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一點念想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11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Bottom post of the previous page:

如實記載
所以成史
如有偏好
看看就好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12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如有偏好看看就好,如果沒有偏好呢,
那麼看的很仔細的人,到底是喜好,偏好,還是,,,?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13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思維若罔莫癡迷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14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娛樂時間:

用餐飽肚莫吃飯,口渴喝茶忌泉水,
牛頭不對馬鼻嘴,自知說啥呼人電!

意思是說;如果我自己知道自己在說甚麼咚咚,
我就給"如來活師兄電(修理)"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15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漸行漸遠漸無書
水闊魚沉何處問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16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漸行漸遠漸無書
水闊魚沉何處問
---------------------
又是牛頭不對馬嘴,


作者:歐陽修
原文: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17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https://www.arteducation.com.tw/mingju/ ... 9ecc6.html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自從分別之後,不知你已經到了何方?眼裡心中都是淒涼與愁悶,生出不盡的憂愁!
你越走越遠,最後竟斷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寬闊,魚兒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處去打聽你的訊息?
昨夜裡大風吹得竹林處處作響,傳遞著深秋的韻律,每一片葉子的聲響都似乎在訴說著怨惱。我有心斜倚著單枕,希望夢中能與你相遇,可惜夢做不成,無奈燈芯,又在秋風中燃成燼。

老兄找人找到這裡,找錯了啦,誰跟你"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什麼跟什麼?你嘛幫幫忙.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18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望文解義
見景生情
志既已決
揮灑人間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19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淨土宗初祖
廬山慧遠大師(334-416)

鳩摩羅什(344-413)
西元401年到長安
考據慧遠大師曾與其有法義討論之書信往來

中國大乘佛教的起源或許早在隋唐(581)之前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20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廬山慧遠專輯/香光莊嚴【第九十六期】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

14 與鳩摩羅什交流

慧遠在廬山三十年,他聚眾講學,培養弟子,撰寫文章,闡發佛理,建齋立誓,倡導念佛。同時與鳩摩羅什書信往來,促進了南北佛教的學術交流。鳩摩羅什是西域名僧,他七歲出家,不僅能誦幾百萬言的經文,善於以經化俗。鳩摩羅什的名聲傳到中原,於是秦王苻堅兵分二路,南伐襄陽(為取道安),西征西域(為求鳩摩羅什)。幾經波折,後秦主姚興終將鳩摩羅什迎回長安,鳩摩羅什成為北方佛教的中心人物。慧遠聞之,主動遣書通好,並經常與其討論佛學問題,也曾派遣弟子曇邕致書,祈請譯出《十誦律》尚未譯出的部分,致使《十誦律》得以在漢地相傳。慧遠曾把自己的著作<法性論>送給鳩摩羅什看,其看後大為讚賞。鳩摩羅什也把自己在長安新譯的《大品般若經》送給慧遠。當鳩摩羅什譯出發揮般若經義的重要著作《大智度論》後,由後秦主姚興代為懇請慧遠作序。

慧遠對《大智度論》認真加以研讀,在寫序的同時,又提出一些自己的疑問,請求鳩摩羅什回答。後人將慧遠與鳩摩羅什的問答討論輯為《大乘大義章》,是很有價值的學術資料。慧遠還考慮到《大智度論》共一百卷,文句繁廣,內涵淵深,對初學者而言較為艱難。於是,他花了約半年的時間,節錄此論精華,撰為二十卷,既方便流通,又使學者能事半功倍,慧遠給這部書取名為《大智度論抄》。

慧遠與鳩摩羅什書信的往來,不僅促進了南北兩大佛教集團之間的學術交流,推動了中國佛教的發展,也對慧遠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 ... 386374.pdf
訪客

Re: 中國佛教發展篇---隋代的佛教

#21

未閱讀文章 訪客 »

慧遠大師
可能沒有幫大智度論寫序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序
長安釋僧叡述

又據《高僧傳》所載,羅什譯出《大智度論》百卷後,秦主姚興以此論贈予慧遠,並且致書慧遠,請其為《大智度論》撰寫序文,以闡揚龍樹菩薩造此論的本懷。慧遠此時已七十餘高齡,雖然婉拒撰寫序文之事,但對《大智度論》的研究,卻是興趣盎然。他覺得百卷部頭,份量太多,文句繁雜,初學不易入門,於是摘抄扼要的部分,作《大智論抄》二十卷,讓學者較易理解。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A4% ... 9%E7%AB%A0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