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慧解脫還有貪欲,還沒有心解脫。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慧解脫是解脫無明,慧解脫阿羅漢是無明跟貪欲都解脫。
阿含經: 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
阿含經: 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
彼答我言:『不也,須深!』
====================================
慧解脫還有貪欲、還有漏、未得心解脫。
彼答我言:『不也,須深!』
====================================
慧解脫還有貪欲、還有漏、未得心解脫。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阿羅漢名殺賊,煩惱斷盡,證漏盡通。
所以慧解脫未證得涅槃以前,不稱為慧解脫阿羅漢。
所以慧解脫未證得涅槃以前,不稱為慧解脫阿羅漢。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跟你講個觀念,看你自己能不能接受。
見惑有八十八使,聲聞根鈍,從初果到四果分段破八十八使,最後第四果才真正破見惑。
緣覺利根,一悟就破八十八使見惑。
見惑有八十八使,聲聞根鈍,從初果到四果分段破八十八使,最後第四果才真正破見惑。
緣覺利根,一悟就破八十八使見惑。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一行字典都是依經論而歸納
很少有個人解釋
方便學人依經論查詢思惟體悟
也都指出經論出處
我看過的經論沒有未證阿羅漢的慧解脫果位
也沒有未離欲惡不善法的慧解脫阿羅漢
很少有個人解釋
方便學人依經論查詢思惟體悟
也都指出經論出處
我看過的經論沒有未證阿羅漢的慧解脫果位
也沒有未離欲惡不善法的慧解脫阿羅漢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347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3/8農曆二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這是發生在佛陀暫時住在古印度的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林中的事件。
當時,佛陀與僧團都受到國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及其餘百姓的恭敬、尊重、供養,而其餘外道則因而受到冷落,得不到在家人的供養與尊重。
於是,很多的外道便聚在講堂中作如是討論:「各位,過去我們經常受到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其餘一切在家人的侍奉、恭敬與供養,但如今大家都跑去恭敬與供養沙門喬達摩及其聲聞大眾。在我們當中,不知有誰有足夠的聰明,偷偷潛伏在沙門喬達摩的僧團中出家,把聽聞到的教法都給記下,將其偷回來再參入我們的教義之中,把它複製成我們的教義去廣為弘揚,如此或可使我們再度獲得往日的供養。」
這時,有人推薦道:「有一個名叫須深的青年,他很聰明,他一定能堪此大任。」
當諸外道教徒達成決議,便去找須深並託付他這項重責大任。
須深默然答應接下這項任務,便動身前往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林。當時,正巧有眾多比丘走出禪房外,在空地經行。
須深走上前對眾比丘說:「諸位尊者,我想加入僧團出家,受具足戒,修梵行,不知可不可以?」
眾比丘便將須深帶到世尊的面前,大家一起跪在地上對佛陀稽首頂禮,然後起身退在一旁對佛說:「世尊,這個外道教徒須深想要加入僧團出家受具足戒修梵行。」
世尊早知須深的心中在打什麼算盤,於是將計就計,對諸比丘說:「你們就度外道須深,令他出家吧。」
諸比丘便度須深出家。
須深加入僧團已經半個月,有一天,有一個比丘對須深說:「須深!我們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須深聽到這番話,如墜五里迷霧,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他聽不懂,便問這名比丘:「尊者,請問你是否有修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難道您已具足初禪定?您是否已不起諸漏(煩惱、愛染)?是否已得『心善解脫』了嗎?」
這名比丘回答:「都沒有耶!」
「難道您已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難道您已具足第二禪?難道您已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了?」
「沒有!」
「難道您已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難道您已具足第三禪?難道您已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了?」
「沒有!」
「難道您已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已臻一心?難道您已具足第四禪?難道您已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了?」
「沒有!」
「難道您已臻寂靜解脫(寂滅定、滅盡定)?或已臻無色定?已身作證八解脫具足住?已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了?」
「都沒有!」
須深又問:「咦??奇怪?為何你說的跟我聽到的不一樣?為什麼你不得禪定卻又說『已不受後有』?」
這名比丘回答:「因為我是『慧解脫』。」
當這名比丘說完之後,眾多比丘各自從自己的座位起身離去,只留下一頭霧水的須深。
須深內心充滿疑惑與混亂,他總覺得剛才的比丘說的與他過去聽到的不一樣,他決定去跟佛陀求教解惑。
須深來到佛陀的面前,他跪在地上,對佛陀稽首頂禮,然後起身退坐在一旁,他對佛陀報告剛才與那名比丘之間的對話過程,他問佛陀那名比丘說的是正法嗎?為什麼那名比丘說的跟他以前聽到的不一樣?
佛陀對須深解釋:「那名比丘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這樣的善男子『先知法住』之後,接下來他們會: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最後達到『心善解脫』。」
須深對佛陀說:「我還是聽不懂??!」
佛陀對須深說:「你先不要管你懂不懂,你先自己去體驗『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然後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須深對佛陀說:「懇請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佛陀開始導引須深當下進行內觀,佛陀對須深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我的問題回答我。
須深!你認不認同『有生故有老死,因「生」緣有「老死」。』這樣的生死流轉現象?」
須深回答:「我同意,世尊!」
「同樣的法則,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所以你也認同『有無明故有行,因無明而緣有行』的生死流轉現象?」
須深說:「是的,世尊!有無明故有行,因無明而緣有行。」
佛陀對須深說:「你同不同意:無生故無老死;因『生』滅而緣『老死』滅?」
「我同意,世尊!」
「同樣的法則,……乃至無『無明』故無『行』;因無明滅而緣行滅。這些你都認同?」
「是的,世尊!無『無明』故無『行』;因『無明』滅而緣『行』滅。」
佛陀對須深說:「好!現在你已經有如是認知、如是照見、如是洞悉、如是體驗。那麼,你是否已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了嗎?」
須深回答:「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須深:「這就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法住智』(慧解脫)。當諸善男子已得此『法住智』之後,接下來便會: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最後達到『心善解脫』。」
當佛陀引導須深內觀之後,須深尊者當下已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證初果。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3/8農曆二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這是發生在佛陀暫時住在古印度的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林中的事件。
當時,佛陀與僧團都受到國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及其餘百姓的恭敬、尊重、供養,而其餘外道則因而受到冷落,得不到在家人的供養與尊重。
於是,很多的外道便聚在講堂中作如是討論:「各位,過去我們經常受到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其餘一切在家人的侍奉、恭敬與供養,但如今大家都跑去恭敬與供養沙門喬達摩及其聲聞大眾。在我們當中,不知有誰有足夠的聰明,偷偷潛伏在沙門喬達摩的僧團中出家,把聽聞到的教法都給記下,將其偷回來再參入我們的教義之中,把它複製成我們的教義去廣為弘揚,如此或可使我們再度獲得往日的供養。」
這時,有人推薦道:「有一個名叫須深的青年,他很聰明,他一定能堪此大任。」
當諸外道教徒達成決議,便去找須深並託付他這項重責大任。
須深默然答應接下這項任務,便動身前往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林。當時,正巧有眾多比丘走出禪房外,在空地經行。
須深走上前對眾比丘說:「諸位尊者,我想加入僧團出家,受具足戒,修梵行,不知可不可以?」
眾比丘便將須深帶到世尊的面前,大家一起跪在地上對佛陀稽首頂禮,然後起身退在一旁對佛說:「世尊,這個外道教徒須深想要加入僧團出家受具足戒修梵行。」
世尊早知須深的心中在打什麼算盤,於是將計就計,對諸比丘說:「你們就度外道須深,令他出家吧。」
諸比丘便度須深出家。
須深加入僧團已經半個月,有一天,有一個比丘對須深說:「須深!我們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須深聽到這番話,如墜五里迷霧,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他聽不懂,便問這名比丘:「尊者,請問你是否有修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難道您已具足初禪定?您是否已不起諸漏(煩惱、愛染)?是否已得『心善解脫』了嗎?」
這名比丘回答:「都沒有耶!」
「難道您已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難道您已具足第二禪?難道您已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了?」
「沒有!」
「難道您已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難道您已具足第三禪?難道您已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了?」
「沒有!」
「難道您已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已臻一心?難道您已具足第四禪?難道您已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了?」
「沒有!」
「難道您已臻寂靜解脫(寂滅定、滅盡定)?或已臻無色定?已身作證八解脫具足住?已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了?」
「都沒有!」
須深又問:「咦??奇怪?為何你說的跟我聽到的不一樣?為什麼你不得禪定卻又說『已不受後有』?」
這名比丘回答:「因為我是『慧解脫』。」
當這名比丘說完之後,眾多比丘各自從自己的座位起身離去,只留下一頭霧水的須深。
須深內心充滿疑惑與混亂,他總覺得剛才的比丘說的與他過去聽到的不一樣,他決定去跟佛陀求教解惑。
須深來到佛陀的面前,他跪在地上,對佛陀稽首頂禮,然後起身退坐在一旁,他對佛陀報告剛才與那名比丘之間的對話過程,他問佛陀那名比丘說的是正法嗎?為什麼那名比丘說的跟他以前聽到的不一樣?
佛陀對須深解釋:「那名比丘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這樣的善男子『先知法住』之後,接下來他們會: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最後達到『心善解脫』。」
須深對佛陀說:「我還是聽不懂??!」
佛陀對須深說:「你先不要管你懂不懂,你先自己去體驗『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然後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須深對佛陀說:「懇請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佛陀開始導引須深當下進行內觀,佛陀對須深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我的問題回答我。
須深!你認不認同『有生故有老死,因「生」緣有「老死」。』這樣的生死流轉現象?」
須深回答:「我同意,世尊!」
「同樣的法則,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所以你也認同『有無明故有行,因無明而緣有行』的生死流轉現象?」
須深說:「是的,世尊!有無明故有行,因無明而緣有行。」
佛陀對須深說:「你同不同意:無生故無老死;因『生』滅而緣『老死』滅?」
「我同意,世尊!」
「同樣的法則,……乃至無『無明』故無『行』;因無明滅而緣行滅。這些你都認同?」
「是的,世尊!無『無明』故無『行』;因『無明』滅而緣『行』滅。」
佛陀對須深說:「好!現在你已經有如是認知、如是照見、如是洞悉、如是體驗。那麼,你是否已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了嗎?」
須深回答:「沒有,世尊!」
佛陀告訴須深:「這就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法住智』(慧解脫)。當諸善男子已得此『法住智』之後,接下來便會: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最後達到『心善解脫』。」
當佛陀引導須深內觀之後,須深尊者當下已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證初果。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沒有心善解脫(還有貪欲),就是還沒證到涅槃,卻可以記言「我生已盡…自知不受後有」,這就是慧解脫。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為什麼還沒心善解脫,欲可以記言我生已盡?
因為緣覺人是先破無明,無明一破,雖然還有貪欲,但那些貪欲有如空花水月了不可得。
因為緣覺人是先破無明,無明一破,雖然還有貪欲,但那些貪欲有如空花水月了不可得。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阿含經就說: 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
所以慧解脫已離無明,但貪欲還沒離,還不是心解脫。
所以慧解脫已離無明,但貪欲還沒離,還不是心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