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科學家要求對於每個境界、達到境界的方法,一清二楚。哲學家,思想實驗。神學家,唯是仰信。還有一類是毒舌(蛇)派評論家。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以毒攻毒
死裡逃生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雜阿含經》第252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比丘名優波先那,住王舍城寒林中塜間蛇頭巖下迦陵伽行處。時,尊者優波先那獨一於內坐禪。
時,有惡毒蛇長尺許,於上石間墮優波先那身上,優波先那喚舍利弗:「語諸比丘,毒蛇墮我身上,我身中毒,汝等駛來,扶持我身,出置於外,莫令於內身壞碎,如糠糟聚。」
時,尊者舍利弗於近處,住一樹下,聞優波先那語,即詣優波先那所,語優波先那言:「我今觀汝色貌,諸根不異於常,而言中毒,持我身出,莫令散壞,如糠糟聚,竟為云何?」
優波先那語舍利弗言:「若當有言:『我眼是我、我所。耳、鼻、舌、身、意。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所。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是我、我所。地界,地界是我、我所。水、火、風、空、識界,水、火、風、空、識界是我、我所。色陰,色陰是我、我所。受、想、行、識陰,受、想、行、識陰是我、我所』者,面色諸根應有變異。我今不爾,眼非我、我所;乃至識陰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諸根無有變異。」
舍利弗言:「如是,優波先那!汝若長夜離我、我所、我慢繫著使,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永不復起,云何面色諸根當有變異。」
時,舍利弗即周匝扶持優波先那身出於窟外,優波先那身中毒碎壞,如聚糠糟。
時,舍利弗即說偈言: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歡喜而捨壽, 猶如棄毒鉢。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歡喜而捨壽, 如人重病愈。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如出火燒宅, 臨死無憂悔,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以慧觀世間, 猶如穢草木,
不復更求餘, 餘亦不相續。」
時,尊者舍利弗供養優波先那尸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優波先那有小惡毒蛇,如治眼籌,墮其身上,其身即壞,如聚糠糟。」
佛告舍利弗:「若優波先那誦此偈者,則不中毒,身亦不壞,如聚糠糟。」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誦何等偈?何等辭句?」
佛即為舍利弗而說偈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比丘名優波先那,住王舍城寒林中塜間蛇頭巖下迦陵伽行處。時,尊者優波先那獨一於內坐禪。
時,有惡毒蛇長尺許,於上石間墮優波先那身上,優波先那喚舍利弗:「語諸比丘,毒蛇墮我身上,我身中毒,汝等駛來,扶持我身,出置於外,莫令於內身壞碎,如糠糟聚。」
時,尊者舍利弗於近處,住一樹下,聞優波先那語,即詣優波先那所,語優波先那言:「我今觀汝色貌,諸根不異於常,而言中毒,持我身出,莫令散壞,如糠糟聚,竟為云何?」
優波先那語舍利弗言:「若當有言:『我眼是我、我所。耳、鼻、舌、身、意。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所。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是我、我所。地界,地界是我、我所。水、火、風、空、識界,水、火、風、空、識界是我、我所。色陰,色陰是我、我所。受、想、行、識陰,受、想、行、識陰是我、我所』者,面色諸根應有變異。我今不爾,眼非我、我所;乃至識陰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諸根無有變異。」
舍利弗言:「如是,優波先那!汝若長夜離我、我所、我慢繫著使,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永不復起,云何面色諸根當有變異。」
時,舍利弗即周匝扶持優波先那身出於窟外,優波先那身中毒碎壞,如聚糠糟。
時,舍利弗即說偈言: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歡喜而捨壽, 猶如棄毒鉢。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歡喜而捨壽, 如人重病愈。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如出火燒宅, 臨死無憂悔,
久殖諸梵行, 善修八聖道,
以慧觀世間, 猶如穢草木,
不復更求餘, 餘亦不相續。」
時,尊者舍利弗供養優波先那尸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優波先那有小惡毒蛇,如治眼籌,墮其身上,其身即壞,如聚糠糟。」
佛告舍利弗:「若優波先那誦此偈者,則不中毒,身亦不壞,如聚糠糟。」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誦何等偈?何等辭句?」
佛即為舍利弗而說偈言: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雜阿含262經[正聞本45經/佛光本39經](陰相應/五陰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有眾多上座比丘,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佛般泥洹未久。
時,長老闡陀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
食已還,攝衣鉢,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請諸比丘言:
「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我當如法知、如法觀。」
時,諸比丘語闡陀言:
「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語諸比丘言:
「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復言:
「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闡陀復言:
「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復作是念:
「尊者阿難,今在憍賞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諸梵行者皆悉識知,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闡陀過此夜已,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
食已還,攝舉臥具,攝臥具已,持衣鉢,詣憍賞彌國。
漸漸遊行,到憍賞彌國。
攝舉衣鉢,洗足已,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卻坐一面。
時,闡陀語尊者阿難言:
「一時,諸上座比丘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時,我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
食已還,攝衣鉢,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見諸比丘而請之,言:『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諸比丘為我說法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我爾時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
我爾時作是念:『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我時復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憍賞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諸梵行者皆悉知識,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善哉!尊者阿難!今當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
「善哉!闡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於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
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汝今堪受勝妙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闡陀作是念:
「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踊悅心,我今堪能受勝妙法!」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
「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
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
「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時,阿難語闡陀言:
「汝今得大善利,於甚深佛法中得聖慧眼。」
時,二正士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輸屢那三種,無明亦有三,無間等及滅,富留那、闡陀。
相應部22相應90經/闡陀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有一次,許多上座比丘住在波羅奈仙人墜落處的鹿野苑。
那時,尊者闡陀在傍晚時,從獨坐中出來,帶著鑰匙,到一處處房舍後,對上座比丘們這麼說:
「尊者上座們!請教誡我,尊者上座們!請訓誡我,尊者上座們!請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
當這麼說時,上座比丘們對尊者闡陀這麼說:
「闡陀學友!色是無常的,受是無常的,想是無常的,行是無常的,識是無常的;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
那時,尊者闡陀心想:
「我也這樣想:『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是無常的;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然而,我的心在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上不躍入、不明淨、不住立、不勝解而生起戰慄與執取,心退轉而想:『那樣的話,誰是我的真我?』而,這樣不是見法者。
這樣,誰能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呢?」
那時,尊者闡陀這麼想:
「這位住在憍賞彌瞿師羅園的尊者阿難為大師所稱讚,同梵行智者所敬重,尊者阿難能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既然我對尊者阿難這麼信賴,讓我去見他吧!」
那時,尊者闡陀收拾好住處後,取衣鉢,到憍賞彌瞿師羅園,去見尊者阿難。抵達後,與尊者阿難互相歡迎……(中略)在一旁坐好後,尊者闡陀對尊者阿難這麼說:
「阿難學友!這裡,有一次我住在波羅奈仙人墜落處的鹿野苑。
學友!那時,我在傍晚時,從獨坐中出來,帶著鑰匙,到一處處房舍後,對上座比丘們這麼說:『尊者上座們!請教誡我,尊者上座們!請訓誡我,尊者上座們!請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
當這麼說時,上座比丘們對我這麼說:『闡陀學友!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是無常的;色是無我……(中略)識是無我;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
學友!我對它這麼想:『我也這麼想:「色是無常的……(中略)識是無常的;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然而,我的心在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上不躍入、不明淨、不住立、不勝解而生起戰慄與執取,心退轉而想:「那樣的話,誰是我的真我?」而,這樣不是見法者。這樣,誰能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呢?』
學友!我對它這麼想:『這位住在憍賞彌瞿師羅園的尊者阿難為大師所稱讚,同梵行智者所敬重,尊者阿難能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既然我對尊者阿難這麼信賴,讓我就去見他吧!』
尊者阿難!請教誡我,尊者阿難!請訓誡我,尊者阿難!請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
「這樣,我們就更喜歡尊者闡陀了,或許,尊者闡陀已經敞開了自己,打破了[心理]障礙。注意聽吧,闡陀學友!你能了解法的。」
那時,想到:「可能真的要瞭解法了!」尊者闡陀立刻生起了很大的喜、悅。
「闡陀學友!我在世尊面前曾聽到這樣;當面領受[世尊]對迦旃延氏比丘的教導:『迦旃延!這世間多數依於兩者:實有的觀念與虛無的觀念。
迦旃延!以正確之慧如實見世間集者,對世間不存虛無的觀念;以正確之慧如實見世間滅者,對世間不存實有的觀念。
迦旃延!這世間多數為攀住、執取、黏著所束縛,但對攀住、執取、心的依處、執持、煩惱潛在趨勢不攀取、不執取,不固持「我的真我」的人,對「所生起的只是苦的生起;所滅去的只是苦的滅去。」[一事],不困惑、不懷疑,不依於他人而智慧在這裡生成,迦旃延!這個情形是正見。
迦旃延!「一切實有」,這是第一種極端。
「一切虛無」,這是第二種極端。
迦旃延!不往這兩個極端後,如來以中間說法:「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但就以那無明的無餘褪去與滅而行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阿難學友!對那些有同梵行者憐愍、樂於利益、教誡、訓誡的尊者們來說,正是這樣,現在聽到尊者阿難的說法後,法已被我現觀了。」
如是我聞:
一時,有眾多上座比丘,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佛般泥洹未久。
時,長老闡陀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
食已還,攝衣鉢,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請諸比丘言:
「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我當如法知、如法觀。」
時,諸比丘語闡陀言:
「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語諸比丘言:
「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闡陀復言:
「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闡陀復言:
「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復作是念:
「尊者阿難,今在憍賞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諸梵行者皆悉識知,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闡陀過此夜已,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
食已還,攝舉臥具,攝臥具已,持衣鉢,詣憍賞彌國。
漸漸遊行,到憍賞彌國。
攝舉衣鉢,洗足已,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卻坐一面。
時,闡陀語尊者阿難言:
「一時,諸上座比丘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時,我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㮈城乞食。
食已還,攝衣鉢,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見諸比丘而請之,言:『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諸比丘為我說法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我爾時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
我爾時作是念:『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我時復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憍賞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諸梵行者皆悉知識,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善哉!尊者阿難!今當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
「善哉!闡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於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
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汝今堪受勝妙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闡陀作是念:
「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踊悅心,我今堪能受勝妙法!」
爾時,阿難語闡陀言:
「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
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
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
「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時,阿難語闡陀言:
「汝今得大善利,於甚深佛法中得聖慧眼。」
時,二正士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輸屢那三種,無明亦有三,無間等及滅,富留那、闡陀。
相應部22相應90經/闡陀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有一次,許多上座比丘住在波羅奈仙人墜落處的鹿野苑。
那時,尊者闡陀在傍晚時,從獨坐中出來,帶著鑰匙,到一處處房舍後,對上座比丘們這麼說:
「尊者上座們!請教誡我,尊者上座們!請訓誡我,尊者上座們!請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
當這麼說時,上座比丘們對尊者闡陀這麼說:
「闡陀學友!色是無常的,受是無常的,想是無常的,行是無常的,識是無常的;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
那時,尊者闡陀心想:
「我也這樣想:『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是無常的;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然而,我的心在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上不躍入、不明淨、不住立、不勝解而生起戰慄與執取,心退轉而想:『那樣的話,誰是我的真我?』而,這樣不是見法者。
這樣,誰能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呢?」
那時,尊者闡陀這麼想:
「這位住在憍賞彌瞿師羅園的尊者阿難為大師所稱讚,同梵行智者所敬重,尊者阿難能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既然我對尊者阿難這麼信賴,讓我去見他吧!」
那時,尊者闡陀收拾好住處後,取衣鉢,到憍賞彌瞿師羅園,去見尊者阿難。抵達後,與尊者阿難互相歡迎……(中略)在一旁坐好後,尊者闡陀對尊者阿難這麼說:
「阿難學友!這裡,有一次我住在波羅奈仙人墜落處的鹿野苑。
學友!那時,我在傍晚時,從獨坐中出來,帶著鑰匙,到一處處房舍後,對上座比丘們這麼說:『尊者上座們!請教誡我,尊者上座們!請訓誡我,尊者上座們!請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
當這麼說時,上座比丘們對我這麼說:『闡陀學友!色是無常的,受……想……行……識是無常的;色是無我……(中略)識是無我;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
學友!我對它這麼想:『我也這麼想:「色是無常的……(中略)識是無常的;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一切行是無常的,一切法是無我。」然而,我的心在一切行的止,一切依著的斷念,渴愛的滅盡、離貪、滅、涅槃上不躍入、不明淨、不住立、不勝解而生起戰慄與執取,心退轉而想:「那樣的話,誰是我的真我?」而,這樣不是見法者。這樣,誰能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呢?』
學友!我對它這麼想:『這位住在憍賞彌瞿師羅園的尊者阿難為大師所稱讚,同梵行智者所敬重,尊者阿難能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既然我對尊者阿難這麼信賴,讓我就去見他吧!』
尊者阿難!請教誡我,尊者阿難!請訓誡我,尊者阿難!請為我作法說,依之我能見法。」
「這樣,我們就更喜歡尊者闡陀了,或許,尊者闡陀已經敞開了自己,打破了[心理]障礙。注意聽吧,闡陀學友!你能了解法的。」
那時,想到:「可能真的要瞭解法了!」尊者闡陀立刻生起了很大的喜、悅。
「闡陀學友!我在世尊面前曾聽到這樣;當面領受[世尊]對迦旃延氏比丘的教導:『迦旃延!這世間多數依於兩者:實有的觀念與虛無的觀念。
迦旃延!以正確之慧如實見世間集者,對世間不存虛無的觀念;以正確之慧如實見世間滅者,對世間不存實有的觀念。
迦旃延!這世間多數為攀住、執取、黏著所束縛,但對攀住、執取、心的依處、執持、煩惱潛在趨勢不攀取、不執取,不固持「我的真我」的人,對「所生起的只是苦的生起;所滅去的只是苦的滅去。」[一事],不困惑、不懷疑,不依於他人而智慧在這裡生成,迦旃延!這個情形是正見。
迦旃延!「一切實有」,這是第一種極端。
「一切虛無」,這是第二種極端。
迦旃延!不往這兩個極端後,如來以中間說法:「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但就以那無明的無餘褪去與滅而行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阿難學友!對那些有同梵行者憐愍、樂於利益、教誡、訓誡的尊者們來說,正是這樣,現在聽到尊者阿難的說法後,法已被我現觀了。」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迦旃延!「一切實有」,這是第一種極端。
「一切虛無」,這是第二種極端。
迦旃延!不往這兩個極端後,如來以中間說法:「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但就以那無明的無餘褪去與滅而行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阿難學友!對那些有同梵行者憐愍、樂於利益、教誡、訓誡的尊者們來說,正是這樣,現在聽到尊者阿難的說法後,法已被我現觀了。」
由 訪客 » 週一 8月 23, 2021 10:04 am
青出於藍更勝藍 寫: ↑週一 8月 23, 2021 9:58 am
科學家要求對於每個境界、達到境界的方法,一清二楚。哲學家,思想實驗。神學家,唯是仰信。還有一類是毒舌(蛇)派評論家。
以毒攻毒
死裡逃生
善哉....勝藍與訪客兩位上座論述有理...所貼經文看出如來以中間說法:一面說[苦蘊的集],造成恐怖的苦厄。另面說[苦蘊的滅]讓眾生苦厄解脫的勝境。可惜眾生人類處處執著...像寂照上座抄經都側重[一切法空無所有.....]所以一切生死苦厄無所有,天堂地獄也是假的,.....。問題是如來揭示的建議教戒都沒學成,就先盼望一切虛假的解脫勝境。像我就側重讓地球人認清{無明識綁匪]的可怕,想方設法設法整治弱化後,如來智慧德相本來面目,就恢復接回{色身}原有如來智慧樣貌,色身也健康復原再無生死苦厄。
因此,兩位能採行我蔡說的建議,整治無明識綁匪使崩壞後,恢復為地球本種人,[蔡葉法語]就可丟進垃圾桶免再爭論蔡說對錯...。善體斯義...共勉之!
以毒攻毒
死裡逃生
讚頌訪客上座如說義....
亦頌曰:
法界萬物本同軀,
妄身千劫迷生死。
善緣覺路使金劍,
戮破魔扉證無生!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虔州西堂智藏禪師者。虔化人也。姓廖氏。八歲從師。二十五具戒。有相者覩其殊表。謂之曰。師骨氣非凡。當為法王之輔佐也。師遂往佛迹巖參禮大寂。與百丈海禪師同為入室。皆承印記。一日大寂遣師詣長安。奉書于忠國師。國師問曰。汝師說什麼法。師從東過西而立。國師曰。只遮箇更別有。師却過東邊立。國師曰。遮箇是馬師底。仁者作麼生。師曰。早箇呈似和尚了。尋又送書往徑山與國一禪師(語在國一章)屬連帥路嗣恭延請大寂居府應期盛化。師迴郡得大寂付授納袈裟令學者親近。僧問馬祖。請和尚離四句絕百非。直指某甲西來意。祖云。我今日無心情。汝去問取智藏。其僧乃來問師。師云。汝何不問和尚。僧云。和尚令某甲來問上坐。師以手摩頭云。今日頭疼。汝去問海師兄。其僧又去問海(百丈和尚)海云。我到遮裏却不會。僧乃舉似馬祖。祖云。藏頭白海頭黑。馬祖一日問師云。子何不看經。師云。經豈異邪。祖云。然雖如此。汝向後為人也須得。曰智藏病思自養。敢言為人。祖云。子末年必興於世也。馬祖滅後。師唐貞元七年眾請開堂。李尚書翱嘗問僧。馬大師有什麼言教。僧云。大師或說即心即佛。或說非心非佛。李云。總過遮邊。李却問師。馬大師有什麼言教。師呼李翱。翱應諾。師云。鼓角動也。制空禪師謂師曰。日出太早生。師曰。正是時。師住西堂。後有一俗士問。有天堂地獄否。師曰有。曰有佛法僧寶否。師曰有。更有多問盡答言有。曰和尚恁麼道莫錯否。師曰。汝曾見尊宿來耶。曰某甲曾參徑山和尚來。師曰。徑山向汝作麼生道。曰他道一切總無。師曰。汝有妻否。曰有。師曰。徑山和尚有妻否。曰無。師曰。徑山和尚道無即得俗士禮謝而去。師元和九年四月八日歸寂。壽八十臘五十五。憲宗諡大宣教禪師。塔曰元和證真。至穆宗重諡大覺禪師。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善哉...勝藍上座:善擇古大德示範,佛說法無定法,乃至無法可說如來義,令本攤隨喜讚嘆。由 青出於藍更勝藍 » 週一 8月 23, 2021 5:34 pm
亦引發弟子肅容恭敬仰告諸佛菩薩,弟子若涉嫌誑妄說法
貽誤眾生,求請賜懺悔,若堪略合如來義,則宿願迴施法界眾生同成正覺。 弟子 蔡葉 頂禮 2021.8.23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謹借用看客師兄在另題的貼文....待續===Re: 識與識住
文章 由 看客 » 週一 1月 10, 2022 8:25 am
華嚴經:
善男子!譬如猛風,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風,飄靜心海,起識波浪,相續不斷,因緣相作,不相捨離,不一不異,如水與波,由業生相,深起繫縛。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識身轉,彼阿賴耶終不自言:我生七識,七識不言從賴耶生,但由自心執取境相,分別而生。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
楞伽經:
大慧!譬如泥團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知是。大慧!若泥團、微塵異者,非彼所成,而實彼成。是故不異。若不異者,則泥團、微塵應無分別?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議...
七[轉]識譬如泥團,藏識(第八識)譬如微塵,第七識(末那)亦審亦恆,能從前世到今世、今世到來世,沙和尚能代唐僧作主公?!
1.假設某甲眼等[五根]屬ˋ轉色識[團]。五識及第六意識屬[半色識]轉識,第八識屬五蘊團和塵的半色塵{藏識],至於第七識真空無相色屬承載法界色及非色的{藏識}。
2.某甲色身崩壞,{第八識]是[色身]的{藏識]不隨色身崩壞而滅失,所以第八識又投胎或借屍還魂。或在苦樂六道做生死夢。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菩薩處胎經):
佛即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想、幾識耶?」
彌勒言:「拍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復次,微識極微細過於微塵,此微塵識不可覩見,如來威神入彼教化皆令得度。彌勒當知未有狐疑,此微塵識亦受四氣亦有四生。何以故?眾生無邊,邊亦無邊,如來亦無邊,道亦無邊,一切言有,有亦無有,無界、無處、無住,亦無教授化眾生者,此名逆順三昧。不住不不住一相無相,不著不縛亦無真際,修治道場淨佛境界,權變無數非下劣所及。」
爾時世尊將欲解釋彌勒狐疑,即現身色柔軟色,無厭足色,內外清淨無瑕穢色。「吾從無數阿僧祇劫修眼清淨,內外無閡今獲色身,身亦無身色亦無色,知身空色空,身色俱空,知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無身空無色空,知無身無色俱空,知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過去身空,知過去色空,知過去身色俱空,知過去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未來身空,知未來色空,知未來身色俱空,知未來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現在身空,知現在色空,知現在身色俱空,知現在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過去無身空,知過去無色空,知過去無身無色俱空,知過去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未來無身空,知未來無色空,知未來無身無色俱空,知未來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現在無身空,知現在無色空,知現在無身無色俱空,知現在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欲界身空,知欲界色空,知欲界身色俱空,知欲界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色界身空,知色界色空,知色界身色俱空,知色界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無色界身空,知無色界色空,知無色界身色俱空,知無色界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欲界無身空,知欲界無色空,知欲界無身無色俱空,知欲界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色界無身空,知色界無色空,知色界無身無色俱空,知色界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無色界無身空,知無色界無色空,知無色界無身無色俱空,知無色界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緣緣身空,知緣緣色空,知緣緣身色俱空,知緣緣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緣緣無身空,知緣緣無色空,知緣緣無身無色俱空,知緣緣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
佛即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想、幾識耶?」
彌勒言:「拍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復次,微識極微細過於微塵,此微塵識不可覩見,如來威神入彼教化皆令得度。彌勒當知未有狐疑,此微塵識亦受四氣亦有四生。何以故?眾生無邊,邊亦無邊,如來亦無邊,道亦無邊,一切言有,有亦無有,無界、無處、無住,亦無教授化眾生者,此名逆順三昧。不住不不住一相無相,不著不縛亦無真際,修治道場淨佛境界,權變無數非下劣所及。」
爾時世尊將欲解釋彌勒狐疑,即現身色柔軟色,無厭足色,內外清淨無瑕穢色。「吾從無數阿僧祇劫修眼清淨,內外無閡今獲色身,身亦無身色亦無色,知身空色空,身色俱空,知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無身空無色空,知無身無色俱空,知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過去身空,知過去色空,知過去身色俱空,知過去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未來身空,知未來色空,知未來身色俱空,知未來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現在身空,知現在色空,知現在身色俱空,知現在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過去無身空,知過去無色空,知過去無身無色俱空,知過去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未來無身空,知未來無色空,知未來無身無色俱空,知未來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現在無身空,知現在無色空,知現在無身無色俱空,知現在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欲界身空,知欲界色空,知欲界身色俱空,知欲界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色界身空,知色界色空,知色界身色俱空,知色界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無色界身空,知無色界色空,知無色界身色俱空,知無色界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欲界無身空,知欲界無色空,知欲界無身無色俱空,知欲界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色界無身空,知色界無色空,知色界無身無色俱空,知色界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無色界無身空,知無色界無色空,知無色界無身無色俱空,知無色界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緣緣身空,知緣緣色空,知緣緣身色俱空,知緣緣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緣緣無身空,知緣緣無色空,知緣緣無身無色俱空,知緣緣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知胎生身空,知胎生色空,知胎生身色俱空,知胎生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胎生無身空,知胎生無色空,知胎生無身無色俱空,知胎生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化生身空,知化生色空,知化生身色俱空,知化生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化生無身空,知化生無色空,知化生無身無色俱空,知化生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濕生身空,知濕生色空,知濕生身色俱空,知濕生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濕生無身空,知濕生無色空,知濕生無身無色俱空,知濕生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卵生身空,知卵生色空,知卵生身色俱空,知卵生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卵生無身空,知卵生無色空,知卵生無身無色俱空,知卵生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
「知未至禪身空,知未至禪色空,知未至禪身色俱空,知未至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未至禪無身空,知未至禪無色空,知未至禪無身無色俱空,知未至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初禪身空,知初禪色空,知初禪身色俱空,知初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初禪無身空,知初禪無色空,知初禪無身無色俱空,知初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中間禪身空,知中間禪色空,知中間禪身色俱空,知中間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中間禪無身空,知中間禪無色空,知中間禪無身無色俱空,知中間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二禪身空,知二禪色空,知二禪身色俱空,知二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二禪無身空,知二禪無色空,知二禪無身無色俱空,知二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三禪身空,知三禪色空,知三禪身色俱空,知三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三禪無身空,知三禪無色空,知三禪無身無色俱空,知三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四禪身空,知四禪色空,知四禪身色俱空,知四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四禪無身空,知四禪無色空,知四禪無身無色俱空,知四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
「知空處身空,知空處色空,知空處身色俱空,知空處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空處無身空,知空處無色空,知空處無身無色俱空,知空處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識處身空,知識處色空,知識處身色俱空,知識處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識處無身空,知識處無色空,知識處無身無色俱空,知識處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不用處身空,知不用處色空,知不用處身色俱空,知不用處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不用處無身空,知不用處無色空,知不用處無身無色俱空,知不用處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非想非不想處身空,知非想非不想處色空,知非想非不想處身色俱空,知非想非不想處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非想非不想處無身空,知非想非不想處無色空,知非想非不想處無身無色俱空,知非想非不想處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
佛告彌勒:「今當與汝說生義、根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云何生義?生者七九是也;根者連著義也。如來無所著,已知、未知、無知。已知根者,過去、當來、現在。未知根者,結、使、障礙。無知根者,如來、至真、等正覺,過去、當來、現在諸佛,成就此根分別諸根,無根亦不無根,無說無義,分別字義空無所有,是根義也。從初發意乃至坐樹王下,轉無上法輪集諸法門,行無行法門,思議法門,總持根法門,虛空法藏法門,此是諸佛要集三昧。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王下成無上等正覺。我以右脇生,汝彌勒從頂生。如我壽百歲,彌勒壽八萬四千歲。我國土土,汝國土金,我國土苦,汝國土樂。」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十力尊, 虛空無邊際;
忍、慧、福業力, 誓願力最勝。
汝生快樂國, 不如我界苦;
汝說法甚易, 我說法甚難。
初說九十六, 二說九十四,
三說九十二。 我初說十二,
二說二十四, 三說三十六。
汝所三說人, 是吾先所化;
汝父梵摩淨, 將八萬四千,
非我先所化, 是汝所開度。
九十六億人, 受我五戒者;
九十四億人, 受持三歸者;
九十二億人, 一稱南無佛。
初說千比丘, 二十四億天,
三三十六億, 所度諸眾生;
汝樂我勤苦, 汝怠我清進。」
當佛說此偈時,苦行眾生七十二億,即於座上不動,得不起法忍。
菩薩處胎經卷第二
「知未至禪身空,知未至禪色空,知未至禪身色俱空,知未至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未至禪無身空,知未至禪無色空,知未至禪無身無色俱空,知未至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初禪身空,知初禪色空,知初禪身色俱空,知初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初禪無身空,知初禪無色空,知初禪無身無色俱空,知初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中間禪身空,知中間禪色空,知中間禪身色俱空,知中間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中間禪無身空,知中間禪無色空,知中間禪無身無色俱空,知中間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二禪身空,知二禪色空,知二禪身色俱空,知二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二禪無身空,知二禪無色空,知二禪無身無色俱空,知二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三禪身空,知三禪色空,知三禪身色俱空,知三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三禪無身空,知三禪無色空,知三禪無身無色俱空,知三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四禪身空,知四禪色空,知四禪身色俱空,知四禪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四禪無身空,知四禪無色空,知四禪無身無色俱空,知四禪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
「知空處身空,知空處色空,知空處身色俱空,知空處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空處無身空,知空處無色空,知空處無身無色俱空,知空處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識處身空,知識處色空,知識處身色俱空,知識處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識處無身空,知識處無色空,知識處無身無色俱空,知識處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不用處身空,知不用處色空,知不用處身色俱空,知不用處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不用處無身空,知不用處無色空,知不用處無身無色俱空,知不用處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非想非不想處身空,知非想非不想處色空,知非想非不想處身色俱空,知非想非不想處身色俱空者,此空空空。知非想非不想處無身空,知非想非不想處無色空,知非想非不想處無身無色俱空,知非想非不想處無身無色俱空者,此空空空。」
佛告彌勒:「今當與汝說生義、根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云何生義?生者七九是也;根者連著義也。如來無所著,已知、未知、無知。已知根者,過去、當來、現在。未知根者,結、使、障礙。無知根者,如來、至真、等正覺,過去、當來、現在諸佛,成就此根分別諸根,無根亦不無根,無說無義,分別字義空無所有,是根義也。從初發意乃至坐樹王下,轉無上法輪集諸法門,行無行法門,思議法門,總持根法門,虛空法藏法門,此是諸佛要集三昧。彌勒當知!汝復受記五十六億七千萬歲,於此樹王下成無上等正覺。我以右脇生,汝彌勒從頂生。如我壽百歲,彌勒壽八萬四千歲。我國土土,汝國土金,我國土苦,汝國土樂。」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如來十力尊, 虛空無邊際;
忍、慧、福業力, 誓願力最勝。
汝生快樂國, 不如我界苦;
汝說法甚易, 我說法甚難。
初說九十六, 二說九十四,
三說九十二。 我初說十二,
二說二十四, 三說三十六。
汝所三說人, 是吾先所化;
汝父梵摩淨, 將八萬四千,
非我先所化, 是汝所開度。
九十六億人, 受我五戒者;
九十四億人, 受持三歸者;
九十二億人, 一稱南無佛。
初說千比丘, 二十四億天,
三三十六億, 所度諸眾生;
汝樂我勤苦, 汝怠我清進。」
當佛說此偈時,苦行眾生七十二億,即於座上不動,得不起法忍。
菩薩處胎經卷第二
Re: 貝克街蔡葉論經攤
蔡代答疑:1.拔除六根應該是遮止六根之邪用惡緣,及六根存在第八的[根塵]及{根識]。其目標是使[惡塵]和{惡識]乃至[惡境]不再現前,目的在崩毀[恆非審]的第八識。Re: 無生法忍
文章 由 大開眼界 » 週一 1月 03, 2022 9:22 am
訪客 寫: ↑週日 1月 02, 2022 11:47 pm
"令心入無生法忍",到底怎麼入法?
佛陀隨後做了很多講解
真正教你怎麼修,是在第四卷
《楞嚴經》
隨拔一根 脫粘內伏。伏歸元真 發本明耀 耀性發明。諸餘五粘 應拔圓脫。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 不因心念。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 内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 如湯銷氷。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佛陀說你必須做「拔除六根」的修行。
「明不循根寄根明發」意思就是:
不需要再依託於六根 才能見.聞.嗅.嚐.觸.覺知。
就像阿那律陀已經能無目而見,跋難陀龖已能無耳而聽....
這才是真正的真如妙用。由心體直接發起妙用,而不是藉六根起用
若能修到真如起妙用,就是入無生法忍了
2.第八識崩毀後殘存記憶散置第七識{亦審亦恆}等同法界如來識,六根色相原受第八識干擾使用,換受如來藏識干擾,所以現出如來智慧德相。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