心?
———————————
如果我們也這樣去垢罵一個人,
是住法生心,還是無住生心?
佛應該不可能住法生心,但這樣的垢罵,在我們生活中幾乎也是司空見慣。
佛可以在垢罵之後沒煩惱,常人卻常常住法生心胡思亂想,擔心這擔心那。
如果在做一切事之後也不住法生心起煩惱的話,還需要什麼法來幫助解脫煩惱?
如果時常住法生心起煩惱的話,這時佛法真能幫的上,還是要靠自己真願出離凡夫染污心往生淨土?
-
東正
- 文章: 934
- 註冊時間: 週五 10月 29, 2021 2:03 pm
#32
未閱讀文章
由 東正 »
輕舟 寫: ↑週四 3月 24, 2022 9:16 pm
無有少法可得。
釋迦牟尼佛於燃燈佛所實無少法可得。
何以故??
因為住法生心起煩惱,而說有無明;
因為無住生心不煩惱,而說無無明。
佛呵阿那律:
咄咄胡為寐,螺螄蛤蚌類;
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是無住生心,還是住法生心?
———————————
如果我們也這樣去垢罵一個人,
是住法生心,還是無住生心?
佛應該不可能住法生心,但這樣的垢罵,在我們生活中幾乎也是司空見慣。
佛可以在垢罵之後沒煩惱,常人卻常常住法生心胡思亂想,擔心這擔心那。
如果在做一切事之後也不住法生心起煩惱的話,還需要什麼法來幫助解脫煩惱?
如果時常住法生心起煩惱的話,這時佛法真能幫的上,還是要靠自己真願出離凡夫染污心往生淨土?
無所住而生起心
是完整的經句
無所:這兩個字中文字意為“沒有這個地方”
在其他經文出現這麼一句話
無有是處
這句話在大涅槃經有
在楞嚴經也有
重點這句是指
“心是沒有住處的”
但更重要的是指
心不受處所拘束束縛
是故心能穿三界、三世、遍所有處
因為 心 無有是處
從這裡回頭看
無所住而生其心
^^
心非不生而有
但
心在處即束縛
無處則無拘束
原本如此,真如是道
-
河中雨
- 文章: 500
-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30, 2021 1:38 pm
#33
未閱讀文章
由 河中雨 »
輕舟 寫: ↑週四 3月 24, 2022 9:16 pm
無有少法可得。
釋迦牟尼佛於燃燈佛所實無少法可得。
何以故??
因為住法生心起煩惱,而說有無明;
因為無住生心不煩惱,而說無無明。
佛呵阿那律:
咄咄胡為寐,螺螄蛤蚌類;
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是無住生心,還是住法生心?
———————————
如果我們也這樣去垢罵一個人,
是住法生心,還是無住生心?
佛應該不可能住法生心,但這樣的垢罵,在我們生活中幾乎也是司空見慣。
佛可以在垢罵之後沒煩惱,常人卻常常住法生心胡思亂想,擔心這擔心那。
如果在做一切事之後也不住法生心起煩惱的話,還需要什麼法來幫助解脫煩惱?
如果時常住法生心起煩惱的話,這時佛法真能幫的上,還是要靠自己真願出離凡夫染污心往生淨土?
輕舟兄說得好
佛善觀緣起 若是不能訶者 連回應也無 佛不度無緣之人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34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河中雨 寫: ↑週四 3月 24, 2022 9:32 pm
輕舟 寫: ↑週四 3月 24, 2022 9:16 pm
無有少法可得。
釋迦牟尼佛於燃燈佛所實無少法可得。
何以故??
因為住法生心起煩惱,而說有無明;
因為無住生心不煩惱,而說無無明。
佛呵阿那律:
咄咄胡為寐,螺螄蛤蚌類;
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
是無住生心,還是住法生心?
———————————
如果我們也這樣去垢罵一個人,
是住法生心,還是無住生心?
佛應該不可能住法生心,但這樣的垢罵,在我們生活中幾乎也是司空見慣。
佛可以在垢罵之後沒煩惱,常人卻常常住法生心胡思亂想,擔心這擔心那。
如果在做一切事之後也不住法生心起煩惱的話,還需要什麼法來幫助解脫煩惱?
如果時常住法生心起煩惱的話,這時佛法真能幫的上,還是要靠自己真願出離凡夫染污心往生淨土?
輕舟兄說得好
佛善觀緣起 若是不能訶者 連回應也無 佛不度無緣之人
的確是,佛訶阿那律正是應機,(刺激他發願用心)。
廣欽老和尚說:
別人罵你,那是消災,給你不好的臉色看,那是“最上供養”,要沒有分別,如獲至寶。對廚房的飯菜,如果嫌好嫌壞地挑剔,自己本身會損福,反而還增加煮的人的福氣。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35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標】嘗有人問。弟子每當夜坐。心念紛飛。未明攝伏之方。願垂示誨。
師曰。如或夜間安坐。心念紛飛。卻將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存。反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標】境智俱寂。心慮安然。外不尋枝。內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還源之要道也。
○【標】師因睹教中幻義。乃述一偈。問諸學流曰。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諸過惡應無咎。云何所作業不忘。而藉佛慈興接誘。
○時有小靜上座答曰。幻人興幻幻輪圍。幻業能招幻所持。不了幻生諸幻苦。覺知如幻幻無為。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36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頌】僧侍立次。師以杖指面前地上白點曰。還見麼。曰見。如是三問僧亦如是答。師曰。你也見。我也見。為甚麼道不會。
-
藍海千尋
- 文章: 3841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37
未閱讀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如或夜間安坐。心念紛飛。卻將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存。反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又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標】境智俱寂。心慮安然。外不尋枝。內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乃還源之要道也。
若見性.上說多餘
若非見性.上說無益
欲令眾生經由上說而悟入真心本性....緣木求魚
趁早從禪宗"空中樓閣"式的公案厭離.才是上策.以免自誤誤人
公案是為已經見性的人施設的.這從公案從來沒有答案可知.
想從公案得到勝解而入真如性....門都沒有!
-
藍海千尋
- 文章: 3841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38
未閱讀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佛應該不可能住法生心,但這樣的垢罵,在我們生活中幾乎也是司空見慣。
所以你不敢詬罵!
佛可以在垢罵之後沒煩惱,常人卻常常住法生心胡思亂想,擔心這擔心那。
胡說八道
佛什時候行垢罵?而更說:垢罵之後沒煩惱.
-
輕舟
- 文章: 1433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39
未閱讀文章
由 輕舟 »
終日吃飯是俗事影象,不曾咬破一粒米是真相,真俗不二是平常事,佛門又叫不二法門,故曰:【一切法皆是佛法。】
要不要吃飯工作?要啊!但選擇什麼生活由個人業力決定。生來死去有沒有獲得或失去?實際上並沒有,有的只是心理活動,故曰:一切唯心造。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無得失。
-
藍海千尋
- 文章: 3841
-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40
未閱讀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終日吃飯是俗事影象,不曾咬破一粒米是真相,真俗不二是平常事,佛門又叫不二法門,故曰:【一切法皆是佛法。】
要不要吃飯工作?要啊!但選擇什麼生活由個人業力決定。生來死去有沒有獲得或失去?實際上並沒有,有的只是心理活動,故曰:一切唯心造。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無得失。
無得失.無得什?無失什?
既立善報.惡報.夫復言無得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是無得失"....此說: 倍復顛到
既知"終日吃飯是俗事影象".見有俗事影象即是顛倒妄想.如何入不二?
"要不要吃飯工作?要啊!"....此說即是顛倒.依此說欲入不二.佛指為:倍復顛倒
佛要不要吃飯工作?
楞嚴經:倍復顛倒之喻要詳看啊!
-
沙塵封眼
- 文章: 230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07, 2021 1:28 pm
#41
未閱讀文章
由 沙塵封眼 »
藍海千尋 寫: ↑週一 6月 20, 2022 10:45 am
佛應該不可能住法生心,但這樣的垢罵,在我們生活中幾乎也是司空見慣。
所以你不敢詬罵!
佛可以在垢罵之後沒煩惱,常人卻常常住法生心胡思亂想,擔心這擔心那。
胡說八道
佛什時候行垢罵?而更說:垢罵之後沒煩惱.
上面分明指佛遭受垢罵,而非佛行垢罵,我應該沒有看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