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21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淨空老法師‧影音圖文中心
http://ft.amtb.tw/dv.php?sn=05-002-0001&lang=zh_TW

05-002-0001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大意 (第一集) 1988/8 台灣台北中山堂 檔名:05-002-0001

「佛教」是什麼?今天提到佛教,大家概念上都認為這是個宗教。這是很大的誤會!諸位同修一定要曉得,凡是宗教可以說都是迷信的。的確,現代的佛教變質了,變成了宗教。但是釋迦牟尼佛當年的佛教不是宗教,釋迦牟尼佛的佛教傳到中國的時候也不是宗教,它是教育!釋迦牟尼佛的教育就跟中國儒家孔子的教育一樣。我們把釋迦牟尼佛最偉大的教育變成宗教,這是很不幸的一樁事情。我們學佛總得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我們不能夠迷信。佛教這個教育,就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今天佛教在這個世間,在中國、在外國,我們非常明顯的看出它有四種不同的型態。
1.第一種,傳統的佛教,佛陀的教育,這個已經非常少見。
2.第二種,變成學術,像日本有許多佛教大學把佛教的經典當作一門世間學術來研究,把它變成世間的一種學術,變成哲學,這也不是真正的佛陀教育。
3.第三種,變成宗教,在現代社會非常的普遍。
4.第四種,這在最近幾年非常盛行,說老實話連宗教都不夠格,佛法變成邪教、外道。
諸位如果稍微冷靜仔細去觀察,你就能覺察到,我們這個社會上打著佛教的旗號,實際上是外道、是邪教,非常多。這種情形正如同佛在《楞嚴經》所說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現在我們看出來了,釋迦牟尼佛講的話一點都沒錯。在現前的社會,外道的佛教、邪門的佛教特別興盛,信徒還特別多,真正是可憐。

這是我們眼前所看到佛教四種不同的型態,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修學的佛法,應該是哪一種?
應該是1.+3.
4.佛法變成外道法,當然是不對的。
2.佛法變成佛學,這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因為變成了教室裏的學問而已,而無法應用於日常生活。只能紙上談兵,而一直停在第一樓的人乘,無法提昇至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般若乘。

3.只當成是宗教,拿香對拜,而無法進步改變自己,也只能待在一樓的人乘,這也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因此,我們該學的佛法是1.+3.
當成宗教再加上佛法,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我們想要的。


【  其次,佛教既然是佛陀的教育,它教育的目的何在?這是我們要明瞭的。經上有一句術語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在一切經論裡面你都會常常看見,這句話就是佛陀教育的宗旨與目標,這句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可見得佛法所求,就是求「無上正等正覺」。這裡面分成三個階段:
1.第一個是「正覺」,覺是覺悟,正而不邪的覺悟。譬如世間的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他們也覺悟,不能說他們不覺,雖覺不正。也許我們聽了這句話不服氣,「只有你佛教是正,別人都不正」?佛教講邪正有一個標準,如果我們以這個標準來衡量,就心服口服了。這個標準是什麼?「覺」裡面一定要斷煩惱,如果煩惱沒有斷,這個覺就不叫做「正覺」,正覺裡面決定沒有煩惱,佛教是用這個做標準。
譬如我們一般人雖然覺了,像《金剛經》上,他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他有執著,他有分別,他貪瞋痴慢沒有斷,貪瞋痴慢減少一點可以,你沒斷。必須貪瞋痴慢統統斷盡,我執真正破掉,這才算是「正覺」,它的標準是這麼訂法。雖然見思煩惱斷盡,他還有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沒斷,他只能算是正覺,不能算是正等正覺。
「正覺」好比佛教的小學,「正等正覺」是佛教的中學。

2.再往上提升一級就是菩薩。「等」是等於佛,他還不是佛,「正等正覺」。這個地位,當然見思煩惱斷盡,塵沙、無明也得要破幾分,才能算是正等正覺。

3.到最高的就成佛,好像是大學畢業了,「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他這個智慧、德能已經到極峰,到頂處,這是智慧、福德、能力達到圓滿的境界,這叫「成佛」,換句話說,就是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證得究竟圓滿的大智慧,這是佛陀教育所追求的。
所以佛陀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是究竟圓滿智覺的教育,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

淨空老法師比較勇猛精進,定義得更高
但我們可以稍微降一下標準

1.人乘,歸類為佛法小學低年級
2.天乘,歸類為佛法小學高年級
3.聲聞乘,歸類為佛法國中
4.緣覺乘,歸類為佛法高中
5.般若乘,歸類為佛法大學


【  大乘佛法一定是建立在「大菩提心」的基礎上,大菩提心又是什麼?普通常講的,「四弘誓願」就是大菩提心。
1.第一個是「眾生無邊誓願度」:
你發過這個願沒有?你說「我發了」,我不相信你發,為什麼?你看到這個眾生也不想度他,那個眾生你還討厭他,你這個願是假的不是真的,你這個願是騙佛菩薩的,是騙自己的,你並沒有發。如果你真正發了,你對於一切眾生絕不嫌棄。這些地方要認真的去檢點、去反省,我有沒有做到?
2.「煩惱無盡誓願斷」,我有沒有斷煩惱?我天天不斷的還生煩惱,沒學佛的時候煩惱還少,愈學佛煩惱愈多,你與四弘誓願完全相違背,大錯特錯!
3.「法門無量誓願學」,學到今天一樣也沒學好,
4.後頭的「佛道無上誓願成」更不必提了,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

1.我也說過很多次,能不能想要去原諒他人,而不再討厭生氣怨恨他人?
多數人還作不到,因為,還沒有常行十善如處天堂,還放不下他人的缺點錯誤,與對自己的傷害或侮辱,所以,十善法就很重要。
先學好十善法,讓自己在世間可以常行十善如處天堂。
先讓自己過得相對好一點,才會願意放下別人的缺點過錯,原諒他人。

【你看到這個眾生也不想度他,那個眾生你還討厭他,你這個願是假的不是真的,你這個願是騙佛菩薩的,是騙自己的,你並沒有發。如果你真正發了,你對於一切眾生絕不嫌棄。這些地方要認真的去檢點、去反省,我有沒有做到?】

也不一定是不想度他,而是自己還過得不夠歡喜自在,還無法暫時放下對他人的討厭生氣怨恨,於是,就變成了老法師口中的不想度他。
因此,如果沒有學好十善法,就會出現不願意度人的結果。
而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於是,就變成了是騙佛菩薩的,欺騙自己的。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22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2.「煩惱無盡誓願斷」,我有沒有斷煩惱?我天天不斷的還生煩惱,沒學佛的時候煩惱還少,愈學佛煩惱愈多,你與四弘誓願完全相違背,大錯特錯!】

學錯佛法的人,不只煩惱痛苦不會減少,反而還會多出,爭論誰對誰錯?判斷別人是非對錯的煩惱痛苦。
煩惱變成不減反增。
要自問自己,有沒有學會苦集滅道,什麼是苦因?有什麼苦?滅苦之法?苦的止息?
有沒有學會前因後果,而解開自己的迷惑疑惑,以及心結?

沒有學會斷煩惱的話,又如何教別人斷煩惱而度眾生?

【3.「法門無量誓願學」,學到今天一樣也沒學好】

十善法,學好了沒?從人乘善法提昇至天乘善法了沒?
苦集滅道法,學好了沒?37道品,學過幾種了?學會幾種了?
種種人事物的前因後果,有更多的了解了沒?
如是因.緣.果.報,學得怎麼樣了?
般若夢幻法,開始學了沒?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23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述記(三十二)
── 第九講表 方便五乘解脫(下)
●雪廬老人編表 ●思飛講述‧彙整
http://www.minlun.org.tw/old/396/t396/t396-4-4.htm

◎菩薩乘

「菩薩」—— 具云「菩提薩埵」,譯為「覺有情」,謂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眾生者也。
「自行化他」—— 菩薩之人,根性大利,器識宏偉,從初發心,即立廣大誓願。故彼修空觀已,不住於空,從空入假,上求下化,自利利他。
「修六度萬行」——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以其能度自他之六蔽,故名。如布施能度自他慳貪蔽,精進能度自他懈怠蔽,禪定能度自他散亂蔽等。每一度皆含自度度他之義,故「六度」即總攝菩薩自行化他之一切「萬行」,此皆於菩薩「入假」以後行之(詳在十二表)。
「證成佛果」—— 菩薩修空、假觀已,發起中觀,乃至圓滿一切種智,證究竟佛果。(此約次第三觀而說,若約一心三觀須另論,後詳)。

●普度大乘

菩薩如是發廣大心,普度眾生,故名「大乘」。猶如大舟、大車,能運載眾人同登彼岸,同入寶所也。

◎五乘判釋

佛法雖有五乘、三乘、大小乘之分別,其實皆佛方便施設,終為導引眾生入大乘佛果。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成佛,佛度生本懷,亦為令眾生究竟成佛;只因眾生尚有善根栽培不足,不堪直受大乘法者,故佛方便為說中小乘、人天乘,說三、說五,無非作究竟成佛之梯航也。
須知人天乘雖最淺,卻亦最為基礎,喻如菩提路之起點,又如高樓之地基。聲聞、緣覺乘雖未究竟,卻為究竟大乘之基礎,喻如菩提路之中途休息站,又如高樓之一二層。悖離了人天乘,尚不足以保人身,何況出三界?悖離了聲聞、緣覺乘,尚不足以出三界,何況成佛道?故真正大乘,必不悖離中小乘與人天乘,而是包含之,且超越之。

以發心言之,人天乘但發持守戒善之心,未發出離三界生死之心,仍貪著人天果報,故為世間法。聲聞、緣覺乘不但發持守戒善之心,且發出離三界生死之菩提心,故為出世間法。然出離心必以持守戒善為前提,未有縱情犯戒,而思出離者也。若菩薩乘則不但自求出離,且發普度眾生同出離之大心,故為大乘菩提心。然大乘菩提心必以出離心為前提,未有貪著三界,不思出離,而能度眾出離者也;若不懇切發起求出三界苦海之心,則雖博施濟眾,仍只是世間善業(人天乘)而已,非是出世三乘法門也。
復次,古德於此五乘佛法,有種種判釋,如下表:

http://www.minlun.org.tw/old/396/t396/t396-4-4.htm
((圖表請點連結))

古德如民初太虛大師等,將此五乘佛法分判為三:
一為「五乘共法」,即人天乘,乃五乘共同必修法門。
二為「三乘共法」,即聲聞、緣覺乘,乃大中小三乘共同必修法門。
三為「大乘不共法」,即菩薩乘,惟獨大乘根性者所修法門,非中小乘、人天乘人所能共,以其尚未能信解故。

明初西藏宗喀巴大師,則分為三道:
一為「下士道」,猶如「五乘共法」。
二為「中士道」,猶如「三乘共法」。
三為「上士道」,猶如「大乘不共法」。
此等皆屬簡略分判,蓋除世間法外,出世間法只略分為二,即大乘與小乘之別而已。
若隋朝天臺智者大師,則精密剖判為四教,即所謂「化法四教」:「藏教」為小乘教法,「通教」為通大小乘之教法,「別教」為大乘次第教法,「圓教」為大乘圓頓教法(如上表)。

此四教與五乘對配,則聲聞、緣覺合為小乘,即「藏教」,而人天乘亦攝在其中。菩薩大乘則細分為「別教」與「圓教」,亦即次第教與圓頓教二種,諸大乘經典中確常見有此二層次教法之異。而於大小乘間另立一「通教」,前通於小,後通於大,乃大乘之初門,亦為小乘利根者所可共稟,猶如大小乘間之過渡橋樑,佛經中(尤其方等部、般若部)多見有此一層次之教法。

如此四教,足以委悉佛循循善誘之苦心,曲盡一代教網大、小、頓、漸、權、實之幽致。蓋眾生沒在苦海中,佛先以人天乘防其墮惡道,再以「藏教」小乘救其出苦海;終欲接入大乘,先以「通教」為其橋樑;不能頓入「圓教」,則先導以「別教」。由此而見佛之善巧方便,與智者大師之善解佛意為何如也!
此表總說五乘,以下諸表別別說之。(完)

◎更正:上期十二頁「見思利鈍」表,應作:五見(身、邊、戒、見、邪)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24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佛法會衰敗的原因
就是因為,多數人都沒有什麼進步

接觸佛法多年,但是一直停在人乘境界,
並沒有得到多少進步成長,良好的改變。

無法自利,也無法利人。
因此,台壇的人,才會愈來愈少。

為什麼?
因為,來了也沒有進步成長,沒有良好的改變。
因此,來到台壇的人,才會愈來愈少。

於是,後來,台壇就關門了
無法從佛法中得到進步,才是台壇關閉的主因。

而接觸佛法,修學佛法,就是要讓自己能夠得到進步成長
,得到良好的改變。
從一樓的人乘,逐漸變成二樓的天乘,三樓的聲聞乘,四
樓的緣覺乘,五樓的般若乘

也就是佛法小學低年級,高年級,國中,高中,大學..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34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25

未閱讀文章 漫步的犀牛 »

路過,

佛法會衰敗的原因,有許多。但跟五乘教法的側重....沒甚麼關係。

在經典上有提到 一個現象: (雜阿含906經, SN.16.13)

"相似佛法/像法" 出現之時,就是佛法衰敗之時。

當弟子對於 佛陀僧伽(教授者)、戒律(同梵行者),不再尊敬時,正法就衰敗。

以現在來看,我們都尊敬上述五項了嗎? 有沒有缺了哪一種?!

其實,我們缺了最基礎的一種 : 佛陀的 !

當我們尊重了佛陀的,正法就依然顯耀人間。

當我們輕忽了,也正是像法開始取代正法之機。

平安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26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漫步的犀牛 寫: 週六 10月 02, 2021 9:34 pm 路過,

佛法會衰敗的原因,有許多。但跟五乘教法的側重....沒甚麼關係。

在經典上有提到 一個現象: (雜阿含906經, SN.16.13)

"相似佛法/像法" 出現之時,就是佛法衰敗之時。

當弟子對於 佛陀僧伽(教授者)、戒律(同梵行者),不再尊敬時,正法就衰敗。

以現在來看,我們都尊敬上述五項了嗎? 有沒有缺了哪一種?!

其實,我們缺了最基礎的一種 : 佛陀的 !

當我們尊重了佛陀的,正法就依然顯耀人間。

當我們輕忽了,也正是像法開始取代正法之機。

平安
你沒有弄懂佛為何傳五乘佛法

佛為何要傳五乘佛法?
你知道原因嗎?
軟體之美
文章: 1603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27

未閱讀文章 軟體之美 »

寂照世間 寫: 週六 10月 02, 2021 3:14 pm 無法自利,也無法利人。
因此,台壇的人,才會愈來愈少。

為什麼?
因為,來了也沒有進步成長,沒有良好的改變。
因此,來到台壇的人,才會愈來愈少。

於是,後來,台壇就關門了
無法從佛法中得到進步,才是台壇關閉的主因。
笑死人
你很會編故事


台壇的人愈來愈少主要是年輕人玩臉書或其他社群 玩電動

若說老生看到你鬧場也會希望你被封帳號
因為你重複發文 明顯有強迫症
寂照世間
文章: 3094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28

未閱讀文章 寂照世間 »

軟體之美 寫: 週六 10月 02, 2021 10:57 pm
寂照世間 寫: 週六 10月 02, 2021 3:14 pm 無法自利,也無法利人。
因此,台壇的人,才會愈來愈少。

為什麼?
因為,來了也沒有進步成長,沒有良好的改變。
因此,來到台壇的人,才會愈來愈少。

於是,後來,台壇就關門了
無法從佛法中得到進步,才是台壇關閉的主因。
笑死人
你很會編故事


台壇的人愈來愈少主要是年輕人玩臉書或其他社群 玩電動

若說老生看到你鬧場也會希望你被封帳號
因為你重複發文 明顯有強迫症
哎,你都沒進步

多數人沒進步,就是台壇關門的主要原因
來了以後,沒有進步,所以人就愈來愈少了
軟體之美
文章: 1603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29

未閱讀文章 軟體之美 »

寂照世間 寫: 週六 10月 02, 2021 10:58 pm
軟體之美 寫: 週六 10月 02, 2021 10:57 pm 笑死人
你很會編故事
台壇的人愈來愈少主要是年輕人玩臉書或其他社群 玩電動
若說老生看到你鬧場也會希望你被封帳號
因為你重複發文 明顯有強迫症
哎,你都沒進步

多數人沒進步,就是台壇關門的主要原因
來了以後,沒有進步,所以人就愈來愈少了
你所謂的進步=?

常看你自誇炫耀 很明顯就是
http://www.fodizi.tw/qt/qita/14743.html
增上慢

尚未證得殊勝之德行或果位,卻自認為已經證得,即是‘增上慢’。例如:尚未開悟,說自己已經開悟;尚未證到禪定,說已得到禪定;與‘道’有些許相應,就認為已經成道證果。在修行過程中,若不清楚自己所處的境界,就容易產生‘增上慢’的過患。

所謂‘邪慢’,即是自己無德卻自認為有德,表現出很有德行的樣子,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歎與肯定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24801
「卑慢」和「增上慢」則是兩極心裡,「卑慢」是自覺不如人,必須靠外在的地位或氣勢來武裝,因而言詞誇大,氣焰高漲,都為了掩飾脆弱的心;「增上慢」是明顯優於他人,更表現出一付救世主的姿態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30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當弟子對於 佛陀、法、僧伽(教授者)、戒律、定(同梵行者),不再尊敬時,正法就衰敗。
贊同這樣的見地
自覺自律也是現今社會所最需要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修學佛法,也如小學中學大學

#31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棒喝.勸導.諄諄善誘.功夫不一.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