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入脊椎,根據他們的說法,是靠意念 帶氣進到脊椎
至於到底是從哪個位置進去的,都沒提及
無論如何,這並不是進入中脈的方式
進入中脈 必須從「玄關」進去
之所以稱為「玄關」是因為:這裡是進入無為法的入口
「玄關」並不是身體內一個實體存在的入口;祂是無形的
必須內心明白「覺」是什麼,才能知道「玄關」位置
若對「覺」一無所知,就進不了中脈
有 153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 週三 11月 29, 2023 10:45 am
- 版面: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AI Online)
- 主題: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 回覆: 28
- 觀看: 5920
- 週三 10月 25, 2023 11:45 am
- 版面: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AI Online)
- 主題: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 回覆: 28
- 觀看: 1329
- 週三 10月 25, 2023 11:23 am
- 版面: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AI Online)
- 主題: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 回覆: 157
- 觀看: 11972
- 週三 10月 25, 2023 10:55 am
- 版面: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AI Online)
- 主題: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 回覆: 157
- 觀看: 11972
- 週一 10月 23, 2023 1:38 am
- 版面: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AI Online)
- 主題: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 回覆: 157
- 觀看: 11972
Re: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 很多人誤解「 滅眼耳鼻舌身意 」就是指:將眼耳鼻舌身意軀體消滅,毀壞 以致常嘲諷說,難道 自殺 就能解脫! 《相應部 12相應 43經》 依眼與色 而 生眼識 ... 依於意與法 而 生意識 ... 從上面經文可以得知,「 眼耳鼻舌身意 」應該是指: 眼=視覺神經 → 能生眼識 耳=聽覺神經 → 能生耳識 鼻=嗅覺神經 → 能生鼻識 舌=味覺神經 ...
- 週一 10月 23, 2023 12:57 am
- 版面: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AI Online)
- 主題: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 回覆: 157
- 觀看: 11972
佛教修行追求「滅」,而不是「悟」
. 修行是為了開悟, 這種認知 源自中國禪宗。譬如參禪,參公案等,目的都是為了求「開悟」 但真正的佛教修行 卻是在追求「滅.斷.捨.離」,而非開悟 必須先「滅.斷.捨.離」,然後才有開悟(成佛)的可能。 若未能「滅.斷.捨.離」,而只一昧求開悟,只會是 緣木求魚 徒勞無功 所以 中國禪宗 實際上就是一個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 旁門左道 《雜阿含經 230》 六入處滅 則觸滅。如是乃至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經 211》若 眼滅 色想則離。 耳鼻舌身意滅 法想則離。 《增一阿含經》當求方便 滅此六情 。 《楞嚴經》 根 .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 圓妙 《相應部 第35卷 101》 眼非汝等之所有者, 應 ...
- 週日 10月 22, 2023 10:18 pm
- 版面: 【社會民生閒聊區】
- 主題: 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 回覆: 29
- 觀看: 6553
Re: 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緣起性空 係指緣起所成事物概 無自性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緣起之法都 無自性 。若法 無自性 則 無所有 。 《大寶積經 》見諸法 無自性 故。見法 非有 。 《大乘入楞伽經》但緣 無有法 故説 無自性 佛經講很清楚,「無自性」就是在告訴你們:一切法 無所有 ; 無有 法 也就是心經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色受想行識..... 什麼東西都沒有 所以「緣起性空」就是指:緣起的東西 根本都不存在。 《入楞伽經》所見既 非有 。 故 無諸外境 若能悟 見 【 無外境.什麼東西都沒有 】,就是證「空」。(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真空生妙有)