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41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三 2月 23, 2022 10:34 am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揭秘。
心經的源起因緣非常殊勝,乃是藉由世尊收服外道舍利子的歷史典故,而編篡出世尊嫡傳大乘佛法之精髓,經文開示大乘佛法理論實修一氣呵成,文字精簡,段落分明,今人研讀心經必先釐清經文內容整理文字段落,再進行解讀。如此可以事半功倍掌握心經妙義,才能避免入寶山空手而歸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揭秘
經文分段句解: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一段,以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入於般若正觀,照見五蘊皆空(心解脫)做為此經之表法,揭起序幕~~
心經表法觀自在菩薩,相應於須深經內容情節,即是:
《雜阿含》347經 (須深盜法經)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
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註解:
有人認為觀自在菩薩,專指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藏傳心經版本甚至認為此經乃觀世音菩薩所宣講,我認為此說頗值得商榷。心經揭開序幕之表法觀自在菩薩,應該是指大乘菩薩,依止(真如智)自觀(真如理),真如無所不在,故曰大自在。
此經揭開序幕之觀自在菩薩已證解阿賴耶識,照見五蘊皆空,應是(俱解脫)指第八不動地以上後身菩薩之通稱為是,而此經根據其內容研判,與原始雜阿含經所記載,世尊收服前來盜法的外道須深(舍利弗)之一段歷史真實典故,非常雷同,判定須深經應為般若心經之藍本也不為過也。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三 7月 05, 2023 8:14 pm先來研究何謂般若???
成唯識論卷九
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
註解:
有說相見道,斷我見分別,般若起用,是從世第一法無間而生,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事實並非如是。

真見道後、方得生故。非安立後、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
註解:
所謂大乘行者證相見道,發起般若(後得智)必須在非安立諦(一切法空),方得生起故。
故知,真相見道(般若)是在證悟真如空性(真見道),一切法止息以後再起之無分別智。一切我見煩惱,分別隨眠,在真見道(證悟真如空性,一切法空)之後才能頓斷……
故說,所謂般若,即是在證真如空性(萬法歸零)後始得頓然升起的妙智(後得智)
禪宗祖師強調的(直須大死一回始得)。金剛經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禪門公案,
不許夜行,投明須到。
洞山缽袋子,雪竇禪師:不受底是瞎?將來底是眼?
或,仰山指雪獅子,所謂只知推倒,不知扶起…
以上公案旨趣,無不是針對此大乘開悟明心證悟真如空性發起般若實修實證功夫佛法,所造設之文字啞謎…

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
註解:
論文這一段講的更清楚了!!
前真見道證唯識性:
唯識性(即是指智慧知性的根本,配合佛教三法印,故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之淺深差別)
我們若深究一切唯識根源,豈不就是不染一法萬法止息的真如了(從實修功夫講,就是講滅盡定,或稱涅槃),古德云:涅槃重生,此中佛法大義呼之欲出矣!!!
後相見道證唯識相:
唯識相,就是指(法性)的流轉,所謂一切智慧的生起應用,都離不開真如(唯識性)與法性(唯識相)的糾纏應化。
玄奘法師唯識法相宗,就是以科學的邏輯,剝晰心識的(流注)與(相用)。
解深密經
廣慧當知﹐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相合﹐增上廣大……

論文,二中初勝,故頌偏說。
註解:
顯然唯識論在實修功夫上,是比較注重證悟真如空性(真見道),故曰:二中初勝。
妙吉祥如意 寫: 週六 5月 06, 2023 4:45 pm週六 5月 06, 2023 4:45 pm
妙吉祥如意 (2008-04-17 09:44:54)
留言內容: 《洞山缽帶子》
《洞山缽帶子》
僧問。時時勤拂拭。為甚麼不得他衣鉢。
(注:神秀主張,時時勤拂拭(學離欲,惡不善法),就是以有為法修習佛法,而妄想開悟證真如空性啟發般若、開佛知見,是不能如願,因此不夠資格承襲禪門祖師傳承信物的。)
師云。直道本來無一物猶未消得他缽帶子。
(注:洞山禪師說,就是六祖惠能講的,何處惹塵埃,一法不染,證悟真如空性,都還不能獲得大乘佛法之真傳呢!?因為,所謂般若波羅密多,是在相見道方始起用。般若,非是真如單空也。)
僧問。未審甚麼人合得。
師云。不入門者。
僧云。祇如不入門者。還得也無。
師云。雖然如此。不得不與他。

師又云。汝道。甚麼人合得。這裏合下得一轉語。且道。下得甚麼語。
時有一僧。下九十六轉語。並不契。末後一轉。始愜師意。
師云。闍黎何不早恁麼道。

別有一僧密聽。祇不聞末後一轉。遂請益其僧。僧不肯說。
如是三年相從。終不為舉。
一日因疾。其僧云。某三年請舉前話。不蒙慈悲。善取不得惡取去。
遂持刀白云。若不為某舉。即便殺上座也。
其僧悚然云。闍黎且待。我為爾舉。 乃云。“直饒將來。亦無處著”。其僧禮謝。

~~~~~~~~~~~~~~~
呵呵呵呵呵呵------
且說洞山禪師於“不入門得之”後更問取一轉語,結果眾僧轉了九十七轉才獲得大師首肯!
那麼第九十七轉句“直饒將來。亦無處著”又有何佛法密意呢!?
爲甚麼會引起雪竇顯與天童兩位會家子,在“將來底”與“不受”兩個節骨眼上各有堅持呢?
到底“不受”與“將來底”誰是應“眼”?誰是應“瞎”??
烏龍院先賣個關子,若有人看懂這個公案,我保證他對於究竟涅槃,必能了如指掌。
~~~~~~~~~~~~~~~
雪竇顯云。
他既不受是眼。將來必應是瞎。
天童拈云。
長蘆則不然。直須將來。若不將來爭知不受。直須不受。若不不受。爭免將來。將來底必應是眼。不受底真箇是瞎。還會麼。
勝法法云。二大老徹底舉揚。未免各見一邊。勝法則不然。若有將來必當是受。若是不受必不將來。將來的也非是眼。不受的也非是瞎。還見祖師衣鉢麼。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
妙吉祥云。妙吉祥也來湊一腳,若欲將來,當需不受。將來底是眼,不受底亦應非瞎~~
照盡體無依(踏破澄潭月)。
通身合大道(衝開碧落天)。

哇,哈哈哈……妙哉!妙哉!!若有人看懂洞山缽帶子,我保證他對於大乘菩薩開悟明心乃至於究竟涅槃,必能了如指掌。
~~~~~~~
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
註解:
論文重複確定。大乘初地菩薩,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理則,必須先證悟真如空性(滅盡定)方能(涅槃重生)

以上成論應該是講般若最直接最清楚的,但,誰又能真正看懂呢???
妙吉祥如意 寫: 週日 10月 23, 2022 12:28 pm那麼何謂,行深般若波羅密多?
文章 週日 10月 23, 2022 12:28 pm。
註解:
為何說(行深)???修習般若所謂分深淺,又該作何理解呢???
先來研究禪宗與彌勒菩薩如何指導學人,開悟明心,取得大乘菩薩之果位!!!

大凡禪門公案以其內容文字隱喻之旨趣,大概可以分成個幾個類型:
1.
有類公案專門指導學人參禪入門實修的起手式(即是起疑情),此類公案通常是不說破,也無解的,理由也簡單,說破,或有解,就起不了疑情了。

當參公案,到山窮水盡,又找不到答案,就像走入死胡同,進無路退無步,行者的意識心當下卡住了,這時就是(專注一氣,成論所謂世第一法即是由修習專注一趣而得成),此氣(流注)即是疑情。疑情勢力慢慢累積,就會成團成片……

瑜伽師地論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

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由緣真如境智,流注無罪,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流注無罪,即是彌勒菩薩講的,略彼阿賴耶識諸行界,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所以雪竇禪師云,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大乘菩薩法住智便是依止此(猶未落入阿賴耶識五蘊熏習而變成了後天之色法煩惱習氣之阿賴耶識一切戲論諸行界中)的異熟種子境界(大冶精金),而運作修習般若波羅密多。
故知,大乘菩薩修習般若波羅密多非是落在色法上。中阿含成就戒經,烏陀夷尊者修習小乘佛法,不知此異熟種子境界,非屬色法,而被世尊喝斥一番,良有以也。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42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第二段,釋尊先呼叫舍利弗並開示大乘菩薩依止異熟種子境界,非色非空,即色即空,色空不一亦不異(異熟種子識,緣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此乃大乘菩薩修行法住智之法界現象,禪宗祖師以(非心非佛)來形容。
(此段經文開示,佛教第二法印,菩薩法住智之境界理論)。
成唯識論
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第三段,釋尊再次呼喊舍利弗,繼續開講無漏界諸佛法身。真空妙有,法性真如,所謂第一義諦圓成實相,
(此段經文開示,佛教第三法印,諸佛涅槃智之境界理論)。
成唯識論
彼緣異熟無垢識起平等性智。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第四段,前面釋尊開示大乘佛法所依止的境界理論,繼續教導舍利弗欲修習一切佛法,入門起手必須先空去一切法(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此乃不染一法之空性真如住地,大乘行者心識煩惱一切止息,於此無智亦無得,(禪宗祖師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故參禪必先開悟明心,證空性真如)此即大乘初住菩薩,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空理智心(真如空智)研習古佛之法,即是法華經所謂(開佛知見),而得建立大乘菩薩行般若波羅密多之基礎。
(此段重點即是教導證悟空性真如的功夫與境界理論)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第五段,釋尊再為舍利弗開示:大乘行者證悟一法不染之真如空性,登菩薩位階,開佛知見。
菩薩依無我般若波羅蜜多(慧解脫),而修習定慧等持,從初地直至第八不動地菩薩依滅盡定證入究竟涅槃,圓滿一真如心。
經言:心無罣礙…就是開示明指,小乘阿羅漢獨覺以離欲惡不善法,斷除煩惱而修定,此小乘法是有所得法,故心有罣礙,心有罣礙,便有恐怖,有恐怖就生顛倒想,阿羅漢獨覺怖畏一切法如強敵要來害我,雖言修定,卻心有罣礙……
這段講大乘菩薩定慧等持(法住智),其階段性證果即是完成俱解脫所謂,偏空究竟涅槃,也就是完成最上品滅盡定,故云,若證單空,不能成佛。
此段講(菩薩法住智之實修功夫與證量)不動地前才舍藏。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六段,釋尊繼續為舍利弗開示,雖然,八地菩薩摩訶薩證得一真如心,究竟涅槃(最究竟極致之上品滅盡定),猶須仰賴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無生法忍),依止一真如心,(涅槃智)發起真如全體大用,於第九善慧第十法雲次第增上,終究眼見佛性,圓證修佛之無上果位,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段講(諸佛涅盤智之實修功夫與證量)金剛道後異熟空。

八識規矩頌
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第七段,釋尊稱譽(般若波羅密多大乘佛法)之殊勝無與倫比。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第八段,咒言之涵義,乃釋尊招呼當年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最原始佛教僧團大小比丘們,曰:「去吧,去吧,依此般若真諦而解脫,僧眾們一起以真實理諦,依般若而度達彼岸,盡速獲得大覺悟。」

註解《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先掌握此經之緣起藍本,乃隱藏在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並參考原始佛教初創時期,發生於紫竹林原始僧團中,非常重要之一段歷史事實(世尊收服外道舍利弗盜法而親口傳授大乘佛法之緣起),若後代學者能事先發現掌握此一件佛教極為重要之典故,才能將心經開示各段落的重點法義正確歸納出來…再進行注釋破解(心經)之真傳與精髓,那麼,要獲得世尊親口教導舍利弗之大乘佛法(#先知法住智,#後知涅盤智),所謂大乘佛法慧解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開示的大乘佛法之真相,就可水到渠成了..…

請參考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
http://mahasati.weebly.com/122983862038 ... 29305.html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43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圓悟禪師擊節錄第三則百丈拂子

舉百丈再參馬祖。(不唧𠺕漢)侍立次。
祖以目視禪牀角頭拂子。(兩箇一場敗闕)
丈云。即此用。離此用。(情知泥裏洗土塊)
祖云。你他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也要知你落處)
丈取拂子竪起。(蝦跳不出斗)
祖云。即此用。離此用。(驗人端的處。下口即知音)
丈挂拂子於舊處。(果然只在舊窠窟)
祖便喝。(輪王髻中珠。不可輕分付)
百丈直得三日耳聾。(雖然如是。若不酬價爭辨真偽)

雪竇拈云。奇怪。諸禪德。(也不免遭他點檢)如今列其派者甚多。(莫欺我兒孫)究其源者極少。(雪竇從來點𮌎)總道百丈於喝下大悟。還端的也無。(自是他把不住)然刀刁相似。魚魯參差。(曹溪波浪如相似。無限平人被陸沈)若是明眼漢。瞞他一點不得。(明眼漢正好瞞)只如馬祖道。你他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人將財試。金將火試)百丈竪起拂子。(機境未忘)為復如蟲禦木。(正是)為復啐啄同時。(夢見)諸人要會三日耳聾麼。(雪竇還會麼)大冶精金。應無變色(錯下名言不是今日)。

師云。百丈和尚。侍奉馬祖二十餘年。最得馬祖提誨。此一則因緣。叢林謂之再參馬祖話。人多舉得不同。然宗師家。只拈他著力處。古時尊宿纔見僧來。便舉起拂子。問佛法。或問祖意西來意。多舉起拂子。所謂如獅子教兒迷蹤訣。纔方跳擲又翻身了也。須會他宗師家手脚。始得如此奇絕。看他師資相見。如印印空。更無瑕玷。如印印泥。誰辨得他字義。到這裏。道吾舞笏同人會。石鞏張弓作者知。如印印水。涅槃心易曉。差別智難明。只如溈山問仰山。馬祖出八十四員善知識。幾人得大機。幾人得大用。仰山云。百丈得大機。黃[A4]蘗得大用。自餘皆是唱道之師。看他馬祖一喝。百丈直得三日耳聾。且道此一喝意作麼生。不見適來道。輪王髻中珠。不可輕分付。古人那裏肯獨自用來。且打葛藤。引相似一二。不見丹霞訪龐居士。問靈照云。居士在否。靈照[A5]斂手而立。又問居士在否。靈照𢹂籃便行。僧又問靈雲。佛未出世時如何。雲竪起拂子。又問出世後如何。雲亦竪起拂子。又問雪峯。佛未出世時如何。峯竪起拂子。出世後如何。峯拋下拂子。僧禮拜。峯便打。到這裏。棒頭有眼明如日。要識真金火裏看。後來黃[A6]蘗纔見百丈。丈問巍巍堂堂從甚麼處來。[A7]蘗云。巍巍堂堂從嶺南來。丈云。巍巍堂堂來為何事。[A8]蘗云。巍巍堂堂不為別事。一日黃蘗謂百丈云。暫別左右。欲禮拜馬祖去。丈云。馬祖[A9]已遷化了也。[A10]蘗云。未審馬祖在日。有何言句。丈遂舉再參因緣。黃[A11]蘗不覺吐舌。但如此參到至玄至妙處。隨分舉一毫。便蓋天蓋地。便能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用。將丈六金身。作一莖草用。天下人總不奈你何。古人道。三日耳聾由自可。三聖瞎驢愁殺人。且道作麼生會他恁麼道。汾陽道。悟去便休。說甚麼三日耳聾。石門聰云。若不是三日耳聾。爭承當得這一喝。汾陽後來道。我當時恁麼道。猶較石門半月程。雪竇拈云。奇怪。諸禪德。如今列其派者甚多。究其源者極少。雪竇拈汾陽石門。總道百丈於喝下大悟。似則似。爭奈魚魯參差。若是明眼漢。瞞他一點不得。只如馬祖道。你[A12]已後開兩片皮。將何為人。百丈豎起拂子。為復是如蟲禦木。為復是啐啄同時。殊不知。雪竇一口吞盡。亦乃盡神通妙用。拈出似與人。既拈出他。且畢竟如何出他一隻眼。你等諸人。要見三日耳聾麼。大冶精金。應無變色。這語句沉却多少人了也。雪竇要出氣露一機一境。千古萬古撲不破。諸人且莫錯會好。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44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百丈豎拂子
百丈豎起拂子。為復是如蟲禦木。為復是啐啄同時。殊不知。雪竇一口吞盡。亦乃盡神通妙用。拈出似與人。既拈出他。且畢竟如何出他一隻眼。你等諸人。要見三日耳聾麼。大冶精金。應無變色。這語句沉却多少人了也。雪竇要出氣露一機一境。千古萬古撲不破。諸人且莫錯會好。

大凡禪門公案以其內容文字隱喻之旨趣,大概可以分成個幾個類型:
1.
有類公案專門指導學人參禪入門實修的起手式(即是起疑情),此類公案通常是不說破,也無解的,理由也簡單,說破,或有解,就起不了疑情了。

當參公案,到山窮水盡,又找不到答案,就像走入死胡同,進無路退無步,行者的意識心當下卡住了,這時就是(專注一氣,成論所謂世第一法即是由修習專注一趣而得成),此氣(流注)即是疑情。疑情勢力慢慢累積,就會成團成片……

瑜伽師地論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

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
由緣真如境智,流注無罪,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流注無罪,即是彌勒菩薩講的,略彼阿賴耶識諸行界,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所以雪竇禪師云,大冶精金,應無變色。
大乘菩薩法住智便是依止此(猶未落入阿賴耶識五蘊熏習而變成了後天之色法煩惱習氣之阿賴耶識一切戲論諸行界中)的異熟種子境界(大冶精金),而運作修習般若波羅密多。
故知,大乘菩薩修習般若波羅密多非是落在色法上。中阿含成就戒經,烏陀夷尊者修習小乘佛法,不知此異熟種子境界,非屬色法,而被世尊喝斥一番,良有以也。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45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
什麼是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46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芥子納須彌 一沙一世界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47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緣真如境智
欲緣真如境智當先知真如境智為何.但尚未體驗.如何知之
祖師們的經驗是先揣摩.至於如何揣摩呢?
唯識三十頌云.先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48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Viirya 寫: 週六 7月 08, 2023 10:48 am
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
什麼是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
唯識三十頌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
即是禪宗的起疑情。
即是密宗的觀想本尊。
即是阿含講的,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住微細住,隨順開覺。……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謂安那般那念住。
以上各種修佛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相通的。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無得不思議, 是出世間智。
捨二麁重故, 便證得轉依。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比丘們!像這樣,為了從此岸走向彼岸,而法法相益。法法相因。法使法潤澤。法使法完成。
大乘佛法簡而言之,基礎在真如,成就在法性。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49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了「無明實性即佛性」)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無得不思議, 是出世間智,(了「幻化空身即法身」)
捨二麁重故, 便證得轉依。(了「眾生相、壽者相、定慧等持」)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稱為靜者恆靜,動者恆動)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所以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 )
Viirya
文章: 2199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50

未閱讀文章 Viirya »

唯識三十頌是瑜珈行者修行指南
非cyc師兄所解
妙吉祥如意
文章: 566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玄奘法師翻譯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句解…

#151

未閱讀文章 妙吉祥如意 »

Viirya 寫: 週六 7月 08, 2023 11:57 am
緣真如境智
欲緣真如境智當先知真如境智為何.但尚未體驗.如何知之
祖師們的經驗是先揣摩.至於如何揣摩呢?

唯識三十頌云.先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
錯!錯!錯!!!老僧不在明白裡,何來揣摩!?何來體驗經驗!?

不許夜行
趙州從諗問投子大同:「死中得活時如何?」
投子答:「不許夜行,投明須到。」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