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大智度論引
般舟三昧...卷7,33
阿彌陀經...卷9,92
這兩部論著都是龍樹菩薩所造大智度論引
中論...卷1,19,25,38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大智度論引
般舟三昧...卷7,33
阿彌陀經...卷9,92
這兩部論著都是龍樹菩薩所造大智度論引
中論...卷1,19,25,38
名相:大智度論
釋文: 梵名 Mahprajpramitaastra。凡一百卷。
為印度龍樹菩薩著,後秦鳩摩羅什譯。......
又稱大智度經論、摩訶般若釋論、大智釋論、釋論、智度論、智論、大論。
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係詮釋大品般若經之論著。
「大智度」為「摩訶般若波羅蜜」之意譯。相傳本書之原文有十萬頌之多,
據推測,今本百卷係鳩摩羅什縮譯而成者。羅什譯本中,最初之三十四卷,
為全譯本,係大品般若初品之注釋。其後各卷所譯,則經羅什加以節略。
本書若全部譯出,或有千餘卷之數。卷首之序文為僧叡所作。
全書所引經典極多,為理解大乘佛教之重要論書。........本書注疏極多,
較重要者有
大智度論抄二十卷(慧遠)、
大智度論疏(曇影)、
大智度論疏十四卷(僧侃)、
釋論玄門一卷(慧思)、
大智度論釋十卷(行賀)、
大智度論疏二十四卷(慧影)等。
名相:中論
釋文: 梵名 Mlamadhyamaka-krik。凡四卷。龍樹(梵 Ngarjuna)
菩薩造,青目(梵 Pigala)釋,姚秦鳩摩羅什譯。即根本中頌。
又作中觀論、正觀論。為古來三論之一,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本書據考證係龍樹初期之作,其中含有佛教一般思想內容,將空、緣起、
世俗、勝義二諦等問題歸於中論,以「否定的否定」之論法宣揚中道;
此即最徹底之中道,既破空、破假,進而並破執中之見,主張所謂
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之中道。
此種獨特之般若思想不僅為印度中觀學派之根本立場,亦為三論宗所據
之主要論點。...............
慧遠的淨土思想係建立在《神不滅論》以及《三報論》與《明報應論》之學說基礎之上。《神不滅論》源於《法性論》,《法性論》承認「法性實有」、「涅槃常住」,引申出「形盡神不滅」之主張。……
般若中觀闡述:此宗始於鳩摩羅什譯出龍樹《中論》、《十二門論》與提婆的《百論》,奠基於南北朝僧肇、遼東僧朗、興皇法朗、茅山大明、吉藏大師。因依《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為三論宗,屬大乘中觀派。
鳩摩羅什來到中國後,盡譯三論,弟子事之者稱三千人。以道融、僧叡、僧肇、道生,為尤著,並稱為「關中四傑」。至什公去世,姚秦敗亡,弟子四散,各自傳播經典。其中被稱為「解空第一」的僧肇不幸早死。向東南弘傳的,如彭城的僧嵩、壽春的僧導,主要以《成實論》的宏揚為主,後世稱為成實宗。至於僧叡、道生、慧觀等人,則重視《法華經》與《涅槃經》的傳播,至於鳩摩羅什所重視的般若中觀與三論則反而被遺忘了。重新將三論研究發揚光大的,則是遼東僧朗大師及其門下。……
南朝齊建武(西元494─497)年間,僧朗大師到達江南,隱居於攝山(即棲霞山),梁武帝派了僧詮等十人,去向他學習三論,三論宗也隨之光大。僧詮大師後住攝山止觀寺,終身不下山,同樣致力於華嚴、三論的研究。興皇法朗、長干智辯、禪眾慧勇、棲霞慧布都是僧詮大師的得意門徒。興皇法朗曾作《山門玄義》,以三論意旨評破成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