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大開眼界”君宣稱,第七識屬心法,第六識屬色法
Re: “大開眼界”君宣稱,第七識屬心法,第六識屬色法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列
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
七種作意,謂諸瑜伽師須經由此七作意,始能脫離欲界之欲,勤修觀行
Re: “大開眼界”君宣稱,第七識屬心法,第六識屬色法
《大乘百法明門論》的說法 先前我已經用佛經予以破斥
你又繼續拿出來亂用
《大乘顯識經》
色有二種。一內二外。
內謂眼識。眼則為外。如是耳識為內。耳則為外。鼻識為內。鼻則為外...
《大寶積經》
凡有二種色。一者內。二者外。
言內色者何。所謂眼也。外者是色。若有眼識 彼名內色。
耳內聲外。鼻內香外。舌內味外。身內觸外。意內法外。...
佛經清楚說,眼識 耳識 鼻識....都是內色。
這已經破斥《大乘百法明門論》八種識皆是心法 的說法
Re: “大開眼界”君宣稱,第七識屬心法,第六識屬色法
周善為 寫: ↑週三 2月 02, 2022 10:11 am 名色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術語)五蘊之總名也。受想行識之四蘊為名,色蘊之一為色,受等之四蘊,皆心識之法,而無形體之可見,但以名而知之,故云名。色蘊之一,為極微所成有質礙之物體,故謂為色。色者質礙之義,十二因緣中人在母胎,漸漸生長,五蘊完具,謂之名色支。大乘義章四曰:「言名色者,心從詮目,故號為名。身形質礙,稱之為色。良以心法冥漠難彰,非詮不辨,故從詮目說以為名。」法界次第上曰:「心但有字故曰名也,有形質礙之法謂之為色。」法華玄義一曰:「心如幻炎,但有名字。」俱舍論十,有四釋。其第三釋曰:「隨名顯故。」同光記八曰:「隨名顯故者第三解,無色四蘊相隱難知,隨名顯故,標名稱故。婆沙云:有說色法塵顯,即說為色。非色微隱,申名顯故,說之為名。」
綜上所述,「『名』是第七識」之說,顯然牴觸諸經諸論,「第六識屬色法」之說,顯然無稽。
「名」是心法。
這樣的說法 根本不能證明:「名」不是第七識
你根本是亂找理由。
﹋﹋﹋﹋﹋﹋﹋﹋﹋﹋﹋﹋﹋﹋﹋﹋﹋﹋﹋﹋﹋﹋﹋
《大寶積經》
云何爲名色。所謂受.想.思.觸.作意。四大界及四大界之所造色。是名名色。
根據上面經文, 可知;
受.想.思.觸.作意 都是「名」所發起的心理活動
「名」是哪一識,看12因緣就知道了。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
前六識是在「六入」時才出現,所以名色的「名」必是第七識
也不可能是第八識,因為佛經說第八識也是色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亦復如是。體性非色 而似色現。
《大乘密嚴經》世間所有色 。諸天宮殿等 皆是阿賴耶變異
Re: “大開眼界”君宣稱,第七識屬心法,第六識屬色法
請各位把12因緣好好學一下,
搞不懂12因緣,以致不明白前六識的性質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
「名色」就是指「識」初入胎,受精卵/胚胎時期
這時眼耳鼻舌身意還沒長出來,無法「六根」緣「六塵」生六識
所以這時 尚未有前六識
「六入」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發育完成,已經能「六根」緣「六塵」生六識
既然「名色」時尚無前六識,此時的心識 只可能是第七識。
Re: “大開眼界”君宣稱,第七識屬心法,第六識屬色法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初受生時六處未滿。唯有身根及意根轉。
(意根轉=名___身根=色)
上面經文清楚指出,初受生時「名色」階段只有意根轉這個心識
「意根轉」就是指第七識
第七識有各種名稱,譬如末那識,意,意根都是指第七識
也因此很多人常搞混意根這個詞。這個意根 不同於意入處那個意根
Re: “大開眼界”君宣稱,第七識屬心法,第六識屬色法
「名色」階段只有第七識這個心識
眼耳鼻舌身意長出來後,第七識開始能透過六根門認識世界
從眼睛見到蘋果色相。這叫做眼識
從耳朶聽見歌聲聲相。這叫做耳識
從腦袋能幻見各種事。這叫做意識
所以說,
前六識其實就是第七識透過眼耳鼻舌身意所看見的世界各類影像
故說, 前六識皆是色
Re: “大開眼界”君宣稱,第七識屬心法,第六識屬色法
《大乘起信論》 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首楞嚴經》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
《大乘密嚴經》
衆生身中種種諸法。意爲先導.意最速疾.意爲殊勝。隨所有法與意相應。
彼法皆以意爲其性。
佛經說, 眾生皆以攀緣心為自性
攀緣心其實就是指第七識(意)
所以說,佛經所說的「心」其實就是指第七識
Re: “大開眼界”君宣稱,第七識屬心法,第六識屬色法
前面我已引述密嚴經證明第八識也是色
前六識是色,第八識也是色
他們有何不同?
其實前六識的色,都是來自第八識
第八識透過眼睛 顯示其色相。這稱為眼識
第八識透過耳朶 顯示其聲相。這稱為耳識
第八識透過鼻子 顯示其香相。這稱為鼻識
所以說,前六識和第八識 有直接關聯性
若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第八識就無法顯現其色。
當第八識顯現其色時,會分散成眼識 耳識 鼻識.....
因此很多人搞不懂前六識才是現識。
因為第八識已經分散成眼識 耳識....
這就是為何佛經會說:第八識=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佛説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何名爲識。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