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由 Viirya » 週六 11月 25, 2023 6:41 pm

記得法師開站.以霓虹彩色寫下「相逢自是有緣」斗大幾字

凡事自有因緣.台灣佛教網路論壇一名得來不易.且久為十方菩薩熟識.若能延續.承先啟後.且又方便歷年網友尋找應是較佳
只是建議.尊重逍遙師兄決定.

感謝歷年為本壇付出的慧廣法師及版工師兄師姐.阿彌陀佛.
怪道1412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11

未閱讀文章 怪道1412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雜阿含684經[正聞本881經/佛光本696經](力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諸比丘白佛: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自知,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復次,五學力、如來十力。

  何等為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何等為如來十力?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業法、受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如來、應、等正覺成就此力,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應、等正覺禪、解脫、三昧、正受染惡、清淨、處淨如實知,是名如來第三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知眾生種種諸根差別如實知,是名如來第四力,若成就此力,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悉知眾生種種意解如實知,是名第五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悉知世間眾生種種諸界如實知,是名第六如來力,若於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於一切至處道如實知,是名第七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於過去宿命種種事憶念,從一生至百千生,從一劫至百千劫:我爾時於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樂覺、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我於彼處死,此處生;{彼處生此處死}[此處死,彼處生],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實知,是名第八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以天眼淨過於人眼,見眾生死時、生時,妙色、惡色,下色、上色,向於惡趣、向於善趣,隨業法受,悉如實知:此眾生身惡業成就,口、意惡業成就,謗毀賢聖,受邪見業,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惡趣,生地獄中;此眾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正見業法受,彼因、彼緣,身壞命終生善趣天上,悉如實知,是名第九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復次,如來諸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第十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聲聞證果(見道,見法,四不壞淨)成就五根五力,如來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
逍遙
文章: 427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12

未閱讀文章 逍遙 »

六度萬行利他渡廣大眾生
===========
這不就是菩薩道,菩薩行嗎?
其實大,指的從來就是菩薩道--利他
一個能徹底利他的人,必定無我
而無我則必能解脫
解脫則代表自利部分也同時完備了

但解脫道(自利)也不要說它小
它可以視為是菩薩道根基的一部分
cyc320
文章: 191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13

未閱讀文章 cyc320 »

這不就是菩薩道,菩薩行嗎?
其實大,指的從來就是菩薩道--利他
一個能徹底利他的人,必定無我
而無我則必能解脫
解脫則代表自利部分也同時完備了

但解脫道(自利)也不要說它小
它可以視為是菩薩道根基的一部分

/ 反觀內照,自了即聞見佛性
怪道1412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14

未閱讀文章 怪道1412 »

印順導師於〈中國佛教各宗之創立〉一文中,表達對於佛教各宗派無諍而同趣入涅槃的態度:

佛教各宗派皆各得佛法之一體,因時因機而善用之,無礙於涅槃。

佛陀在世時,應機說法。雖解脫一味,而重於「己利」之聲聞,重於「利他」之菩薩(如彌勒),發心與趣果有別,實開分宗之始。法必因機設教,隨方異宜,故宗派之發展,實勢所必至也。昔佛滅百年,少數之耆年上座,多數之青年大眾,即啟異說於毘舍離。及其發展所至,聲聞與菩薩分流。聲聞既十八異執,菩薩亦空有異趣,顯密分宗。此皆各得佛法之一體,因時因機而善用之,則固無礙於大般涅槃。昔於錫蘭劫波利村,進證二果之求那跋摩遺文偈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誠乃見道之言也!

佛法傳入中國,中國學者承受而修學之,發皇之,貫通之,各抒所得,師資授受而宗派漸以形成。其中或直承印度者,或完成通變於中國者。至隋唐時,中國佛教躋於無比之隆盛,而宗派亦於斯時造其極致。(《佛法是救世之光》p.115)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逍遙
文章: 427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15

未閱讀文章 逍遙 »

進證二果之求那跋摩遺文偈云:「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誠乃見道之言也!
==================================
的確是這樣
但長久以來,不是1,2次
我就是每每看到在這邊有一種很明顯的傾向
就是說般若也好,空也好,四聖締也好
明明就只是解脫道這部分
卻偏偏喜歡冠上大乘
其實歡掛甚麼就去掛
個人倒也沒那麼在意
然而卻是掛上之後,卻不見一絲菩薩精神,就開始輕小乘了
很想告訴他--阿你現在說這個,就是解脫道,就是你口中的小乘
然後還要說小乘不夠好
真的讓人頭很痛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16

未閱讀文章 恆不住 »

不是這樣的分大小乘
自覺覺他永不入滅,這就是大乘。
反之就是小乘
我們依原始雜阿含經文來論說

就客觀清楚明白了。

小乘人說
證涅槃後就不受後有
意思是說,絕不能也不會再來世間渡眾生
因為他們沒有出生世間的理由或說有漏業緣吧?

不能說小乘解脫道不好,她畢竟證得解脫身了,
反觀我們還是罪業深重凡夫,怎能輕視或不敬呢?

但我們在因地學佛必須要清楚明白,佛說的真理真相。
因為當我們修證到涅槃時,這是成佛與不成佛的關鍵。
若不成佛那隨壽命死亡而永遠寂滅。
反之,一大乘人大願與諸佛的提醒,證到佛的無住涅槃。
不盡生死,不住涅槃,自在無礙,解脫身與佛法身。
逍遙
文章: 427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17

未閱讀文章 逍遙 »

不是這樣的分大小乘
========================
其實就是以菩薩道來分
是最準確的
不能單以般若或空或解脫道來分

所謂大乘不共法
不與他共
意思就是只剩下單獨的菩薩道
就是你說的
---一大乘人大願與諸佛的提醒,證到佛的無住涅槃。
不盡生死,不住涅槃,自在無礙,解脫身與佛法身。
逍遙
文章: 427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18

未閱讀文章 逍遙 »

證涅槃後就不受後有
意思是說,絕不能也不會再來世間渡眾生
因為他們沒有出生世間的理由或說有漏業緣吧?
=========================================
其實我是反對這個的
能證阿羅漢必生悲心
悲心就是菩提,有情
只是有些人的菩提是一開始發心而來
但證解脫也必生菩提,不是只能發心而來
只是這種菩提的願仍有大小
阿羅漢的願的確是不如發心般宏大
但也不是全無,沒那麼誇張

至於滅不滅,那是當事人各自的因緣
就算是佛,也是一樣要隨順因緣
我們凡夫不需置喙太多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19

未閱讀文章 恆不住 »

其實我是反對這個的
能證阿羅漢必生悲心
悲心就是菩提,有情......

個人也是與您一樣這樣反對這種說法。
但問題妙法蓮華經上確實記錄
在法華會上有5000人當佛面退席呀!
至於滅不滅,那是當事人各自的因緣
就算是佛,也是一樣要隨順因緣
我們凡夫不需置喙太多
我們不是要製造問題
反而在現在乃至未來際解決問題。
其實佛已早說了
有五種性人

其中有絕對不成佛的
譬如
決定聲聞種
一闡提菩薩(如地藏菩薩)

這就隨順因緣了

至於不定聲聞或菩薩
那就要依靠大乘人的提攜牽教了
這個原因
所以還是要弘揚大乘教

佛地論
[諸有情界無有一切盡滅度時,故佛功德無有斷滅。所以者何?由法爾故。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
一、聲聞種性;
二、獨覺種性;
三、如來種性;
四、不定種性;
五、無有出世功德種性。
如餘經論廣說其相,分別建立前四種性,雖無時限,然有畢竟得滅度期,諸佛慈悲巧方便故。]
逍遙
文章: 427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20

未閱讀文章 逍遙 »

那5000是未證言證,還說自己已得究竟涅槃
根本不是阿羅漢
但佛的確有說--就算是實得阿羅漢,不發菩提心則無有是處
不過那是佛的確可以這麼說
因為阿羅漢是聲聞,是學佛教的法
佛是老師,有權力跟義務對學生說這些
那是佛的期盼
但我們不是老師
這些阿羅漢也不是我們教的
憑啥說阿羅漢無有是處?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證得阿羅漢與成佛如來的差別?

#21

未閱讀文章 次草 »

恆不住 寫: 週六 3月 04, 2023 5:00 pm 不是這樣的分大小乘
自覺覺他永不入滅,這就是大乘。
反之就是小乘
我們依原始雜阿含經文來論說

就客觀清楚明白了。

小乘人說
證涅槃後就不受後有
意思是說,絕不能也不會再來世間渡眾生
因為他們沒有出生世間的理由或說有漏業緣吧?

不能說小乘解脫道不好,她畢竟證得解脫身了,
反觀我們還是罪業深重凡夫,怎能輕視或不敬呢?

但我們在因地學佛必須要清楚明白,佛說的真理真相。
因為當我們修證到涅槃時,這是成佛與不成佛的關鍵。
若不成佛那隨壽命死亡而永遠寂滅。
反之,一大乘人大願與諸佛的提醒,證到佛的無住涅槃。
不盡生死,不住涅槃,自在無礙,解脫身與佛法身。
若不成佛那隨壽命死亡而永遠寂滅
佛經有這樣說嗎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