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達摩安心(黃君《智者的思路—禪門公案精解百則》)可曰②:“我心未寧③,乞師與安。”祖曰:“將心來④,與汝安。”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⑤。”祖曰:“我與汝安心竟⑥。”
[公案出處]《景德傳燈錄》卷三;《五燈會元》卷一。
[注釋]①這是禪宗始祖 達摩大師的一則公案。達摩(?-535),中國禪宗始祖,稱菩提達摩。他是南天竺國 香至國王的第三個王子,出家為僧,梁普通元年(520)他從海上經廣州 來到中國傳法,初與梁武帝有過接觸,武帝不理解他的禪法,所以他便北上來到嵩山,住少林寺,於寺後山洞面壁九年,坐禪修行。達摩禪法經慧可、僧粲、道信、弘忍而傳慧能後,大行於中國,成為影響中國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佛教宗派。
②可:即二祖慧可禪師,事跡見“二祖斷臂”一則。
③寧:安靜,安寧。指內心不起思念,不存煩惱的寂靜境界。
④安:安撫,安置,使心安寧的意思。將心來:即將心拿來的意思。
⑤了不可得:一無所獲,一無所得。
⑥竟:結束。
[解析]安心是禪家的一種修行功夫 和體驗境界,即通過調息思維,使意念專注於某一物,最後達到不動思慮、寂然安定的境界。這種功夫叫做“定”,“入定”,也叫“止”。如果在定心之後,對天地萬物作直覺觀照,人可以進入一種自由暢達,了無掛礙的新境界,整個身心 由此而得到解脫和鬆弛,享受到無窮無盡的樂趣,這叫做“由定入慧”,或叫“定慧雙修”,也叫止觀雙修。
相傳達摩祖師 居嵩山少林寺,在寺後石洞面壁九年,專修安心功夫,最後由定入慧,進入“無自無他,凡聖等一”,斷絕一切思維 意念的境界。佛教通常所說的悟、解悟,其實即指這種由定入“慧”,由止而達“觀”的境界。
這是一種用常人的思想 無法理解的境界。它涉及佛教認識論 和世界觀、人生觀。佛教認為,人生是一個大苦海,生老病死,飢渴飽暖,功名世祿,恩愛怨恨,無不使身、心遭受種種苦難。
世界萬事萬物 本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緣和合而生,所以任何事物 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著的。
這種發展變化 又受前因後果 種種“業力”的制約,所以整個世界 構成一個因果相連、重重疊疊的整體,任何一件事物 與外界的各事物之間 都有著必然的聯系。
事物因其變化,沒有永遠 固定的形態,所以就其本質來說,是幻滅不實、虛空無寄的,這即是佛教的所謂“空”,有一首著名的偈語說得好: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意思是說,世界萬事萬物 雖然各有名稱,但它的本質 是因緣和合 所構成的一種暫時形式,最終將會轉變為其他形式,成為“空幻”,所以“名稱”是一種“假名”,是人心感知事物後 產生的結果,它也符合佛教所說的 中道佛性思想(有關中道佛性問題,此處不作詳述)。
人生為什麼 總處於苦海之中?人生的煩惱苦悶 是否可以徹底地解脫?佛教在這裡,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思想,認為人生之苦關鍵 在人心之妄,即人生煩惱之根,在人錯將虛幻執為實有,錯把暫時 執為永恆,由此而生出 有無、得失的分辨、計議之心,所以煩惱 也是自尋之煩惱,苦海是人心自營的苦海。
世間萬法,只是一己之心而生,所以人要解脫,關鍵在認清萬事萬物 虛空不實的本來面目,去妄存真,回歸空寂無為的本性。這便是佛家所說的“悟”。
慧可之所以內心不安寧,就是因為心有俗塵,妄生計議 執著分別,自知有這個“心”的存在。
當達摩要他把心“拿來”,他不得不反觀 自心之本體,在這個反觀自心的時候,慧可驟然發現 平常所執著的一切差別,原來只是這個心 在起作用——好壞、多少、高下、優劣等,都是如此。
如果不是這顆心的作用,哪還有什麼分別計較可言?
所以,慧可在反觀自心的瞬間,頓了 自心虛空,萬法本來 烏有不實,“覓心了不可得”。
不自覺之間,慧可之心 由執著計議進入“定”的境界 而得以安寧。
到這個田地,凡心與佛心 便相互冥合,所以達摩說:我為你安好了心。
(黃君《智者的思路—禪門公案精解百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